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鲁迅散文作品检测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共10分。
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颔.首(hàn)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摹.画(mó)D.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脊.背(jǐ)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张北北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 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C. 贝多芬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D.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4.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①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②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③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④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A ③④①②B ④③①②C ④①③②D ③①②④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是鲁迅会议晚年生活的散文。
全文重点叙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爱国主义感情。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初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愤慨.(kǎi)骇.人听闻(hɑì)陨.落(yǔn)讪.笑(shān)B.忸怩.(nì) 文质彬.彬(bīn) 隘.口(ài) 嗫嚅.(rú)C.蛊.惑(gǔ) 义愤填膺.(yīng) 彷.徨(páng) 悚.然(sǒng)D.巅.峰(diān) 懵.懵懂懂(měng) 忐忑.(tè) 褴褛.(lǔ)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丘壑.攫.取吞噬.瞑.思遐想B.倒坍.豁.免取缔.窸窣.作响C.恻.隐绮.丽亵.渎销.声匿迹D.绯.红羸.弱梦寐.无可置.疑3.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
(4分)“五四”青年节前夕,①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②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
③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虚情假意,激起现场阵阵掌声。
最后,经组委会评选,周思宇同学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1)第①处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第②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第③处成语使用不恰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______________,治事应持______________,创业酌用____________,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______________,读书当如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及答案(20200710085843)

社戏同步练习一、文学常识。
1、判断正误。
(1)鲁迅的《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
()(2)《社戏》写的是作者鲁迅回忆他少年时代在平桥村看社戏的美好情景。
()(3)《社戏》表达了作者对少年生活的怀念,特别是表达了对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和眷恋。
()2、、请根据文章顺序排列下面事件的先后,并作详、略归类。
①六一公公送豆给“我”。
②.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③.夜航赴赵庄看戏。
④.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⑤看戏前的波折。
⑥.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⑦.和伙伴们在赵庄看社戏。
顺序:详写:略写:3、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2.双喜和六一公公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你怎样理解课文的结尾?4、你怎样看待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5、从小说《社戏》中,你能看出作者对故乡有怎样的情感吗?二、阅读理解诚然!这十多个少年,确实没有一个不会fú(1)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
我们立刻一哄地出了门。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bó(2)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前gāo(3),阿发后gāo,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_ _,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chán(4)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 (2) (3) (4)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
3.以上填的都是_词,描写了___ __,说明他们都是___ ____,(用文中词语),表现了他们_。
4.为什么“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此时‘我”有怎样的感受?5.“我”的心为什么原本“很重”,忽而“轻松”了?似乎”都是什么词?在句中起什么作用?对表达“我”6.这句话中的“忽而”“也’“的轻松的心情有什么作用?(二)社戏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社戏鲁迅习题(4)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含蓄.(xù)挚.友(zhì) 殷.红(yān) 气冲斗.牛(dǒu)B.赫.然(hè) 荒谬.(miù) 气氛.(fèn) 兀.兀穷年(wù)C.咳嗽.(sòu) 轻捷.(jié) 滑稽.(jì) 鲜.为人知(xiǎn)D.卓.越(zhuó) 澎湃.(bài) 涉.猎(shè) 深恶.痛绝(wù)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2分)家谕户晓妇嬬皆知迵乎不同慷慨淋漓历尽心血鞠躬尽瘁锋芒毕露当之无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杭州市“寻找贴心物业人”大型专题活动目前圆满结束,20名物业人及团队锋芒毕露,获得最具人气奖。
B.《精卫填海》是一则神话故事,其主人公精卫因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C.秘鲁境内的纳兹卡线条被誉为世界之谜,在地面上,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条条刻在沙土上的杂乱无章的线条。
D.有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头脑发热的人,也许会暂时获得成功,但他们很快便会丧失获得的一切。
4.下面的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4分)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②学习他们的精神,了解他们的事迹,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③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④学习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不仅会增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会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第句语序不当,应将“”改为“”。
(2)第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5.根据语句内容,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3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和平可期,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每课习题试卷(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习题试卷(带答案)第一单元1.社戏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骗(hǒng) 闹哄.(hōng) 起哄.(hōng) 哄.抢(hōng)B.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ǔ)C.撺掇..(cuān duó) 凫.水(fú) 桕.树(jiòu) 旺相.(xiàng)D.皎.洁(jǎo) 归省.(xǐng) 絮.(xù) 晌.午(shǎ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B.困惑挑剔胆怯委曲C.叛徒诚肯鉴别宛转D.惊异鞠躬奖励家眷3.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归省:回家看望父母行辈:排行和辈分B.委实:实在弥散:弥漫消散C.自失:丢失了自己依稀:隐隐约约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旺相:茂盛4.下列句子的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悠扬宛转愉快自失消失B.宛转悠扬沉静自失弥散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每个括号内限填一个字)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在我是乐土:()()我在这里()()得到优待,()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6.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A.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离开母亲约束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B.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C.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和朋友们一起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D.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自由地独自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检测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范围:第1单元和21课、25课)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3分)A.烂熳.(màn)匿.名(ruò)庶.祖母(shù)B.芦荟.(huì)长髯(rán)眼翳病(yì)C.不逊.(sùn)禁锢.(gù)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锃.亮(chéng)颔.首(hàn)2.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B)(3分)①他 ___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___ 却很冷谈。
③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___ 的级大地震。
A.犹豫反应耸人听闻B.犹豫反应骇人昕闻C.徘徊反映骇人听闻D.徘徊反映耸人听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3分)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C.构建城乡经济合作圈,是重庆战略重大的决策。
D.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5.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3分)人民网5月14日报道 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
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选出下⾯加点字⾳、形完全正确的⼀项是( )A、烂漫(màn) 诘责(jié) ⽂绉绉(zōu) ⼴袤⽆垠(mào)B、禁锢(gù) 匿名(nì) 眷念(juàn) 颔⾸低眉(hàn)C、稽⾸(qí) 锃亮(chéng) 旸⾕(yáng) 鞺鞺鞳鞳(tāng)D、漂碧(piāo) 短褐 (hè) 骈死 (bìng) 相马(xiàng)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项是( )A、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的脸摆给旁⼈看(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B、我⼩时候⾝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们⼀块⼉玩(蛮横残暴)。
C、再继续写些为“正⼈君⼦”之流所深恶痛绝的⽂字(指品德⾼尚的正直之⼠)。
D、在乌云和⼤海之间,海燕象⿊⾊的闪电,在⾼傲地飞翔(⾼傲:⾃以为了不起)。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不正确的⼀项是 ( )A、⼩明做事情从不拖泥带⽔的,总是很快就完成任务。
B、带着这么⼀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我国什么地⽅,都不会有⼀种鹤⽴鸡群,引⼈注⽬的可能。
C、我常在这棵⽉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遐想 ,遨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D、欧•亨利的短篇⼩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4.下列句⼦没有语病的⼀句是( )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些阶段性成果。
B.为了发挥⾃⼰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C.宽带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邮件,还可以提供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D.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华⽼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的专题报告和讲座。
5.下⾯对课⽂内容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藤野先⽣》是⼀篇回忆性散⽂,⽂章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的先后顺序,讲述了发⽣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感⼈⾄深⽽⼜发⼈深省的往事。
八年级下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下列哪个不属于《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小二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一鸣惊人B. 三顾茅庐C. 卧薪尝胆D. 纸上得来终觉浅4. 下列哪个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白居易C. 王勃D. 李白5. 下列哪个作品是郭沫若的诗歌集?()A. 《女神》B. 《星空》C. 《前夜》D. 《草叶集》二、判断题1.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2.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
()3.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蜀国的皇帝。
()4.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
()5.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三、填空题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
2. 《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是形容_______的声音。
3. 《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是由_______策划的。
4. 《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是_______的故事。
5.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_______的儿子。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3. 请简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4.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5. 请简述《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
五、应用题1. 请以《水浒传》中的宋江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
2. 请以《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例,分析其形象特点。
3. 请以《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
4. 请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例,分析其智谋。
5. 请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为例,分析其形象特点。
六、分析题1. 分析《水浒传》中的“义”字体现在哪些方面。
2. 分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什么能成为主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鲁迅散文作品检测题(含答案)《阿长与》检测题1.找出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骇(hài)孤孀(shuānɡ)疮疤(chuānɡ)B.掳去(lǔ)惧惮(dàn)憎恨(zènɡ)C.絮说(xù)诘问(jié)霹雳(pī)D.粗拙(zhuó)烦琐(suǒ)陆玑(jī)2.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
()(2)从此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则。
()(3)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钟一点花木。
()(4)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悚然:_________(2)惧惮:_________(3)诘问:_________(4)渴慕:_________(5)咒骂:_________(6)疏懒:_________4、选词填空我想我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不放炮,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A.也更又B.又也更C.更也又5.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责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张开、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摊成)一个“大”字,(挤、压)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烘、烤)得那么热。
文段阅读(一)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
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
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
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6、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7、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8、“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9、“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二)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
”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的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7旬的母亲。
10、指出上文所叙事情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
时间:______地点:______主要人物:______11、用文中词语填空。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对他们说话时的______。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______;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_____。
12、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13、“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14、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什么写法来表现的?15、读了上文,你有什么感触?(三)“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
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
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
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
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
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
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玻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
“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
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
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
”大汉回答。
“那就好。
”乘客们都善意的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
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
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你该下车了,交给我吧!”“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
”“那,哈哈……”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了过去。
周围的人又笑了。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
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烘的。
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选自小小说《伞》)16、用的叙述方法是()A.顺叙B.倒叙C.插叙17、本文以______为线索,记叙了在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客____的事。
18、“大汉”“面带歉意”的原因是_____;姑娘却朝“大汉”“感激的笑了”的原因是______。
19、阅读文中画线部分,想一想:“大汉”为什么要“欺骗”盲人夫妇,乘客们为什么又“都善意的笑了?”20、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玻璃”→“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21、联系全文,可见文章结尾处的“暖意”指的是______。
(四)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22、结合文意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无益:23、阿长来问《山海经》,体现她对“我”的________,而“我”认为“________”,也就从来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表现了“我”对阿长的________,这些都为下文________设下了伏笔和悬念。
24、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25、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26、选文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它表明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句中的“这”指代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5略6、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
反映了她的善良。
7、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8、“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
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问也无济于事;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但又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
9、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之力。
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
10、时间:某天上午9点左右或:一个寒潮初袭的清晨(填“一大早”、“清晨”或“9点”也可)地点:北京,老王家中(填“北京”或“老王家中”也可)人物:老王11、(1)絮絮叨叨(2)漫不经心、不耐烦赶紧截住12、竟没有想到故乡已经下雪了;寒潮初袭时,竟对七旬老母少有牵挂。
(后一句有“只想到儿子,却没有想到母亲”意思的也可)含义: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应是人间最温暖的,生活中往往是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而儿女对父母少有牵挂。
13、心理:表现了老王的困惑、内疚、有所醒悟。
(只要有“困惑”和“内疚”的意思即可)14、对比的写法。
(答“比较”或“比照”也可)15、要点:领会父母的爱;报答父母的爱;以实际行动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
16、A17、伞用伞堵住破窗18、把姑娘的伞弄破了,大汉帮助她用伞把破窗堵住了。
19、因为大汉“欺骗”盲人夫妇是善意的,他怕盲人夫妇知道实情后会内心不安;而乘客们也理解大汉的用意,故而善意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