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5.论证的方式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有反思(精选)

部编版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有反思(精选)
写作论证要合理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例文、现场写作、修改点评,掌握合理论证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做到说话、写文章思路清晰,令人信服。
学法
指导
讨论法和演练法;写作——修改——点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如果说论点是构想,论据是材料,那么论证就是建构的过程。议论文写作中,论证的合理性非常重要。有了观点和材料,还要把论点和论据合乎逻辑地联结起、统一起,才能构成一篇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2.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作者观点鲜明,“刘备未必仁且义,曹操未必奸而残”。论述这一观点时,列举了大量例证,有理有据,十分精辟,让读者不得不赞同并佩服。
环节四




怎样做到论证合理?
观点要一致;
概念要统一;
材料要能支持观点;
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环节五




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评价曹操:无论怎么说,曹操是位英雄!是的,《三国演义》只不过是一本历史小说,它不能用评价历史人物,连曹操之劲敌诸葛亮自己也说:“将才者,古之管、乐,今之曹孟德、周公瑾也。”事实难道不是如此吗?
点评:
1.开篇引文,自然而然
作者开篇引用一般结论,“自古以,大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曹操不及刘备。他们都认为:刘备仁且义,而曹操奸而残”,然后笔锋一转,自然而然进入作者自己的论述,很轻巧地解决了“下笔难”的问题,这一点,值得读者们琢磨学习。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6.论证的方法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6.论证的方法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6.论证的方法仔细审读鄂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我们发现,在初中阶段,大家学过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归纳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文言文中还涉及到“假设论证”。

抽样统计中考作文,学生用得最多的论证法法是“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归纳论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

对于“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大家都很熟悉,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归纳论证”、“对比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将在本专题的练习中予以呈现、指导。

“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

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

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

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通过中考阅卷呈现的问题是:有形无神,即结构上像是在运用某种论证方法(“形”),但未抓住这种方法运用的关键(“神”)。

病例分析【病文呈现】片段一(以下片段为“学会留心”中的一个片段)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行医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叙例中的首括句)。

某一地区的穷人得雀盲眼的特别多,而富人却与它无缘,富人经常得脚气病,但穷人却没有。

后来他不断留心观察,发现穷人只吃得上粗米、糠皮,而富人专挑精米细粮、大鱼大肉吃。

于是他让两类病人交换一下食物。

过了一段时间,两种人的病都好了。

原来粗粮富含维生素B2,可以治疗脚气病,而鱼肉中富含维生素E,可以治疗雀盲眼(揭示这一现象的内在规律)。

这种看似偶然所得的事例还有很多(承接上文,提示下文):画家莫尔斯正在听演讲时大受启发,发明了莫尔斯密码;化学家道尔顿给妈妈买了一双袜子,结果发现了色盲症;物理学家博伊尔在养紫罗兰时发明了石蕊试剂;医生邓禄普浇花时受到启发,发明了自行车轮胎;化学家凯库列做梦时发现了苯的分子式结构;一个无名的花匠发明了钢筋混凝土……(几个例子的论证结构相同:在“什么事”中,发现了“什么”;丰富的例证,排比的结构,给人以强大的逻辑力量之感)只要我们专心致志于周围有趣的事物,成功就会降临。

第二单元 写作-【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写作-【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写作观点要明确写作指导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1.态度明确,立场鲜明。

写好议论文,首先要对问题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鲜明的立场。

例如,在写《纪律与学习进步》这篇议论文时,一位同学的中心论点是“有好的纪律才能有好的班级,可是,有些人遵守纪律,进步也不大”。

这一中心论点对纪律与学习进步之间的关系的态度是不明确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不明确,可以改为“一个好的班级纪律是同学们学习进步的保障”。

2.论点正确,针对性强。

正确,即要求论点本身符合客观实际,站得住脚,而不是片面的、绝对的,甚至错误的。

有针对性,要求论有所指、论有所用。

“论有所指"要求观点直接针对某种现象展开,不泛泛而论;“论有所用”要求观点要面向生活,深人思考生活,而且能用思考所得指导生活。

如在写以“拼搏”为话题的议论文时,一位同学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多坚强一些,多努力一些,理想才能实现”。

这个中心论点就没有针对性,没有围绕“拼搏”提出观点。

可以改为“为了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要学会拼搏,学会坚强”。

3.依据实际,凸显观点。

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在文章中把它凸显出来。

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表明了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的文章则在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如(敬业与乐业);还有的是在结尾处总结观点。

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提出观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

写作实践(一)作文○题目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

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好.奇,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阅读下面论及“好奇”的语句,从表达观点是否清楚的角度进行判断、评价,然后选定其中的一个观点,列出你的作文提纲。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写作指导(附文体详解及范文展示)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写作指导(附文体详解及范文展示)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写作指导第三单元习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写作实践要求:一、议论文文章中的论据,需要平时多积累。

平时要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

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材库”专栏,把平时生活或阅读中发现的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精辟见解等,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进行分类。

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

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你怎样看?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电子课本写作指导概要1.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论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出推敲。

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在写作时,要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3.使用材料还要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如果所用材料不能与观点相对应,就起不到支撑或证明观点的作用。

使用事实论据时,仅需通过概括叙述对支撑观点有用的事件,然后再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建立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证明观点。

使用道理论据时,要先找准这个论据支撑观点的逻辑联系,然后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发。

4.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比如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事件、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两者可以交替使用。

2020年秋《教师教学用书》写作指导一、选取材料,真实可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要能够“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论据是作者闻述或论证观点的根据,使用准确、恰当的论据,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面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玄虚/弓弦啼叫/根深蒂固喏喏连声/惹火烧身B.颠倒/倒叙舟楫/开门揖盗自暴自弃/一曝十寒C.灌溉/气概仿佛/求神拜佛顿开茅塞/敷衍塞责D.着意/着急桑梓/莘莘学子容光焕发/涣然冰释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拜谒羞赧停滞画龙点睛箪食壶浆B.豢养懦夫压榨轻而一举孜孜不倦C.麻醉摧残儒养怀古伤今走投无路D.诓骗虚忘墨守前扑后继行之有效3.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再是急功近利追求结果的事情。

C.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

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D.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姑娘,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贵州一乡镇教师公寓发生重大火灾,为了防止此类事故不在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B.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贵州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D.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5.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旗鼓相当不动声色故弄玄虚前仆后继,短语类型各不相同.B.“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是条件关系复句.C.“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茫的沉思”一句中“沉思”是名词D.“翻开有关西域的书籍,你会惊讶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画线部分是补语.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惠水的好花红真美啊!”他说,“有机会一定再来看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论证要合理》教学说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论证要合理》教学说课课件

4.论证方法恰当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 理论证、比喻论证等。在论证观点时要根据 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增强说服 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若写驳论文,则可 以直接批驳(包括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驳论证三种方式),也可以间接批驳(通过 提出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并从正面论 证其正确性,从而驳倒对方论点),还可以 立驳结合。
生活中那些大家平时认为不美好的,比如苦难 、挫折、忧伤、缺憾、批评等,通过写与之相 关的内容,来突出其对人生的巨大的正面影响 ,即“美丽”之处,这样就强调了文题中的“ 更”字。选择文体时,写议论文更容易把握。 例如
可以写“批评,更是一种美丽”,从自古以来 接受批评或不听批评的事例或名言说开去,或 者从“表扬”的话题切入,转到“批评”,然 后具体阐述批评对于个人或国家的积极意义, 从而印证“批评,更是一种美丽”的观点。
真题演练
潍坊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英国女王的孙女儿尤金妮十二岁那年,因脊柱侧弯进行 了手术医治。手术很成功,只是她的背部永远留下了一 条疤痕。十几年后,在尤金妮的王室婚礼上,她特意选 择了后背“深V”设计的婚纱,而且不戴头纱,大方地展
现那条长长的疤痕;她还特意邀请当年为她动手术的医
列举毛主席的例子, 证明中国人的习惯和 西方人的习惯不同, 不存在谁比谁高明, 一驳“美国口味”。
写作 实践 例文点评
其实,要说口味,西方人是不能与中国人比的。有一本台湾教授写的《烹调原 理》,说中国人的饭菜讲究“味”,所以重视烹调,而西方人只“烹”不“调”。 “烹”是把食品弄熟,但食物的“味”是靠“调”的。他说在美国吃牛排,从纽 约吃到洛杉矶,到处是一个味道,可是中国有八大菜系,风味大不相同。我没有 到过美国,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事实,也许说过了头。但中国菜的味道天下第一, 这是世界公认的。现在我们自己却在电视广告里喊:“真正的美国口味,我们都 爱吃!”那就太没有自尊心了。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论证要合理》写作指导+优秀范文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论证要合理》写作指导+优秀范文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论证要合理》写作指导+优秀范文写作指导写议论文离不开论证。

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结论。

那么,如何使“论证合理”呢?1.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论证时要避免犯逻辑错误,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自相矛盾、倒因为果、模棱两可等。

2.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论证的方法有讲道理、摆事实、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

写作时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3.论证结构要合理,思路清晰。

为了使论证的结构合理,可以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优秀范文不知足者常乐有句老话“知足常乐”,意思是人若懂得满足就可以常快乐。

真的是这样吗?人知足了就可以常乐了吗?我觉得知足只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想法,知足就是说自己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之中,不求上进。

一个人应不断追求,不断进取,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过去的成功已是过去的,不代表现在。

如果因为取得一点成功,就认为可以“知足常乐”了,就放弃了追求进取,在原地踏步,那还不如不获得成功呢。

也许还不如失败的好呢,因为得到了失败的教训,这样反而会激起人的斗志,获得更大的成功。

被人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留声机等之后,就“知足常乐”了,骄傲自满了,并说出了“不要向我提出什么意见,因为再好的意见也比不上我的头脑”这样的话。

最后,因为他的固执,不肯将直流电改为交流电,使这件事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败笔。

而与爱迪生刚好相反的则是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从几吨沥青中提炼出了一克镭,但她并没有因为发现了镭而知足常乐,而是马不停蹄地继续研究,之后,她精确地测定了镭元素的原子量。

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二、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 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 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在标题或者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 支撑或证明作用。
③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 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引用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 人们常常把常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际的,常识也是无
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 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学问的路径, 推动学问发展的必由之路。
链接课文
课文
《敬业与 乐业》
论点
我确信, 敬业于乐 业四字是 人类生活 不二法门
论据
唐朝百丈禅师八十岁还做工。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引用孔子和曾文正的话。 以“百行业为先”与“万恶懒为 首”作对比。
《怀疑 与学问》
学则须疑
“腐草为萤”的俗说。 戴震善于发问,勤于思考。 引用孟子关于怀疑的话等。
(2)、使用的材料要支持文章的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有必然、合 理、充分的联系,还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 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论据与论点毫不相干或 论据不足的问题。比如论点“业精于勤”,论证过程中 却由“勤奋”不知不觉转换成了“执着”“坚守”;或 者论点是“平凡创造奇迹”,结果却只顾论证“创造奇 迹需要强大的内心”“创造奇迹需要长远的目标”等等。 这些论据都是偏离观点的表现。
例文
知足者常乐
①开宗明义,
知足者,常乐也。①
要言不烦。②
知足,是一种平和的人生境界,即对己对人 解释词义,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5.论证的方式“叙”即客观叙述,“议”即主观评价。

叙议结合,即把对事实论据的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叙为议设,议由叙生,在“议”中出理。

叙议结合的方式有两种: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在中考阅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以叙代议,例而不议”,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

由于缺少必要的分析论证,文章常常没有说服力。

在考场上,我们经常看到,大家常常急于搜索写作材料,而忘记了我们搜集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将“事”和“理”联系起来,使“事”有了“理”来统率,“理”有了“事”来支撑。

另外,不仅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区别,其实议论文中的议论与记叙文中的议论也有区别。

议论文中的议论要对事实进行具体分析,甚至是条分缕析般地分析,而记叙文中的议论只需画龙点睛即可。

病例分析片段一敬畏文字,要求表达力求完美。

唐朝有个和尚叫齐己,有一次,他写了一首《早梅》的诗让好友郑谷欣赏。

郑谷对诗中的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斟酌很久,对齐己说:“你既然写的是早梅,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

”齐己和尚一听,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说:“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叙例简洁、完整)(问题有二:叙例的重心应调整到修改者郑谷的身上,事例才切合观点;整个段落只叙未议。

)古有一字之师,今有敬畏文字的领袖(叙例的主体不一致,后者应改为诗人臧克家)。

诗人臧克家对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色,原驰腊象”不解,问主席:“‘腊’字怎么讲?”毛泽东反问:“你看应该怎样改?”臧克家答:“改作‘蜡’,似好些,‘蜡象’正好与前面的‘银蛇’映对。

”毛泽东高兴地点头:“好,就请你替我改过来。

”(问题同上一段一样。

)名人、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辈。

(议论因唐突、空泛而显得无力)【总体诊断】单独地看,观点、材料表达得都很清晰、明确。

在考场上能够找到这两则材料实属不易,看来作者平时很重视积累。

只叙不议是本文最大的问题,严格地说本选段只有观点、材料,没有分析;而对一篇议论文而言,无分析就是无论证过程。

片段二作文题目:“小议中学生高消费”中心观点:中学生高消费是极不适宜的。

(以下两个段落是在分析“极不适宜”的原因)中学生高消费不符合国情(理由之一,也可理解为第一个分论点)。

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

但是,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从国家整体的角度概述),一些边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没钱上学(从边远的角度概述)。

在这种情况下,高消费是行不通的(议论)。

据国家统计,一年里国人用于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钱,能承办两届奥运会(引用数字也属叙例范畴)。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议论)高消费是一种腐蚀剂(理由之二,也可理解为第二个分论点)。

它使青少年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辛勤劳动的基础上(这句话是在议论,但议论之后,没有跟进契合观点的例子)。

而香港“船王”包玉刚家财万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香港“船王”的例子不是针对“青少年挥霍”的,另外,举了这个例子,无议论就无法深入证明观点)。

【总体诊断】这是一个在议论文中写得比较成熟的“夹叙夹议”片段,尤其是第一段基本上没问题。

第二段可能由于作者对“青少年的高消费”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引例和说理两方都显不足,使内容欠充实,使议论欠深刻。

解决办法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画龙点睛法:先列举事例时做好铺垫、辅陈,结尾简明扼要地概括观点,达到一语中的之功效。

追尾补衬法:先理后叙,后面的叙事印证前面的说理。

夹叙夹议珠联璧合法:一叙一议,叙议并举,举例和说理和谐地融为一体。

无论是“先叙后议”还是“夹叙夹议”都要尽量做到:“议”要结合材料对观点作进一步的阐述,或在“议”中对材料作适当的拓展挖掘,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说明观点的内涵。

“议”是议论文的核心,“议”的最高境界是“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在形式上,还要写好“由叙转议”、“开始分析”、“叙议过度”、“总结”等句子,使文章在表达上更加圆润。

修改示例片段一敬畏文字需要有追求完美的精神。

唐朝有个和尚叫齐己,有一次,他写了一首《早梅》的诗让好友郑谷欣赏。

郑谷对诗中的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斟酌很久,然后对齐己说:“你既然写的是早梅,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

”齐己一听,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说:“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说完这个故事(开始由叙转议),我认为齐己对郑谷顿生敬意的原因,不单单是字改得好,(由叙到议的衔接过渡)更是对郑谷严谨的改诗态度油然而生敬意(紧扣观点,深入议论)。

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就贴近了“早梅”的“早”字(阐释缘由)。

郑谷在文字运用中,对好友作品不一谓称好,而是斟酌很久,挑出瑕疵,认真修改(扣住“严肃”概述),这种追求完美表达的行为(回扣观点),堪称古代敬畏文字的典范。

敬畏文字需要有追求完美的勇气。

诗人臧克家对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色,原驰腊象”不解,问主席:“‘腊’字怎么讲?”毛泽东反问:“你看应该怎样改?”臧克家答:“改作‘蜡’,似好些,‘蜡象’正好与前面的‘银蛇’映对。

”毛泽东高兴地点头:“好,就请你替我改过来。

”这看似是一个文字修改的行为,但,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由现象转入深层分析)。

那个年代,人们称毛主席的诗词扫绝千古(交代特殊的背景,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

况且,主席的诗词在表意上是说得过去的,由“腊”改“蜡”是修改瑕疵而已(通过修改瑕疵来体现追求完美)。

但诗人臧克家,不因是诗词大家的作品就不予计较,更不因领袖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放弃对文字的完美追求(强调主席是“大家”、“地位至高无上”,更能突显臧克家对文字敬畏之举的不同寻常)。

支撑他这种行为的力量是什么,是对表达完美的追求,是因敬畏文字而生的勇气(揭示本质)。

(修改的整体思路:从“文字修改者”角度来谈敬畏文字,从“探究缘由”和“背景分析”的角度对事例展开分析。

从叙议结合的角度来看,是“先叙后议”,即在引叙具体事实论据后,再扣住观点进行集中分析,使材料所含内容得以升华,凸显其内涵的深刻道理。

)片段二中学生高消费不符合国情。

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

但是,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一些边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没钱上学。

在这种情况下,高消费是行不通的。

据国家统计,一年里国人用于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钱,能承办两届奥运会。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高消费是一种腐蚀剂。

它使青少年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辛勤劳动的基础上。

有些青少年为了要一双“耐克”苦求爹妈,这对那些拿工资的家长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补写“青少年挥霍”的例子)。

我们在学校中上课是不创造价值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珍惜别人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条件。

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人生最适宜播种理想的时候,切莫沉醉于追求物质享受,折断自己理想的翅膀(从两个方面对上面的例子进行补充论证)。

香港“船王”包玉刚家财万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

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样一个亿万富翁,买一辆小汽车又算什么,何至于“抠门儿”到这个地步?其实他并不是吝惜那几个钱,而是时时告诫自己切莫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生活。

(通过议论,深入分析香港“船王”包玉刚这一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内涵:告诫自己要追求俭朴的生活)(修改的整体思路:针对前文补写一些例子,增加了一些议论。

从叙议结合的角度来看,本选段是“夹叙夹议”,好处是叙议浑然一体,可有效避免叙议“两张皮”现象)对应训练1.有些排比句构成的段落,就单个例子的叙例和议论而言是“先叙后议”,就整个议论段而言是“夹叙夹议”,请依据提示补写下面的内容。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

参考示例:他不屈服命运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成为一代“史圣”;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2.请从叙例和议例的角度,简要评价下面的议论段。

“螳螂捕蝉”的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启示之一是:要瞻前顾后。

蝉在树上,高声鸣叫,吸着露水,自由自在,谁知螳螂却在它身后,移动镰刀似的前腿,企图逮住它,作一顿美餐。

蝉儿如果掉转头来,这一危险的情景会使它立即警觉,停止鸣叫,迅速飞离。

要瞻前顾后,思前想后,不然,“斜阳千万树,何处避螳螂”。

简要评析:参考示例:“启示之一是:要瞻前顾后”,这是观点。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后面用了三句话,第1句话是叙例,第3句话是议例,第2句话是从假设的角度议例,是叙例和议例的“结合部”。

整个段落,叙例和议例结合紧密,没有明显的分界。

3.请为题目“生命需要一盏灯”,运用“先议后叙”的论证方式,完成下面片段的补写。

理想之灯,在黑暗中点亮希望,成就明日的辉煌。

高考失误,求职碰壁给予了他沉重的打击。

几度的沉迷让他甚至想到放弃。

他就是淘宝网的总裁陆兆禧。

参考示例:但在这番黑暗之中,理想之灯给予了最大的温暖。

他深知前方的艰难,但为了最初的理想,他坚持着站起,以微薄的光亮支持他的前进与拼搏,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未来。

4.请为题目“敬畏文字”,运用“夹叙夹议”的论证方式,完成下面片段的补写。

2011年上海举行的一场中文翻译大赛上,一等奖空缺,二等奖倍受争议地被一位新加坡选手摘去。

主办方解释,参赛的中国选手不仅使用了大量网络词汇,而且语法运用存在诸多不规范。

享誉海内外的“楚才作文”竞赛,有一个严格的规定:超过5个错别字或标点错误的文章是不能评奖的。

敬畏文字,让我们做到,谙熟句逗,准确用词,规范语法。

参考示例:一种语言的发展,固然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但更需要秉承“约定俗成”的语法规范。

准确无误的表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情达意,试想,一个连标点符号都运用不规范的人又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