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二年级上学期物理课堂作业本答案【三篇】
初二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六篇】

初二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六篇】导读:本文初二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六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以下是整理的初二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六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数学作业本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和∠DEC,同旁内角是∠AFD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与∠GAD,∠B与∠DCF,∠D与∠HAB,∠D与∠ECB;内错角有∠B与∠BCE,∠B与∠HAB,∠D与∠GAD,∠D与∠DCF;同旁内角有∠B与∠DAB,∠B与∠DCB,∠D与∠DAB,∠D与∠DCB【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12∠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与CD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7.略【1.3(1)】1.D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β=44°.∵ AB∥CD,∴ α=β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3 (2)3 3.(1)DAB(2)BCD4.∵ ∠1=∠2=100°,∴ 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3=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能.举例略6.∠APC=∠PAB+∠PCD.理由:连结AC,则∠BAC+∠ACD=180°.∴∠PAB+∠PCD=180°-∠CAP-∠ACP.10.(1)B′E∥DC.理由是∠AB′E=∠B=90°=∠D又∠APC=180°-∠CAP-∠ACP,∴ ∠APC=∠PAB+∠PCD(2)由B′E∥DC,得∠BEB′=∠C=130°.【1.4】∴ ∠AEB′=∠AEB=12∠BEB′=65°1.2语文作业本答案1、(1)歼(2)窜(3)纤(4)泄(5)塞(6)遏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认识运动答案】基础训练1、机械;运动;运动;位置2、分子;运动3、原子;原子核;行星绕太阳运动4、固态;液态;气态5、固态;液态;气态;增大6、烟分子;请勿吸烟7、过山车、行星运动;下落的小球8、A9、A10、略拓展提高11、C12、C13、固态:木头液态:有体积,没有形状气态:空气【运动的描述答案】基础训练1、运动;静止2、运动;静止;运动3、相同路程比时间;②4、运动5、90;256、7、8、9、10、BBBADD拓展提高11、静止;小桥12、30km/h;运动13、ACD14、A【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答案】基础训练1、运动;v=s/t;m/s;km/h;0.282、不变;不变3、(1)m/s(2)km/h4、16;6.255、1906、307、80km/h;0.58、9、10、ACB拓展提高11、30;45012、3.84(0.02);19.2(0.1)13、(1)40;25(2)小(3)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中下半程的时间【能量答案】基础训练1、电2、生物3、热能4、动能;能量;能量;能量5、能量6、光;热7、核能;核8、D拓展提高9、D【认识声现象答案】基础训练1、振动;介质2、固体、液体、气体;3403、振动;Hz;504、真空不能传声5、琴弦;鼓膜6、振动7、(1)变小(2)介质8、9、10、11、AABA12、解:s=vt=340m/s×0.2×60s=4080m因声音有反射,所以河面宽为:L=s/2=2240m拓展提高13、0.1514、这个成绩不正确,因为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也需要时间。
百米赛跑场上,正确的计时是裁判从看到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记录,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计时。
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样就少了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的那些时间,实际成绩应比12.5s多一些15、(1)声音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16、(1)声音可以在细棉线中传播(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比细棉线更好(3)声音在传播中被阻断了(4)不能【乐音的三个特征答案】基础训练1、频率;频率;频率2、密;高3、振幅;振幅;振幅;远近;远4、特色;音色;音色5、音色;响度6、响度;音色7、8、9、10、11、BAABA拓展提高12、D13、不同;音色;响度14、(1)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2)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15、(1)3(2)不能;没有控制变量(3)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噪声答案】基础训练1、①②③④2、音调;空气3、噪声;振动4、声源处5、振动;声源处;声;电6、dB;传播过程中7、8、9、10、BBAC拓展提高11、C12、从减弱噪音的三种途径上考虑: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植树造林;在高速公路两旁修建隔音墙,即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音的传播13、(1)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2)表面粗糙、多孔(3)隔音效果还可能跟填充物的厚度、填充的松紧程度有关【声与现代科技答案】基础训练1、回声;大2、超声波;声呐3、能量;振动4、5、6、7、BCCD8、9、10、/DCD/。
八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11、B、2.452、28.2 25.13、2.54、人、河岸5、运动6、地面、地面、椅背、车7、A8、c9、C 10、C 11、A 12、D、13、B 14、B21、长、短2、每秒行驶5米3、6.25 22.54、250 5/35、路程、时间、V=s/t6、0.4 便于测量时间7、100min8、路程、时间、速度9、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 11、 8 6 大于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km/h(3)t =t1—t2 =5h—2.5h =2.5h3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2、不能、能3、快4、不相同、空气、耳朵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6、C7、C8、C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 HZ 20---20000HZ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41、A2、C3、A4、A5、A6、C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8、(1)能量 (2)音色、9、(1)无法正常交流 (2)无法听音色 (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2)更好的接收声音 (3)听诊器5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3、甲、38.5 38.5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5、放、低6、B7、B8、D9、C 10、C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探究性学习1、真空中不能传声2、B3、D4、50 5*100005、D6、折射、虚、火车、地面7、A 8、11.268 9、吸、熔化、力、熔点 10、惯性、力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江西省教科版初二年级物理作业本上册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
〔江西省教科版初二年级物理作业本上
册答案〕
第一章1走进实验室
基础训练
1、长度;质量;时间;体积
2、电压表;电流表
3、弹簧测力计或盘测力计
4、温度计
5、实验
6、猜想与假设;交流与合作;评估、分析论证
7、8、9、
ACA
拓展提高
10、量筒;乙
11、是什么力把杯子提起来了
第一章2测量
第1页共3页
基础训练
1、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2、103;104;105;106;109;1012
3、最小;量程
4、刻度尺;分度值;量程
5、测量;真实;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采用更精密的测
量仪器
6、cm;3.10
7、2.45
8、秒表;30s;3
9、10、11、12、
DABC
拓展提高
13、B;B;3cm
14、A
15、(1)封面和书内的纸质地不同,厚度不一样
(2)选择张数太少
(3)用总厚度除以张数而不是页数
16、(1)可用卷尺直接测量
(2)用细线围一周,拉直直线测长度
(3)用纸条围一周,角针扎孔,展开纸条,测两孔的
距离
23。
初二上册物理作业本答案参考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初二上册物理作业本答案参考[1]〕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册物理作业本答案参考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9.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秒的路程为40米,那么在第8秒时的速度是A.5m/s B.10m/s C.12.5m/s D.62.5m/s10.一般人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A.7m B.70m C.700m D.7000m11.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
以汽车为参照物行人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12.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A.所成的都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B.所成的都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C.所成的―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D.所成的―个是虚像、一个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3.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cm;(2)图(b)中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_示数是℃;14.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 Hz;阳光下,白雾渐渐消失,这是 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5.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玻璃泡会发黑,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___ __,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泡又__ 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16.百元面值的人民币上有用荧光物质印的“100”字样,在线的照射下会显示出来.我们在家使用遥控器观看电视节目时,通过遥控器发出的线对电视机进行控制.17.一束太阳光与水面成40o入射,反射角为.当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反射角为18.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这个像是 (实/虚)像19.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相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
2023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

2023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导语】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抱负的成果,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妙人生!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它永久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究。
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
只要我们刻苦拼搏、一心向上,就肯定能取得令人满足的成果。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2023八班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其次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基础学问1、振动2、空气电子通讯设备(无线电)3、介质不能4、时间种类温度3.405、回声区分开洪亮6、C7、B力量提升8、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空气可以传声不会9、B10、C探究讨论11(1)乙丙(2)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2、1836m【篇二:其次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基础学问1、音调响度音色2、频率赫兹Hz3、超声波次声波4、凹凸频率强弱振幅远近5、音色6、B7、B8、C力量提升9、响度音调10、(1)(2)(4)(7)11-15CBACC探究讨论16、(1)慢低(2)大强17、(1)能(2)几乎听不到(或听不到)手机铃声(3)真空不能传声【篇三:其次章第3节声的利用】基础学问1、超声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2、B超3、能量能量4、D5、B6、C力量提升7、A8、A9、B超;声呐;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洗牙探究讨论10、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原理【篇四:其次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掌握】基础学问1、无规章振动干扰2、9070503、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4、B5、D力量提升6、噪声7、声源产生8、D9、A10、D探究讨论11、隔音盘可以反射和汲取部分声音。
物理课堂作业本八年级上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物理课堂作业本八年级上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
1.折射会聚发散
2.中间边缘边缘中间
3.不变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两
5.④⑤⑥①②
③
6.会聚焦距
7.凸透会聚
8.
9.B 10.D
11.会聚主光轴折射焦点 12.短强
13.图略表面弯曲程度大的凸透镜,焦距较短
14.叶子上的水滴相当于小凸透镜,使太阳光会聚,灼伤了
植物叶片,于是出现了枯点
15.大小 16.A 17.如图
18.如图
19.红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第1页共2页
20.(1)凸透镜、白纸、刻度尺、手电筒 (2)手电筒发出平行
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用白纸在另一侧找到一个最亮(最清晰)
的点,用刻度尺测出亮点到光心的距离 (3)手电筒发出的光
不够平行,凸透镜的光心位置不准确等
21.(1)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发散。
22。
初二年级上学期物理课堂作业本答案【三篇】

初二年级上学期物理课堂作业本答案【三篇】导语:由于学生在八年级刚开始接触物理,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带有启蒙的性质。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答案基础训练1、同种均匀介质;不需要2、路径;方向;快3、月食;直线传播4、3×10;3×10;3/45、6、7、8、9、BD C D A B10、(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2)小孔成像所成的项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3)倒立;光的直线传播(4)太阳拓展提高11、直线传播;变大12、直线传播;小孔距地面的高度不同13、沿直线传播;甲14、倒立;变大;不变15、(1)减小(2)15(3)慢;基本不变第2节光的反射答案基础训练1、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漫反射3、凹凸不平;遵循4、入射光线;光路是可逆的5、镜面;入射光线;发射光线;法线;∠AON;∠NOB6、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7、粗糙;漫8、30°;0°;10°;10°9、D10、A拓展提高13、45°;增大14、垂直;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15、B16、D17、①B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不能18、(1)光源(2)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在纸板上各打两个点,在过两点用直尺、铅笔将光的路径画在纸板上(3)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4)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5)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第3节平面镜成像答案基础训练1、4;不变;衣领2、1.68;13、凸面镜;凹面镜;光的传播方向4、5、6、A C B7、(1)茶色玻璃板;薄;小华的理由是点燃的蜡烛像清晰(2)B;不能;虚8、(1)薄玻璃板;相同(2)不同;完全重合(3)无关10、略拓展提高11、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12、(1)虚(2)6(3)下降;0.513、(1)确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大小相等(3)M(4)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5)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14、(1)abd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年级上学期物理课堂作业本答案【三篇】
导语:由于学生在八年级刚开始接触物理,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带有启蒙的性质。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答案
基础训练
1、同种均匀介质;不需要
2、路径;方向;快
3、月食;直线传播
4、3×10³;3×10²;3/4
5、6、7、8、9、
BD C D A B
10、(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小孔成像所成的项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3)倒立;光的直线传播
(4)太阳
拓展提高
11、直线传播;变大
12、直线传播;小孔距地面的高度不同
13、沿直线传播;甲
14、倒立;变大;不变
15、(1)减小
(2)15
(3)慢;基本不变
第2节光的反射答案
基础训练
1、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漫反射
3、凹凸不平;遵循
4、入射光线;光路是可逆的
5、镜面;入射光线;发射光线;法线;∠AON;∠NOB
6、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7、粗糙;漫
8、30°;0°;10°;10°
9、D
10、A
拓展提高
13、45°;增大
14、垂直;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15、B
16、D
17、①B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不能
18、(1)光源
(2)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在纸板上各打两个点,在过两点用直尺、铅笔将光的路径画在纸板上
(3)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
(4)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5)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第3节平面镜成像答案
基础训练
1、4;不变;衣领
2、1.68;1
3、凸面镜;凹面镜;光的传播方向
4、5、6、
A C B
7、(1)茶色玻璃板;薄;小华的理由是点燃的蜡烛像清晰
(2)B;不能;虚
8、(1)薄玻璃板;相同
(2)不同;完全重合
(3)无关
10、略
拓展提高
11、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12、(1)虚
(2)6
(3)下降;0.5
13、(1)确定像的位置
(2)像和物大小相等
(3)M
(4)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5)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14、(1)ab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