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T2012全年耐药监测统计结果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逐步引入给定的关键词。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是我国重要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平台,旨在全面监测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通过该监测网络,我们可以获取全国范围内细菌耐药性的最新数据,从而为抗生素合理使用、疾病治疗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现象。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给疾病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因此,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了解现状、预测趋势和制定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监测是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了解某一现象或事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细菌耐药性领域,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耐药性问题,并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便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全国各地的细菌耐药性数据来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还能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该监测还可以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加强全球耐药性监测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了解现状、预测趋势和制定防控策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和投入力度。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积极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细菌耐药性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CHINET三级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体系的应用目的、意义及监测方法,分析监测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国际上先进的细菌耐药监测体系为各国细菌耐药监测中心所采用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包括收集临床菌株、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数据整理分析等环节。
CHINET全耐药监测统计结果全

3.5
4.3
6.8
0
31
31.2
26.1
5.7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呋喃妥因
磷霉素 氨苄西林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氯霉素 庆大霉素
利福平 红霉素
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但氯霉素反之。
132株VRE中,粪肠球菌12株、屎肠球菌120株 可分型101株VRE中,vanA 38株(均为屎肠)、 vanB 40株(10株粪肠+30株屎肠)、
65.9
681/1085
62.8
517/944
54.8
404/821
49.2
447/793
56.4
761/1304
58.4
374/984
38.0
9210/16511 55.8
肺克和产酸
产ESBLs株数/ 总株数
(%)
163/671
24.3
365/800
45.6
122/911
13.4
306/617
49.6
医院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株数/总株数 (%)
华山医院
190/256
74.2 甘肃省人民医院
115/293
39.2
瑞金医院 协和医院
191/373 238/817
51.2 新疆医大一附院
266/819
32.5
29.1 安徽医大一附院
232/419
55.4
同济医院
708/963
73.5 昆明医大一附院
90/278
15.0
85.0
*:菌株数小于10株者为具体细菌数
PISP(17株)
耐药
敏感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革兰阴性菌
15244
23062 23637 25184 31002 34282 42415
(%)
66.9
68.2 65.7 69.5 71.0 71.6 71.5
革兰阳性菌
7530
10749 12364 11032 12668 13568 16872
(%)
33.1
31.8 34.3 30.5 29.0 28.4 28.5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与MSCNS相比,MRCNS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率明显下降
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
敏感率(%)
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抗菌药物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敏感率存在差异
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
敏感率(%)
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
抗菌药物
青霉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左氧氟沙星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A组
1.3 88.8 87.4 0.8 1.2 2.5 0.9 0 0
B组
2.6 60.9 55.3 0.7 2.4 3.0 43.8 0 0
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细菌:收集国内主要地区13所综合性医院和2所儿童医院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临
床分离株,剔除同一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试验 方法: • 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结果判断标准为CLSI 2012年版
chinet全耐药监测统计结果

chinet全耐药监测统计结果汇报人:日期:contents•chinet全耐药监测介绍•监测结果概述目录•耐药菌种统计•耐药基因统计•监测结果总结与建议chinet全耐药监测介绍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形势严峻,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耐药基因广泛传播。
细菌耐药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chinet全耐药监测旨在监测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抗感染治疗建议和为相关部门提供细菌耐药监测数据。
为临床医生提供抗感染治疗建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为相关部门提供细菌耐药监测数据,为制定抗菌药物政策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细菌耐药情况,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耐药菌株的分布和耐药性特点。
试验。
分布和传播特点。
提供参考。
监测结果概述监测样本主要来源于全国各级医院,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监测样本的收集涵盖了全国各个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
监测样本的收集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2月和7-8月,以避免季节性差异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监测样本来源根据chinet全耐药监测统计结果,全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全耐药菌株主要分布在医院和社区环境中,其中医院环境中的全耐药菌株数量较多。
常见的全耐药菌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监测结果总体概述监测结果详细分析耐药菌种统计010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耐氟喹诺酮类细菌耐氨基糖苷类细菌030405耐氨基糖苷类细菌在部分医院有检出,检出率相对较低。
耐氟喹诺酮类细菌广泛分布于各地区医院,检出率较高。
CRE在各地区医院的分布尚可,检出率略高于其他耐药菌种。
MRSA在所有监测的医院中均有发现,但分布不均,东部地区医院检VRE主要分布在大型医院,西部地区医院检出率较高。
近年来检出率基本稳定,略有下降趋MRSA耐氨基糖苷类细菌在部分医院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稳定。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一、概述革兰阴性菌是我国细菌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
近年来,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大部分β-内酰胺酶,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在临床抗感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耐药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
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临床医师对该类合剂的特点了解不够,临床不合理使用问题较突出。
为规范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临床应用,延缓其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特制定本共识。
二、主要β-内酰胺酶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是由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大类酶。
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有根据β-内酰胺酶的底物、生化特性及是否被酶抑制剂所抑制的功能分类法(Bush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为青霉素酶、广谱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和碳青霉烯酶等;根据β-内酰胺酶末端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法(Ambler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为丝氨酸酶和金属酶。
目前引用较多的是基于上述2种方法建立的分类方法。
见表1。
表1:β-内酰胺酶的分类和3种主要酶抑制剂的作用功能分类分子分型主要底物可被抑制代表性酶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1 C 头孢菌素类- - - AmpC,ACT-1,CMY-2,FOX-1,MIR-1 2a A 青霉素类+ + + 青霉素酶2b A 青霉素类,窄谱头孢菌素类+ + + TEM-1,TEM-2,SHV-12be A 青霉素类,超广谱头孢菌素类,单环酰胺类+ + + TEM-3,SHV-2,CTX-M-15,PER-1,VER-1 2br A 青霉素类- - - TEM-30,SHV-10,TRC-12ber A 超广谱头孢菌素类,单环酰胺类- - - TEM-502c A 青霉素类,羧苄西林+ + + PSE-1,CARB-32d D 青霉素类,氯唑西林±±±OXA-1, OXA-102df D 碳青霉烯类±±±OXA-23, OXA-482e A 超广谱头孢菌素类+ + + CepA2f A 碳青霉烯类±±±KPC-2,IMI-1,NMC-A,SME-13 B β-内酰胺类(不包括氨曲南)- - - IMP-1,VIM-1,NDM-1,L1,CcrA(注:“+”示有抑制作用,“±”示抑制作用不明确,“-”示无抑制作用)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单环酰胺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其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水解能力弱。
2020华医抗菌山西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全员培训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的背景和修改经过1、近年来新上市的抗菌药物法罗培南属于()药物A、头霉素类B、青霉烯类C、碳青霉烯类D、环脂肽类E、单环β内酰胺类2、下述药物不属于抗真菌药的是()A、克林霉素B、伏立康唑C、帕沙康唑D、卡泊芬净E、制霉菌素3、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是()A、《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B、《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C、《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D、《38号文》E、《国家处方集》4、下列关于2009年3月下发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叙述错误的是()A、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B、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并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C、尤其加强1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D、严格控制和规范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E、规定了建立和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5、2015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删除了()的使用A、奥硝唑B、多黏菌素C、制霉菌素D、抗麻风分枝杆菌药物E、米卡芬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介绍1、2015版抗菌药物指导原则与2014版相比的差别体现在()A、第一部分增加了部分新抗菌药物B、第二部分“预防用药”内容变化较大,增加了具体预防方案C、第三部分疾病部分更多参考了国内外指南D、更重视循证依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E、第四部分考虑了管理办法要求,总结了今年实践经验,变动较多2、抗菌药物管理的依据是()A、《38号文》B、《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C、《国家处方集》D、《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E、《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抗菌药物处方集体系建设的目标是()A、可严格控制品种、品规数量B、优化结构、确保临床合理需要C、保证抗菌药物类别多元化D、在同类产品中择优选择E、便于定期评估、调整4、抗菌药物处方集建设的原则,不正确的是()A、严格控制品种、品规数量B、保证抗菌药物类别多元化C、抗菌药物的种类越多越好D、在同类品种中择优选择E、定期评估、调整5、下列不属于抗菌药物管理的宗旨的是()A、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B、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C、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D、杜绝细菌耐药的产生E、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1、在药敏实验中,病原菌对药物敏感是指()A、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MIC的8倍以上B、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MIC的5倍以上C、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MIC的2倍以上D、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药浓度等于或略高于MICE、MIC高于其常规剂量时的血药浓度2、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性上升并减少不良反应最为重要的措施是()A、严格掌握抗菌药的应用指征B、发病初期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快速有效治疗C、多支持新药的研发D、以静滴方式给药快速消灭病原菌E、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减少单一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提升疗效3、下述情况不是抗菌药物应用指征的是()A、支原体感染B、衣原体感染C、螺旋体感染D、病毒性感染E、真菌感染4、隐源性机化性肺炎采用()治疗A、NSAIDsB、大环内酯类药C、激素D、抗病毒类药E、β-内酰胺酶抑制剂5、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诊断其中将近一半为()A、病原体未检出B、病毒感染C、单细菌感染D、混合感染E、单非典感染根据病原体选择抗菌药物1、进行病原治疗的益处,不包括()A、提高疗效B、减少耐药性的发生C、减少不良反应D、降低药品费用E、减少联合用药的可能2、个体化经验治疗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性别B、年龄C、基础疾病D、肝、肾功能E、先前用药3、下列不属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参考依据的是()A、流行病学:病原菌分布及敏感性B、原发病诊断C、医生长期临床所得经验D、指南推荐E、革兰染色体涂片4、如果考虑CA-MRSA,加用()A、青霉素GB、苯唑西林C、头孢唑林D、万古霉素E、达托霉素5、同一个病原菌,()不同选用的抗菌药完全不同A、感染部位B、耐药性C、感染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D、感染严重程度E、患者年龄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1、婴儿及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推荐的治疗方案是()A、万古霉素单药治疗B、万古霉素+3代头孢C、万古霉素+美罗培南D、万古霉素+头孢吡肟E、万古霉素+头孢他啶2、颅底骨折患者的化脓性脑膜炎经验治疗可选抗菌药物是()A、万古霉素+3代头孢B、头孢曲松+氨苄西林C、万古霉素+美罗培南D、头孢噻肟+氨基糖苷类E、头孢他啶+舒巴坦3、成人危及生命的BSI,如感染灶不明,经验治疗宜选()A、达托霉素+哌拉西林B、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C、碳青霉烯类+克拉维酸D、达托霉素+克拉维酸E、青霉素+万古霉素4、CHINET2010-2012统计显示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大肠埃希菌B、肠球菌属C、凝阴葡萄球菌D、克雷伯菌属E、金葡菌5、对于腹腔感染的经验治疗应覆盖的菌群是()A、需氧菌和革兰阳性菌B、需氧菌和革兰阴性菌C、厌氧菌和革兰阳性菌D、厌氧菌和革兰阴性菌E、需氧菌和厌氧菌根据抗菌药物特点选择用药1、适用于复杂性/ESBL所致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是()A、美罗培南B、亚胺培南C、厄他培南D、帕尼培南E、比阿培南2、利奈唑胺抗耐药革兰阳性菌的作用部位是()A、细胞壁B、核糖体RNA亚基C、细胞膜D、细菌DNA回旋酶E、拓扑异构酶IV3、对肠球菌无效的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是()A、AM-SBB、AM-CLC、TC-CLD、CPZ-SBE、PIP-TAZ4、左氧氟沙星的抗菌谱不包括()A、革兰阴性杆菌B、革兰阳性球菌C、支原体D、厌氧菌E、衣原体5、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的药物是()A、莫西沙星B、吡哌酸C、环丙沙星D、氧氟沙星E、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方案的制定1、化脓性链球菌首选()A、头孢菌素B、氨基糖苷类C、万古霉素D、青霉素E、莫西沙星2、联合用药的目的是()A、治疗更彻底B、获得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避免拮抗作用C、可大面积杀菌D、抑制不良反应发生E、更经济3、几乎总有抗厌氧菌活性的是()A、甲硝唑B、头霉素类C、广谱青霉素D、万古霉素E、大环内酯类4、关于抗菌药物的疗程,不正确的是()A、治疗急性感染通常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5天B、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程需4-6天C、伤寒在热退后至少继续用药7-10天D、CAP患者至少治疗5天E、急性前列腺炎10天,慢性1-3个月5、根据PK/PD对抗菌药分类,属于浓度依赖型的药物是()A、青霉素类B、大环内酯类C、氟喹诺酮类D、四环素类E、氟胞嘧啶外科围手术预防用药的目的1、I类切口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是()A、手术部位无污染B、手术范围大C、心脏手术D、异物植入手术E、糖尿病患者2、清洁手术的特点,错误的是()A、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B、局部无炎症C、不涉及与外界相通的器官D、手术范围小,时间短E、局部无损伤3、SSI危险因素不包括()A、患者的年龄和营养状态B、手术部位C、手术持续时间D、抗菌药物预防E、手术室通气4、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目的是()A、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B、避免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C、减轻患者的疼痛D、加速伤口的愈合E、避免并发术后综合征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其依据不包括()A、手术切口类别B、手术创伤程度C、患者的身体状况D、手术的持续时间E、可能污染的细菌的种类外科围手术抗菌药物的选择1、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出现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选用()A、万古霉素B、去甲万古霉素C、克林霉素D、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E、碳青霉烯类2、泌尿系统手术感染常见病原菌为()A、链球菌B、金葡菌C、厌氧菌D、阴性杆菌E、肠球菌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原则,错误的是()A、尽量选择联合用药B、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和可能的污染菌种类等综合考虑C、选择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的品种D、安全E、使用方便4、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前发现有MRSA定植的可能应选用()预防感染A、头孢菌素B、万古霉素C、青霉素D、氨基糖苷类E、氨曲南5、眼科手术的预防用药可选择的抗菌药物是()A、第一代头孢菌素B、第二代头孢菌素C、局部用妥布霉素D、甲硝唑E、万古霉素外科围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1、关于预防用药维持时间,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12小时B、心脏手术可延长至24小时C、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为24小时D、清洁-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为12小时E、用药时间越长预防效果越好2、脊髓手术应选用的抗菌药物是()A、妥布霉素B、第一、二代头孢菌素C、氟喹诺酮类D、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加用甲硝唑E、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3、抗菌药物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A、15至30分钟B、0.5至1小时C、1至1.5小时D、1.5至2小时E、2至3小时4、万古霉素应在手术()开始给药A、术前1-2小时B、术前0.5-1小时C、术中D、术后0.5-1小时E、术后1-2小时5、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可选用的抗菌药物是()A、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B、头霉素类C、氟喹诺酮类D、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加用甲硝唑E、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抗菌药物类别及品种的确定1、药物应用指导“不推荐”的意思是()A、禁止应用B、只是暂无证据,目前不禁止,今后可能推荐C、可以用,但要小心D、尽量不用E、决不能用2、指导原则中按类别概述药物的注意事项不包括()A、禁忌证B、重要药物相互作用C、适应证D、特殊人群E、肝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3、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中对药物按类别概述,其内容不包括()A、该类药物抗菌活性特点B、列举其主要品种C、点评不同品种差异D、严禁超说明书使用E、官方批准的适应证4、下列各项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的药物是()A、氨曲南B、达托霉素C、卡泊芬净D、利奈唑胺E、替加环素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增加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有()A、亚胺培南B、帕尼培南C、美罗培南D、厄他培南E、法罗培南抗菌药物品种举例1、须严格限制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是()A、第一代头孢菌素B、第二代头孢菌素。
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

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临床重要条件致病菌,而临床医生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
为提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与防控水平,由《中华医学杂志》组织,2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87位专家参与,历时11个月,召开了12场专题讨论会,经过充分的意见搜集和讨论,最终达成了这份《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共识的制定得到了卫生部行业基金(临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研究及应用,编号201002021)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生素压力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茵致病性的影响。
编号30971318)的支持。
共识荟萃了国外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进展.总结了我国绝大多数权威专家对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与防控的宝贵经验,是规范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和防控的指导性文件。
嗜麦芽窄食单胞茵具有独特的病原学和临床特点,对其感染和治疗的认识尚在不断深入,缺乏循证证据级别高的临床研究可供借鉴,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一定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希望各位专家积极探索,积累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专家共识,服务临床。
一、共识目的和意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的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侵袭性操作的不断增多,该菌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位于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第3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致病力弱,其感染常出现在免疫力低下、病情危重的患者,可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肺部感染、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颅内感染、尿路感染等。
同时该菌通常对多种抗菌药物固有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和感染防控带来挑战。
目前,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缺少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文献,制定针对该问题的专家共识将能规范并提高我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及防控水平。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

29.9
32.3
33.2
39.7
0
头孢哌酮/ 头孢
舒巴坦
吡肟
环丙 沙星
头孢 他啶
哌拉西林/ 亚胺 他唑巴坦 培南
左氧 沙星
761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耐药率(%)
100
80
59.7
60
48.8
50
54.2
45.8
40
20 13.4
23.4
0
头孢哌酮/ 亚胺
舒巴坦Βιβλιοθήκη 培南左氧 沙星哌拉西林/ 头孢 他唑巴坦 吡肟
不动 10%
肺克 12%
铜绿 24%
北京市2006-2007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3727株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100
耐药率(%)
80
66.9 69.1
60
54.8 55.3
49.8
41.5
40
20
17.9
0.3 4.5
5
0
亚胺 头孢哌酮 哌拉西林/ 头孢 氨苄西林 头孢 头孢 头孢 左氧 环丙
76.9 68.3 53.9
40
33.4 34.2
22.2 24.2
20
13.7
1.1
0
亚胺 头孢哌酮/ 哌拉西林/ 头孢 培南 舒巴坦 他唑巴坦 吡肟
环丙 沙星
左氧 沙星
头孢 头孢 氨苄西林 头孢 曲松 呋辛 /舒巴坦 唑啉
912株产气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耐药率(%)
100
80
80.1
60
Mohnarin监测的目的
建立覆盖全国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包括根底 网与中心网的大型细菌耐药监测网络,获取有科 学价值的细菌耐药及变迁资料,掌握我国细菌耐 药流行情况,建立相关国际领域交流合作平台, 为我国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依 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
药敏试验
• 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 自动化仪器检测MIC值 • 质控菌: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金葡菌ATCC 25923,肺炎链球菌ATCC 49619 和流感嗜血杆菌ATCC 49247。 • 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 2012年版判断结果 • 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采用MIC法
2012年15家医院14154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100 90 80 74.4 65.9 63.3 60.1 58.1 45.2 25 15.5 7.4 0.9 1.5 4.8 5.4 6.5 7.2 7.6 30.1 48 87.4
耐药率(%)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阿米卡星
呋喃妥因
磷霉素
头孢西丁
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
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
头孢噻肟
头孢呋辛
哌拉西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抗菌药物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复方磺胺甲噁唑
氨苄西林
美罗培南耐药但亚胺培南敏感的大肠埃希菌
总计菌株数:890株
• 天津医大总院:780株 • 广州医大一附院:91株
88.8
87.4
60.9
55.3
65.8
63.8
54.3
58.0
57.4
58.0
1.2
2.5 0.4 0.0 0.9
2.4
3.0 0.8 0.0 43.8
1.5
5.6 0.0 0.0 9.2
0.0
0.0 0.0 0.0 1.6
15.3
17.4 0.4 0.0 16.3
头孢曲松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左氧氟沙星
%
0.43 0.23 0.20 0.19 0.16 0.10 0.08 0.07 0.05 0.04 0.03 0.03 0.02
柠檬酸杆菌属
其他假单胞菌 摩根菌属
596
464 298
气单胞菌属
金杆菌属 其他
11
5 100
0.57 0.4
0.01 100.0
莫拉菌属
224
合计
52043
CHINET耐药监测革兰阳性菌菌种分布
呼吸道标本 (44.4%)
CHINET耐药监测革兰阴性菌菌种分布
细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肠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变形杆菌属 沙雷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 沙门菌属 伯克霍尔德菌属
株数
14153 9621 8739 7270 3031 2156 1565 997 960 639 608
数据分析
• 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数据。
2012年CHINET监测网各医院的菌株数(72397株)
医院 华山医院 瑞金医院 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北京医院 广医一附院 儿科医院 儿童医院 革兰阴性菌 3771 3567 4446 5440 2144 3214 3856 1882 革兰阳性菌 1015 1214 2216 2583 872 797 2057 1563 医院 甘肃省人民医院 新疆医大一附院 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 昆明医学院一附院 浙江邵逸夫医院 中国医大一附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院 合计 革兰阴性菌 2940 2957 3444 1500 3208 3183 6491 52043 (71.9%) 革兰阳性菌 968 897 1005 721 1312 1483 1651 20354 (28.1%)
%
27.19 18.49 16.79 13.97 5.82 4.14 3.01 1.92 1.84 1.23 1.17 1.15 0.89
细菌
拉乌尔菌属 其他嗜血杆菌 多源菌属 志贺菌属 产碱杆菌 丛毛单胞菌 普罗威登菌属 罗尔斯顿菌属 奈瑟菌属 黄杆菌属 博特菌属
株数
121 102 97 81 50 40 37 26 21 16 15
材料
细菌 • 2012.1.1日~12.31日临床分离株
• 剔除同一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血液和脑脊液除外) • 剔除非无菌体液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草绿色 链球菌 • 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培养基 • 药敏试验用MH琼脂,为oxoid公司商品。 抗菌药物纸片 • 抗菌药物纸片为BBL公司或Oxoid公司商品。
细菌 株数 %
金葡菌
肠球菌属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血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 肺炎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血液及无菌体液) 其他
7339
6228 3725
36.06
30.60 18.30
1343 1170 495 54
6.60 5.75 2.43 0.27
合计
20354
100.0
2012年CHINET监测网各医院金葡菌MR菌株检出率
42.7
31.9 47.9
2012年CHINET监测网各医院凝固酶(-)葡萄球菌MR菌株检出率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医院 MR株数/总株数 112/146 66/89 163/222 303/371 78/95 74/92 403/683 357/399 (%) 76.7 74.2 73.4 81.7 82.1 80.4 59.0 89.5 医院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株数/总株数 54/68 122/143 190/233 132/190 315/378 294/353 209/263 2872/3725 (% ) 79.4 85.3 81.5 69.5 83.3 83.3 79.5 77.1
100
耐药率(%)
80 60 40 20 0
0 0 00.4 0 0
23 0
利奈唑胺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庆大霉素
左氧氟沙星
克林霉素
环丙沙星
复方磺胺甲噁唑
氨苄西林/舒巴坦
抗菌药物
苯唑西林
利福平
磷霉素
红霉素
青霉素
2012年15家医院粪肠球菌(3131株)和屎肠球菌(2609株) 的耐药率(%)
2012年CHINET监测网临床分离菌在 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中的分布
住院患者 (87.3%) (63184/72397)
门急诊患者 (12.7%) (9213/72397)
2012年CHINET监测网72397株临床分离菌在 各类标本中的分布
伤口脓液(5.6%) 血液标本 (11.7%) 粪便标本(1.8%) 生殖道分泌物(1.7%) 脑脊液(1.1%) 尿液标本 (21.4%) 无菌体液(4.3%) 其他(7.9%)
β内酰胺酶检测
• 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定性检测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 中的β内酰胺酶
方法
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检测
• 1mg/片苯唑西林纸片测定肺炎链球菌的抑菌圈
• 直径≤19mm者用青霉素E试验条进一步测定其MIC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检测:
• 凡万古霉素纸片扩散法结果为非敏感的菌株,用万古霉素MIC 加以确认,或用PCR扩增vanA、vanB、vanC等基因证实。
抗菌药物
复方磺胺甲噁唑
苯唑西林
磷霉素
利福平
红霉素
青霉素
MSCNS(733株)和MRCNS(2872株)的耐药率(%)
120 100
MSCNS MRCNS
100 87.8 70.6 58.2 34.8 25.6 10.5 1.9 0.7 18.1 15.2 1.4 1.2 5.9 6.9 14.3 8.1 37.8 37.8 44.8 44 60.8 58.2
MSSA MRSA
85.7 100 100
89.9
耐药率(%)
80 60 40
5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4.2
25.6 13.7 11.5 6.2 11 15.1 0
20 0 0 0 0 0 0 0 0.9 0.7 1.3 2 1.7
左氧氟沙星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替考拉宁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环丙沙星
庆大霉素
克林霉素
氨苄西林/舒巴坦
2012年CHINET监测网各医院产ESBL菌株检出率
大肠埃希菌 医院 华山医院 瑞金医院 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北京医院 广州一附院 上海儿科医院 上海儿童医院 甘肃省人民医院 新疆医大一附院 安徽医大一附院 云南医大一附院 浙医邵逸夫医院 中国医大一附院 天津医大总院 合计 产ESBLs株数/ 总株数 427/713 / 498/1126 983/1338 / 432/776 761/1515 254/591 479/889 418/748 774/1186 320/650 635/1104 371/715 566/1147 6918/12498 (% ) 59.9 / 44.2 73.5 / 55.7 50.2 43.0 53.9 55.9 65.3 49.2 57.5 51.9 49.3 55.3 肺克和产酸 产ESBLs株数/ 总株数 263/878 / 148/674 488/933 / 161/477 304/492 138/347 144/755 295/797 229/496 103/259 122/522 193/592 343/1413 2931/8635 (%) 30.0 / 22.0 52.3 / 33.8 61.8 39.8 19.1 37.0 46.2 39.8 23.4 32.6 24.3 33.9 / 奇异变形杆菌 产ESBLs株数/ 总株数 55/104 / 33/147 12/51 / 3/92 4/75 1/43 6/58 20/71 15/61 2/22 9/113 19/94 46/154 225/1085 (% ) 52.9 / 22.4 23.5 / 3.3 5.3 2.3 10.3 28.2 24.6 9.1 8.0 20.2 29.9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