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格布森
天鹅椅

天鹅椅天鹅椅简介:天鹅椅(Swan Chair)是50年代后期雅克布森为北欧航空公司设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皇家宾馆设计的经典家具。
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是闻名世界的丹麦建筑师与设计师,是当代成就极大的家具设计大师和工业设计大师,他的家具设计作品都是享誉国际的经典设计,现代时尚家具-天鹅椅(Swan Chair)便是其中之一;雅各布森的设计具有强烈的雕塑形态和有机造型语言,将自由流畅的雕刻式塑形,以及北欧设计的传统特质加以结合,使其作品兼具质感非凡与结构完整特色。
如此经典的设计在今天仍具有非凡的魅力。
雅帝家具生产的天鹅椅是时尚生活理念和品味的体现。
天鹅椅材料:1、天鹅椅外形像天鹅一样独特,结构简单,外形优美,宛如雕塑艺术品,是一款极具个性化的现代时尚家具。
2、一次性成型玻璃钢内坯,中间贴上一层海绵。
柔软、有弹性,坐起来舒适。
3、使用高档羊毛绒布或者全进口意大利真皮。
羊毛绒布天鹅椅的座垫内有海绵,可以取出来,方便清洁。
4、真皮的天鹅椅扶手、背面、靠背等部位平坦,皮管均匀,表面光滑,不起皱;纯手工缝线,流畅、美观、均匀自然,线条优美。
5、四星亮光铝脚,表面抛光处理,拐弯处顺畅,光滑不留痕迹,椅子可以360度旋转。
天鹅椅设计师和供应商厂商:雅各布森和深圳市雅帝家具。
天鹅椅设计师简介: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1902--1971)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与设计师,北欧的现代主义之父,也是丹麦功能主义的倡导人。
他在建筑、家具、灯饰、衣料以及各式各样的应用艺术上皆有很深的造诣,并成为享誉国际的传奇人物。
他的家具作品具有强烈的雕塑形态和有机造型语言,将现代设计观念与丹麦传统风格相结结合,注重材料的应用和完整的结构,巧妙的功能设计与大批量生产相结合,使他的家具作品具有非凡、永恒的魅力。
他享誉国际的经典设计有蛋椅、蚁椅、天鹅椅,AJ灯系列等。
雅格布森190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28年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毕业。
丹麦家具设计及室内设计风格

真正使丹麦在世界上出名的两位设计师是汉斯?韦格纳(生于1914年)和芬?尤 尔(1912-1989)。这两位设计师有着不同的背景。汉斯?韦格纳是位乡村工匠, 他在丹麦工艺学校接受了家具设计方面的培训;芬?尤尔则来自哥本哈根的国际 学院,他在丹麦皇家高雅艺术学院接受了设计方面的教育。二人对设计都有着令 人惊奇的感受,并深深地渴望创造出漂亮而实用的家具。于是在长达40年的时 间里,他们开发了一系列的家具精品,这些家具至今仍不失为上乘之作。他们生 产的名优家具品种如此之多——仅汉斯?韦格纳一人就超过了500多种——因为 不可能将他们的杰作一一介绍。汉斯?韦格纳别具一格的设计作品是1945年生产 的“中国椅”、1949年的“The Chair”以及1986年生产的圈椅。芬?尤尔的代表 作有为1944年家具师行业协会展览会设计的扶手椅以及1949年设计的老板椅。 这些椅子为丹麦赢得了领先世界设计潮流的声誉。1970年前后,意大利频繁在 世界各地举办家具展览会,特别是在科隆和芝加哥举办的展览会开始与丹麦家具 行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意大利设计师和家具制造商开始了新的尝试,他们试用 各种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这使得丹麦家具显得落后于时代。但是 只有居住在丹麦的设计师维尔纳?潘顿懂得如何使用新兴的人造材料开展新的设 计制作。这对于即将失去竞争优势的丹麦家具行业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 种局面不仅仅是由于来自意大利的挑战,还因为太多的成功而导致的后果。
这个时期丹麦家具设计者遇到的最大 的问题,就是家具制造正越来越趋向 于工业规模化生产。这意味着设计师 们要赶上时代的步伐,设计要比以前 更加合理。由于设计院校对设计师的 训练都是以手工工艺生产和艺术创作 为前期的,因此设计师与制造商常发 生矛盾。许多设计师感到制造商们只 着眼于利润率和批量生产;而制造商 们则觉得设计师只热衷于设计高档家 具,是为了出名。这个矛盾对于丹麦 家具设计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双方 缺乏一种共同前进的合作形式。
世界著名雕塑欣赏

世界著名雕塑欣赏1、《掷铁饼者(Discobolos)》,大理石雕复制品,高约152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希腊雕刻家米隆(Myron)作于约公元前450年。
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雕塑刻划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2、《大卫雕像》米开朗基罗26岁受委托雕塑30岁时完成,雕像由一整块纯白大理石雕成,据传大卫像原石来自阿尔卑斯山卡拉拉山开采而成,曾交予另一位雕刻家,但雕刻家发现石材硬度密度光滑,恐自己造诣不足,糟蹋瑰宝,后来才交予米开朗基罗。
早期大卫像的裸露曾引起争议,被强行穿上28片铜制无花果树叶来遮羞。
1527年佛罗伦萨暴动中被敲断左前臂,也曾经遭受雷击,1991年还有疯狂艺术家拿锤子敲伤他的脚趾,都经细心修护复原。
1873年原尊被迁移到艺术学院画廊迄今,在佛罗伦萨,后继者共复制有二尊大卫像拜访在公众场所展出,一尊是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另一尊在市政广场的大门前。
3、《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亚斯雅典娜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也是雅典城的守护神。
原作为巴特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
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
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4、《米洛斯的维纳斯》大理石高204厘希腊时期(公元前1世纪)作者米亚历山德罗斯。
丹麦家居设计的历史介绍

丹麦家居设计的历史介绍丹麦家居设计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丹麦家居设计的历史,供大家参考!丹麦家居设计的历史丹麦家居设计传统可追溯到450年前。
1554年,一些家居师创立了哥本哈根家居行会协会,其目的是开发制造高质量的家居和培养高水平家居师以维护本行业的市场。
200年后,1777年皇家家居杂志创刊,其目的是为皇室及其个部门设计生产统一的、高质量的家居。
皇室的家居由当时最有名的设计师按照样本来设计制作,家居图纸要交给全国的家居大师,然后由他们来按图制作。
经过短短的40年,于1815年这种做法就停止了。
这主要是由于上述做法对于质量和设计来将是极为不现实的,但却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丹麦皇家艺术学院还于1770年在哥本哈根创建了家居设计学校,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学徒工,让他们描画和学习大师的作品——这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所系统地培养家居设计者的学校。
19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丹麦没有出现独特的设计风格。
那时的设计师追求的是法式的,特别是英国式的风格,仅仅为贵族和政府官员设计家居。
工人、农民仍然不能代表令人感兴趣的消费阶层。
但是随着上个世纪末丹麦从农业型社会转向工业型社会,这一状况发生了转变。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另外由于体力劳动者和办公室职员两个新的阶层的出现,人们的社会意识增强,两个阶层的人都要求为他们提供的服务支付工资。
简单说来,也许这就是现代消费社会产生的原因。
当满足了吃饭、穿衣、住房和取暖等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后,人们还要购买家居,这个需求尽管起初很小,但却为家居行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当人们从狭小的单元房搬进较大的公寓和郊区的独立式住宅后,家居行业才真正起飞。
家居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年代,这时公共房屋工程上马,独立式住宅开始出现,第二阶段是在50年代,公共房屋和独立式住宅遍布城乡。
这一发展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住房文化,人们开始需求高质量且使用的家居。
艺术设计史重点

艺术设计史重点一、工艺美术运动1、威廉·莫里斯否定工业化和机械生产,目的是复兴中世纪的、哥特式的、自然主义的。
1857年离开建筑设计事物所,加入拉斐尔前派。
红屋的建成,非对称式,采用红色砖瓦,建筑结构完全暴露,采用哥特式细节:塔楼、尖拱入口等处。
具中世纪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典雅、美观,以及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设计特点。
莫里斯设计事物所:纺织品纹样设计、家具建筑设计、平面设计2、约翰·拉斯金对于这种现象,有三个人的评论影响最为巨大。
约翰·拉斯金,作为文艺评论家和作家,他对展品及水晶宫的看法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艺术与技术的分离,因此,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并从自然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和源泉,反对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要求忠实于传统的自然材料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感。
同时,他还强调设计应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的设计。
拉斯金的观点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反对机器生产的主要论点,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必要性和为大众服务的社会要求。
拉斯金主张美学家从事产品设计,要求美术与技术结合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创作认为设计的道路要向自然学习、具有表现现实的构思和创造能力学术上的缺陷:一方面为大众角度出发,对大工业化不满,另一方面却提倡从自然与哥特风格中寻找出路,这种出路显然不是为大众服务的。
建筑作品:红房子建成于1859年的结婚新房。
韦伯、莫里斯设计建筑设计四条基本原一一、红房子平面布局根据需要布置为“L”型,使用不对称形状。
外墙处理不加装饰材料,直接使用当地红砖,不对称L形面和窗户的随机排列,给人一种不拘礼和热情的气息。
整体建筑外表敦实、内部舒适。
二、每个室内都必须具有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个性,但与此同时,它又必须是一个将房房连接的大主题的变调。
对于红房子来说,各个厅室的大小和气氛虽然都不一样,但都在用材、细节和家具方面连贯一体三、每一个室内都应该如实地展现其结构成分。
天鹅椅

天鹅椅天鹅椅简介:天鹅椅(Swan Chair)是50年代后期雅克布森为北欧航空公司设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皇家宾馆设计的经典家具。
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是闻名世界的丹麦建筑师与设计师,是当代成就极大的家具设计大师和工业设计大师,他的家具设计作品都是享誉国际的经典设计,现代时尚家具-天鹅椅(Swan Chair)便是其中之一;雅各布森的设计具有强烈的雕塑形态和有机造型语言,将自由流畅的雕刻式塑形,以及北欧设计的传统特质加以结合,使其作品兼具质感非凡与结构完整特色。
如此经典的设计在今天仍具有非凡的魅力。
雅帝家具生产的天鹅椅是时尚生活理念和品味的体现。
天鹅椅材料:1、天鹅椅外形像天鹅一样独特,结构简单,外形优美,宛如雕塑艺术品,是一款极具个性化的现代时尚家具。
2、一次性成型玻璃钢内坯,中间贴上一层海绵。
柔软、有弹性,坐起来舒适。
3、使用高档羊毛绒布或者全进口意大利真皮。
羊毛绒布天鹅椅的座垫内有海绵,可以取出来,方便清洁。
4、真皮的天鹅椅扶手、背面、靠背等部位平坦,皮管均匀,表面光滑,不起皱;纯手工缝线,流畅、美观、均匀自然,线条优美。
5、四星亮光铝脚,表面抛光处理,拐弯处顺畅,光滑不留痕迹,椅子可以360度旋转。
天鹅椅设计师和供应商厂商:雅各布森和深圳市雅帝家具。
天鹅椅设计师简介: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1902--1971)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与设计师,北欧的现代主义之父,也是丹麦功能主义的倡导人。
他在建筑、家具、灯饰、衣料以及各式各样的应用艺术上皆有很深的造诣,并成为享誉国际的传奇人物。
他的家具作品具有强烈的雕塑形态和有机造型语言,将现代设计观念与丹麦传统风格相结结合,注重材料的应用和完整的结构,巧妙的功能设计与大批量生产相结合,使他的家具作品具有非凡、永恒的魅力。
他享誉国际的经典设计有蛋椅、蚁椅、天鹅椅,AJ灯系列等。
雅格布森190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28年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毕业。
心理学十大效应

一、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
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二、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概述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
工业设计史-第八章

精选课件
35
家具设计
风格:
瑞典的家具设计成就突出,弯曲木技术发达。以 曲木配以胶合板、纺织品等廉价材料,形式简洁, 颜色淡雅,功能完备,形成了瑞典“几何形家具” 的独特风格。
精选课件
36
➢ 代表人物:
布鲁诺·马斯森( Bruno Mathsson ,1907-1988)
设计特点:擅长材料的选择,广泛采用纤维织条 和藤、竹之类自然而柔软的材料,设计生产的曲 线型家具轻巧、舒适而富于弹性,并适合批量生 产。他的家具设计代表了瑞典居家环境富于人情 味的清新格调,为人们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提 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
?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些代表瑞典现代主义风格特色的设计师他们在坚持现代主义功能原则的同时强调图案装饰性与自然形态的合理利用采用木料皮革等自然材料充分考虑人体工学因素注重产品使用时的舒适安全与方便从而为瑞典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八章 世界现代设计
精选课件
1
现代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迅速发展, 到90年代已经进入高度成熟的阶段。设计面临新 的服务对象——全球市场。在国际主义风格大行 其道的时候,各国的设计师也在尝试如何协调国 际主义与民族主义,全球主义和地方主义特征, 经济中心和文化传统的问题。
精选课件
65
精选课件
66
精选课件
67
家具设计
特点:丹麦的家具设计融合自然美感和传统意味, 大量采用桦木、柚木、山毛榉木等自然材料,注 重借鉴手工艺传统的同时又适合批量化机械生产。 它别具一格地将自然、传统与现代特征融为一体, 品质典雅、造型轻巧而造价低廉,并能够适应广 泛的社会需求。
精选课件
➢ 1902年,出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 1927年,毕业于哥本哈根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在此之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麦简约之美设计大师雅格布森作品
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21:02
丹麦设计大师雅格布森作品
雅格布森190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28年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毕业。
从1930年至1971年去世,他一直致力于自己的设计事业。
它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批判的地方色彩",是传统手法与功能信条的冲撞。
概念还加上了雅格布森个人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其每一个作品均具有适合的尺度,细节和意念。
他还为自己的大部分建筑作品设计家具和配件,对作品,他注重细节,材料的选用,传统与实用的结合,从而产生概念与形式。
在雅格布森整体设计观的引领下,丹麦的家具和室内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风格:将形式、用途、施工、材料以及色彩融合在一起,追求一种平衡的效果。
它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便是视觉上的同一性,并以此来确保空间设计简洁纯净的本质。
丹麦设计大师雅格布森作品
整体设计的另一大特色是创造了并非简单相加可以获得的增值视觉效果。
许多设计师非常善于把握空间,家具和室内设计之间的微妙关系,他们在物品与物品、物品与空间、空间与装饰的组合处理中显示了一种天才的布局能力,比如窦型吊灯的柔和光线与落地长窗外灰暗的暮色形成的宁静质感;红色,橙色蛋型座椅与白色砖墙,跳跃的炉火营造出的慵懒和惬意;物品曲线与空间直线的交错显现传达出思方行圆的哲学意境……
丹麦设计大师雅格布森作品
“最好的设计便是没有设计。
”对丹麦的设计师来说,设计的永恒性在地作减法,即在不违背设计目标固有的复杂的特性的前提下,创造最简单的形式。
作减法的设计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生活在其中的人,正如设计师汉斯.威格纳(Hans J Wegner)所说,“在人坐上后,一张椅子的设计才算最的完成。
”
阿纳.雅格布森被认为是20世纪丹麦最有成就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和手工艺品设计师,也是仅有的几个将自己的名字隽刻在建筑与设计这两个领域历史里的设计师。
他的作品不仅是博物馆中的经典藏品,更成为丹麦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杯子或者一盏壁灯。
Arne Jacobsen 阿纳.雅格布森
生于哥本哈根,丹麦(1902-1971)
阿纳.雅格布森被认为是20世纪丹麦最有成就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和手工艺品设计师,也是仅有的几个将自己的名字隽刻在建筑与设计这两个领域历史里的设计师。
他的作品不仅是博物馆中的经典藏品,更成为丹麦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杯子或者一盏壁灯。
雅格布森主要作品有包括:
建筑:未来之屋(The House of the Future)
牛津圣.凯瑟林与默顿学院(St.Catherine & Merton college.Oxford)
哥本哈根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Copenhagen)
皇家酒店(The Royal Hotel)
斯代林之家(Stelling House)
设计:蛋型椅、天鹅椅(The Egg and The Swan)
蚂蚁椅(The Ant)
AJ灯(AJ lamp)
AJ门把手(AJ door-handle)
牛津系列(The Oxford Series)
佛拉系列装饰(Vola Fittings)
一个完整的家
雅格布森:最好的设计便是没有设计
见全文/index/index.aspx
阿纳·雅格布森被认为是20世纪丹麦最有成就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和手工艺品设计师,也是仅有的几个将自己的名字隽刻在建筑与设计这两个领域历史里的设计师。
他的作品不仅是博物馆中的经典藏品,更成为丹麦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杯子或者一盏壁灯。
雅格布森190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28年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毕业。
从1930年至1971年去世,他一直致
力于自己的设计事业。
它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批判的地方色彩",是传统手法与功能信条的冲撞。
概念还加上了雅格布森个人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其每一个作品均具有适合的尺度,细节和意念。
他还为自己的大部分建筑作品设计家具和配件,对作品,他注重细节,材料的选用,传统与实用的结合,从而产生概念与形式。
在雅格布森整体设计观的引领下,丹麦的家具和室内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风格:将形式、用途、施工、材料以及色彩融合在一起,追求一种平衡的效果。
它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便是视觉上的同一性,并以此来确保空间设计简洁纯净的本质。
整体设计的另一大特色是创造了并非简单相加可以获得的增值视觉效果。
许多设计师非常善于把握空间,家具和室内设计之间的微妙关系,他们在物品与物品、物品与空间、空间与装饰的组合处理中显示了一种天才的布局能力,比如窦型吊灯的柔和光线与落地长窗外灰暗的暮色形成的宁静质感;红色,橙色蛋型座椅与白色砖墙,跳跃的炉火营造出的慵懒和惬意;物品曲线与空间直线的交错显现传达出思方行圆的哲学意境……
“最好的设计便是没有设计。
”对丹麦的设计师来说,设计的永恒性在地作减法,即在不违背设计目标固有的复杂的特性的前提下,创造最简单的形式。
作减法的设计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生活在其中的人,正如设计师汉斯.威格纳(Hans J Wegner)所说,“在人坐上后,一张椅子的设计才算最的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