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202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适用课文:《鲁宾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模.(mó)样正.(zhēng)月载.(zài)歌载舞分.(fân)外B.藏.(zàng)戏不禁.(jìn) 哄.(hōng)堂大笑活佛.(fó)C.空.(kòng)地通宵.(xiāo) 迎风引吭.(háng) 香喷喷.(pân)二、用“_____”画出每组中不同类的一个词语。
(6分)1.风筝口琴年糕空竹陀螺2.汉族维吾尔族傣族民族回族3.重阳节端午节春节儿童节元宵节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是词语。
(4分)()的姑娘()的歌声()的舞姿()的江水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8分)()味相投无()无靠游手好()鱼()而入惊()之鸟虚()一场浩()()荡若无()事五、下面的句子中,哪两句相连,对“雪”的描写更为恰当?选一选。
(4分)A.黄昏的雪,B.雪花形态万千,①深切切的,好像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
②晶莹透亮,好像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六、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8分)1.“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是按时间先后序排列的。
()2.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3.“我们全家都去看电影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做作业。
”这句话没有语句毛病。
()4.“不要让小同学先上车。
”与“不。
要让小同学先上车。
”意思相反。
【单元卷】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A卷(含答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qī liáng jì mò kǒng jù xīn píng qì héfáng yù qīn xí kuān wèi yān zhī fēi fú二、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7分)夜幕降()()然不同身无()()天涯()()()无人烟引人入()聚()会()()晕()眩(1)蝴蝶和蜜蜂都是昆虫,但它们的外形。
(2)这部小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十分。
三、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中画横线的部分。
(5分)1.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
()2.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的想法。
()3.他们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注意力集中地在地上刨虫子吃。
()4.他情绪低落、失望懊丧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5.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畜.养(xù) 处.境(chù) 调.整(diào)B.北纬.(wěi)叛.乱(pàn) 挑剔.(ti)C.木筏.(fá) 藤蔓.(màn) 呻吟.(yíng)D.畏.惧(wèi)仆.役(pǔ) 野蛮.(m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宽慰彼些恰好粉碎B.优伤搅和可靠总之C.浪漫深重抛弃染缸D.书藉流落防御处境3.下列“籍”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书籍.B.国籍.C.学籍.D.党籍.4.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天涯海角”指的是天的边缘、地的界限,形容风光奇特的地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每空1分,共6分)他独自一人生活在孤岛上,没有shū jí(),没有人liáo tiān(),没有yàn huì(),还担心着野人qīn xí(),过着jì mò()、qī liánɡ()的生活。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蓄.养(xù)简陋.(lù)叛.乱(pàn)B.刨.虫子(páo)犬.牙(quǎn)混.乱(hún)C.瞟.见(piǎo)缰.绳(jiānɡ)眩.晕(xuàn)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倒霉藤蔓淡忘无济于事B.防御跳望理智聚精会神C.惊恐隔绝顷覆五颜六色3.下面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毛.之地②知足.安命③臭味相投.④滔滔不绝.A.①粗糙,没有加工②满,充分,够量③向一定目标扔④断B.①指谷物等庄稼②脚③合,迎合④尽,穷尽C.①指谷物等庄稼②满,充分,够量③合,迎合④断4.鲁滨逊流落到一座荒岛上,具体遇到了哪些困难?()①没有一个容身的地方。
②身处绝境,悲观绝望。
③没有充足的食物可吃。
④过着一种孤独的生活。
⑤担心野人会来吃掉他,恐惧万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5.《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记叙了哪些内容?()A.海上遇险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B.海上遇险驯养培育建房定居救“星期五”回到英国C.海上遇险建房定居救“星期五”驯养培育回到英国D.海上遇险救“星期五”建房定居驯养培育回到英国6.《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依次是()A.墓地试胆→山洞迷路→洞中寻宝→当小海盗→鬼屋寻宝B.墓地试胆→当小海盗→鬼屋寻宝→洞中寻宝→山洞迷路C.墓地试胆→鬼屋寻宝→当小海盗→山洞迷路→洞中寻宝D.墓地试胆→当小海盗→鬼屋寻宝→山洞迷路→洞中寻宝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岁期颐之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202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书写1.读一读,我会写。
zhíwùfán zhízhēng qìpiāo fúrǎn sèjùjí二、选择题2.对下列校园广告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字含意蕴,句句传真情”指的是宣传橱窗。
B.“求知而来,载知而归”指的是阅览室。
C.“懒惰者不会在此留下矫健的身影”指的是教室。
D.“你的爱心,能托起一项事业”指的是希望工程。
3.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祈祷疲备倾听聚集B.喧嚣辉煌渲染糟遇C.恢复梢微疲乏敞篷D.监督警告钥匙瞥见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B.“咯咯里咕,”公鸡叫道:“他活该,咯咯里咕,他扯过我的鸡冠!”C.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D.“你过来,”另一头牛金百合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5.鲁滨逊上岸后的第一个家是()A.一个山洞 B.一座小木屋C.一顶帐篷三、判断题6.判断句子,对的打√,错的打×。
1.“射”字读音是sè,部首是“身”。
(______)2.“罐”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缶”部。
(______)3.“了”共3笔。
(______)4.“瓶”的部首是“瓦”。
(______)7.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读到这里,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好孩子。
(____)(2)抓住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人的性格和精神。
(____)(3)《鲁滨逊漂流记》是按照“流落荒岛—建房定居—救“星期五”—畜牧种植—回到英国”的顺序来写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一、字词百花园。
1.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渴望航海的鲁滨逊,在一次海难中liú luò( )到了荒岛上。
岛上的生活,让他异常yōu shāng( ),但他接受了事实。
荒岛生活,让他感到很jì mò(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几乎淡忘了文明,但他仍在艰难的chǔ jìng( )中生存了下来。
2.用“竞”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一日清晨,鲁滨逊被“星期五”喊醒。
鲁滨逊出门一看,( )有一艘英国船只停泊在附近。
鲁滨逊走上前一探( )。
他发现,水手们胆大妄为,( )绑架船长。
鲁滨逊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
鲁滨逊向船长提出了“带他回国”的请求。
( )鲁滨逊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船长答应了他的请求。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鲁滨逊每天( )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 )到海边去捕鱼。
(2)( )碰巧是晚上,汤姆( )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 )找不到这条通道了。
二、句子游乐场。
1.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小明吃饭快”。
2.运用神态描写体现“女孩笑得开心”。
3.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怎能不感到寂寞呢?(改为陈述句)4.天鹅飞向天空。
(扩句,至少扩两处)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爸爸虽然很胖,但是行动很麻利。
B.因为他迟到了10分钟,但是他错过了这趟公交车。
C.天边偶尔飘过淡淡的白云,犹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D.我们每个同学在今天的考试中都要发扬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三、课文欢乐谷。
人生,总会有丰富多彩的经历。
有的,苦难而艰辛,正如鲁滨逊的的__________经历;有的冒险而富于挑战,正如汤姆·索亚的_______的经历。
只有_______的人,才能经受得住诸多的艰难,走出困境。
四、阅读芳草地。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我不知道怎么用烟叶来治我的病。
不过我拿烟叶做了几个试验。
我先是取出一片烟叶,放在嘴里咀嚼。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课一练《语文园地》测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课一练测试卷语文园地一、学语文,列算式。
古代一位长官携随从到乡下,遇到一位一百多岁的老人,惊喜之余以此为题出了一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二八岁月。
其随从也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外减四个春秋。
请你根据这副对联,各列出一个数学算式,并分别算出这位老人的具体岁数。
(温馨提示:“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
)上联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村里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大家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1)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热悉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明不爱读书,不爱学习,整天只知道抱着手机玩游戏,请你写一句名言警句(或诗句)劝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鲁滨逊把他救下的野人取名为“星期五”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一、根据拼音写字词。
(10分)1.鲁滨逊liúluó()到荒岛上,对自己的处境没有感到kǒng jù(),更没有感到jì mò()、yōu shāng()和kǔmèn(),也没有认为这是一件多么dǎo méi()的事,而是ān wèi ()自己,想办法走出kùn jìng()困境。
2.奶奶告诉我,刘爷爷激动时kòng zhì()不了自己的lǐzhì(),请我不要介意。
二、选择填空。
(11分)1.将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4分)畏惧(wēi wèi)木筏(fáfā)瞟x见(piǎo piāo )藤蔓(màn wàn)叛乱(pàn bàn)铁锨(xiān qiāo)刨虫子(páo pāo )头晕目眩(xuàn xuán)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圆圈圈地羊圈圈养B.挣脱挣开挣钱挣扎C.牲畜畜产畜牧畜养D.相处处理处境处地3.按每组词语的先后顺序,填入句子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鲁滨逊将沉船上的东西_________搬上岸,因为他有可能在这孤岛上__________生活好几年呢。
为了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他用十几颗麦种__________种了几年,终于有了收获,但他没有满足,__________努力,在荒岛上开辟了一片种植园。
A.陆续继续连续持续 B.陆续持续连续继续C.继续连续陆续持续 D.继续陆续持续连续4.下列作品与作者国籍及作品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滨逊漂流记》--英国--“星期五”B.《骑鹅旅行记》-瑞典--阿卡C.《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哈克D.《爱丽丝漫游奇境》--英国--莫顿5.关于怎么写作品梗概,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先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6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zhà lán shū jí nuó yí fān lái fù qù()()()()kǒnɡ jù jiè dài xí jī qī fēnɡ kǔ yǔ()()()()二、辨字组词。
(10分)骆()熬()搅()肿()稠()洛()傲()觉()钟()绸()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畜.养(xù chù)缰.绳(jiānɡ qiānɡ)叛.乱(fǎn pàn)混.乱(kūn hùn)停泊.(bō pō)眩.晕(xián xuàn)徘.徊(fēi pái)远眺.(tiào zhāo)四、补充词语。
(6分)天()海角得()扬扬无()于事头晕()弦焉知()福聚精()神乌()之众垂头()气五、读句子,把“凄”字组成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所填词语不要重复)(8分)()的夜晚,鲁滨逊听着()的风声拍打着海岸,他感到一片()。
他抬头看了看()的月光,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泪下。
六、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6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主要讲述了_________的故事,文中塑造了汤姆_________的“顽童”形象。
(2)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
(3)本单元我们接触了几本外国文学名著,其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因为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0分)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5分)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基础知识。
(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7分)她独自一人在海滨散步,无名的qī liánɡ( )和jìmò( )之感xí rǎo( )着她,让她感到有一点儿kǒnɡ jù( ),甚至想找一个人liáo tiān( ),她努力kònɡ zhì( )着自己的情绪,绕过沙滩上的zhà lán( ),迅速地回到了宾馆的房间。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的意思。
(8分)( )知非福聚精( )神跃跃( )试垂头( )气(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4分)1.向好友倾诉了愁闷..( )多..( ),心里就舒服了。
2.看着文明....( )在渐渐消失,他感到有些绝望(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7分)1.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
(8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2)仿写ABCC式结构的词语,至少写三个。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4分)既然……就……即使……也……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我没有衣服穿,( )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 )有衣服,( )穿不住。
3.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照样子再仿写一个句子。
(5分)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五)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4分)1.“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读到这里,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好孩子。
( )2.抓住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人的性格和精神。
( )3.《鲁滨逊漂流记》是按照“流落荒岛—建房定居—救“星期五”—畜牧种植—回到英国”的顺序来写的。
( )4.汤姆·索亚是英国作家笛福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
( )二、积少成多。
(写出诗句、对联中加点词语所代表的年龄,填在括号里,10分)1.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
( )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3.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 )4.花甲..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 )( )三、阅读感悟。
(20分)(一)课内阅读。
(8分)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
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
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它们运回家去的时间更要长得多。
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
为了打桩,我先用一根很沉的木棒,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
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分)2.为了说明“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鲁滨逊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来说明?(2分)3.选文中有很多词句表现了“困难重重”,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4.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二)课外阅读。
(12分)过了几天,汤姆的同学贝奇过生日,家里决定在山上给她举行野餐会,让孩子们都参加。
餐后,孩子们都到山上的一个山洞里去了,听说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他们想进去探险。
汤姆和贝奇走在最前面,他俩举着蜡烛,顺着黑乎乎的通道,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洞里的景(观关)。
当小探险家的念头开始占据.(jūjù)他们的心灵,他们不顾同学们的劝阻,一直往里走去。
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大洞,上面有好多蝙蝠,一大团一大团地聚集在一起。
受到亮光的惊(拢扰),蝙蝠铺.(pūpù)天盖地地飞下来,尖叫着向蜡烛光猛扑过来。
吓得他俩赶快跑开,拐过好几个洞才躲开了蝙蝠的追击。
突然,贝奇说:“咱们这是到哪里了?”汤姆一愣,他发现自己也迷路了。
两个人开始在里面乱走,还大声呼叫了好久。
可是,既没有人答应,也没有找到回去的路。
带的食物已经吃完,蜡烛也快用光了。
两人又累又饿,艰难地在洞中摸索前行,希望能找到出口。
有时实在困了,就躺下歇一会儿。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贝奇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了,可汤姆知道不能泄气。
他总是对贝奇说:“你放心,我们马上就会找到出口的,你很快就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了。
”1.在括号里正确的汉字和音节下面画“ ”。
(2分)2.照样子,写词语。
(2分)(1)黑乎乎..:(2)津津..有味:3. 当小探险家的念头开始占据他们的心灵。
(2分)缩句:4.汤姆和贝奇进洞探险,他们遇到了什么情景才迷路的?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2分)5.哪些语句的描写说明汤姆和贝奇真的迷路了?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2分)6.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2分)四、习作平台。
(30分)相信你一定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你或许读过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
哪一本给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故事梗概,注意做到故事完整、脉络清楚、语言精练,表达连贯。
答案一、(一)凄凉寂寞袭扰恐惧聊天控制栅栏(二)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会聚合,集中。
欲想要。
丧情绪低落,失意。
(三)1.喜悦难受 2.野蛮希望(四)1.(1)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2)示例:千里迢迢凉风习习夏日炎炎2. 虽然……但是……即使……也……3.示例:今天晚上没有月亮,又遇上停电了,外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五)1. 2. 3.✕ 4.✕二、1. 15 2. 13 3. 20 4. 60 70三、(一)1.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2. 布置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
3.(1)“花了一年工夫”。
(2)“花了好长的时间”。
(3)“运回家去的时间更要长得多”。
(4)“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
(5)“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4.鲁滨逊是一个面对困难毫不气馁,善于开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顽强不屈的人。
(二)1. 观jù扰pū2.(1)绿油油金灿灿(2)斤斤计较头头是道3.念头占据心灵。
4.受到亮光的惊扰,蝙蝠铺天盖地地飞下来,尖叫着向蜡烛光猛扑过来。
吓得他俩赶快跑开,拐过好几个洞才躲开了蝙蝠的追击。
5.两个人开始在里面乱走,还大声呼叫了好久。
可是,既没有人答应,也没有找到回去的路。
6. 汤姆是一个有爱心、勇敢顽强、乐于助人的孩子。
可以从“可汤姆知道不能泄气。
他总是对贝奇说:‘你放心,我们马上就会找到出口的,你很快就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了。
’”的语句中体会出来。
四、提示:这次习作要求写一本名著的故事梗概。
写之前想一想,在你读过的名著中,哪一本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的时候,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哪些内容应该作为重点写得详细些,哪些内容应该大胆地舍去。
注意语言要简练,重点内容要突出,线索要清楚,表达要连贯。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0.6.236.23.202020:4120:41:41Jun-2020:412、利所在的地方,天下人都向那里去。
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三日2020年6月23日星期二3、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20:416.23.202020:416.23.202020:4120:41:416.23.202020:416.23.20204、办事刚愎自用,即使失败了也从不反悔。
6.23.20206.23.202020:4120:4120:41:4120:41:415、努力不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
Tuesday, June 23, 2020June 20Tuesday, June 23, 20206/23/20206、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8时41分8时41分23-Jun-206.23.20207、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
20.6.2320.6.2320.6.23。
2020年6月23日星期二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三日8、人生就像卫生纸,没事的时候尽量少扯。
20:4120:41:416.23.2020Tuesday, June 23, 2020亲爱的读者: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