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合集下载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设计大纲范本1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设计大纲范本1

⽔库淹没处理及⼯程永久占地设计⼤纲范本1FCD15011 FCD⽔利⽔电⼯程初步设计阶段⽔库淹没处理及⼯程永久占地设计⼤纲范本〔1/2〕⽔利⽔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1999年7⽉1⼯程初步设计阶段⽔库淹没处理及⼯程永久占地设计⼤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2⽬录1 引⾔ (4)2 枢纽⼯程特性及⽔库淹没概况 (4)3 设计依据⽂件和规范、法规 (5)4 ⽔库淹没范围确定及淹没实物指标调查 (6)5 移民安置规划及专项规划(见FCD15012/F007)6 防护⼯程 (12)7 库区综合开发规划及库底清理 (19)8 淹没处理概(估)算及迁建进度(见FCD15012/F007)9 ⼯程永久占地处理(见FCD15012/F007)31 引⾔根据可⾏性研究报告审查纪要及批⽂,本阶段以枢纽⼯程的___坝址及正常蓄⽔位m(___标⾼)和___ m⽅案,进⾏⽔库淹没和⼯程永久占地两部分处理的初步设计(简称⽔库淹没设计),确定⽔库淹没及⼯程永久占地范围,查明⽔库淹没及永久占地的实物指标,参与⼯程规模论证,编制移民安置和专项迁建规划,进⾏库区防护、⽔⾯和消落区开发利⽤与⽔库库底清理规划,编制投资概算,编写以上各单项说明或报告,于___年___⽉前提出⽔库淹没设计专题报告及枢纽⼯程设计报告的相应章节。

2 枢纽⼯程特性及⽔库淹没概况2.1 枢纽⼯程特性___⼯程,系___⽔系___河___游的___梯级,上游与___梯级相接,下游尾⽔接___梯级。

坝址位于___省(区) ___县(市) ___乡(镇) ___ 村,上距___县城(市) ___km,下距___县城(市) ___km。

⼯程以___为主,兼有___、___、___等综合效益。

控制流域⾯积___km2。

初定⽔库正常蓄⽔位___m。

电站装机容量___万kW(___台×___kW)、年发电量___亿kW·h。

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

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

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DL/T 5064-1996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2 各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3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确定4 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5 移民安置规划6 专业项目复建规划设计7 防护工程规划设计8 水库水域开发利用9 库底清理技术要求1O 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概(估)算11附则1 总则1.0.1 基本沿用SD130-84《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以下简称SD130-84)第,只增加了“必须贯彻《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由于原水利电力部已分为水利部、电力工业部,特别根据1993年12月22日电力工业部电计[1993]567号文《关于调整水电工程设计阶段的通知》,水电工程设计阶段调整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同步初步设计)、招标设计、施工详图四个阶段,而水利项目仍沿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施设计三个阶段。

加之近1O年来水库移民工作有很大的发展和加强,特别是国务院发布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转发国家计委的《关于加强水库移民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法规;又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工作的任务愈来愈重,SD130-84已难以全部适应现在实际工作的要求,必须进行修订。

因此,在修订SD130-84之时,规范的名称也改用《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

1. 0. 2 基本沿用SD130-84第,只增列了“城镇迁建”的规划任务,并在文字表述上有所改进。

1. 0. 3 沿用SD130-84第,只是将其中“水库移民征地问题”改为“水库淹没损失问题”,以概括当前水库淹没涉及的对象更加扩大了。

1.0.4 基本沿用SD13O-84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条“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及第四条中“逐步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以代替SD13O-84第,做到不降低移民原来正常年景实际的经济收入水平,并能逐步有所改善”的提法。

DLT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划设计规范(doc 35页)

DLT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划设计规范(doc 35页)

DLT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划设计规范(doc 35页)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DL/T5064—1996Specification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rvoirsubmergence tratment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施行日期:1997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807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各勘测设计院,各有关单位:《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T5064-1996该标准自1997年5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前言1984年12月31日原水利电力部以[84]水电技字第118号文颁发了SD130—84《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

该规范为全国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工作迈向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近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水库移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国务院于1991年2月15日以第74号令发布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范的一个特点。

总之,现修订的新规范既贯彻了国家现行有关政策,又总结了十年来的经验,故在召开的送审稿审查会议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赞同。

自本规范实施之日起,原规范SD130-84即行废止。

本规范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兰桂、李杰富、莫国汉、胥树茂、戴泽沛、李明传、陈星明、张根林目录1总则2各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3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确定4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5移民安置规划6专业项目复建规划设计7防护工程规划设计8水库水域开发利用9库底清理技术要求10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概(估)算11附则附录A风浪爬高的经验计算公式附录B水库淹没主要实物指标汇总表附录C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概(估)算总表及分项表1总则1.0.1水电站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是水电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水电工程规模的合理选定,关系到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和有关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影响深远的技术经济工作;必须贯彻《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精心规划设计。

五七水电站工程库区淹没处理范围的界定

五七水电站工程库区淹没处理范围的界定
第 9期 ( 总第 3 4期 ) 6
[ 章 编 号 ]1 0 - 8 6 (0 2 9 0 3 - 3 文 0 9 2 4 2 1)0 - 0 7 0
吉 林


21 0 2年 9月
五七水 电站工程库 区淹 没处 理范 围的界定
李 亚斌 王婷 婷 .
(. 1吉林 省水利 水 电勘 测 设计研 究 院 , 吉林 长春 10 2 ; 3 0 1
3.Khtt 2 g ̄
h 00 0 U = .2 8 4 V D
式 中 : 为 风 浪 爬 高 , h 为 岸 坡 前 波 浪 高 m;
度 , 为岸 坡 坡度 , 3 。 为岸 坡垂 向库 面 风 m; 取 O; 速 ,d ,取 风 速 1 . m sD 为岸 坡 迎 风 面波 浪 吹 rs r 49 /; 7 程 ,m,为 03 k K 为 与岸坡 粗糙 情况 有关 的系 k . m; 5 数 , 06 取 .。
2吉林 省基础 地理 信 息 中心 , . 吉林 长春 1 0 5 ) 3 0 1
[ 要 ] 库 淹 没 处理 是 水 库 建设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库 淹 没 处理 范 围 又是 该 项 目中的 一 项 重要 内容 。 合 理 确 定 水 摘 水 水 库 淹 没 处理 范 围可 以为 移 民安 置 、 区建 设 和 开发 提 供 科 学 的依 据 , 有 利 于 更 好 的 恢 复 和 发 展 库 区及 周 边 地 区 库 并 的 经济 。 [ 键 词 】 库 淹 没处 理 范 围 ; 关 水 回水 曲线 ; 计 洪 水标 准 ; 没 ; 岸 ; 设 侵 坍 滑坡 [ 图分 类 号 ]r , 9 中 r 67 、 [ 献 标 识码 ]B 文

吉林 水利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条文说明1总则1.0.1 1.0.21979年由原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DJ2279(试行)反映了建国30年来我国在设计洪水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规范的颁发使我国设计洪水计算有了统一的标准对指导设计洪水计算保证成果质量起了重要作用规范颁发试行1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技术上也有新的发展而试行规范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些规定已不尽合适和完善10年来设计洪水计算方面又积累了新经验随着江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此1989年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89)水规规字第40号文决定对原规范(试行)进行修订本次是在原规范基础上进行修订对原规范的适用范围没有作实质性的变动平原区与山丘区在设计洪水计算内容要求上及有关技术处理上有所不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原则上只适用于山丘区本规范所规定的工程等级适用范围为大中型其划分标准应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278(试行)及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90)水规字第5号关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 SDJ1278(试行)补充规定试行通知中的规定执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洪水计算可参照本规范规定的原则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等阶段设计洪水是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洪水的主要参数应当确定在工程初步设计以后的阶段设计洪水不宜有较大的变动因此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至于河流规划工程的改建及扩建工程复核等仍可参照本规范执行1.0.3规范所称的设计洪水是指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中指定设计标准的洪水的总称其内容根据工程设计需要洪水特性等分别提供洪峰流量时段洪量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对水库工程而言当防洪库容较小时一般以洪峰流量或短时段洪量作控制计算设计洪水当防洪库容较大时一般以较长时段的洪量作控制根据设计需要也可以洪峰及洪量同时控制1.0.4我国已建水库一般是以坝址设计洪水作为设计依据由于建库后库区范围内的天然河道已被淹没使原有的河槽调蓄已包含在水库容积内库区产汇流条件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建库前流域内的洪水向坝址出口断面的汇流变为建库后洪水沿水库周界向水库汇入造成建库后入库洪水较坝址洪水的洪峰流量短时段洪量增大峰现时间提前随着设计时段的增长入库洪量与坝址洪量的差别逐渐减小据近年来对32座水库的综合分析入库与坝址的洪峰流量的比值在1.01 1.54之间其差别与水库特征洪水时空分布特性有关当库区的天然河道槽蓄量较大干支流洪水易发生遭遇应采用入库洪水作为设计依据当库区的天然河道槽蓄量较小干支流洪水遭遇改变不大对于壅水不高库容较小或壅水虽高但河道比降较陡回水距离较短洪枯水位的河宽变化不大的河道型水库可采用坝址洪水作为设计依据有的水库虽然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差别较大但水库调洪库容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仍可采用坝址洪水作为设计依据1.0.5水文资料关系到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选定及成果质量的精度当坝址及附近缺乏可以直接引用的水文资料时必须根据工程要求及设计洪水计算的需要尽早建立水文站或水位站以推算设计洪水或检验设计洪水计算中各个环节的成果及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1.0.6实测洪水暴雨资料是计算设计洪水的主要依据我国江河水文观测资料不长实测大洪水资料更少雨量观测基本上与水文观测同步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已观测到的资料就频率分析的要求而言现有的观测系列仍嫌较少而历史上我国人民在与江河洪水斗争中留下了许多有关洪水方面的文字记载民间传说实地洪痕这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些宝贵的历史洪水资料对提高设计洪水成果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无论是采用流量资料还是雨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均应充分运用历史洪水及暴雨资料1.0.7计算设计洪水应根据设计流域的资料条件采用下列方法(1)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应尽可能采用流量资料来计算设计洪水当坝址处或坝址附近有水文站且与坝址的集水面积相差不大时可直接使用其资料作为计算设计洪水的依据据统计我国现有水文基本站约3400个其中有1850个测站的观测系列超过30年而这些站大多是各河流的控制站即使所依据的水文站的观测系列不足30年大多数仍可通过相关插补延长达到30年系列的要求因此条文中规定用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应具有30年以上的系列就总体而言实测洪水系列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仍具有较大的抽样误差因此必须同时具有一定的历史洪水资料以弥补系列代表性的不足减少抽样误差(2)有的设计河段附近没有可以直接引用的流量资料时可采用暴雨资料来推算设计洪水与流量资料相比我国雨量站资料站点较多据统计我国1958年约有雨量站9500个1989年达19000个但就全国平均而言雨量站仍嫌少占我国国土面积很大部分的西部地区雨量站稀少如西藏面积约120万km2雨量站只有32个而这些地区的工程也少就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而言雨量站的密度还是比较大的如北京市面积约1.68万km2雨量站就有185个因此规定使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应具有30年以上系列由暴雨推算设计洪水有许多环节如产流汇流计算中有关参数的确定应有多次暴雨洪水实测资料以分析这些参数随洪水特性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大洪水时的变化规律(3)有的工程所在河段不仅没有流量资料且流域内暴雨资料也短缺时可采用地区综合法估算设计洪水我国对设计暴雨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与经验先后完成了全国和各地区年最大24h 暴雨量的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实测和调查最大24h点雨量分布图及时面深关系等80年代以来又着重研究了短历时暴雨完成了6h1h暴雨量统计参数的有关图表对暴雨点面关系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完成了各种历时的设计暴雨及相应的产汇流查算图表这些成果是地区综合法的主要依据但在使用时应注意设计流域特性的差异并尽量利用近期发生的大暴雨洪水资料予以检验也可根据洪水统计参数的地区变化规律并参照设计流域的自然地理特性进行地区综合确定设计洪水1.0.8根据1990年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90)水规字第5号文关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278(试行)补充规定试行通知中的规定对于一级大型土坝堆石坝应以可能最大洪水作为校核洪水70年代以来我国采用水文气象法对可能最大暴雨进行了研究如当地暴雨放大法暴雨移置法暴雨组合法及暴雨时面深概化法应当根据本流域特性及资料条件选用多种方法推算可能最大暴雨然后综合比较合理选用1.0.9设计洪水成果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如果成果偏小将造成水库失事若成果偏大将造成经济上的浪费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在论证工作中水文基本资料是一项重要环节除对实测资料认真分析检查外还必须重视水利水保措施的影响目前我国已建成大型水库319座中型水库2252座小型水库83561座共有86000多座因而必须考虑已建水库对洪水的影响在一条河流的上下游或同一地区的洪水具有一定的水文共性因而必须对采用的各种计算参数和计算成果进行地区上的综合分析多方面检查论证其合理性1.0.10短缺资料地区的设计洪水一般由设计暴雨推求而设计暴雨的确定有赖于诸多因素如点面关系的换算长短历时设计暴雨的确定雨型及雨图等各个环节当设计暴雨选定之后再通过产汇流估算设计洪水其中又有多种环节计算可能最大洪水时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误差采用的方法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因此短缺资料地区的设计洪水和可能最大洪水计算应尽可能采用几种方法对成果综合比较最后合理选用数据1.0.11根据现有的洪水暴雨系列采用频率分析计算的设计洪水可采用抽样方差(或其均方误)来衡量它们的误差根据统计学估计的设计洪水抽样方差与洪水总体分布以及估计方法有关一般地只能根据样本来估计抽样方差当总体分布为皮尔逊型分布根据n年连序系列并采用绝对值和准则适线估计频率曲线统计参数时设计洪水的均方误可采用附录中所列公式估计但是我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所依据的洪水系列中一般有历史洪水系列是不连序的并且都采用适线法估计频率曲线统计参数与公式的假设前提不相符但计算结果可以参考应通过原始资料的精度系列的代表性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程度以及统计参数和设计值的合理性分析后来作定性判断当发现有偏小可能时为安全计应在校核标准洪水设计值上再加安全修正值安全修正值的数据可根所综合分析成果偏小的可能幅度并参考均方误计算结果来确定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中间环节比较多资料条件和计算方法都会给计算成果带来影响因此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认为校核标准的成果有偏小的可能时应加安全修正值2基本资料2.1资料搜集与复核2.1.1基本资料是洪水分析计算的基础应当根据流域自然地理特性工程特点及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一类是流域自然地理特性及与产汇流有关的河道特征资料如流域及工程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地形河长坡度等一类是分析计算设计洪水所直接引用的资料如暴雨洪水历史洪水资料产汇流分析成果洪水特性等当流域内治理开发程度较高影响了洪水资料的一致性需要还原时应搜集流域内已建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及引水提水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资料对所搜集的资料应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2.1.2计算设计洪水所依据的暴雨洪水系列资料一般为不同历史时期所积累其精度各异因此对有关资料进行复核是必要的应将测验精度较差及大洪水大暴雨资料作为复核的重点当浮标缺乏高水流速仪比测资料时应组织进行比测试验以分析所采用的浮标系数的合理性大暴雨资料应着重进行地区上的暴雨洪水的综合比较分析以论证观测成果的合理性流域特征资料应采用新近测绘成果对资料复核发现的问题如是水文测验允许误差或对水文计算成果影响甚小可不改情况不明时暂时不改但是计算错误或影响较大的系统性误差应进行改正并写出报告建档备查修改资料应与水文部门会商2.1.3计算设计洪水采用的水位流量资料其重点复核内容如下(1)水位观测由于不同时期的水位基面水尺断面水尺零点高程不完全一致以致影响水位精度在洪水期特别是大洪水时有时存在缺测漏测以及伪造等问题因此对上述情况应逐项进行了解审查对水位观测中存在的问题一般应进行改正(2)流量测验资料由于受测站控制条件测验设施及方法的影响存在问题比较复杂如高水测洪能力不够采用浮标测流浮标系数往往是假定或者根据中低水位的系数加以外延确定采用水面一点法测流也存在水面流速系数的确定问题计算流量的断面是借用的因此大洪水的浮标系数水面流速系数借用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高水延长及其变化规律等问题应作为复查重点2.1.4计算设计洪水的流量系列应具有一致性当流域内兴建了大中型水库工程和水利水保措施而明显影响各年洪水流量的一致性时应将受影响后的各年洪水流量系列还原到受影响前的同一基础上洪水流量的还原计算应根据不同工程所造成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方法受上游大中型水库影响时应推算上游水库的入库洪水再将入库洪水按建库前状态汇流条件演算至上游水库坝址然后与区间洪水叠加顺演至设计断面即为还原成果当受上游引水分洪溃决滞洪影响时应将引水分洪等流量过程演算至设计断面与实测流量过程叠加即为还原成果受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影响流域内产汇流关系有明显改变且流域面积不大时可用改变前的暴雨径流关系及汇流曲线推算相应的洪水过程线2.2洪水和暴雨资料的插补延长2.2.1当工程所依据的水文站观测系列较短或在观测期内有缺测年份时为了使所采用的洪水系列具有代表性连续性应根据不同资料条件进行插补延长(1)当测站水位观测系列长流量观测系列短时可利用本站水位流量关系推算流量(2)如用坝址上下游站的流量插补只有当区间面积较小时才可直接利用两者的关系直接插补如区间面积较大则应分析洪水特性加入适当的参数进行插补延长展延资料的年限不宜过长应尽量避免使用辗转相关相关线的外延部分不宜过长(3)本站洪峰与洪量关系较好时可以互相插补延长所需要年份的洪峰或洪量对某些缺测年份可利用暴雨与洪水相关或通过产汇流方法推算出洪水过程线求得洪峰和各时段洪量2.2.2采用点暴雨或面暴雨计算设计洪水不足30年或缺测大暴雨时应进行插补延长本条中所列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只适用于插补点暴雨第二种方法可直接从等值线图上查该处点暴雨也可量算出面暴雨第三种方法直接求出的是面暴雨通过点面暴雨的换算关系也可求出点暴雨2.2.3插补延长的暴雨洪水资料的可靠程度受基本资料的精度实测点据的数量及幅度相关程度以及外延幅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插补延长的质量应从上下游的水量平衡本站长短时段洪量变化及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检查插补成果的合理性2.3历史洪水和暴雨的调整与考证2.3.1设计洪水分析计算要求具有较长系列的水文资料作基础用短期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成果可靠度较差但是当充分考虑历史洪水资料以后计算成果可以得到显著改善据我国早期50座大型水库统计在使用了历史洪水资料以后的设计洪水数据经多次复核计算始终比较稳定在设计洪水计算中应充分运用历史洪水资料这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实践所得到的一条重要经验全国绝大多数河流都进行过历史洪水调查并取得了大量的调查成果1979年后组织有关单位将以往调查的洪水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汇编经筛选率定全国共有6500个河段的调查洪水成果并由各省(市自治区)和流域机构分别刊布我国站网密度不够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一些局地大暴雨往往漏测因此进行暴雨调查十分必要除对近期发生的大暴雨进行调查外历史暴雨的调查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使用调查洪水资料汇编成果时应当注意到不同河段或同一河段不同年份洪峰流量的精度往往不同因此在使用之前必须对河段整编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重大的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还应作进一步检查核实复核的重点应侧重在所选用的估算流量的方法及各项计算参数是否适当和合理有条件时应根据近期所发生的大洪水对原采用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高水糙率比降等参数进行率定除掌握调查洪水资料外还应当通过历史文献文物资料的考证进一步了解更长历史时期内大洪水发生的情况和次数以便合理确定历史洪水的重现期2.3.2进行历史洪水调查时不仅要调查最高洪水位洪水涨落过程和洪水发生日期还应注意调查了解与估算流量有关的各项因素历史时期的洪水年代较远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可能使河道的泄洪能力发生变化如在调查洪水中所施测的横断面河床质的组成等情况都只反映调查时的状况与历史洪水发生的时期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因而影响最大流量计算的精度如黄河龙门河段近100年来床面淤高近10m这种变化对于合理确定计算参数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对调查到的大洪水还应从流域雨情水情灾情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2.3.3调查洪水洪峰流量的计算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法(1)用水位流量关系推求历史洪水洪峰流量一般都需要将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外延外延时应注意分析水面比降河床糙率断面形态等因素随水位升高而变化的情况如外延幅度较大需应用其他方法进行验算(2)比降法是历史洪水洪峰流量估算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当河段顺直河段内断面变化不大时一般均采用稳定均匀流公式计算如河段内断面沿水流方向逐渐扩散或逐渐收缩时应采用非稳定均匀流计算应用比降法推算流量时应注意河床糙率过水断面面积和水面比降等计算参数的合理确定(3)采用水面曲线法推算洪峰流量时应对河段流态的变化进行调查了解同时应注意各分段糙率值的合理选用当资料条件允许时应采用多种方法估算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合理确定2.3.4当有调查的历史洪水位过程时可根据其水位过程推求流量过程求得各时段洪量也可根据实测洪水的峰量关系近似估算历史洪水的洪量由于峰量关系受降雨时空分布流域汇流及洪水地区组成等条件的影响峰量不一定是单一关系因此需要通过调查访问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形成该次洪水的降雨特征洪水来源等以便判断洪水过程的类型选择相应类型的峰量关系近似估算洪量2.3.5对估算的历史洪水的峰量除了从本断面估算流量时所选用的有关参数及估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检查外还应从面上进行综合分析洪水的时空分布在流域面上或一个地区有一定的规律对同一次洪水可通过本流域的上下游干支流或相邻流域的资料作对比分析发现矛盾时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对成果进行调整2.3.6由于我国雨量站网密度较稀且分布又很不均匀暴雨中心的雨量不易观测到尤其是干旱地区经常发生局地性大强度暴雨而这些地区站网密度更稀用暴雨推算设计洪水时暴雨调查更有必要国内一些点暴雨极值也是通过调查获得的对近期发生的大洪水在没有水文测站的河流或由于水文测验设施等限制没有观测到资料时应及时进行洪水调查2.3.7通过现场调查测量一般可以取得调查期内若干次历史大洪水的定量资料调查期的长度在我国人口稠密的中部和东部地区一般可达200年西部以及边远地区约可达100年我国历史文献非常丰富通过文献和文物资料的考证可以了解到更远的历史年代的大洪水情况文献记载多属于描述性质难以定量但可以了解到在文献考证期内大洪水发生的年份次数量级及大小顺位根据文献记载中有关洪水淹没地物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情节等与已有的文字描述及有定景的调查洪水的对比可以分析各次洪水的量级范围与大小序位以便合理确定计算系列中历史洪水的重现期3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3.1洪水系列3.1.1计算设计洪水一般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洪峰流量每年只选取最大的一个洪峰流量洪量采用固定时段独立选取年最大值时段的选定应根据汛期洪水过程变化水库调洪能力和调洪方式以及下游河段有无防洪错峰要求等因素确定当有连续多峰洪水下游有防洪要求防洪库容较大时则设计时段较长反之较短一般常用时段为3612h及1(或24h)357101530d等洪水系列的选取应满足频率计算中关于样本独立同分布的要求洪水的形成条件应具有同一基础许多地区的洪水常由不同成因(如融雪暴雨)不同类型(如台风锋面)暴雨形成一般认为它们是不同分布的不宜把它们混在一起作为一个洪水系列进行频率计算也不能把由于垮坝所形成的洪水加入系列作频率计算严格地讲现有频率分析方法仅适用于同分布的系列必要时可按季节或成因分别进行频率计算然后转换成年最大值频率曲线由于各类洪水在年内出现时间并非固定所以季节和成因划分不宜过细3.1.2频率计算成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系列代表性要求系列能较好地反映洪水多年变化的统计特性调查历史洪水考证历史文献和洪水系列的插补延长是增进系列代表性的重要手段系列代表性可通过长短系列均值对比历史和实测洪水的时序分析论证有无某个时期大洪水出现次数多量级大而另一时期大洪水出现次数少量级小的情况与邻近流域长期洪水系列进行比较也对判断洪水系列的代表性有所帮助还应特别注意系列是否处于丰水或枯水比较集中出现的时期因而使频率计算成果明显偏大或偏小3.2经验频率统计参数及设计值3.2.1为在机率格纸上点绘系列中各项洪水就需知道它们的频率由于总体未知洪水频率也是未知的为了估计它们通常将系列中各项洪水按量值从大到小排列这时各项洪水和它们的频率都是次序统计量按照水文频率分析理论取洪水频率次序统计量的数学期望E(P m)作为各项洪水的经验频率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指出采用现行数学期望公式会使适线法估计的频率曲线统计参数和设计值含有正的偏差因而偏于保守并建议以洪水次序统计量数学期望的频率P(EX m)作为经验频率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考虑到尚有一些问题须进一步研究故仍采用频率次序统计量的数学期望E(P m)作为经验频率3.2.2我国大中型设计洪水计算中使用的洪水系列一般都含有历史洪水(或作特大值处理的实测洪水)对于这类不连序系列的洪水经验频率公式目前国内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已知的a个历史洪水和n个实测洪水看成是抽自所研究水文总体的一个容量为N(调查期)的系列其中a个历史洪水的序位可通过调查考证确定因而是已知的而n个实测洪水的序位是不确定的尚有N a n个洪水值未知在此前提下已推导出洪。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条文说明
洪水
说明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果的基础上新增加资料对各种设计洪 涝 水成果进行复 核 并分析其合理性
地下水
为灌溉和供水水源提供可靠的地下水资料 需对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地下水资源量和可 开采量等作进一步的分析论证
泥沙
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后新增加资料 复核计算输沙量和特征值 对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 果进行验证
水利和动能计算包括径流调节和洪水调节的分析计算 选定正常蓄水位 死水位 汛期限制 水位 防洪高水位 挡水建筑物的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等各项特征水位及相应的库容 对电站 还应确定装机容量 说明水头特性及额定水头比选结果 提出机型 安装高程及机组台数的意见 应 通过比较选定引水道尺寸 如需调节池时应选定其容积 抽水蓄能电站还应选择上 下水库库容和 特征水位 确定装机容量 选择水泵水轮机的型式 台数 以及输水道条数和尺寸 对水库和水电站 的运行应提出运用规划 调度图和初期蓄水计划及运行方式
地下建筑物 说明隧洞进口地段的岩土性状 构造情况 完整程度 上覆岩土体厚度和进出口边 坡的稳定条件 说明构成洞室围岩的岩性 产状 主要断裂破碎带 软弱夹层和其他软弱结构面的延 伸分布和相互组合关系以及地下水类型 水位 蓄水条件 对压力隧洞和地下厂房区还应说明外水 压力的情况 在喀斯特地区要说明地表喀斯特 洼地 漏斗充填情况和地下暗河发育分布规律 并说 明其深部延伸情况及对洞室围岩稳定 开挖掘进和冒水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大跨度地下厂房及深埋 长隧洞 应说明洞顶 高边墙和洞室交叉段岩体稳定条件有无有害气体 地应力和岩爆等情况 提出 处理措施的意见
术先进和节约投资等一般要求 本规程对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提出了一般要求 在第 第 章各部分还结合内容和深度要
求说明报告文件编写的体例和篇章模式 但并不详细说明各专业的工作步骤和方法 也不能代替各 专业规范

【专业知识】水利水电:流域治涝规划规定

【专业知识】水利水电:流域治涝规划规定

【专业知识】水利水电:流域治涝规划规定大于大于大于1、流域治涝规划应在研究涝区自然特点、历史受涝成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现有河道、湖泊和排水系统的滞蓄和排水能力以及致涝成因和规律,合理选定涝区治涝标准,研究分区治理方式,选定整体治理方案,阐明工程效益。

2、治涝标准应根据涝区受灾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论证选定。

所要求的治涝标准一时难以达到时,可提出分期实施意见。

3、治涝规划应与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开发及农田基本建设密切结合,根据涝区地形、水系、承泄区条件合理划定治涝分区,根据不同分区的治理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拟定整体治理方案和分区配套治理措施。

4、排水河道设计排涝流量应根据治涝标准结合考虑滞、蓄能力和作物类别、生长期与耐淹程度等因素分析确定。

骨干排水河道的设计排涝水位,应根据排涝效益和缓排面积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选定。

5、涝区排水除按治涝标准排除地面涝水外,还应考虑为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对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做到治涝与改碱、防渍相结合。

易碱地区,应研究合理的地下水埋深,采取农、林、水综合治理措施改良土壤。

需大面积采用井排或井灌井排结合降低地下水位时,应就排水效能、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采取井排或引水洗盐压碱时,应妥善安排排水出路。

易渍地区,应根据土壤和水文地质特点,采取有效的能及时排除土壤耕作层内过多水分的排水措施。

6、地势特别低洼无法自排的涝区和堤圩水网地区,需建站抽排时,应充分利用现有湖泊、洼淀、沟塘调蓄涝水。

蓄涝容积大小应根据集水面积、积水量、排涝站规模以及地形土壤等条件,尽量与灌溉相结合,同时兼顾渔业、卫生及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经技术经济论证选定。

排涝站所需电源也应在治涝规划中一并安排。

7、排水闸的规模及特征值应根据所在河段情况、排水量、抢排时间和对降低地下水位等的要求,分析确定。

8、排涝承泄区的水位,应根据承泄区的条件及排水要求综合分析确定。

DLT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

DLT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

DLT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rvoirsubmergence tratment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施行日期:1997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公布《水电工程水库埋住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807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各勘测设计院,各有关单位:《水电工程水库埋住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举荐性标准,现予公布。

其编号为:DL/T5064-1996该标准自1997年5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前言1984年12月31日原水利电力部以[84]水电技字第118号文颁发了SD130—84《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埋住处理设计规范》。

该规范为全国水库埋住处理和移民安置工作迈向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近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水库移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专门国务院于1991年2月15日以第74号令公布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992年3月25日以国发[1992]20号文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水库移民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移民前期工作,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做好移民安置规划”。

同时,1994年12月22日电力工业部以电计[1993]567号文发出了《关于调整水电工程设计时期的通知》,将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施设计三个时期调整为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等同原初步设计)、招标设计、施工详图四个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文说明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DL/T 5064-1996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2 各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3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确定4 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5 移民安置规划6 专业项目复建规划设计7 防护工程规划设计8 水库水域开发利用9 库底清理技术要求1O 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概(估)算11附则1 总则1.0.1 基本沿用SD130-84《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以下简称SD130-84)第1.0.1条,只增加了“必须贯彻《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由于原水利电力部已分为水利部、电力工业部,特别根据1993年12月22日电力工业部电计[1993]567号文《关于调整水电工程设计阶段的通知》,水电工程设计阶段调整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同步初步设计)、招标设计、施工详图四个阶段,而水利项目仍沿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施设计三个阶段。

加之近1O年来水库移民工作有很大的发展和加强,特别是国务院发布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转发国家计委的《关于加强水库移民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法规;又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工作的任务愈来愈重,SD130-84已难以全部适应现在实际工作的要求,必须进行修订。

因此,在修订SD130-84之时,规范的名称也改用《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

1. 0. 2 基本沿用SD130-84第1.0.2条,只增列了“城镇迁建”的规划任务,并在文字表述上有所改进。

1. 0. 3 沿用SD130-84第1.0.4条,只是将其中“水库移民征地问题”改为“水库淹没损失问题”,以概括当前水库淹没涉及的对象更加扩大了。

1.0.4 基本沿用SD13O-84第1.0.3条。

在文字表述上引用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第四条中“坚持国家扶持、政策优惠、各方支援、自力更生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条“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及第四条中“逐步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以代替SD13O-84第1.O.5条中“…,做到不降低移民原来正常年景实际的经济收入水平,并能逐步有所改善”的提法。

1.0.5 基本遵循SD130-84第1.0.5条的精神和为贯彻《条例》第三章第十条及第一章第四条中(二)的规定修编的。

主要强调编制移民安置规划的重要意义和它在水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0.6 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同SD130-84相比,删去了“对于淹没耕地千亩以下的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可适当简化”,增加了“施工详图阶段可根据本规范有关条款的原则规定与实施要求,……,进行工作”,工程占地也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进行工作。

2 各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条文说明2.1 本节基本参照1994年3月电力工业部电计[1993]567号文颁发的《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试行)》中2.6节“水库淹没”的规定编制的。

关于各项工作的深度要求,则列人以下有关章节。

2.2 基本沿用SD130-84第3.0.3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只增加规定“查明库区大滑坡体、不稳定岸坡的分布、范围,圈定浸没和坍岸区。

对淹没线以上附近不稳定岸坡和拟定的移民安置区的地基稳定性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提出水库淹没处理实施总进度及分期移民和分年投资初步计划”。

这是总结多年来移民安置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而提出来的。

2.3 基本沿用SD13O-84第3.O.5条技施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其中“落实库边主要道路、渡口、桥梁的设置”已删去,因本规范将库周交通列为专项处理。

在招标设计阶段,对水库淹没影响处理范围和淹没实物指标是否需要核定,要根据不同情况研究确定。

如当招标设计阶段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相距在5年以上或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变化,可按照电力工业部1995年3月以电计[1995]135号发布的《关于水电站水库淹没实物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办理。

为使移民安置规划在实施时具有可操作性,本规范要求在招标设计阶段“编制实施规划或实施计划”。

在具体工作中,编制实施规划还是实施计划,可根据前一阶段移民安置规划的落实程度、移民任务的大小和审查的意见而定。

如在前阶段编制的移民安置规划有待进一步落实,在本阶段宜编制实施规划。

3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确定3.1 本节对确定淹没处理范围的技术标准做出了规定。

3.1.1 基本沿用 SD130-84第 2.O.1条。

3. 1. 2 基本沿用SD130-84第2.O.2条,只在考虑临时淹没因素中增列了船行波,因在通航水库里常产生船行波。

临时淹没区,是在正常蓄水位以上计及洪水回水位,再考虑风浪、船行波等因素波及的范围,不要将风浪和船行波两者叠加,只宜考虑其中最大值。

冰塞壅水影响,常发生在严寒季节,并不与洪水回水同时发生。

因此,临时淹没区要根据水库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

3.1.3 沿用SD130-84第2.O.3条的规定,只增补了牧草地也按正常蓄水位确定其处理范围。

表3.1.3内对各类淹没对象规定的设计洪水标准,经与1994年颁布的国标《防洪标准》相对照,均在其规定的范围之内。

3.1.4 基本沿用SD13O-84第2.O.5条的原则规定,但进一步明确了以下几点:(1)关于水库洪水回水淹没范围的确定,将“应以坝址以上不同洪水标准的沿程回水位高程为依据”,修改为“应以坝址以上同一频率的分期洪水回水位组成外包线的沿程回水高程为依据”。

即指对某一淹没对象(如居民点或土地)所选用的设计洪水标准在不同时段的洪水回水位的外包线。

(2)关于水库回水末端的终点高程位置,将原规定的“可接回水曲线高于同频率洪水天然水面线0.1~0.3m范围内分析确定”,修改为“水库回水末端的设计终点高程位置,在回水曲线不高于同频率天然水面线0.3m 范围内,是采取垂直斩断还是水平延伸,应结合当地地形、壅水历时和淹没对象的重要性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一般来说,如回水末端地形较为开阔,水面比降较缓,附近是良田沃土或城镇,宜采取水平延伸,反之,回水末端为峡谷山地,又无重要经济对象,可采取垂直斩断。

同时,要尽量避免出现如下现象:在下游的居民点或耕地属于淹没处理范围,在其上游邻近地区高程低于下游的居民点或耕地反而不属于淹没处理范围。

(3)关于水库泥沙淤积年限长短的选取问题,本规范将SD130-84规定的“对多沙河流回水淹没范围还应考虑一定年限的泥沙淤积影响,一般可按工程投入运行后10~30年的淤积情况考虑”,修改为“水库洪水回水位的确定,还应根据河流输沙量的大小、水库运行方式、规划中上游有无调节水库以及受影响对象的重要程度,考虑10~30年的泥沙淤积影响”。

如果河流输沙量较大,并且水库淤积后影响的对象属于城镇、工矿、交通等重要设施,宜考虑淤积年限长一些;反之可以短一些。

3.1.5 基本沿用SD130-84第2.O.6条,只新增了计算风浪爬高的原则规定,即“风浪影响范围可采取正常蓄水位时段出现的5~10年一遇的风速计算浪高确定”。

在计算浪高的基础上,再根据岸波情况计算风浪爬高,以确定风浪影响范围。

关于风浪爬高的计算,可参照附录A经验公式。

3.1.6 沿用 SD13O-84第2.O.7条。

3.1.7 基本沿用SD13O-84第2.O.8条。

3. 1.8 基本沿用SD13O-84第2.O.9条,只将其中“……,使土壤风化速度加快,抗剪强度减弱”修改为“……,使库岸坡形改变,岩土抗剪强度减弱”。

3.1.9 基本沿用SD13O-84第2.0.1O条,但将标题“库周影响地区”修改为“其他影响区”,内容除原指的“水库蓄水后失去生产、生活条件而必须采取措施的库边及孤岛上的居民点”外,增列了“在岩溶发育地区,因水库蓄水致使库周岩溶洼地出现库水倒灌、滞洪而造成影响的地区”。

因为近几年在一些岩溶地区修建的水库,蓄水后通过地下暗河出现库水倒灌或洼地内水因水力比降变缓而未能及时排泄,形成内涝淹没,需要加以处理。

3.1.10 基本沿用SD13O-84第2.O.11条,只将“在回水影响不显著的坝前段,居民迁移的界线,一般可高于正常蓄水位0.5~1.Om,以策安全”,修改为“由于正常蓄水位持续时间较长,在回水影响不显著的坝前段,居民迁移和耕(园)地征用界线可高于正常蓄水位O.5~1.0m,以策安全”,条文说明即将原规定的“居民迁移界线”增加了“耕(园)地征用界线”。

至于高于正常蓄水位O.5m还是1.Om,可以根据水库的调节性能高低和一年内正常蓄水位出现的时间长短以及风浪爬高影响加以选择。

一般情况下,对于居民点宜取1.0m,对于耕(园)地宜取O.5m。

3.2 本节规定了对各规划设计阶段工作的深度要求。

4 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4. 1 一般规定4. 1.1 本条规定的调查内容是根据水库淹没必须处理和补偿的对象,按照1986年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细则》(以下简称1986年《调查细则》)和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宜将淹没实物指标分为农村、集镇、城镇、专业项目四大类,以利分门别类,加以处理。

专业项目中所列的工矿企业,是指独立于城镇市区之外的工厂、矿山企业;凡是位于城镇市区内的,则应统计在城镇市区内,不要列为专项。

对于铁路,应包括线路和沿线附属建筑设施及运营单位。

对于公路,应是四级以上的等级公路,包括其桥梁、轮渡在内。

对于水利设施,应是县级以上单位(含县级)管理的国有项目,不包括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

对于库周交通,在SD130-84中未列为专项处理,现考虑到水库形成后对当地现有交通网络影响较大,故本规范明确规定列为专项处理。

4.1.2 本条主要对农村淹没实物指标的调查精度做出规定。

表内所规定的精度属相对精度,即在同一规划设计阶段,用相同的调查方法,以其全面调查数与抽样检验数的允许误差表示,并不是两个不同规划设计阶段或两种不同调查方法所得调查数的允许误差。

4. 1.3 本节对实物指标调查的技术准备工作提出了要求。

实践证明,水库淹没实物指标的调查,是一项重要基础性技术工作,而其工作往往由设计院与地方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织队伍进行,其中除设计院人员外,多数人员并不熟悉这项工作,必须事先由设计单位编写工作大纲,组织学习,统一操作方法,并进行实习。

4. 2 调查要求和调查方法4.2. 1~4.2.3 这三条规定了各规划设计阶段的调查要求和调查方法。

内容主要沿用1986年《调查细则》,只对土地调查提高了要求。

如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应首先测设1/5O0O~1/2000比例尺地形图,然后持图到现场以村民组为单位调查耕地、园地和其他已开发利用的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