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和平的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什么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什么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一个国家在面对国际和国内安全威胁时所持的总体安全观念和战略理念。
它是国家安全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总抓手和总指挥棒。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国家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国家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安全政策的基本遵循。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为重点,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是全面的、多元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
它既包括传统安全领域的安全观念,又包括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安全观念,既包括国家安全,又包括国际安全,既包括国防安全,又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国家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
中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的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是国家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的集中体现。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的集中体现。
它是国家安全政策的基本遵循。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政策的基本遵循。
它是国家安全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总抓手和总指挥棒。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政策的核心内容。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总抓手和总指挥棒。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为重点,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是全面的、多元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
它既包括传统安全领域的安全观念,又包括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安全观念,既包括国家安全,又包括国际安全,既包括国防安全,又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
简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和内容

简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和内容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把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统筹起来,结合国内外新形势和实际,确立一套科学、完整、立体、系统的安全观。
它既不否认传统安全概念有其重要性和现实
意义,也不否认新型安全观视面有其独特价值,而是把传统和新型安全概念结合起来,形
成一个综合性的、完善的总体安全观。
一般而言,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首先,尊重宪法安全观,以宪法为核心,确保国家
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二是加强内部安全观,以打击非法行为、消除安全威胁为核心;三
是构建外部安全观,以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和平稳定为核心;四是推进社会安全观,强调
社会稳定,促进民生安全。
最后,把生态环境安全作为国家安全责任和义务,实现国家、
世界、未来共同发展。
要实现这一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国家在许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建立一个安全
保障体系和运行体系。
首先,确立正确安全观,深刻认识国家安全的高度和多层次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一种勇于担当、宽容包容的社会氛围,进而保证国家安全,避免极端行为风险;其次,建立政治体系,坚持独立自主安全政策,改善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范和处置
安全威胁;再次,加强经济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路线,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最后,加强
社会体系,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安宁社会环境;同时,加强环境体系和军事体系,实施综合防御,坚定正确的国际立场,有效调节两国关系。
总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极为广泛,是一种视角和思维方式,是把社会问题和社
会实践收入囊中,促进国家安全稳定性,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路线,必将为国家安
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安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科技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人身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观的总纲和总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观的总纲和总纲。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国家主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国家主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国家主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国家主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安全。
国家发展利益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国家发展利益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国家发展利益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国家发展利益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及其丰富内涵

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及其丰富内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提出的一种全面的、综合的国家
安全理念,它的主要内容和丰富内涵如下: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把人民的安全放在首位,强调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安全健康,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
2. 综合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安全领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和综合治理。
3. 以和平发展为基础的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和平发展为基础,主张通过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安全问题,反对使用武力或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构建和谐、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
4. 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安全,包括国家政权安全、领土主权安全、
发展利益安全等,坚决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容忍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5. 全域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全面的、全方位的安全观念,不仅关注传统安全领域的安全问题,也关注新兴领域、非传统领域的安全挑战,如网络安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等,要求采取综合、协同、有力的措施进行安全保障。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在于它超越了传统的安全观念,将国家安全与人民福祉、全面发展、和平稳定紧密联系起来,注重综合性、协同性和全域性的安全治理,体现了中国的安全理念和发展战略。
它强调国家安全是全面的、多元的,需要统筹兼顾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以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为构建和谐世界、实现共同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

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对自身安全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的理解和处理方式。
它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针对当前和未来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威胁,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安全提出的全新理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安全与发展相统一、内外安全相统一、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相统一。
这就要求国家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还强调了国家安全治理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治理是指国家动员一切资源,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依法加强各领域、各环节和各阶段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以保障国家安全。
在国家安全治理中,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都应承担自己的责任。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施需要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加强军队建设和战略威慑能力、加强法治建设和执法能力、加强社会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国际安全合作等。
同时,国家需要建立健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制度和机制,形成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实现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共同发展。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1000字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1000字《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随着国家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卫国家安全,中国领导人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本文将从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五中全会于201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旨在于维护国家的全面安全,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国家的利益作为安全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
其次,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安全观念要与时俱进,承认安全工作需要不断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再次,总体国家安全观注重全面发展,将安全工作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追求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的协调发展。
最后,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是一个整体概念,要综合考虑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等。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有利于加强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安全责任感。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引领下,人民群众普遍加强了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大家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合力。
其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
国家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只有保证国家安全,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可以更好地协调处理各个安全问题,从而确保国家的持续发展。
最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落实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须维护国家安全,避免外部干涉,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安全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明确的制度保障。
中国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内容

中国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内容中国国家总体安全观是中国政府关于国家安全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战略思想的总称。
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核心理念是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安全。
以下是中国国家总体安全观的主要内容:1.全面安全观:坚持全面安全观,认为安全是全面的、综合的,不仅包括传统的军事安全,还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多个层面。
2.发展是硬道理:将发展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3.人民安全至上:以人民安全为最高目标,强调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
4.政治安全:维护国家政权的安全,反对和防范任何分裂国家、颠覆政权的行为。
5.经济安全:确保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资源、能源、金融等战略性要素的安全,抵御经济风险。
6.军事安全: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提高国防实力,确保国家领土安全,维护国家的战略稳定。
7.文化安全: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
8.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活安宁,打击犯罪,加强社会治理。
9.科技安全:加强信息化建设,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保护国家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
10.生态安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
11.外部安全: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在国际上的安全利益,推动建设性国际合作。
中国国家总体安全观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国家安全的全面理解,注重综合施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800

强化国家安全意识800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一个国家在维护自身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安全的基础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理念和战略。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首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在于国家利益的维护。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保障国家利益的安全。
因此,一个国家必须加强自身的国家建设,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确保自身的发展和安全。
同时,国际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国家安全观也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其次,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注重发挥国家自主权的作用。
在国际事务中,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的安全为代价,任何国家都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三,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建设。
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要想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就必须注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建设。
只有让国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
最后,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个国家的安全不是孤立的,需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应该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工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和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战略思想。
我们应该深入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实践意义,加强自身的国家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和平的安全观
作者:颜晓峰
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21期
安全是生存与发展之基,保证国家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基本目标之一。
解答“实现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怎样保证国家安全”问题,构成了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治理这一重大战略课题,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之一。
国家安全观从本质上反映了国家安全现实需求。
“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这样一种忧患意识,表明了内乱外患、强敌入侵的潜在威胁,倡导的是居安思危的安全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成为可望又可及、可盼又可行的美好愿景。
越是走向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生活富裕,越是追求和平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越是需要基础稳定、运行有序、安全牢固。
适应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这是从组织领导上确保国家安全的制度设置。
2014年4月15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
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明确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新形势下保证国家安全、实现和平发展的理论指导。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中就包括为实现中国梦筑牢安全保障的伟大斗争。
这就要求国家安全观具有新的历史特点,反映新的时代要求,引领新的安全实践,概而言之就是谋求总体国家安全。
当今世界,国与国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日益加深,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
”国防安全、军事安全如此,整个国家安全也是如此。
当代社会已成为多层一体、多位一体、多类一体的综合体,系统要素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系统支配要素、要素塑造系统的协同效应。
国家安全是各领域安全状况的总体结果,国家安全治理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国家安全作为一个紧密相关、相互依存的系统,通过各领域的安全治理来达成总体国家安全的效果,又通过总体国家安全状态的保持来推动各领域的安全治理。
当代世界、当今社会时空联系更加紧密、耦合效应更加明显、复杂程度更加突出,要求摆脱安全治理上的简单、封闭、线性的思维方式,注重系统功能、信息机制、突变机理等复杂性规律,从而及时预防、主动控制、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问题。
系统安全观是符合现代社会安全治理规律的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总结我国历史上治乱兴亡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近代史上屡遭侵略、内乱不已、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惨痛教训,植入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乱”强烈安全意识;继承发展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宝贵经验,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作为国家安全的最高准则;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保证国家安全的特点和规律,妥善处理好维护国家安全的多种关系,增强了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性、实践性、指导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以创新思维看待当代国家安全,指出“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
因为各国已经利益交融、安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们要以系统思维推进安全治理,统筹维护、通盘考量,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着力重点、绸缪隐患,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要以法治思维治理国家安全。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强调用明确的法律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牢固树立法治的权威。
要以底线思维对待安全隐患。
要求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准备,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只有这样,国家安全才有着落,和平发展才有保障。
(作者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导)
责编/温祖俊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