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与民族复 (3)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点聚焦考点1九一八事变(1931 年9 月18 日)1.原因(1)日本方面:1929 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日本社会矛盾,造成政局的动荡。

(2)国际方面:英美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3)国内方面:蒋介石的大规模内战,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2.借口:___柳条湖事件_________。

3.地点:沈阳。

4.结果:蒋介石实行___不抵抗政策_________致使东三省沦亡。

5.影响:东北人民的反抗(局部抗战开始)(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考点2西安事变(1936 年12 月12 日,又称“双十二事变”)1.背景:日本加紧入侵华北,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2.目的:为了逼蒋抗日。

3.领导者:_张学良_______(东北军将领)和_杨虎城______(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将领)。

4.结果:在周恩来的调停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了__和平______解决。

5.意义: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3抗日战争(1937—1945 年)1.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 年7 月7 日,日本发动___卢沟桥事变________(又称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2.国共第二次合作:七七事变后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八一三事变:1937 年8 月13 日日本大举进攻上海。

6.中共七大(1945 年4 月,延安)(1)背景:抗战即将胜利,中国人民面临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2)内容:毛泽东作了《___论联合政府_____________》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中仅有的以中华民族的完全胜利而告终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中国就不断的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渐渐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虽然中国暂时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仍旧没有摆脱落后的现状,祖国领土不完整,民国仍然是列强手里的一块肥肉。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复兴民族精神民族解放引言:1931年9月18日,日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发动突袭,从而占领沈阳,继而攻占了吉林,黑龙江,至此,东北三省被日军所侵占,并利用前清废帝溥仪在东本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日军仅用微少军队就攻占下了东北三省,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有着莫大的关联,也使得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更加的肆无忌怠。

1936年12月12日,张学娘、杨虎城在多次劝谏将结束无果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蒋介石才被迫答应组织抗日。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卢沟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当晚八点,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

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1.抗日战争的胜利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在近代不断遭受着列强的野蛮侵略。

1840年到1919年间,清政府五次与西方列强的碰撞中均以失败告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是,中国人民从未放弃反抗外来侵略。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狼子野心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企图在三个月内全面占领中国以实现“东亚共荣”。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国共联合抗日的作用下,加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这是105年来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民族矛盾变成了阶级矛盾,主要革命任务从反帝反封建变成了反对官僚资产阶级,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转折点的思考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转折点的思考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转折点的思考【摘要】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转折点的思考。

抗日战争胜利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培育了民族精神,也带来了民族团结。

更重要的是,抗日战争促进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世界格局也有着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一大转折点,其意义将永远铭记于中华民族的史册。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在今天,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抗日战争的历史,传承民族精神,继续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引言: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文:中国命运、民族精神、民族团结、国家现代化建设、世界格局结论:历史转折点、重要标志、永远铭记、中华民族、史册1. 引言1.1 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卫抗击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而最终的胜利不仅挽救了中国的民族尊严,更使中国重新找回了独立和尊严。

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让中国人民意识到团结一致的力量是无穷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还在于培育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发扬了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不畏强敌,不惧艰难,坚定不移地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领土。

这种民族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前行,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源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培育了民族精神,还带来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世界格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标志,其意义将永远铭记于中华民族的史册。

1.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亿万中国儿女的共同梦想,是中国人民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责任担当,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

抗战胜利纪念日团结奋斗追忆光辉岁月

抗战胜利纪念日团结奋斗追忆光辉岁月

抗战胜利纪念日团结奋斗追忆光辉岁月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首历史长河,我们怀揣着对光辉岁月的敬仰与感念,纪念着那段伟大而艰难的历史——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即抗战。

每年的9月3日,成为了抗战胜利纪念日,让我们深感振奋与感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追忆光辉岁月,铭记英勇奋斗的精神,并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追忆抗战胜利的伟大抗战胜利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更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回溯历史,中国作为东方战线的主要力量,曾承受着日本侵略者肆意破坏的苦难。

但是,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独立、和平的渴望,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英勇抵抗,最终战胜了日寇。

在这场战争中,令人动容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

从万里长征到血战石岩,从百团大战到台儿庄战役,每一次的胜利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而国共合作更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北平之战、太原会战等见证了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共同为实现民族存亡大计而奋斗。

抗战胜利的一天,让中华民族重拾信心和希望,也为世界和平带来了新的曙光。

然而,伟大且艰辛的抗战历史也教育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和平、坚守和平,为和平而努力奋斗。

二、团结奋斗的力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充满韧性的根本所在。

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紧密合作,广泛团结各抗日力量,最终集结了庞大的民族力量,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团结奋斗的力量不仅在于内部的团结,也在于国际的合作。

在抗战期间,中国政府与各国结盟,形成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世界反法西斯阵线。

这种抗战胜利的团结合作范例深深影响着我们。

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团结合作更是我们应有的选择。

无论是对外团结,积极参与全球事务,还是对内团结,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光辉岁月永不磨灭岁月如歌,光辉岁月铭刻在历史的长廊中。

抗战胜利纪念日让我们追忆光辉岁月,更要唤起我们对那段伟大历史的深刻认识。

我们应该铭记那些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赢得了和平与自由。

为何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为何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为何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唐继忠物流管理(2)班20132203022046中国在抗战之前一直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国内一直都处于矛盾的战争状态,人民苦不堪言,生活水平更是艰难,在抗战胜利之后,人民渐渐的处于和平状态,家园正在重建,对于国内人民来说抗战胜利是历史性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的辉煌篇章,是中华民族以独立自主姿态融入世界现代文明的新起点。

中华民族复兴有两大历史主题: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

这两大主题本质上都是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现代文明中的边缘、依附地位和落后、受辱局面。

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应对的不仅是国内民族危机,还是人类文明危机,因而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双重意义上改变了中华民族与世界现代文明的关系。

一方面,抗日战争的胜利使西方列强侵略、掠夺中国的进程至此逆转,中华民族受辱、“挨打”的历史由此改变。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而且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另一方面,与近代以来其他历次反侵略战争不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还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国际意义,中华民族由此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打击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大部分,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战斗,防止了苏联两面受敌的困境,捍卫了人类的和平事业。

1945年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确认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民族复兴获得了全新的国际空间。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条件。

在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民族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实行了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策略;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于全国抗战的战略格局;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打造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

抗战胜利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基石

抗战胜利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基石

抗战胜利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基石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里程碑,它不仅意味着中国人民战胜侵略者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基石。

这场艰苦卓越的战争,不仅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抵抗精神,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不屈意志。

本文将从战争的背景、中国人民的奋斗以及抗战胜利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抗战胜利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基石。

1. 战争的背景中国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是指中国人民抵御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战争。

起源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随后中国东北全面沦陷,战争进一步扩大。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于侵略者,他们勇敢地奋起抵抗,并逐渐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对日抗战阵线。

此战,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战斗,更是全人类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

2. 中国人民的奋斗在抗战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然而,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富裕阶层还是贫困民众,全体中国人民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

他们捐款捐物,积极参军,支持抗战事业。

同时,中国军队也经历了从最初的艰难防御到顽强反击的历程,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3.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战胜利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基石。

首先,抗战胜利改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中国从一个被列强欺凌的弱国,崛起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

其次,抗战胜利对于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抗战历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强大的团结和奋斗精神,使得整个民族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崇高的声誉。

最重要的是,抗战胜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为中国的独立、富强和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伟大复兴的历史基石。

它以无数英雄的献身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代价,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抗战胜利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基石,赋予了中国人民更加光明的未来。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班级:机械专升本1501 姓名:张山海学号:31501111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奋起的历史转折点,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胜利进程,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为何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有以下点:(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点。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

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边缘,几经历史政权的更迭都没有改变这样的状况,其中最为主要的特征即是帝国主义在华的租借及特权。

(4)国民意识:抗日战争之前的国民意志衰败,颓废,即使五四运动,辛亥革命......都曾经唤起暂时的国民意识,但没有完全觉醒。

1937年全面抗日开始,日本要对我中华灭种亡族,这才彻底地激起了国民的意识和愤怒,中国人的思想才逐渐开始走出奴役。

抗日战争之前中国被列强瓜分,但在二战中,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遭受重创这给中国发展提供了较大的自由。

中国共产党也得以较快的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虽然遭受惨重损失,但却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了好多。

抗战胜利的历史重要性与中国民族复兴

抗战胜利的历史重要性与中国民族复兴

抗战胜利的历史重要性与中国民族复兴在中国历史上,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卓越的战斗,也是中国人民顽强抵抗外敌侵略的伟大斗争。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战胜利的历史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中国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首先,抗战胜利使中国人民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

在抗战初期,中国面临着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形势一度非常严峻。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而是奋起抵抗。

无论是军队还是民众,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这场战争让中国人民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任何敌人。

这种意识的觉醒,对于中国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次,抗战胜利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抗战期间,中国成为了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一员。

中国军队的表现和中国人民的抗击精神,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赏。

同时,抗战胜利也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点对于中国民族复兴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抗战胜利为中国民族复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没有放弃,坚持奋斗。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了中国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

同时,抗战期间也使中国意识到了科技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性。

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必须加强自身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这一点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抗战胜利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抗战胜利的历史重要性,就在于它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激发了他们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

总之,抗战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中国民族复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广泛传播了 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价值,促进 了各国人民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精神上的广 泛觉醒,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持久影响。” ——胡锦涛
抗战的胜利
原因:
1.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 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多次 会战,消灭了大量日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 气焰; 3.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了持 久战的战略方针 和一整套正确的作战原 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 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装抗击和牵制着大部分侵 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 中流砥柱。
继往开来: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彻底摆脱了被压迫和奴役的 境地,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开始慢慢地觉醒,但却 步履艰难,在曲折中艰难前行。改革开放的春风, 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之下,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 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 之路大步迈进。
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 殖民奴 役中国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 土完整,为民族复兴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契机 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 族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中华民 族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 不竭的动力源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近代 以来中国的国际形象,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 国地位,为中华民族复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 环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 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全会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2015/11/27
抗战胜利与民族复兴
日本投降
中共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奴役和 掠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生死较量 中,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 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 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世纪跨越:
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 临 ,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 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 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带领着改革开放 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 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 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 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
深圳经济特区
2015/11/27
伟大转折:
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 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他不 仅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理论,而且留下了宝贵 的邓小平精神。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 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 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 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 裕的道路。

伟大的民族复兴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目标后,沉着、负责地应对亚洲金 融危机和取得抗洪胜利,使中国赢得世界 赞许的目光;国有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民 营经济蓬勃发展;经过15年的努力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中国和世界在相互了解中一 步步走近。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共 产党与时俱进,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 要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的起步
从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始探索试行包产 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特别是 安徽凤阳的小岗村。
2015/11/27
参加包产到户的农民们的签字
小岗村的包产到户的成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很快土 谢谢欣赏
魏洪刚 陈思宇 尤贺雨 杨 杰 何才才 赵传志 朱曦 张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