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林火燃料可燃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遥感科学与技术在林火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科学与技术在林火监测中的应用森林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林火对于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至关重要。
遥感科学与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监测手段,在林火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一门通过非接触式的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科学。
它利用各种传感器,如卫星、飞机和无人机等搭载的光学、热红外和微波等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
这些传感器可以获取到包括植被覆盖、土地利用、温度分布等多种信息,为林火监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
在林火监测中,光学遥感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光学遥感传感器可以获取到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得到森林的植被类型、覆盖度和生长状况等信息。
在林火发生前,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监测,可以评估森林的火灾风险,为防火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当林火发生时,光学遥感可以捕捉到火焰和烟雾的特征,从而及时发现林火的发生位置和蔓延范围。
此外,通过多时相的光学遥感图像对比,还可以监测林火的发展动态,为灭火决策提供支持。
热红外遥感在林火监测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林火发生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导致火场周围的温度升高。
热红外遥感传感器能够敏锐地感知到这种温度变化,从而快速准确地确定林火的位置和范围。
与光学遥感相比,热红外遥感不受光照条件的限制,在夜间和阴天也能有效地工作,为林火的全天候监测提供了可能。
而且,通过对热红外遥感数据的分析,还可以获取到火场的温度分布情况,有助于评估林火的强度和发展趋势。
微波遥感在林火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波具有穿透云层和烟雾的能力,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当光学和热红外遥感受到限制时,微波遥感仍能够获取到地面的信息。
此外,微波遥感还可以用于监测森林的含水量,从而评估森林的易燃性,为林火的预防提供参考。
除了上述几种单一的遥感手段外,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应用在林火监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林业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

林业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林业是国家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林业管理和监测工作又离不开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持。
林业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为林业管理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精细管理。
本文将探讨林业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其带来的益处。
一、林业卫星遥感技术的概述林业卫星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接收和记录地球表面反射、辐射、散射的能量,通过解译和分析这些能量,提取并生成地表特征的方法。
在林业领域,常用的卫星遥感技术包括光谱遥感、雷达遥感和高分辨率遥感等。
这些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定期的林地信息,为林业管理者提供灵活、高效的决策依据。
二、林业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1.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面积森林资源的快速调查和监测。
遥感数据可以提供森林覆盖率、树种组成、生长状况等关键指标,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林火是森林资源破坏以及生态环境威胁的重要因素。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预警森林火灾。
通过红外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火点,并提供火势扩散的预测和应急决策支持。
3. 病虫害监测:病虫害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对林业经济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观测图像,并结合地面实地调查,实现对病虫害的监测和评估。
这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准确数据和科学依据。
4.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林业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林业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温度、土壤湿度、植被生长状态等数据,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
这有助于发现环境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保护生态平衡。
三、林业卫星遥感技术的益处1. 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林业资源监测和调查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费时费力。
而林业卫星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的数据,并进行自动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 降低成本:由于林业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林业管理者不再需要频繁进行实地调查和勘测,大大降低了成本。
遥感卫星影像辅助的森林火灾监测与预警

遥感卫星影像辅助的森林火灾监测与预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森林火灾成为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森林火灾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预警变得至关重要。
遥感卫星影像的应用在这一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遥感卫星影像通过无人机或者卫星获取森林火灾的即时信息,为监测和预警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首先,遥感卫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火灾监测,及时发现和跟踪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森林防火和火灾应急响应机构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及时制定灭火策略和资源调度。
其次,遥感卫星影像可以提供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和燃烧程度,从而评估火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后续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森林火灾监测方面,遥感卫星影像可以通过火点探测算法快速识别出火灾发生的位置和范围。
这些算法通过对卫星影像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火点,同时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如太阳反射光)的影响。
通过实时更新和热点监测,可以快速掌握火情的发展态势,指导灭火工作和人员撤离。
此外,遥感卫星影像还可以提供火势、烟雾扩散等相关信息,为灭火队伍提供实时反馈,提高灭火效率和减少人员伤亡。
除了火点的探测和跟踪,遥感卫星影像还可以提供火焰温度的反演,从而帮助火灾监测人员了解火源的强度和燃烧程度。
通常,火焰温度与燃烧的热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红外辐射的测量来估计火灾的温度。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检测到明火源的温度,还可以发现隐藏在烟雾中的隐蔽火点。
这对于发现火灾源头、制定火灾扑救方案以及评估灾情的严重程度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森林火灾预警方面,遥感卫星影像可以通过监测植被的状态来预测火灾的发生概率和燃烧风险。
火灾发生前,植被通常会出现干旱、枯萎的情况,这些变化可以通过遥感卫星影像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植被指数和植被盖度的计算,可以判断植被的健康状况和水分状况,进而预测可能的火灾风险。
卫星遥感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卫星遥感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需求的增加,卫星遥感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地表遥感、气象遥感、海洋遥感、环境遥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为实现精准农业、自然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探讨卫星遥感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一、卫星遥感技术的现状1.技术发展卫星遥感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最初的遥感卫星是美国的Landsat卫星,主要用于地表遥感。
然而这些卫星仅能够提供较低分辨率的影像,无法满足林业、地表水资源等更为详细的监测和精准的数据需求。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各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遥感卫星。
2008年,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环境遥感卫星“环境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现在,全球已经有多达几十颗以上的遥感卫星在运行,其覆盖的领域也涉及到了许多方面。
2.应用领域与价值目前,卫星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气象、海洋、环境、农业、林业、地质勘探等多个领域。
以气象领域为例,卫星遥感数据可以为气象灾害预警、气象预报、农业生产等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而在环境领域,可以为环境监测、生态保护等工作提供精细化的数据支持。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为治理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应对灾害等提供重要的辅助数据资源,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二、卫星遥感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分辨率和时间性的提高卫星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主要要面临着分辨率和时间性的提高等技术挑战,这将是遥感卫星发展的重要方向。
遥感卫星应用领域的增多和广泛,对遥感数据的精度和时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遥感卫星将必须借助这些技术的提高来满足各种数据需求。
2.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已成为卫星遥感技术发展的一个热门领域。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结合各自的优点来综合处理不同卫星获取的数据。
将不同的卫星遥感数据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遥感数据的精度和时效性,分析结果也将更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林业技术进展介绍最新的林业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

林业技术进展介绍最新的林业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林业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在许多领域,新的林业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为林业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林业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读者了解林业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遥感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从遥远的地方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在林业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我们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林地数据,如森林覆盖面积、树种组成、林冠密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给决策者,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林业管理计划。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林火监测和预警。
通过卫星图像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林火的蔓延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保护林地资源。
二、生态复育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许多地区的森林资源遭受了破坏。
为了恢复生态平衡,生态复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这方面,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本地树种进行造林,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提高树木的生存率。
此外,使用生物多样性技术来选择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数字化林业管理系统的应用数字化林业管理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林业管理效率和精确度的系统。
通过采集和处理大量的林地数据,如地形地貌、土壤性质、气象变化等,系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数字化林业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监测和预测。
例如,通过传感器监测树木的生长情况,系统可以实时观察到森林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
同时,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系统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对林地的影响,为管理者制定灵活的应对措施。
四、基因编辑技术在林木改良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可以针对特定基因进行修改和优化,以改良植物的性状。
在林木改良中,基因编辑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改良树种的可能性。
通过编辑特定基因,我们可以增加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量、改善木材质量等。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高分辨率、多光谱的监测,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包括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生态监测、林火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一、森林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森林覆盖率、林木种类和密度、林地变化等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高分辨率森林覆盖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监测。
这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政策,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
二、森林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全面监测。
通过监测森林植被的生长情况、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帮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而且,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实现对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监测,帮助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保育工作。
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遥感技术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林火监测林火是造成林业资源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对林火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卫星遥感可以实现对林地火灾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火点并进行扑救,减少林火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而且,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烟雾和火灾热点的监测,帮助相关部门对火灾进行预警和应急救援。
这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林火扑救的效率。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为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而且,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可以预见,遥感技术将为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数据支持,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遥感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作为现代环境监测、自然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基础,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当前国内遥感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我国的遥感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遥感技术的重要力量。
在卫星、航空和地面遥感领域,我国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
1. 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是目前国内遥感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我国在该领域已经有了自主研发、自主发射和自主运行的遥感卫星,包括光谱卫星、雷达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等。
遥感卫星的发射和运行,改变了对地面信息的获取方式,为我国的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提供了更高效、精确、可靠的手段。
2. 航空遥感航空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飞机、直升机等载具进行遥感数据采集。
我国在该领域已经实现了高分辨率、高频次、大面积覆盖的目标,使得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城市更新、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地面遥感地面遥感是指通过在地面接收、采集和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地球观测。
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遥感技术手段之一,也是遥感技术的基础。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活跃,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手段,对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 遥感技术的智能化和可视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将更加智能化。
未来的遥感技术将实现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的遥感数据分析,遥感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也将变得更加人性化、直观和可操作。
2. 遥感技术的高精度化高精度化是遥感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遥感数据获取的精度水平将得到更高的提升,例如超高分辨率、高时空分辨率等;二是遥感影像处理和应用的精度和精细程度将得到更高的提升,例如大数据分析、精准测绘等。
从遥感技术的应用教案看卫星遥感技术的历史和现状

从遥感技术的应用教案看卫星遥感技术的历史和现状。
一、卫星遥感技术的历史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那个时候美国开始了土地利用调查计划(LULC),用照片搭配人工勘测的方式对地表进行调查和分类。
但是这种方式费时费力,难以准确反映地表状况。
1960年代中期,美国开发了卫星影像传感器,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高精度地表信息。
1972年,美国开发的LANDSAT-1号卫星被送上了轨道,由此拉开了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序幕。
随后,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地表状况的检测,欧洲、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等国家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卫星遥感系统,如法国的SPOT、加拿大的Radarsat-1等。
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1.环境监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卫星遥感技术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可以通过对卫星遥感数据的分析,获取大气、水体、土地等方面的信息,用于环境变化分析、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等。
例如,卫星遥感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查看海洋风暴、洪水、干旱、林火等情况,监测全球气候变化,还可以用于监测污染源的排放状况和动态变化。
2.资源勘查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矿产勘查、土地利用、林业资源、水资源等方面的勘查。
它以高精度的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数据和盐土分析来确定矿产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和水源等,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必要信息,还可以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影响范围。
3.城市规划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进行精细分析,卫星遥感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
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可以获取城市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和城市结构等信息,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管理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国防军事卫星遥感技术在国防军事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卫星遥感技术可检测敌方军事活动,监测军事设施、军舰、飞机等人工和自然的特征,为军事侦查、作战计划等提供重要的数据。
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精准导弹和轰炸导弹的制导和引导,提高军事作战的命中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 ,帮助分析 、建模和预测火行为 [。特别是 空间分辨率高 、大 尺度的燃料类型和燃料可燃性 的遥感 图像可 以 大大提高火险预报精度 和有效 地采取措施控制火燃烧 的行 为 。本 文通过文献综述 ,分析了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 测林火燃料和可燃性 的国内外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
作者 简介 :田小龙 ( 96 ),男 ,浙江I安人 ,硕士研究生 , 18 一 } 缶 从事林火生态研究 ; 通讯作者。
3 期
田小龙 ,等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 监测林 火燃料 可燃性研 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5 9
促进烟 的形成和减少热 量产生 的作用 ,同时湿可燃 物具有难 以点燃 、蔓延 速度低等特 点【。不 同森林 可燃 物在 6 】
利用空气 中相对 湿度以及燃 料的可燃性进 行火险预报 ;美 国的 G so 提 出多因子预报方法 ;前苏联人聂斯切 i me b
洛夫于 14 年 提出综合指标 法 ;日本的 昌山久尚 2 94 0世纪 4 年代提 出实效湿度法【。近半个世纪 以来 ,美国 、 0 _ 加拿大 、澳大利亚 、 日本和 中国等国家大量开展了林火燃料可燃性 的试验研究 、模型模拟和遥感监测的工作 。
1 林火燃料可燃性的特点
11 可 燃 物 类 型 .
森林可 燃物是森林火灾发生 的物质基础 ,也是 发生森林火灾 的首要条件 。森林可燃物特征取决于可燃物的 燃烧性质 ,是 由可燃物 的物理 陛质和化学性质 来决定的 。物理性质有 :可燃物 的结构 、含水率 、发热量等 ;化 学性质有 :油脂含量 、可燃气体含 量 、灰分含量 等【】 m。可燃物种类的 方法主要有: 妣分 ①按物种类别分 ,郑焕能等将 森林可燃 物分为死地被物 、地衣 、苔藓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森林杂乱物等[ ,物种类别不 同,燃烧性特 1 “ 点差异很 大 ;② 按生活力分 ,美国人 Demig将森林可燃物分为活可燃物和死可燃物两大类 ,死可燃物根据含 e n 水率 的恢复 时间又分为 1h 0h 0 、1 、10h时滞的可燃物[ ;③按所处位置分 ,郑焕能等将其分为地下 、地表和 空 中可燃 物 ,可燃物在森林 中所处 的位置不 同 。发生森林火灾 的种类也不 同。此 外 ,还有按燃烧难易程度 、按 可燃物 的大小和 形状分类的方法[ 。可燃物湿度的计算公式 : 1
不 同时期 、不 同部位含水率都有一定 的差异 。一旦发 生火灾 ,还可根据湿度预测火场大小等 ,计算应投入的扑
火力量 ,提 高扑火组织 的工作效率 。所 以 ,开 展对 可燃物湿度 的研究 ,对提高林火发生和林火行为预报的准确 性具有 重要 意义 。在林火预报 系统 中 ,历来 重视 火燃料的可燃性分析 。早期 ,在缺乏卫星遥感资料 时 ,就有科 学家利 用航 片或森林调查数据 ,结合统计模型进行燃料可燃性 的时空动态分析 。如加拿大的 Wr h 于 12 i t g 98年
第3卷 l
第3 期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TECH
V0 . 1 NO3 1 3 .
M a , 1 y 20 l
2011 5月 年
J OU R. OF ZHEJAN G FOR . S . & I CI
文章编号 :10 —7 6( 0 )0 —0 80 0 137 2 1 1 30 5 —5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林火燃料可燃性研 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田小龙 ,江 洪 ,周 国模 ,余树全 1 ’ ,信晓颖
(. 1 浙江农林大学 亚热带 森林培 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浙江 2 南京大学 国际地球系统 科学研究所 , . 江苏 南京 209 ) 103 临安 3 10 130
火烧面积也越大 【 。 l 刚
降水量大小直接影响林区的相对湿度, 林火燃料相对湿度越高, 着火率越低 ; 相对湿度越低, 着火率越高。
如果・个地 区的年降水量超过 1 0 m,或月降水量超过 10 1 0n 5 r 0 m,一般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 n "。
Ke wor : lfr fe fa ma ii rm oesn i gi g ; oe t r y ds wid e ul l m i b ly;e t e sn ma e fr f emo ioig t s i ntrn
森林火灾不仅造 成巨大 的经济 损失 ,也严重破坏了人类生存的 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甚至造成灾难性 的损 失 [。森林 火险影 响因子 有气候 、燃料类型 、地形因子和 人类活动等 。森林火灾是在上述综合 因素作 用下发 生 1 】 和发展的 。林火是 指林地上 自由蔓延的火 ,包括受 控的火 与失控 的火【。林火起火原因复杂多样 p,主要是 由雷 2 ] 】 击或 由人为因素引起 ,按其火源分雷击火和人为火 。无论是雷击火或人为火 ,林火燃料 的类型和可燃性都是非 常重要 的成火条件和燃烧基础 。林 火燃料可燃性是指林木活立木及其凋落物燃烧 的可能性大小 ,并可 以广泛地
.
TI AN a . n I Xio 1 g ,J ANG n . ZHOU o mo , YU h - u n ,XI Xi o y n o Ho g , , 2 Gu - S uq a N a —i g
( . tt e a oaoyo S brpcl o et ce c j SaeK yL b rtr f u to i F rsS i e&Z ein rv ca Ke a oaoyo a bnC cigi oet oyt a dC ro a n hja gP oi il yL b rtr fC ro y l nF rsEcss ms n a bn n n e S qet t n  ̄ ea gA&F nvri, i’ 1 3 0 C i ; .nen t n lntue o Ss m cec, ajn nv ri, ajn e usr i , aj n ao i U iest Lna 3 1 0 , hn 2 Itrai a si ty r y n a o I t E口 y t S i e N nigU iest N nig e n y 209, i ) 103C n h a
证明林分密度对林火的蔓延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这种林分的密度比较大,则林火可能蔓延;相反如果林分密 ¨ 】
度 较小 ,则林火很可能会熄灭 。
12 影响可燃物 燃烧的环境 因子 .
因为林火 与气候的相关性 ,所 以林火被认为是容 易受气候 影响的[ 。特别是可燃物 的可燃性 ,比较容易受 1 到风 、温度和 降水等气候条件的影 响。而且 ,可 燃物燃烧的环境 因子之 间既是相互联系 的又是相互制约的 ,例
中图分类号 :¥ 6 . 2 7 23 文献标识码 :A
Cu r tSi a ina d F h rDe eo me to en t t n u t e v lp n f r u o r nt e y Re t n ig o F r s e a ma i y Mo i r d b mo eSe sn oe t Fu l m Fl bl i t
如 :风速会影响林火燃料的含水率 , 风速增大含水率就会降低;温度升高也会使含水率降低;降水越多林火燃
料 的含水率就会越大 ,从而 降低燃料 的可燃 性等。
风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起两个作用。一是使未燃烧的林火燃料蒸发变干;二是林火燃料燃烧后,通过
风带来新鲜氧气 , 使火燃烧的更旺。 所以大风天气多, 火灾次数也多。风又是林火蔓延的重要因子, 风速越大,
收稿 日期 :2 1- 1 2 修 回 日 : 0 1 3 9 01 。 ; 0 0 期 2 1— — 02 基金项 目: 本研究得到科技部重大 国际合作项 目 ( 07 89 203 1 ),国
目 (09 A120 &20A 120 ), 20A 201 09 A 205 科技
部重大基础性项目 (07 Y 13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戈 项目 ( 00 B 572 00 B 253 20F l00.8 2 1C 900 ,2 1C 480 ),国家 自 然科学 基金项 目 ( 07 2 3508 ), 46 13 & 0933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 ( 08 1G 10 1 ) 1 20C 3 2000 的部分支持
指以该种树木为主要优势树种的林分的可燃性 , 包含其地面植被【 4 ] 。森林可燃物含水量或可燃物湿度,直接影
响着火的难易程度、间接影响火强度、火势、 林火蔓延速率、有效辐射 , 是预测林火发生、林火行为、能量释 放、 估计火险大小的主要指标, 是确定计划火烧、实施营林用火的基本依据【 5 】 。另外, 燃料水分还有冷却效应 ,
Ab ta t Re t e i gC lp o ieif main ft paildsrb t n o e n efa s rc : moesnsn al r vd o t so s ta itiui ff l dt mm a i t. np riua , d a tg sl i hs ail n o he o u a h l bl y I atc lr a v a e i h g p t i n ke a r ouin ag o ea ea e n u lf mma it ff e tpe frmo esns s e lt .1rec v rg r a a df e l o a bly o u l y s o e t e i i ngi a e a b R rfrc s ir a g ra d efc v m g scn e e o e atf ed n e n fe t em e s r i a ue s c udbetk ni t e ol a e n i .Re e m i v wsweema eo tea p ia o fs  ̄t e r d n h p lc t n o me erm ̄e sn i gt h oo y frmo ioig fr t tef l fa i e s n c e n lg o ntrn oe fr ue l mma i t t s bl ya i h m ea da o a n dft et n s o n b rda u o r d .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