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对预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及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② 客户 资料 和技 术交底 工 作 则 为 当石 子 、 砂 的级 配及 细度 模数 变化 且 目测 混凝 土浆 凡 是与 客户 已签 订 了销 售 合 同的工 程 , 在施 工 供料 体 明显增 多 时 , 需减 少 砂率 1 % ~3 % , 当 目测 混凝 土 浆体 之 前或 己供 料过 程 中都保 持双 方互 相沟 通 协调 , 确 切 了 明显 减少 时 , 需 增加 砂 率 1 % ~3 土 产 品的性 能质 量要 求 、 施工 卸料 方 式等 且 在调 整幅 度 的上 限 尚不 能调 整好 混凝 土 的浆 体 时 , 要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来工程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预拌混凝土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少、工效高、成本较低,又能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在施工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由于生产地点与使用地点不同,在施工中必须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切实控制施工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建筑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结构物的使用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预拌混凝土是时代发展和市场经济下的产物,由于其优质、高效、环保等特点备受施工企业青睐。
近年来,全国各地预拌混凝土厂家犹如雨后春笋建成投产,在为国家建筑业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预拌混凝土质量的外部因素随着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生产厂家为生存相互压价,最终导致预拌混凝土质量普遍下降,最近几年较大的工程质量事故的事例屡屡见诸报端。
再者生产与施工管理两张皮,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成型等环节的质量要求在国家或地方规范、标准中均有相关规定。
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出现供需双方管理界限问题,因质量造成的责任纠纷不断,厂家指责施工方浇筑方法不正确,养护不及时,施工方指责厂家产品不合格,运输超时等。
以上问题的应采用系统的方法加以解决。
宏观上积极呼吁地方政府对本地的经济发展规模,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项目要有积极的政策导向,避免出现生产力过剩现象。
政府应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起到有效监督、协调等作用。
其次,建筑施工企业与混凝土厂家签订合同时,不应局限于合同负责人之间理论性的谈判及笼统模糊的约定,应该要求双方负责现场管理、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加,使合同条款具有实用、全面、约束力强、便于责任追溯等特点。
2、预拌混凝土质量的技术性因素混凝土质量要求是一种综合性指标,根据工程特点,结构设计不仅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出明确要求,具备相应的变形性能、耐久性等,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混凝土具有和易性。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1 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浅析水泥性能指标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

浅析水泥性能指标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作者:吴欲晓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09期(辽宁奥路通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6)摘要:本文从水泥的物理性能、矿物组成等几个方面,探讨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影响,为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试验分析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水泥;性能指标;水泥混凝土;影响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
它在建设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到市场对早期脱模,缩短施工工期需求的支配,人们对工程质量所注重的就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因此混凝土生产商对水泥质量的要求也就是强调其强度。
换而言之,认为强度越高的水泥其质量也就越高。
其结果是高强、早强水泥更受欢迎,从而高钙、高铝、高比表面积的水泥应运而生。
然而,预拌混凝土的水化热越来越大,抗裂性、抗腐蚀性越来越差,混凝土强度的后期增长缓慢甚至倒缩,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混凝土结构抵抗环境作用的耐久性能,本文仅从水泥的物理性能、矿物组成等因素阐述其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影响。
一、影响因素1 水泥细度的影响水泥粉磨细度以及水泥的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对水泥活性的充分发挥和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有较大的影响。
水泥的粉磨细度与时间、强度、干缩以及水化放热速率等一系列性能都有密切的关系。
水泥细度对水泥的早期强度影响最大,水泥越细或比表面积越大,水泥水化诱导期越短,水泥水化热反应就越快,反应物表面积增大,使水化早期形成大量的水化产物,减少了浆体中的空隙,使水泥石较为密实,使水泥早期强度有很大的提高,引起徐变松驰能力下降,弹性模量增加。
但也不是水泥细度越细越好。
水泥过细,会增大水泥的需水量,降低水泥强度。
水泥细度是影响水泥流变性能的重要因素,水泥流变性能对混凝土施工和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
水泥比表面积相对较大且颗粒级配恰当的水泥,可得到良好的流变性能,对混凝土和工程质量有利。
2 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凝结时间对混凝土施工有很大的影响。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预拌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均匀性好、强度高、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将重点介绍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点。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使用这些原材料前,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a) 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成型性能有很大影响。
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检查水泥的标志符合国家标准、颜色均匀、无结块等缺陷;进行水泥试验,如检测凝结时间、强度等。
b) 骨料的质量控制: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坍落度有影响。
骨料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检查骨料的标志符合国家标准、不含有害物质等;进行颗粒分析、含水率等试验。
c) 粉煤灰的质量控制:粉煤灰是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等。
粉煤灰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检查粉煤灰的标志符合国家标准、粒度符合要求、不含有害物质等;进行粉煤灰活性指数、含水率等试验。
2. 配合比的设计与调整配合比是预拌混凝土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强度和耐久性。
配合比的设计和调整要点如下:a) 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耐久等级,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材料性能进行配合比的设计。
b) 选取合适的骨料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和耐久性。
c) 对配合比进行试验,包括坍落度试验、强度试验、流动度试验等,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d) 在实际施工中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配合比的调整,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工程质量。
3. 混凝土的搅拌与浇筑过程控制混凝土的搅拌与浇筑过程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比例、搅拌时间和浇筑方法等。
具体要点如下:a) 混凝土的搅拌比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的比例合理。
预拌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预拌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在预拌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
首先,要求材料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水泥需要具备出厂合格证和质保书。
砂的粒径和产地需要符合要求,同时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也需要满足要求。
石子的粒径、级配和产地也需要符合要求,同时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也需要满足要求。
水的质量需要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外加剂和混合材料的品种、生产厂家、牌号和使用量也需要符合要求,并且需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和进场试验报告。
主要机具设备也需要准备好。
二、施工流程一)拌合在施工现场,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将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和混合材料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车中进行拌合。
拌合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同时要注意保持搅拌车的转速和混凝土的均匀性。
二)运输混凝土搅拌车将拌合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保持搅拌车的转速,同时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泄漏。
三)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进行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同时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空鼓。
四)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需要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同时避免外力的损伤。
三、安全措施在预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避免行人和车辆进入施工区域。
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防护用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施工现场需要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和污染环境。
本工程使用的混凝土搅拌机为电脑自动计量的强制式搅拌机,计量设备采用电子计量设备。
水计量可采用时间继电器控制的流量计或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
上料设备采用装载机、水泥、粉煤灰上料蛟龙,以及配套的其它设备。
现场试验器具包括坍落度桶测试设备和试模等。
作业条件:1.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落实责任人。
2.所有原材料经检查,应全部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重要参数——水胶比

混凝土配合比重要参数——水胶比导言水胶比、用水量和砂率共同构成混凝土配合比的重要参数,这三个参数一旦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也基本确定。
水胶比是指混凝土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水胶比是混凝土配合比的重要参数,混凝土的很多性能都与水胶比有直接的关系,如工作性、强度、耐久性等。
因此,了解和控制水胶比对控制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
水胶比与强度的关系在胶凝材料品种、质量和掺量确定不变的条件下,水胶比的大小直接决定混凝土强度。
一般来说,混凝土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减小而变大,混凝土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降低。
但水胶比的变动与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关系不是显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水胶比范围内水胶比变化0.01对强度产生的影响有很大区别,水胶比越小,同样的变化相同的水胶比对强度影响越大。
换句话说,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水胶比较小的波动都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水胶比变化0.01,抗压强度变化5%左右。
在过去,混凝土只使用水泥一种胶凝材料,水泥的品种和质量一旦确定,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
如今,胶凝材料不在是单一的水泥,还包括矿物掺合料,水胶比与强度的关系变得相对复杂,相同的水胶比,强度不一定相同,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差别。
例如,水泥和粉煤灰品种和质量不变,相同的水胶比0.5,粉煤灰掺量30%与粉煤灰掺量50%配制的混凝土28d强度显然具有很大的差别;再如,相同的水胶比0.5,粉煤灰掺量30%与矿粉掺量30%配制的混凝土28d强度也是不同的;再如,相同的水胶比0.5,掺量同为30%的I级粉煤灰II级粉煤灰配制的混凝土28d强度也不相同。
等等……以上都说明现在混凝土水胶比与强度的影响不在是单一的影响,两者关系十分复杂,受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细度(比表面积)、活性、掺量等多种因素制约,甚至同种矿物掺合料,同样的质量等级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原材料和掺量一旦确定后,仍然符合水胶比与强度反比关系,只是更加不是线性关系。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1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此外,过低的砂率会使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与保水性变差,易发生离析、泌水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确定后,在胶凝材料(28 d)胶砂 强度一定的条件下,水胶比就被首先确定;再在泵送剂的 减水率和施工要求和易性已知的条件下,混凝土的用水量 就被确定了。混凝土的配合比经过了初步计算、试拌及和 易性调整、以及水胶比和强度调整,最终得到了实验室配 合比。其中的用水量和水胶比是一定的或是确定的,不应 变动,不然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变化。
泵送剂减水率为25% 泵送剂减水率由25%降为21% 泵送剂减水率由25%降为17% 泵送剂减水率由25%降为12% 泵送剂减水率由25%降为8% 泵送剂对水泥或粉煤灰的适用性好 泵送剂对水泥或粉煤灰的适用性较好 泵送剂对水泥或粉煤灰的适用性中 泵送剂对水泥或粉煤灰的适用性差 Ⅱ粉煤灰,适应性好 准Ⅱ粉煤灰替换Ⅱ粉煤灰 Ⅲ粉煤灰替换Ⅱ粉煤灰 更差粉煤灰替换Ⅱ粉煤灰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7%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8.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30% 砂含石粉或泥量1%,用水量不变。 砂含石粉或泥量6%,用水量增加20kg,还应增加减水剂。 砂含石粉或泥量11%,用水量增加40kg,还应增加减水剂。 砂含石粉或泥量16%,用水量增加60kg,还应增加减水剂。 碎石含石粉或泥量2%,,用水量增加10kg,还应增加减水剂。 碎石含石粉或泥量3%,用水量增加15kg,还应增加减水剂。 碎石含石粉或泥量4%,用水量增加20kg,还应增加减水剂。 已整形的机制砂 普通机制砂取代已整形的机制砂 碎屑(已去粉)取代已整形的机制砂 某山砂(部分风化)取代已整形的机制砂 小碎石20替换大碎石31.5 卵石替换碎石 外掺40kg膨胀剂,由于外掺,未增加泵送剂。 外掺40kg假膨胀剂(实为粉煤灰),未增加泵送剂。 外掺40kg假膨胀剂(实为石灰石粉),未增加泵送剂。 取代粉煤灰内掺40kg假膨胀剂(实为粉煤灰) 取代粉煤灰内掺40kg假膨胀剂(实为石灰石粉) Ⅱ粉煤灰取代40kg矿渣,超量掺入40×1.5=60 使用50kg假粉煤灰(实为石灰石粉) 使用70kg假矿粉(实含50%粉煤灰) 使用70kg假矿粉(实含50%石灰石粉)
所以只要有一个材料变了,(理论上)就要进行试验室 试拌,控制实际用水量,调整泵送剂的掺量。例如,换了 粉煤灰或水泥或泵送剂或砂等,就得试拌。更不能把搅拌 楼当成试拌的平台。 以下就由原材料品质降低而引起的多加水现象进行探讨 。
表2 由原材料等品质降低而引起的多加水现及混凝土强度降低的计算和分析
案例 水胶比 每方C35混凝土的原材料用量(kg/m3) 坍落度 抗压 胶凝材料 水 细骨料 粗骨料 泵送剂 (mm) 强度 (MPa) 400 180 +10 +20 +30 +40 不变 +10 +20 +30 不变 +10 +15 +30 不变 +10 +20 不变 +20 +40 +60 +10 +15 +20 不变 +10 +15 +30 +10 不变 +20 +20 +20 不变 不变 +10 不变 不变 不变 800 1000 8.0 200 43.2 40.7 38. 5 36.4 34.6 43.2 40.7 38. 5 36.4 43.2 40.7 39.5 36.4 43.2 40.7 38. 5 43.2 38. 5 34.6 31.3 40.7 39.5 38. 5 43.2 40.7 39.5 36.4 40.7 41.3 38. 5 38. 5 38. 5 43.2 38. 5 36.9 40.5 38.7 37.3 强度 降值 (MPa) 0 2.5 4.7 6.8 8.6 0 2.5 4.7 6.8 0 2.5 3.7 6.8 0 2.5 4.7 0 4.7 8.6 11.9 2.5 3.7 4.7 0 2.5 3.7 6.8 2.5 1.9 4.7 4.7 4.7 0 4.7 6.3 2.7 4.5 5.9 备注
由于等待时间长和温度 高等原因,坍落度降低 了,常在施工现场单独 增加用水量。
砂中含水率少计2.5% 砂中含水率少计5.0% 石中含水率少计1.0% 石中含水率少计2.0% 综合1=(31+41)案例 综合2=(32+42)案例
注:f =0.53×0.88×0.98×42.5×1.10×(400/180-0.20)=21.37×(1/0.45-0.20)=43.2MPa,配 制C35混凝土。
有个实例,可说明多加水造成的后果。某搅拌站的一 车混凝土拌合物很顺利地到达了工地,泵送到十层楼面浇 筑柱梁板,当打满柱再打梁和板时发现该混凝土拌合物严 重离析,无法使用,在被阻止前已浇筑约5方这样的混凝 土,导致这一浇筑区域的混凝土在第二天被清除、钢筋重 新布置和模板重新支撑,多支出人工费和材料费5万元。 对于上述混凝土拌合物的严重离析现象,普遍猜测是搅拌 楼上多加了水。查看搅拌楼记录和监控录像,前中后这三 车混凝土的用水量相同,卸料口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也 相当,搅拌楼没有多加水。后经监控录像可知是驾驶员未 清倒搅拌筒中的冼车水或其他积水。这些水就会使每方混 凝土拌合物单独增加用水量约为40 kg,导致本该正常的 混凝土拌合物严重离析,不得不拆除,造成损失。
10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41 42 51 52
180
43.2 42.0 40.7 38. 5 36.4 34.6 32.9 38.5
34.6 40.7 38.5 36.4 31.3
1.2 2.5 4.7 6.8 8.6 10.3 4.7 8.6 2.5 4.7 6.8 11.9
2.2忽视骨料含水率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多加了水 在原材料等质量稳定的条件下,按设计好的配合比拌制 混凝土,按技术要求控制混凝土质量。在通常情况下不会 增加用水量,电脑操控员或工艺员的权限一般定为每方混 凝土可增加不大于5 kg或不大于10 kg用水量。并应及时 汇报试验室主任,采取必要的措施。 一般情况下粗细骨料的含水率是常有波动的,如遇下雨 或在料堆的底层多会使骨料的含水率增加。假设由于粗骨 料的含水率少计1.0%和2.0%,则在每方混凝土中多增加 了10和20kg水而少用了10和20kg粗骨料;又假设由于细 骨料的含水率少计2.5%和5.0%,则在每方混凝土中多增 加了20和40kg水而少用了20和40kg细骨料。多加水和少 用骨料都会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1.引言 在胶凝材料(水泥+矿渣+粉煤灰+其它掺合料等)强度 及其单位体积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胶比或单位体积用水 量将是影响混凝土强度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在理论上,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仅为水泥质量的 24%左右。在水胶比为0.24时,混凝土拌合物是没有流动 性的,除非掺加特殊的高效减水剂。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获 得必要的施工和易性,在拌制混凝土拌合物时常需加入较 多的水,导致普通混凝土的水胶比提高,通常在0.30~ 0.70之间。当混凝土硬化后,多余水分残留在混凝土中形 成水泡,蒸发后则形成气孔,从而减小了混凝土抵抗荷载 的有效截面,并在气孔周围形成应力集中,进而降低混凝 土强度。
A0 A1 A2 A3 A4 B0 B1 B2 B3 C0 C1 C2 C3 D0 D1 D2 E0 E1 E2 E3 F1 F2 F3 G0 G1 G2 G3 H1 H2 I1 I2 I3 I4 I5 J1 J2 J3 J4
0.450 0.475 0.500 0.525 0.550 0.450 0.475 0.500 0.525 0.450 0.475 0.488 0.525 0.45 0.475 0.500 0.450 0.500 0.550 0.600 0.475 0.488 0.500 0.450 0.475 0.488 0.525 0.475 0.550 0.500 0.500 0.500 0.450 0.500 0.452 0.450 0.450 0.450
水对预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水能提高流动性也能降低强度。
摘要:本文就当今预拌混凝土强度随搅拌楼 用水量控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 水量增加与强度下降之间的关系以及原材料品 质降低与用水量增加之间的关系,得出原材料 品质下降是用水量增加和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精心设计好混凝土配合比,只要有材 料变了,就要引起注意,在满足强度及和易性 的条件下及时进行试验室试拌,以控制搅拌楼 实际用水量。 关键词:用水量;强度;预拌混凝土;原材 料品质
假设由于等待时间长和气温高等原因,在坍落度经时损 失量大的情况下,在施工现场单独增加用水量,有时会达 到每方混凝土中增加20~40 kg水。 在原材料品质良好的条件下,在搅拌楼每方混凝土中增 加20~40 kg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在细骨料的含 水率大幅度波动(料堆底层,或突然降大雨)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由此可见,单独增加10或20或40用水量,混凝土强度降 低率分别为5.8%或10.9%或19.9%。因此,对于工地加水 ,忍无可忍。在工地在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严重的情 况下,必须通过再掺加泵送剂的方法对和易性进行调整。
2.3忽视原材料品质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多加了水 在骨料含水率确定的条件下,按照设计好的(能满足强 度、和易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用于 搅拌楼,此时拌出来的混凝土拌合物,一定是以满足和易 性为准的。 满足坍落度要求,满足泵送,满足施工要求,不然或吵 架,或工地加生水,或浇筑面上再加水,导致混凝土强度 降低。 但在原材料品质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不进行检测,不 进行试拌,而且忽视这些波动,在搅拌楼在不知不觉中, 多加了水,而且似乎是有理由的多加水。这实际上要比工 地加生水,更不可取更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