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25、扁鹊见蔡桓公1(含答案)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扁鹊见蔡桓公》课后习题及答案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扁鹊见蔡桓公》课后习题及
答案
要想让自己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外还需要课后多做练习,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了扁鹊见蔡桓公课后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解释下列点的字词。
不治将恐深( )
火齐之所及也( )
疾在腠理( )
扁鹊复见( )
臣是以无请也( )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3、下列划分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君有疾/在腠理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扁鹊望桓候/而还走
D、臣/是以无请也
4、在文中空白处填空。
桓侯不应中应的读音是,与该字意思相近的两项是( )。
《扁鹊见蔡桓公》同步练习及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同步练习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题(一)选择题1.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为()A.蔡桓公(huán)桓侯(hóu) B.寡人(guǎ)骨髓(suí)C.腠理(còu)遂死(suì) D.火齐(qǐ)还走(xuán)2.下列各组中“益”字的用法与“不治将益深”中的“益”字相同的一项()A.精益求精 B.延年益寿C.合法权益 D.有害无益3.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翻译正确的一项()A.桓侯身体疼痛,派人搜索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
B.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
C.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
4.翻译有误的一项()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作为炫耀自己的功劳。
B.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我因此不再请他治疗了。
C.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在皮肤的纹理间的(小毛病),用热水悟,用药热敷,是可以治好的。
D.扁鹊望桓候而还走。
扁鹊远远看到桓侯,转身就跑了。
5.本文写作意图是()A.歌颂扁鹊高超的医术。
B.批评蔡桓公的讳疾忌医。
C.说明相信医生才能治好病的道理。
D.说明讳疾忌医终必丧生的道理。
6.从这则故事能够得出的启示是()A.有了病,不能讳疾忌医。
B.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及时改正缺点和错误。
C.要信赖医生,听从医生的劝告。
D.对人不能存有偏见,无端猜疑。
7.与原文不同的一项是()A.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将益深。
B.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C.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D.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二)填空1.《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_____》,体裁_______,作者__________,年,_______国人,是_________时代重要的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题及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题及答案《扁鹊见蔡桓公》阅读题及答案《扁鹊见蔡桓公》(山东淄博中考题)(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①立有间②臣是以无请也③达于汉阴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9、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
(2分)?甲:乙:10、(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1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8、(1)有一会儿(2)不问,不再说话(3)汉水南岸(4)用箕畚运?9、(1)扁鹊远远地看到蔡醒公就转身跑了(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10、(1)“讳疾忌医”的人(掩饰错误,顽固坚持、不愿改正错误的人);要点: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2)要点:正视困难,战胜困难(上海市中考题)(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扁鹊投石[注]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鄂教版七下扁鹊见蔡桓公同步检测题3篇

扁鹊见蔡桓公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2分)2.课文中“”这句话,说明了蔡桓公的病得不到治疗的根本原因。
(2分)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腠理()立有间()汤熨()骨髓()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不治将恐深(将:)⑵居十日(居:)⑶桓侯不应(应:)⑷桓侯又不悦(悦:)⑸故使人问之(故:)⑹司命之所属(属:)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3分)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通,义为⑵火齐之所及也通,义为⑶汤熨之所及也通,义为6.请用原文回答:(2分)⑴蔡桓公评价医生的话是。
⑵扁鹊望见桓侯还走的原因是。
7.概括以下两个人的性格:(4分)扁鹊:蔡桓公:8.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3分)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走:古义:,今义:。
⑵臣是以无请也。
请:古义:,今义:。
⑶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以为:古义:,今义:。
9.对本文说明的道理,有下面四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明扁鹊医术高明,是我国古代的神医。
B、说明扁鹊治病救人,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C、告诫人们,过分自信而不相信群众,是极其错误的。
D、告诉人们,不要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
10.扁鹊第一次进见时,“立有间”,最后进见时,“望桓侯而还走”,两次的表现有所不同,为什么?(3分)第二部分:(一)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候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训练卷-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训练卷(30分)甲文: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乙文: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解释加点的字词(10分)(1)桓侯不应.. ( 不理睬 )(2)汤.熨之所及也( 用药热敷 ) (3)火齐.之所及也( 调配,调剂 ) (4)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5)臣是以..无请也(因此)(6)居.十日,扁鹊复见(止,停)(7)不治将益.深(更加)(8)望桓侯而还.走(通“旋”回转,调转)(9)武王示之病.(疾病)(10)君与知之者谋.之(谋划,商量)2、下列加点“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B.君之.病在肠胃C.针石之.所及也D.司命之.所属3、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9分)(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您的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
第25课《扁鹊见蔡桓公》精题精练(鄂教版初一下)

第25课《扁鹊见蔡桓公》精题精练(鄂教版初一下)一、基础知识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扁鹊〔〕桓公〔〕腠理〔〕还走〔〕骨髓〔〕2、«扁鹊见蔡桓公»选自,作者是时代重要的思想家。
3、讲明以下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益:〕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桓侯故使人咨询之〔故:〕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及:〕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索:〕桓侯遂死〔遂:〕4、讲明以下句子的意思: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5、指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通,义为⑵火齐之所及也通,义为⑶汤熨之所及也通,义为6、请用原文回答:⑴蔡桓公评判大夫的话是。
⑵扁鹊望见桓侯还走的缘故是。
7、指出以下词语的古义和今义: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走:古义:,今义:。
⑵臣是以无请也。
请:古义:,今义:。
⑶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以为:古义:,今义:。
8、对以下句子明白得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大夫喜爱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看见桓侯时,远远看了一眼转身就跑。
C、桓侯故使人咨询之。
蔡桓公有意派人去咨询扁鹊。
D、臣是以无请也。
我因此不再咨询他的病情了。
9、扁鹊第一次进见时,〝立有间〞,最后进见时,〝望桓侯而还走〞,两次的表现有所不同,什么缘故?二、同步解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候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咨询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课练及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课练及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扁鹊见蔡桓公》阅读课练及答案《扁鹊见蔡桓公》阅读课练及答案《扁鹊见蔡桓公》1.《扁鹊见蔡桓公》选自_________。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扁鹊见蔡桓公》比较阅读及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扁鹊见蔡桓公》比较阅读及答案比较阅读两个文段,完成5—9题。
(19分)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不治将益深()(2)司命之所属()(3)色候固非服汤之诊()(4)后二十年果眉落()6、下面加点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立有间又何间焉b.桓侯故使人问之故人知君c.眉落半年而死。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d.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7、翻译下面句子。
(4分)(1)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2)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
8、蔡桓公和王仲宣的病开始并不重,为什么后来都变得无法医治?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5分)9、根据甲、乙两文的中心,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
(4分)参考答案:5、(1)更加(2)管,掌管(3)本来,原来(4)果真,确实,真的(共4分,每小题1分。
)6、c (2分)7、(1)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我因此不再过问了。
(2) 仲宣嫌弃他的话不顺耳,接受了汤药却不吃。
(共4分,(1)(2)每小题各2分)8、示例:原因:蔡桓公和王仲宣均有病却盲目自信,一再拒绝医生的劝告,不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
(或蔡桓公和王仲宣均因讳疾忌医不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
)(2分)教训:⑴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扁鹊见蔡桓公[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有间.(jiān)不应.(yìng)B.腠.理(còu)还.走(huán)C.汤熨..(tàng)(wèi)桓.公(huán) D.火齐.(jì)好.治(hào)2.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2)居十日,扁鹊复.见。
(3)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4)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5)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6)桓侯故使..人问之。
3. 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通,释义:(2)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通,释义:(3)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通,释义:4.下列加点字在词语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衡阳中考题)(1)讳疾忌医(隐瞒)无人问津(渡口)(2)不毛之地(草木)坦荡如砥(磨刀石)(3)无济于事(帮助)随机应变(应付)(4) 人云亦云(说)永垂不朽(倒下)5.判断下列句子内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扁鹊说的“在肌肤”、“在肠胃”、“在腠理”、“在骨髓”这几句话,表明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2)本文是以蔡桓公病情的发展为线索组织,按时间顺序记叙事件发展的。
()(3)《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故事告诫人们不要盲目自信,讳疾忌医。
因为蔡桓公的死,正是他盲目自信,固执己见,讳疾忌医的必然结果。
()(4)桓公说的"寡人无疾"这句话,说明蔡桓公的病得不到医治的根本原因。
()6. 请你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A.医生治好了没有病的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
B. 医生喜欢治没有病的人,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
C.医生喜欢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
D.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A.扁鹊看见桓侯转身就走。
B.扁鹊看见桓侯就往回走。
C.扁鹊远远地的望见桓侯转身就跑。
(3)桓侯故使人问之。
()A.桓侯特意派人问他。
B.桓侯故意派人问他。
C.桓侯这才派人问他原因。
7.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是,末期思想家,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他的文章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其峻刻峭拔的文风,与“”的雄辩,“”的恣肆,“”的浑厚,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2)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另一个是。
本文记叙的顺序是:。
(3)扁鹊,姓___________,名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人,医术高明,人们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___________的名字来称号他。
(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常用来比喻。
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应该___ ____。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一)课内精读(海南)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8.文中加点的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还xuánB、腠zòuC、汤tāngD、齐qí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立有间.:居.十日:10.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11. 按原文填空。
(1)表现桓侯固执,自信的一句话是:“。
”(2)从侧面写出桓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句子是:“。
”(3)桓侯对扁鹊的忠告所作的评价是:“。
”(4)写出桓侯傲慢自恃、讳疾忌医神态的两个词语是:“”“”。
(5)第四次见蔡桓公,扁鹊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12.本文说明的道理是:(二)课外拓展医扁鹊见秦武王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也。
”13.选择正确的解释。
(1)左右曰() A. 人名叫左右 B.左右的人 C. 左边和右边(2)扁鹊怒而投其石()A. 石子儿 B.石头 C. 这里指针石(3)君与知之者谋之()A.求 B.商量 C.计策14.联系上下文,补出句中省略的词语,并解释意思。
(1)扁鹊请除():(2)君以()告扁鹊: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_______ 16. 用原文回答,本文告诉我们:要,不要。
17.我们在本课学过一篇关于扁鹊的文章是《》,这个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中考链接]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搏……(一)阅读链接(湖北黄石中考题)贾人渡河济阴之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之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18.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贾人渡河(gu,经商。
)栖于浮苴(qi,停留。
)B、予尔十金(yu,给以。
)勃然作色(bao,蓬勃。
)C、向许百金(xiang,刚才。
)黯然而退(an,不舒服。
)D、舟薄于石(bo,迫近。
)许金不酬(xu,答应。
)19.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号”有两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
一读“hǎo”,义项有:①作名词,表某一名称。
②作量词,表人数及次数。
③作动词:如“号脉”。
一读“hào”,义项有:①拖长声音大声叫喊,②在声哭。
“号”在以上文章中出现两次,请根据文意参考字典分别指出其读音并解释其意义。
(1分)(1)栖于沲苴之上,号()焉。
(2)未至,贾人急号()曰:……20.文中“渔者载而升诸陆”一句中的“诸”与《愚公移山》一文中“”一句中的“诸”意思相同,可解释为:。
“若,渔者也”一句中的“若”与《陈涉世家》一文中“”句中的“若”意思也相同,可解释为:。
(2分)21.文中与“向许百金”中的“向”相对的词是:;与“舟簿于石又覆”中的“又”相呼应的语句是:。
(2分)22.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用文中语作答。
)对此,你的看法是:。
渔者见死不救的原因是:(用文中语作答。
)。
(3分)(二)新题链接(常州中考题)23.至少运用下面提供的一个成语,简要介绍你读过的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学过的课文除外)。
(3分)错综复杂若即若离急不暇择充耳不闻局促不安[创新写作]共鸣中挥笔,放飞思想的小鸟……24.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错误,关键是怎么看待缺点和错误,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正确看待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以“讳疾忌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材、题材不限。
400字。
25. 扁鹊见蔡桓公1.B。
点拨:还:huán——xuán。
2.(1)拜见,谒见;一会儿。
(2)又。
(3)用药物热敷;达到。
(4)主谓之间,不译;管,掌管。
(5)因此;询问。
(6)特地,特意;派。
3.(1)还同旋,回转,掉转。
(2)汤同烫,用热水焐。
(3)齐同剂,火剂汤。
4.D 点拨:垂应解释为“流传”。
5.(1)×点拨:判断此题的正误,关键之处是对“腠理”一词的理解。
如果清楚了“腠理”是“皮肤的纹理”的意思,那么,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便一目了然了。
(2)√(3)√(4)×点拨:蔡桓公说“寡人无疾”这句话,仅仅是说明他很自信,而对扁鹊的正确诊断和衷告,冷眼相待,置之不理。
在扁鹊离去后,蔡桓公对周围的人说的“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一句,说明了蔡桓公对医生的极度不相任,而且抱有反感情绪,这必然使得他的病始终得不到治疗。
6.(1)D 。
(2)C(3)A7.(1)《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法;孟子;庄子;荀子。
(2)语言;动作;扁鹊;蔡桓公;时间顺序。
(3)秦;越人;战国鄚人;扁鹊。
(4)讳疾忌医;那些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害怕批评而不愿改正的行为;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8.A9.间:一会儿。
居:经过,过了10.医生喜欢治疗没有病的人,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功劳。
11. (1)寡人无疾。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不应;不悦。
(5)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12.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
13.(1)B(2)C(3)B 14.(1)之;指代病;(2)之;指代左右的话。
15.你与懂得医术的人商量治病的事,却又和不懂得医术的人破坏这一计划。
假如像这样去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会一下子使国家灭亡。
16.“与知之者谋之”,“与不知者败之。
”17.《扁鹊见蔡桓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及时改正,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18.B(2分)19.满分1分。
(1)hao,大声哭(评音和释义全对给0.5分,否则不给分。
);(2)hao,大声叫喊你,(评音和释义全对给0.5分,否则不给分。
)20.(满分2分)投诸渤海之尾巴,(0.5分);之于,(0.5分);若为佣耕,(0.5分);你,(0.5分)。
21.满分2分。
今(1分);渡河而亡其舟(1分)22.满分3分。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0.5分),言而无信,人格贬值(意思相近即可给1分);是许金不酬者也;(0.5分),贪财重利,见死不救,太过冷酷(意思相近即可给1分)。
23.略。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