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1任务2安装与配置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功能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认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的职业技能,并为后继专业化方向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做前期准备。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的组装、BIOS 设置和硬盘分区、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系统测试、系统维护、故障检测与维护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具计算机网络维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网络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1. 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能主动参与到工作中。
2.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主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协商。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按照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展工作。
4.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二)知识目标1. 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性能。
2. 熟悉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方法。
3. 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及维护方法。
4. 掌握微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三)能力目标1. 能够能熟练组装计算机。
2. 能够准确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及备份、恢复。
3. 能够熟练安装和使用主要防病毒软件。
4. 能够熟练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5. 能够进行基本的程序调试和错误排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三、参考学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内容设计建议表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教学应该在机房进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2.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3.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注重以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 学习任务单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通过本学习任务,学习者将了解计算机系统维护的重要性,掌握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的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
二、学习内容1、计算机硬件维护(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
(2)掌握硬件设备的安装和拆卸方法,注意操作规范和静电防护。
(3)学习硬件设备的清洁和保养方法,定期清理灰尘,保持良好的散热。
(4)掌握硬件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如通过观察指示灯、听报警声音、使用硬件检测工具等。
2、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1)熟悉常见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 OS、Linux 等。
(2)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升级方法,包括备份重要数据、设置安装选项等。
(3)学习操作系统的优化设置,如调整启动项、关闭不必要的服务、清理垃圾文件等。
(4)掌握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如设置用户密码、安装杀毒软件、更新系统补丁等。
3、计算机软件维护(1)了解常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注意软件的兼容性和授权问题。
(2)学习软件的更新和升级,及时获取最新的功能和修复漏洞。
(3)掌握软件故障的处理方法,如软件无法启动、运行出错等。
(4)学会对软件进行备份和恢复,防止数据丢失。
4、计算机数据备份与恢复(1)认识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了解常见的数据备份方法,如外部硬盘备份、云备份等。
(2)掌握数据备份的策略和计划,定期进行备份,选择合适的备份频率和备份介质。
(3)学习数据恢复的方法和步骤,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
5、计算机网络维护(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如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2)掌握网络连接的设置和故障排查方法,如检查网线连接、配置无线网络等。
(3)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设置防火墙、防止网络攻击等。
(4)了解常见的网络优化方法,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中职信息技术教案: 连接计算机系统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
教学内容任务实施一:选配计算机
1、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各部件名称:教师PPT 展示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并逐一介绍讲解。
2、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 CPU、内存、硬盘的功能和特点,完成教材P13表格。
3、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将检索的资料整理填写入表中,并在小组内讨论。
4、根据任务要求,合理选择配件,完成下面的配置清单。
任务实施二:连接计算机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情境描述
在帮李老师选购完计算机配件后,计算机公司完成了计算机基本的配件组装。
现在你需要将计算机、移动终端和常用外围设备连接并配置好,还要将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等接入互联网。
2、教师展示机箱接口图,讲解操作提示
教师展示机箱背面接口图
教学内容介绍各接口的名称及连接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机箱,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连接计算机外部设备。
1、教师讲解计算机与网络连接操作提示
(1)、有线连接:用网线将计算机和路由器相连。
(2)、无线连接:周边环境中有 Wi-Fi,只需打开计算机的无线开关(台式计算机需安装无线网卡),检测到相应的无线信号,选择对应的 Wi-Fi,输入密码即可。
3、问题探究:
在连通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困难?这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请将解决过程简要记录下来。
小组讨论,并在班级内分享。
任务实施三:安装软件
认真学习教材提供的安装操作系统资源
1、安装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升级。
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

项目五安装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立体化教程任务一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任务三安装与卸载常用软件内容导航一,任务目的二,有关知识(一)选择安装方式(二)Windows 10 操作系统对硬件配置地要求三,任务实施课后练习任务二安装驱动程序3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地核心,是计算机能正常运行地基础,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将无法完成任何工作。
本任务将练习在计算机使用安装光盘安装 64 位 Windows 10 操作系统。
通过本任务地学习,可以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安装地有关操作。
(一)选择安装方式操作系统地安装方式通常有两种:升级安装与全新安装,对于全新安装,则又分为使用光盘安装与使用U盘安装两种。
1.升级安装升级安装是在计算机已安装有操作系统地情况下,将其升级为更高版本地操作系统。
2.全新安装n光盘安装n U盘安装(二)Windows 10 操作系统对硬件配置地要求Windows 10操作系统配置地具体要求如下。
CPU:1GHz 或更快地 32 位(x86)或64 位(x64)。
内存:1GB RAM(32 位)或 2GB RAM(64 位)。
硬盘:至少 16GB 可用硬盘空间(32 位)或 20GB 可用硬盘空间(64 位)。
显卡:支持 800 像素 ×600 像素屏幕分辨率或更高,具有 WDDM 驱动程序地DirectX 9 图形处理器。
操作系统地位数与CPU地位数是同一概念,在64位CPU地计算机需要安装64位地操作系统才能发挥其最佳性能,在计算机通过U盘下载并安装64位Windows10操作系统,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而在32位CPU地计算机则只能安装32位地操作系统。
32位与64位操作系统地安装操作基本一致,下面将在计算机通过U盘下载并安装64位Windows10操作系统。
(1)Windows系统安装地官方下载网页(2)接受许可条款(3)选择操作(4)设置操作系统(5)选择启动盘介质(6)选择U盘(7)完成U盘安装操作系统U 盘安装操作系统注意事项:U盘安装Windows 10操作系统地本质其实就是利用一个空白 U 盘,U 盘安装操作系统注意事项从 Microsoft 地官方网站下载 Windows 10地安装程序,并将 U 盘制作成启动盘。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 T12505-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2505-90 Specification for 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lan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在制订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时应该遵循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软件特别是重要软件的配置管理计划的制订工作。
对于非重要软件或已开发好的软件,可以采用本规范规定的要求的子集。
2.引用标准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3.术语下面给出在本规范中用到的一些术语的定义,其它术语的定义按GB/T 11457。
在引用时,特别要注意线(baseline)、配置控制(configuration)、配置控制组(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配置检查(configuration audit)、配置标识(configurationidentification)和配置状态记录(configuration status accounting)等术语的定义。
3.1项目委托单位project entrust organization项目委托单位是指为产品开发提供资金并通常也是(但有时也未必)确定产品需求的单位或个人。
3.2 项目承办单位project undertaking organization项目承办单位是指为项目委托单位开发、购置或选用软件产品的单位或个人。
3.3 软件开发单位software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软件开发单位是指直接或间接受项目委托单位委托而直接负责开发软件的单位或个人。
3.4 用户user用户是指实际全胜软件来完成某项计算、控制或数据处理等任务的单位或个人。
3.5 软件software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的数据和文档,也包括固化了的程序。
课程实践教学学时(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二、课程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是一门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前沿技术以及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学时安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实践教学学时共计4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1. 课堂讲授(20学时)(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述(2学时)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前沿技术及应用领域。
(2)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4学时)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技术。
(3)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4学时)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开发过程及常用工具。
(4)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4学时)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组成、协议及应用。
(5)计算机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4学时)介绍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2. 实践教学(20学时)(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学时)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过程,掌握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方法。
(2)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4学时)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卸载及配置方法。
(3)计算机网络连接与配置(4学时)让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连接工具,配置网络参数。
(4)计算机编程基础(4学时)让学生了解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
(5)计算机应用案例分析(4学时)分析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
四、实践教学学时具体内容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计算机硬件组成介绍: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
(2)计算机组装步骤:组装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
(3)计算机维护方法:硬件清洁、软件优化、系统更新等。
2. 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1)操作系统安装:Windows、Linux等。
(2)软件安装与卸载:软件的安装、卸载方法。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 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
2. 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
实验内容:
1. 安装操作系统。
2. 进行基本配置。
3. 测试系统运行情况。
实验步骤:
1. 准备安装光盘或USB启动盘。
2. 将光盘或USB启动盘插入计算机,并启动计算机。
3. 按照提示选择安装语言和时区等信息。
4. 选择安装类型(新安装或升级)。
5. 选择安装目标磁盘。
6. 进行分区和格式化。
7. 完成安装并进行基本配置(设置用户名、密码、网络等)。
实验结果:
1. 成功安装操作系统。
2. 完成基本配置。
3. 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和基本配置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分区和格式化时出现了错误提示,但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同学,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在以后的实验中能够继续学习和提高。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进行计算机导论实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设备和材料:1. 计算机硬件:个人电脑、显示器、键盘、鼠标等;2. 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浏览器、文本编辑器等;3. 实验文档、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与结果:在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实验项目,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连接的配置以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实验项目一: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根据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我们完成了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首先,我们准备好所有所需的硬件组件,包括主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安装和连接。
经过认真操作和仔细检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实验项目二: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在这个实验项目中,我们选择了一款常用的操作系统进行安装。
首先,我们将操作系统安装盘插入光驱,并按照提示完成了操作系统的安装。
然后,我们对操作系统进行了基本的配置,包括语言设置、时区设置、用户帐号创建等。
最后,我们还安装了必要的驱动程序,以确保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验项目三:网络连接的配置为了能够连接互联网和其他设备,我们需要进行网络连接的配置。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种适合我们实验环境的网络连接方式,如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
然后,我们按照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了网络连接的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最后,我们进行了网络连接的测试,确保能够正常访问互联网和其他设备。
实验项目四:应用软件的使用在这个实验项目中,我们选择了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进行使用和操作。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文档、使用图像编辑工具进行图片处理、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使用邮件客户端进行邮件发送与接收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我们对这些应用软件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1 认识计算机系统本项目应达到目标•熟悉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外观;•了解计算机硬件市场各主要部件的市场行情和最新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及性能指标;•掌握主机中配件选购的基本原则;•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技术;•掌握Windows XP的安装方法;•掌握计算机硬件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熟悉杀毒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熟悉常用的应用程序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任务2安装与配置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组装完成后,还需要系统安装一系列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的安装、硬件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杀毒软件的安装、常用的应用软件的安装。
只有安装了这些程序后,才能发挥计算机的实用功能。
2.1 安装操作系统刚组装完的计算机只具备处理各种数据的潜力,对于用户来说还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安装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的第一步。
完成操作系统软件后还需要安装硬件驱动程序,计算机就可以与设备进行通信。
操作系统不同,硬件的驱动程序也不完全相同。
2.1.1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装要求。
✓了解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全新安装方式。
✓理解硬件驱动程序的作用。
✓理解硬件驱动程序安装原则。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能够安装常用硬件驱动程序。
2.1.2 引导案例1.工作任务名称安装操作系统。
2.工作任务背景计算机硬件组装全部完成,既巩固了学到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组装能力。
要想让刚刚组装完成的计算机能够正常使用,就必须安装操作系统和相应的硬件设备驱动程序。
2.1.2 引导案例3.工作任务分析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大都来源于微软公司,Windows XP是目前众多计算机用户使用的主流操作系统,占据着较大的市场,受到广大计算机用户的青睐。
之后推出的Windows Vista在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以及管理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而目前最新Windows 7系统主要针对的是笔记本用户。
虽然Windows Vista、Windows 7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但很多单位、公司的系统几乎仍然习惯使用Windows XP。
考虑到使用习惯和兼容性,我们决定安装Windows XP系统。
驱动程序是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都要安装一些板卡的驱动程序,包括主板、显卡、声卡、网卡等。
4.条件准备对于学生使用的计算机,考虑到硬件配置,我们准备了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安装盘。
Windows XP中文全称为视窗操作系统体验版,是微软公司发布的一款视窗操作系统。
常见的有两个版本,分别是家庭版(Home)和专业版(Professional)。
家庭版的消费对象是家庭用户,专业版则在家庭版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为面向商业设计的网络认证、双处理器等特性。
家庭版只支持1个处理器,专业版则支持2个。
字母XP表示英文单词的“体验”(experience )。
2.1.3 相关知识1.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个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方面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目前计算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2.1.3 相关知识2.Windows XP介绍Windows XP中文全称为视窗操作系统体验版。
Windows XP是基于Windows 2000代码的产品,拥有新的用户图形界面,它包括了一些细微的修改,其中有些看起来是从Linux的桌面环境如KDE中获得的灵感,如带有用户图形的登陆界面就是一个例子。
此外,Windows XP 引入了一个“基于人物”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由工具条访问任务细节。
它还包括简化的Windows 2000的用户安全特性,并整合了防火墙,试图解决一直困扰微软的安全问题。
2009年,Windows 7操作系统正式上市。
2.1.3 相关知识3.安装Windows XP的流程由于目前是裸机,所以进行的是全新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首先准备一张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装光盘,按照以下流程逐步完成安装操作。
4.安装驱动程序的顺序(1)安装主板驱动程序,如果主板没有集成声卡和显卡,还需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2)安装显卡驱动程序,如果购买了独立声卡,还需安装相应驱动程序。
2.1.4 任务实施1.全新安装Windows XP 2.安装驱动程序2.1.5 总结与回顾本情境主要讲述了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相关驱动程序安装等内容,并对操作系统相关设置进行了介绍。
通过本情境的学习,可以了解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并对各设备的驱动程序安装与设置进行初步了解。
2.1.6 拓展知识1.Ghost版XP系统Ghost版系统是指通过赛门铁克公司出品的Ghost在装好的操作系统中进行镜像克隆的版本,通常Ghost用于操作系统的备份,在系统不能正常启动的时候用来进行恢复的。
因为Ghost版系统方便以及节约时间,故广泛复制Ghost文件进行其他电脑上的操作系统安装(实际上就是将镜像还原)。
因为安装时间短,所以深受用户的喜爱。
但这种安装方式可能会造成系统不稳定,因为每台机器的硬件都不太一样,而按常规操作系统安装方法,系统会检测硬件,然后按照本机的硬件安装一些基础的硬件驱动,当遇到某个硬件工作不太稳定的时候就会终止安装程序。
而普通安装则不会,所以安装操作系统应尽量按常规方式安装,这样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性能。
2.1.6 拓展知识2.Ghost版XP系统的安装(1)设置光盘启动,开机按Delete键,进入BIOS设置为光驱启动。
(2)系统从光驱引导,当出现Press any key to bootform CD or DVD... 时按Enter键,以GhostXP_sp2电脑公司特别版7.8为例,光盘启动后出现如图2.13所示的图片。
2.1.6 拓展知识(3)用数字键或者光标键选择,或者用鼠标选择将系统装到硬盘第一分区。
安装向导会自动重新启动进行安装。
2.1.7 思考与训练1.全新安装Windows XP和Ghost版XP系统的安装有何不同。
2.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
3.能上网搜索相关板卡的驱动程序。
2.2 安装杀毒软件随着因特网的流行,计算机病毒借助网络爆发也随之流行。
在与计算机病毒的对抗中,如果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能使系统不感染病毒,或者感染病毒后能减少损失。
杀毒软件的安装就是一种有效应对方法。
2.2.1 学习目标通过本情境的学习,应该达到:1.知识目标✓了解常见的杀毒软件。
✓了解杀毒软件的常用功能。
2.能力目标✓掌握杀毒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掌握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2.2.2 引导案例1.工作任务名称安装杀毒软件。
2.工作任务背景配置安装好了新的计算机,不可避免存在感染病毒、木马、恶意软件侵入计算机系统的问题,如何消除安全隐患,防毒于未然,那就只有杀毒软件能够解决问题。
3.工作任务分析无论是个人计算机还是公用计算机,防止病毒入侵必须安装杀毒软件。
对于杀毒软件,现在成熟的产品有许多,常见的有卡巴斯基、诺顿杀毒软件、瑞星杀毒软件、Mcafee杀毒软件、360杀毒等。
近年来360杀毒异军突起,它是360安全中心出品的一款免费的云安全杀毒软件。
它具有以下优点:查杀率高、资源占用少、升级迅速等。
同时,360杀毒可以与其他杀毒软件共存,是一个理想杀毒备选方案。
360杀毒是一款一次性通过VB100认证的国产杀毒软件。
4.条件准备对于网络小组使用的计算机,我们安装360杀毒软件。
360杀毒是一款永久免费,性能超强的杀毒软件。
它采用BitDefender引擎,拥有完善的病毒防护体系;轻巧快速不占资源、查杀能力超强、误杀率低;采用病毒查杀引擎及云安全技术,不但能查杀数百万种已知病毒,还能有效防御最新病毒的入侵;病毒库每小时升级,及时拥有最新的病毒清除能力;优化的系统设计,对系统运行速度的影响极小。
2.2.3 相关知识1.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在计算机运行中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起破坏作用,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命令或程序代码,即病毒是一组程序代码的集合。
这种程序不能独立存在的,它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轻则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重则使计算机瘫痪,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计算机病毒必须满足能自行执行及自我复制两个条件。
2.2.3 相关知识(1)病毒的特征1)非授权可执行性;2)隐蔽性;3)潜伏性;4)传染性;5)破坏性;6)不可预见性;7)寄生性;8)触发性.2.2.3 相关知识(2)病毒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连网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似乎开始了新一轮的进化,未来的计算机病毒也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隐蔽,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病毒技术的发展对杀毒软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1)传播网络化:很多病毒都选择了网络作为主要传播途径。
2)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入侵系统。
3)传播方式多样:可利用包括文件、电子邮件、Web服务器、网络共享等途径传播。
4)危害多样化:传统的病毒主要攻击单机,而现代病毒会造成网络拥堵甚至瘫痪,直接危害到了网络系统。
5)利用通信工具的病毒越来越多。
6)利益驱动成为病毒发展新趋势。
2.2.3 相关知识2.木马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英文名称“Trojan house”。
木马是指那些表面上是有用的软件而实际目的却是危害计算机安全并导致严重破坏的计算机程序。
木马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典型客户端/服务器(C/S)控制模式,客户端也成为控制端。
木马与病毒最大的区别是木马不具有传染性,不像病毒那样自我复制,也不“主动”地感染其他文件,主要通过将自己伪装起来,吸引计算机用户下载执行。
2.2.3 相关知识(1)木马特性1)包含在正常程序中,当用户执行正常程序时,启动自身,在用户难以察觉的情况下,完成一些危害用户的操作,具有隐蔽性。
2)具有自动运行性,木马为了控制服务端,必须在系统启动时跟随启动,所以它必须潜入在启动配置文件中。
3)包含具有未公开并且可能产生危险后果的功能程序。
4)具备自动恢复功能。
5)能自动打开特别的端口。
6)功能的特殊性,通常的木马功能都是十分特殊的,。
2.2.3 相关知识(2)常见木马类型1)破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