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资料电子教案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提纲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第一,与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第二,从音义关系看也不是,不然世界上的语言应该是一样的,同样的语言有不同的方言;第三,社会发展变化对语言影响,随社会而分化或统一。
特殊: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语言没有阶级性: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
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成了阶级性特征没有。
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当然,语言没有阶级性,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是有阶级性的。
1.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2.聚合关系: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这些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聚合在一起,它们就形成了聚合关系。
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语音的四要素:音质、音高、音重和音长。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
辅音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檫音、塞檫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
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音位的对立和互补是划分音位的重要的原则。
对立: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例如普通话音节[p‘à] 和[pà]中的两个辅音。
语言学纲要(王洪君、叶蜚声等著)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期末考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注意:文字不是语言。
2、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意义的声音。
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3、条件变体——是指一个音位因受语音环境的制约而表现为若干不同的音素。
这些不同的音素所处的语音环境不同,相互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果他们在语音上又相似,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个音位,从而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4、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个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作用的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的各音素的音质虽有不同,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而把它们当作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
例如汉语武汉话里的[n]和[l]可以自由变读,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
5、区别特征——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
音位的辨义功能归根结底是由区别特征负担的。
例如汉语普通话里[pʻ]和[p]这两个音位靠“送气/不送气”这对区别特征来区别。
6、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汉语的轻声、变调,都是,如“西瓜”中的“瓜”念轻声,“展览”中的“展”念阳平。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五种:同化:如:瓜子儿,受儿卷舌色彩的影响韵母变为ə。
异化:比方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上声214调变成35调,如“土改”念成“涂改”。
弱化:从元音来说,如木头、馒头、噱头、石头等中的头,韵母单化为o。
从辅音来说,如“在”在语流中声母变为t或d或l。
脱落:比如“你们”常发成nim,“豆腐”说成douf。
增音:例如普通话语气词“啊”如果出现在后鼻音[ŋ]收尾的音节之后,就要变读为[ŋa]。
7、语法范畴——是对具有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概括而成的类。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徐通锵)详细复习资料_课堂讲义笔记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导言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
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
(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1、一般/普通语言学2、个别/具体语言学具体语言学(1)历时语言学(2)共时语言学(二)应用语言学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
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

读书笔记
书后半部分真题都是拔高题,旨在用理论分析语言现象,阐明语言暗中的原理。 清晰简洁,适合用来做思维导图和宏观把握,一些细节还是要翻书。 跟王红旗老师的语言学概论一比感觉....不是捧一踩一嗷不太行。 强推!教材上是大段的文字,比较乱,这本参考书把书上内容整理成了要点,框架清晰,重点突出,总结到 位!。 书中后半部分有较多的错别字和一些错误现象出现。
精彩摘录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中国、印度和希腊一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 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语音共性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把语音的最小线性单位称作“音素”。以语音的社 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音系学,把它们称作“音位”。 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称作“对立关系”。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 化。这种变化,我们称作语流音变。
(代码915)真题及 详解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 学系2012年语言学 概论(代码612)真 题及详解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 学系2011年语言学 概论(代码612)真 题及详解
作者介绍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导言 第1章语言的功能
第2章语言是符号系 统
第3章语音和音系
0 1
第4章语法
叶蜚声_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学习参

三、语言的作用是什么?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每个社会,无论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还是经 济十分落后的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语言是 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是联 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 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四、什么是社会?什么是交际工具?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同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 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既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交际工具是 指人们用来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 五、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现汉吧推荐精品课件
现代汉语课件库
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探索语言发展的共同规 律。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 科,处于附属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十、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中文系语言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教材 徐通锵 主编《语言学概论》 主讲 冯志纯
现汉吧推荐精品课件 现代汉语课件库
绪论
一、语言学的概念
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二、有关《语言学概论》
这本书是理论语言学的入门书,讲述三方面的问题:语言在社会中 的地位和作用,语言的结成体系(语音、语汇和语义、语法),语言 的发展变化。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 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基础。因此,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就毫不奇怪了。
完整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资料

完整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资料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__版)复资料导言部分本部分内容都需掌握。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学是一门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包括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以及发展变化等。
通过研究,人们可以获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提高研究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古代语文学包括训诂学、文字学和音韵学三部分。
其中,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问题。
编码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是通过空气振动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是经过大脑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受。
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二、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是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而历时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发展变化。
2.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是以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而普通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一般规律。
另外,文言是我国“五四”以前通行的书面语,而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或著作。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实际上就是一套规则系统,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在语言学方面,索绪尔提出的标志性理论认为,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
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两条根本的原则,而语言符号则是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统一。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1.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学习参考课件-文字版

绪论一、语言学的概念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二、有关《语言学概论》这本书是理论语言学的入门书,讲述三方面的问题: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的结成体系(语音、语汇和语义、语法),语言的发展变化。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三、什么是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学科的主体,它包括对个别的、具体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探索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
四、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五、语言学的分类1、理论语言学包括(1)、专语语言学—是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又包括从一个静止的时段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的共时语言学和从一个较长时段研究语言,研究语言动态的历时语言学;(2)、普通语言学一是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2、应用语言学一是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六、语言学分类示意图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历时语言学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七、什么是文言和文言文?文言是我国“五四”以前通行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或著作。
八、什么是“小学”?是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九、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的研究。
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第二,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探索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笔记,复习资料[1]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笔记,复习资料[1]](https://img.taocdn.com/s3/m/5ef648d6240c844769eaee9c.png)
语言学纲要考试提纲09.1.12考试题型:填空题,单选题,简答题,问答题,名词解释题等导言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P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P1文字、音韵。
训诂是我国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统称“小学”。
3、语言的构造P2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4、语言交际的五个阶段P3编码——发送——传递——接收——编码5、语言学的概念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有阶级性的,语言是全民性的。
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
语言不能够脱离言语,言语也不能脱离语言,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的区别是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其区别表现在:第一,从运用角度来说,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相对稳定,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由此产生的言语作品,是自由结合的,处于运用状态,言语始终是开放的。
第二,从表现形式看,语言是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要遵照这个系统的规则来使用它,是社会的,有共同性,也就是说语言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而且还要受某种特定语境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言语属于讲话者个人。
第三,语言的各个部分是有限的,抽象的;但言语是无限的,具体的。
联系表现在:第一,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因此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哪里有言语,哪里就有语言;哪里没有言语,哪里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言都是以言语的形式存在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资料《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导言部分本部分内容都作一般要求掌握。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4.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是经过大脑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受。
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二、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是共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以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是专语语言学。
什么是文言和文言文?文言是我国“五四”以前通行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或著作。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实际上就是一套规则系统,•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学方面,索绪尔的标志性理论--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两条根本的原则;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统一。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第一,交际工具,纽带;第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三,思维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为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沟通,彼此无法交流思想,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无法进行生产活动,社会就会因此而崩溃。
可见,语言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须臾也离不开的。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注意社会和社会现象两个概念。
注意语言不是自然现象:第一,与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第二,从音义关系看也不是,不然世界上的语言应该是一样的,同样的语言有不同的方言;第三,社会发展变化对语言影响,随社会而分化或统一。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4.语言没有阶级性: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
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成了阶级性特征没有。
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当然,语言没有阶级性,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是有阶级性的。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1、什么是思维?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首先,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存的,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如果没有思维,没有思想,人际之间的交流,无从谈起,语言的存在也失去了任何意义。
其次,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程度是相互适应的,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不可能一个社会发展到语言和思维脱节的地步,语言水平很高且思维水平很低,或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
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
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是说的和听的。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同一般符号一样,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一样,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的成员共同约定的,大家共同遵守。
2.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和强制性,线条性,系统性3.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其中重点理解任意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
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这也只能从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联系的任意性角度来解释。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要求结合人类不同的语言的种种现象来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
(3)所谓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
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
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定义-核心-展开)。
无论是底层还是上层,我们都能看到,语言结构二层性的核心实际上是以少驭多,以较少的单位组成上一层较多的单位,如语言结构上层的三级在数量上就是增量翻番,由下一级组成上一级,数量成倍扩大。
例如汉语,音位层只有30来个,它们可以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又可以组成数十万条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
语言就是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
在这个层级装置中,各个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层次的单位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
最底层的音位系统,一般只有几十个,它们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组合与意义联系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组合构成数万个词,数万个词再组成无数的句子。
在这些组合中,从音位到语素是最关键的,因为音位还只是形式,结合成语素后与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质的飞跃。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有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定义,二是举例分析,三是认识其作用。
1.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在一个结构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所以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并非是任意两个词就能构成组合关系。
2.聚合关系: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这些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具体结构中的符号和用来替换的符号)聚合在一起,它们就形成了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
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
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
因此,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三、语言的系统性第一,语言层级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第二,语言要素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第三,各个单位之间具有组合、聚合关系,具有功能上的联系。
组合关系是指符号和符号互相组合起来的关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则的,有选择的,语言中的词组成句子,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的,而是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这里的组合规则就体现了组合的关系,比如,“饭”、“我们”、“吃这三个单位可以组成”我们吃饭“这个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