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固比砂浆的填隙系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中水胶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中水胶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性能与使用寿命与水胶比密切相关。
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值,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水胶比与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胶比的定义与影响因素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值,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水胶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一般来说,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越好。
但是,水胶比不能过小,否则混凝土会变得难以施工,且会增加混凝土收缩、龟裂等问题。
因此,水胶比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进行合理调整。
水胶比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水泥品种、骨料种类和粒度、掺合料种类及掺量、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方式等因素。
其中,水泥品种是影响水胶比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品种的水泥水化程度不同,对水胶比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水泥品种选择适当的水胶比。
三、水胶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 抗压强度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
这是因为水胶比越小,混凝土中的水分越少,水泥的水化程度越高,胶凝材料的含量也就越多,从而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
但是,当水胶比过小时,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会受到影响,同时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龟裂等问题,因此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水胶比。
2. 抗渗性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抗渗性也有很大影响。
当水胶比过大时,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增加,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渗透性增强,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而当水胶比过小时,混凝土中的收缩、龟裂等问题也会增加,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因此,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水胶比,以保证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 耐久性水胶比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有很大影响。
当水胶比过大时,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增加,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
混凝土中不同配合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中不同配合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一、绪论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对于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韧性、耐久性等力学性能,因此研究混凝土中不同配合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中不同配合比的定义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水、骨料、粉煤灰等材料的配合比例。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骨料比、砂率等指标。
三、混凝土中不同配合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其最基本的力学性能之一,可以通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来反映。
研究表明,混凝土的强度与其配合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此外,骨料比、砂率等指标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韧性混凝土的韧性是指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研究表明,混凝土的韧性与其配合比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水灰比较小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韧性。
3.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外观性能。
研究表明,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水灰比较小、骨料比适当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四、混凝土中不同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
一般来说,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要求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材料特性混凝土中的材料特性会影响其力学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进行配合比的优化。
3.施工条件混凝土的施工条件也会影响其力学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条件进行配合比的优化。
五、结论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
在优化配合比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强度要求、材料特性、施工条件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水灰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灰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水灰比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用水量与水泥用量的重量比值,在组成材料确定的情况下,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
一、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大小,水灰比较大时,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颗粒相对较少,颗粒间距离较大,水化生产的胶体不足以填充颗粒间的空隙,此外,过多的水分蒸发后留下较多的水空,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相反,水灰比较小时,水泥颗粒间距离小,水泥水化生产的胶体容易填充颗粒间的空隙,蒸发后留下的水空也较低,混凝土强度高。
但是,过低的水灰比,造成水的数量过少,水泥水化困难,部分水泥得不到充分水化,也不利于强度的提高。
二、水灰比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水灰比变小,浆体稠度增加,混凝土拌合物流动度降低,拌合物发涩,难以振捣密实。
此时,需要较多的外加剂来提高和易性,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水灰比变大,浆体稠度变稀,虽然流动性有所增加,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骨料的下沉速度变快,混凝土拌合物容易产生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水灰比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是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下抵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破坏的能力,直接影响结构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包括抗渗性、抗冻性、化学侵蚀和碱集料反应等,水灰比对混凝土耐久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混凝土碳化是指空气中的CO2向混凝土内扩散的过程,从混凝土自身因素考虑,碳化速率受水泥用量或水泥石中的Ca(OH)2含量和混凝土密实度影响。
一方面,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小,水化生产Ca(OH)2的量也就越少,扩散的阻力就越小,碳化速度也就越快。
另一方面,水灰比增大,混凝土孔隙率增大,密实度降低,碳化速度增大。
反之,水灰比降低,混凝土密实度增强,孔隙率降低,碳化速度较慢。
(2)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水灰比的大小对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扩散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也就越大。
水胶比对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

水胶比对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金自强,朱炎宁,张涛,艾洪祥(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本文采用天然石+天然砂、铁矿石+铁矿砂两种骨料组合,以 0.21、0.26、0.31、0.45 四个水胶比配制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和抗冲磨试验。
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随着水胶比的减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冲磨性能逐步提高。
但当水胶比W/C≤0.31 时,进一步降低水胶比对于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提高不够明显。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控制其水胶比在较小范围内,但当水胶比已经控制在较小的情况下,不必刻意追求更低的水胶比。
同时还发现,当 W/C≤0.31 时,水胶比对不同骨料种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冲磨性能的影响不尽相同,骨料种类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混凝土;水胶比;抗冲磨性能The influence of water-binder ratio on the anti scouring andabrasive 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concreteJin Ziqiang, Zhu Yanning, Zhang Tao, Ai Hongxiang(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mpany, Xinjiang Urumqi 830000)Abstract: This paper used two aggregate combinations which are natural stone & natural sand, iron ore & iron sand, and four concrete water-binder ratio ( 0.21, 0.26, 0.31, 0.45 ) to produce concrete, then tested their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decrease of water cement ratio,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wear resistance of concrete are increased gradually. But when water-binder ratio is less than or equals to 0.31, further reducing water binder ratio the anti abras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s not obvious. Therefore, in the actual project, it should be controlled in a smaller range of water cement ratio, but when the water-binder ratio has been controlled in a small case, it does not have to deliberately pursue lower water cement ratio. It is also found that when the water-binder ratio is less than or equals to 0.31, the influence of water-binder tratio on different kinds of aggregate concrete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properties is different, aggregate types have some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Key words: concrete;water-binder ratio; abrasion resistance property0 前言众所周知,降低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减小混凝土中有害孔的数量和比例[1]。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可塑性、流动性和易于浇筑的性能。
和易性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最终的结构质量。
以下是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1.水灰比(W/C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之比。
W/C比决定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但同时也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降低。
2.水胶比(W/S比):水胶比是指水与胶凝材料中胶体的比例。
高水胶比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湿润,失去可塑性,同时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风险。
3.粒度分布: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度分布会影响其流动性和塑性。
过粗或过细的骨料会减弱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影响浇筑、振捣和成型的效果。
4.胶凝材料类型和含量:不同聚合胶凝材料(如水泥、矿渣粉、石灰等)的种类和含量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添加剂的使用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5.温度:温度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结过程。
较高的温度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但同时也会加快凝结反应,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收缩风险。
6.施工方法和设备: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产生重要影响。
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等。
7.混凝土的水化过程:水化是指水泥和其他胶凝材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的过程。
水化反应会释放热量,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总之,以上是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了解并控制这些因素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确保施工中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最终提高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1)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质量与水泥(胶凝材料)的质量之比。
水胶比是调节浆体稠度的一个指标。
在保持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增加水泥用量,即水胶比减小时,会使浆体变稠,拌合物流动性较小,而粘聚性和保水性较好;但当混凝土水泥用量过多时,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密实成型,同时会使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而且浪费过多的水泥。
若水泥用量太少,即水胶比过大,此时过稀的浆体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过大,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差,从而产生严重的离析和泌水现象,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一定要选用科学合理的水胶比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浆骨比浆骨比是指浆体质量与集料质量 ( 包括砂和石) 之比。
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浆体,除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包裹在集料表面并稍有富余,以减少集料之间的摩擦力,使拌合物具有一定得流动性。
在水胶比不变的条件下,浆体用量越多,浆骨比越大,则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大,但浆体过多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就会变差,不仅浪费水泥,同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会产生一定得影响;若浆体量过少,即浆骨比过小时,则不能完全地填充其空隙及包裹集料表面,拌合物粘聚性就会很差,失去稳定性。
因此在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浆体的用量,在满足工作性的要求的前提下,兼顾强度、经济性和耐久性。
(3)砂率砂率是指砂的质量占砂、石总量的百分比,它对混凝土骨料间的空隙和总比面积影响较大。
一般在砂石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砂率越小的,总比表面积越小,空隙越大,反之亦然。
砂率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影响很大,一方面是砂形成的砂浆在粗集料间起润滑作用,在一定砂率范围内随砂率的增大,润滑作用愈明显,流动性将提高;另一方面,在砂率增大的同时,集料的总表面积随之增大,需要的浆体量增多,在浆体用量一定的条件下,拌合物流动性降低,所以当砂率超过一定范围后,流动性反而随砂率的增大而降低。
另外当砂率过小时,虽然集料的总比表面积减少,但由于砂浆不足,不能在粗集料周围形成足够的砂浆层达到润滑作用,从而降低拌合物的流动性,更严重的将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不同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方案

不同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一、研究不同水灰比:抗压强度、透水系数
二、一般透水性混凝土的水灰比介于
0.20~0.40
三、最佳水灰比的确定:
1)在骨料、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从小到大选定几组不同水灰比分别拌制混凝土,通过试验分别测出抗压强度,绘制W/C--F曲线,求出最大抗压强度所对应的水灰比,即为最佳水灰比。
2)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根据经验来判定水灰比是否合适,取一些拌合好的混凝土拌合物进行观察,如果水泥在骨料颗粒表面包裹均匀,没有水泥浆下沉现象,而且颗粒有类似金属的光泽,则说明水灰比较为合适。
四、根据水灰比的不同确定五组配合比
1)控制变量法
2)由体积法计算所需的水泥、骨料、水(可能会需要减水剂)
五、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
抗压强度
六、透水性(透水系数的试验研究)
通过实验仪器测出水灰比不同的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
七、用量
ρ水=1.0g/cm3 ρ粗骨料:2.50~2.70g/cm3
ρ粉煤灰:1.07~2.4g/cm3 设计孔隙率15%~25%(20%时最佳)
根据公式m g/ρg+m c/ρc+m f/ρf+m w/ρw+m s/ρs+m a/ρa+P=1 (当采用水溶性外加剂时,由于其体积很小,m a/ρa可以
忽略不计;采用五砂透水混凝土时,m s/ρs为零,P为孔隙率)
制备1m3的混凝土,采用无砂透水混凝土时,粗骨料在0.9~1.0m3选定。
混凝土中不同孔隙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中不同孔隙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的材料,其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的孔隙率是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孔隙率的混凝土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
因此,研究混凝土中不同孔隙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混凝土中不同孔隙率的定义混凝土中的孔隙率是指混凝土中空气和水所占的体积比例。
孔隙率越高,混凝土的密度越低,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都会受到影响。
三、混凝土中不同孔隙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强度混凝土的孔隙率越高,其强度越低。
混凝土中的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压力分散,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当孔隙率超过一定程度时,混凝土的强度急剧下降,甚至会出现塌陷现象。
2.耐久性混凝土中的孔隙会导致水和气体进入混凝土内部,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水和气体的进入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导致混凝土龟裂、腐蚀、脱落等损坏现象。
3.变形混凝土中的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发生变化。
当孔隙率较高时,混凝土的变形能力较强,容易发生变形。
当孔隙率较低时,混凝土的变形能力较弱,不容易发生变形。
四、混凝土中不同孔隙率的应用根据混凝土的不同用途和要求,需要选择不同孔隙率的混凝土。
例如,在桥梁等重要结构中,需要选择孔隙率较低的高强混凝土以保证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而在一般建筑中,可以选择孔隙率较高的普通混凝土以降低成本。
五、混凝土中不同孔隙率的控制方法为了控制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中水泥、骨料等物料的用量,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
2.采用密实性较好的骨料和粉料,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率。
3.采用适当的养护方法,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避免混凝土中的孔隙率过高。
六、结论混凝土中的孔隙率是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孔隙率的混凝土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
为了控制混凝土中的孔隙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不同水固比砂浆的填隙系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英文题目:Effect of Different water-solid ratio mortar of interstitial coefficient on the concrete performance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化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1年6月14日摘要摘要混凝土的高速发展,使得不可再生的天然砂数量锐减,人工砂代替天然砂将成为必然趋势。
铁尾矿的堆存不仅危害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解决天然砂的短缺和铁尾矿的危害这一对矛盾,利用铁尾矿砂为基本原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水固比下铁尾矿砂浆的流动性,用其填隙碎石,配制混凝土,通过研究铁尾矿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探索铁尾矿混凝土成为泵送混凝土的可行性。
试验研究发现,唐山迁安地区的铁尾矿砂属于中砂,级配较好,可以用来代替天然砂制作流动性较好的砂浆。
并且用不同水固比的铁尾矿砂浆填隙碎石,配制来的铁尾矿砂混凝土,流动性好,可满足不同强度要求。
结果表明,强度C20,C25,C30,C35,C40的铁尾矿混凝土流动性好,强度达标,坍落度在165mm-220mm之间,所以,用铁尾矿砂完全可以配制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建筑混凝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铁尾矿,为铁尾矿的开发利用开拓了新的渠道。
关键词:铁尾矿砂,水固比,混凝土性能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making the number of non-renewable natural sand dropped, manual sand instead of natural sand will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ron tailings dumps is not only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a security risk.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shortage of natural sand and iron ore tailings on the dangers of this conflict, the use of iron tailings as the basic raw materials, through the solid ratio of different water mortar under liquid iron ore tailings, with the interstitial gravel, preparation of concrete. By studying the flow of iron ore tailings and strength of concret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iron ore tailings pumping concrete into the feasibility of concrete. Though study, Tangshan Iron Qian'an area is in the sand tailings, grading is better, can be used to replace natural sand making good fluidity mortar. And with different water-solid ratio of iron ore tailings interstitial mortar rubble, preparing to iron tailings concrete, fluidity, and can meet different strength require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ength of C20, C25, C30, C35, C40 of the iron ore tailings concrete fluidity, strength standards, and the range of slump is in 165mm-220mm. Therefore, complete with iron mine tailings can be prepared to meet standards of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also acquire the maximum use of the iron tailings, mak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ron tailings develop a new channel.Key Words:iron tailings ,water-solid ratio,concrete performanc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第一章综述 (2)1.1 细集料资源的利用现状 (2)1.1.1 天然砂资源短缺及造成的影响 (2)1.1.2 人工砂代替天然砂的必然趋势 (2)1.1.3 人工砂配制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2)1.2 铁尾矿资源的利用现状 (3)1.2.1铁尾矿的产出及堆置的危害 (3)1.2.2 铁尾矿的综合利用 (4)1.3建筑砂浆概述及发展趋势 (5)1.4传统混凝土施工现状 (7)1.4.1施工中的问题 (7)1.4.2研究水固比与填系的意义: (7)1.5存在的问题 (8)第二章试验研究方案 (9)2.1研究思路 (9)2.2技术路线 (9)2.3试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10)2.3.1水泥 (10)2.3.2铁尾矿砂与碎石 (10)2.3.3试验用水及药品 (11)2.3.4实验仪器设备 (11)2.4试验方法 (12)2.4.1粗细集料基本性质测定 (12)2.4.2铁尾矿砂和碎石基本性质的测定 (12)2.4.3水泥基本性质的测定 (14)2.4.4水泥净浆试验方法 (14)2.4.5铁尾矿砂浆试验方法 (14)2.4.6铁尾矿砂浆混凝土试验方法 (15)第三章试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17)3.1粗细集料基本性质 (17)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17)3.3水泥的性质 (18)3.4铁尾矿砂浆试验结果与分析 (18)3.5铁尾矿砂浆混凝土试验结果与分析 (18)3.5.1铁尾矿砂浆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 (18)3.5.2铁尾矿砂浆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 (20)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随着我国建设规模日渐扩大,混凝土作为各种基础建设的首选材料,将会受到更大的重视。
而天然砂资源的日益缺乏,使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成为未来混凝土发展的必然趋势。
尾矿的处理方式是就近修建尾矿库,将其堆存起来。
这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尾矿的开发与利用是解决大量尾矿资源堆弃占地、减轻环境负荷、消除溃坝隐患的重要途径。
在研究铁尾矿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利用铁尾矿砂完全取代天然砂,研究铁尾矿砂混凝土的工作性与强度特点,利用矿物掺合料等手段对铁矿尾砂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人工砂配制混凝土在技术上、经济上逐渐变得切实可行。
另外,在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方面,国内外较多的是从配合比设计和石粉含量上考虑其对强度方面的影响,而从水固比角度考虑的较少。
用铁尾矿砂作为细集料配制混凝土,不仅为天然砂的取代找到了很好的替代物 ,还可以丰富人工砂混凝土水固比方面的理论。
就此,我们从水固比角度出发,研究铁尾矿砂的特性,与水和胶凝材料混合做成铁尾矿砂浆,分析铁尾矿砂浆的流动性和填隙系数对混凝土坍落度,尤其是强度的影响。
所以对铁尾矿砂混凝土的研究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章综述1.1 细集料资源的利用现状1.1.1 天然砂资源短缺及造成的影响混凝土是目前最大宗的建筑材料,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轻质、高强、高耐久性、多功能、节能和环保[1]。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混凝土使用量大约为80 亿t,石料用量大约为60 亿t[2],而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河、湖里的天然砂。
随着天然砂的大量开采,砂资源逐渐枯竭,带来价格的不断上涨,从而导致乱挖滥采现象严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严重的影响[3]:(1)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湖里砂的过量开采,会导致河床、湖床发生变形,地势发生变化,影响堤防安全和防洪;(3)岸取水实施、港口码头、过江管道与电缆、桥梁基础等带来负面的响;(4)河床和水流走向,破坏了航槽的稳定性,使航道条件恶化;(5)河、湖泊岸边景区的景观受到破坏,并面临着地质灾害的威胁。
1.1.2 人工砂代替天然砂的必然趋势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生产和使用人工砂配制混凝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4]。
国内相继出现过以山砂(自然山砂)、石屑(采石场在加工碎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和机制砂(专门以岩石经破碎、筛分生产的砂)等替代天然砂。
2002 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已明确人工砂作为一种建筑用砂,并规定了人工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现在实施的《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BJ52-2006)中增加了人工砂的定义和其各项指标的详细限定。
随着天然砂资源的日益匮乏和新标准的逐渐推广,人工砂代替天然砂将成为必然趋势。
1.1.3 人工砂配制混凝土的研究进展目前国内有好几家大专院校和研究部门从不同的侧重点研究人工砂配制混凝土的可行性和操作性:(1)从力学性能方面研究使用人工砂对混凝土的影响。
有人认为人工砂与天然砂相比,由于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机械咬合力要大于天然砂,在宏观上表现出强度高[[5]。
(2)从工作性方面研究使用人工砂对混凝土的影响。
一般认为人工砂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吸水率高,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减小,并伴随有粘聚性差和泌水、离析等现象[6]。
1.2 铁尾矿资源的利用现状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塔儿山铁矿发生了特别重大溃坝事故,“悬湖”中的20多万立方米尾矿砂倾泻而下,泥石流吞噬了集市、房屋、车辆,过泥面积30.2公顷,造成276人遇难。
这场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特别恶劣的影响,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仅善后赔付就达1105万元。
国家安监总局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尾矿库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