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功能观之辨析

合集下载

2024高考备考:语言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二) :语序不当-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2024高考备考:语言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二) :语序不当-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6. 并列短(词)语位置不当 在一个句子中,要注意并列短(词)语中各项的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 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位置不当的现象。 辨析时应重点注意以下技巧的应用: (1)认真分析并列短(词)语之间的时间先后、空间距离、范围大小、程度轻 重、情感流程、时局变化、数目常规、成绩名次、法定位置、对应承接等逻辑 关系,看有无违反逻辑关系。
边练边悟6 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语病,并加以修改。 (11)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
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答案】 应为“企业、商家”。
(12)从“生产锈带”到“生态绣带”,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中 国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决心之大、成效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答案】 改为“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
(2)倒序检查。对句中并列短(词)语问题如一时无法判断,可将语序前后调 换一下,如通顺,则说明原顺序有问题;反之,则无问题。因为在组织并列短 (词)语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语言习惯。
如: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警醒,引人深思。 辨析:并列短语位置不当。按照事理、逻辑次序,应改为“引人深思,促 人警醒,催人进取”。
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答案】主客体颠倒。主体“大多数中学生”和客体“鸦片战争以
来的中国近代史”颠倒了,应改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 的中国近代史是比较熟悉的”。
6.修改下面病句: 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
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答案】并列词语顺序不当。应为“理解、接受”。
7.修改下面病句: 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

播音主持的属性和语言辨析

播音主持的属性和语言辨析

一、播音主持的能力和地位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感知的材料越丰富,大脑和心运转得越敏感,语感越好,说出的话更具魅力,这就需要主持人有较强的语言功力。

语言功力是指语言的功底和能力,一方面是接收、判别和储存语言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发生、深化和驾驭语言信息的能力,二者的核心是语感。

语言功力包括观察力、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鉴赏力,其核心是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而言,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中心,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对于提高整个节目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主持人凭借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可以对节目现场气氛进行有效调控,提升节目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广播电视节目竞争愈发激烈,受众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播音主持人要与时俱进,从传统的播音腔向个性化、情感化的主持风格转变,通过语言表达技巧凸显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播音主持的定义播音主持看上去是语言表达工作,实际上它是三件事的有机结合,即驾驭内容、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的融会贯通。

语言表达是播音主持工作的核心,是播音主持工作的落实。

概述播音主持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狭义说,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就是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及其他非语言表达手段驾驭节目流程、传递节目内容的大众传播活动。

2.广义说,播音主持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是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运用有声语言及其他非语言表达手段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传播的创造性活动。

基于互联网技术媒介融合大背景,播音主持因媒介传播技术和方式的不同而有一些创作上的新技巧、新样态,而在内涵上有没有变化,则是个前沿性的问题。

三、播音与主持之辨在我国广播电视史上,从1949年到1981年,听众只知道播音和播音员的称谓;自198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空中之友》栏目设主持人徐曼之后,主持一词才为人所知;从1993年开始,我国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涌现出大量主持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播音主持之辨甚嚣尘上,直到现在也没有定论。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

并列 “也……也……” 关系 “既……又……”
转折 关系
“虽然……但是……”假设 “尽管……却……” 关系
“如果……就……” “即使……也……” “倘若……便……”
递进 关系
“““不不连但仅………………也而还……且 ……”……””选关择系
“““不宁与是可其………… … …就也不是不如………………”””条关件系
不对困难低头。(√) 不对于困难低头。(×) 他对我笑了笑。(√) 他对于我笑了笑。(×)
只能作转折连词。
固然、诚然

“这样办固然稳当,但是太费事。”

除能作转折连词外,还可以作副词

是否能替换成 文章流畅固然很好,但主要的还在于内容。
固然
他很喜欢那几只小鸭子,小鸭也固然可爱。(副词,实在)
2.从虚词搭配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一般不能换用。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 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 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1 个主观+ 1 个选择
2 个主观题 3 个主观题 2选择+ 1 主观 1 选择+ 1 主观
3个选择 2 个主观 3个选择 2 个主观 3个选择 2 个主观
补写句子 、修辞手法
填写成语 、句子表达效果 补写句子 、分析词语含义 、修改病句 辨析成语 、辨析修改病句 、修辞手法
语句复位、补写句子 辨析成语 、语句复位 、辨析修改病句
边练边悟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很多网友认为某星在北京迷笛音乐节上“溜白菜”是为了哗众取宠,
这种说法不免太________了。
(2)会晤中,两国领导人共同________了今后双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一

语言功能观之辨析

语言功能观之辨析

语言功能观之辨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具有丰富的功能和作用。

在语言学中,语言功能是指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目的和作用。

语言功能观之辨析是指对不同语言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从而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本文将围绕语言功能观展开辨析,探讨不同语言功能的特点和作用。

语言功能可以根据其使用的目的和效果进行分类。

常见的语言功能包括交际功能、表达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劝说功能等。

交际功能是语言用于交际的目的和效果,包括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

交际功能的特点是直接、明确,能够有效地表达和传达信息。

表达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表达个人情感、态度和观点的功能。

表达功能的特点是主观性强,能够反映个体的情感和思想。

描述功能是指语言用于描述客观事物、人物和景象的功能。

描述功能的特点是客观、具体,能够准确地描绘对象的特征和特点。

解释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解释和说明原因、结果和关系的功能。

解释功能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能够合理地阐述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劝说功能是指语言用于劝说、说服和影响他人的功能。

劝说功能的特点是说服性强,能够影响他人的观念和行为。

不同语言功能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衔接性。

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会根据不同交际情境和目的来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语言功能。

在日常口头交际中,人们常常会同时运用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描述功能,以实现有效的交际和信息传递。

在公开演讲或论文写作中,人们常常会同时运用描述功能、解释功能和劝说功能,以实现准确的表达和逻辑的论证。

不同语言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和衔接性,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系统。

不同语言功能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具有特定的表达方式和表达风格。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表达习惯,不同语言功能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风格。

交际功能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方式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英语强调礼貌、正式和礼仪,而汉语强调亲切、直接和真诚;表达功能在西方语言和东方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也有所不同,西方语言强调开放、直率和个性,而东方语言强调谦逊、含蓄和礼貌。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观辨析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观辨析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观辨析作者:郭燕孙浩琳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9期摘要:“语言游戏”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基础同时也是核心内容,主张语言没有普遍性和统一性的本质,而只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语言游戏,而且这种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语言游戏理论正是由于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生活形式才得到人们的理解。

而语言之为游戏,就必然涉及遵守规则的问题,而我们实际上却是在盲目地遵守规则,于是便出现了著名的关于遵守规则悖论的问题,并从个人无法私自的遵守规则来论证私人语言存在的不合理性。

总而言之,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对后世的影响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对传统哲学、整个哲学事业的消解以及当代西方的后现代哲学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日常语言一、“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和“生活形式”三者之间的关系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的两种语言观,一种就是以奥古斯汀的语言图像论为代表的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词代表的对象就是语词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认为这种类似于儿童学习语言的活动,即在语词与对象之间建立重复的联系,以便让儿童在听到语词的同时也产生出对语词的相应图像,可见它描述的是语言的“指称功能”,但它只适用于语言的一部分状况,不能把它当做全部语言的本质特征。

朴素语言观即是他构想的第二种语言观:“这种语言是用来处理建筑师A和B之间的交流问题而提出的”A用方石、柱石、板石和橡石四种建筑石料进行建筑,A提出传递石料的顺序,B来严格执行,因此他们使用一种由“方石”、“柱石”、“板石”、“橡石”这些字词所组成的语言来完成传递石料的行为(为此)。

A喊出名称,B就相应地传递对应的石料,因此就把这一系列的行为看作是一套完整的朴素语言。

可见人们学会运用这些字词是因为受到了特定的训练,因而它只是向我们展现这些词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使用的,而不描述关于语言的本质。

因为实践性是语言的特性,并且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要想正确地理解语言,就应该把它放到日常生活当中去。

2024高考备考:语言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考点与真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

2024高考备考:语言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考点与真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

【答案】 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接受治疗,才能有可能保住 自己的视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句式杂糅或不合逻辑,“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最迟”后面必须跟确定的 数字,而不能是一个范围,因此可将“内”删掉; “并”表示并列关系,而前后句子是承接或者条件关系,把“并”改为“才”; 前面句子主语是“患者”,而“尽可能保住视力”的是医生,可将“尽可能” 改为“有可能”。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②他虽然 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 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⑥这 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⑧记忆大 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 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也许正是牺牲了 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是搭配不当,“形成”与“听力下降”不搭配,可改为“导致暂时 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克服拖延呢?答案就是,制订明确 具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例如, 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 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 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 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务具有线索作用,更容易 让你产生行动的欲望,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
2024年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
语 言 运 用 : 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点分析,真题剖析
目标定位
1.了解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 2.真题比较剖析命题特点。

语言功能观之辨析

语言功能观之辨析

语言功能观之辨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通过语言,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见。

在语言学中,语言功能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

语言功能观的辨析是指对语言功能观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功能观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本文将对语言功能观进行辨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语言学概念。

我们来看一下语言功能观的起源和发展。

语言功能观最早是由美国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提出的,他在20世纪初对语言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语言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语言学家对语言功能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目前,主要的语言功能观包括功能主义语言学、脱离功能主义语言学、交际功能语言学等。

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同语言功能观的特点和差异。

功能主义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功能观的理论体系,它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交际和交流。

功能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注重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和意义。

脱离功能主义语言学则是一种对功能主义语言学的批判和否定,它认为语言的功能不仅是交际,还包括思维和表达。

脱离功能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规律,注重语言自身的特点和形式。

交际功能语言学则是一种脱离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延续和发展,它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实现交际目的和达到交际效果。

交际功能语言学注重语言在真实交际情境中的应用和运用,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表达意义。

我们来讨论一下不同语言功能观的应用和意义。

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语言教育和语言翻译,它通过分析和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帮助学生和翻译人员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脱离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语言研究和语言规范,它通过分析和理解语言的内在结构,帮助语言学家和语言规范者更好地了解和规范语言。

交际功能语言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语言交际和语言应用,它通过分析和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帮助交际者和语言使用者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表达。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及功能辨析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及功能辨析

“ 【9o。英 国语 言学 l- f 模糊 的概念 与理论 是美 国加 尼福 尼亚大 学控制 论 出 :整个 语 言 或 多或少是 模 糊 的”/5 ̄ s l n , 1—9 6指 Um 1 专家扎德教授 16 年在《 95 信息和控制》 杂志上发表的 家厄尔曼 (.l an 94 17 ) 出伏尔泰很早就谈 到语言的模糊性质 :世上不存在能够表达我们所有观 篇题为《 模糊集》 的文章中首次提 出来的。它的提出 标志着 科学思 维方法 的划 时代 的变 革 ,从 此诞 生 了一 念 和所 有感 觉完 美 的语 言 。这些 观念 和感 觉 的细致 差
( 阴师范学院 外 国语学 院, 江 苏 淮安 2 3 : 糊性是 自然语 言的本质属性。 多重原 因的共同作用下 , 法律语 言而言, 模 在 就 自然也 具有模 糊特性。 在法
律 的 实践 中 , 恰 当使 用语 言 的模 糊 性 以 产 生积 极 的功 效 , 应 同时 , 法律 语 言模 糊性 的适 当规 制 也 成 为 必要 。 对 关 键 词 : 言 ; 糊 性 ; 律语 言 ; 效 语 模 法 功 中 图分 类 号 : 3 H0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3 4 (0 )8 0 5 - 3 1 0 — 2 0 2 1 0 - 1 30 1 -
21 0 1年 8 月
社 会科 学 家
SOCI AL SCI ENTI ST
Aug. 01 , 2 1
( 8期 , 第 1 2期 ) 第 总 7
【 语言与文化研 究 】
( o8Ge e a . 2 N .. n rl 1 ) No 7
法律 语言的模糊性及功 能辨析
史 红梅


收 稿 日期 :0 l0 — 5 2 1- 6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功能观之辨析作者:叶丹敏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3期摘要:布拉格学派与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观都有功能主义的思想。

从语言功能的分类及相互关系、功能观的体现形式及突出贡献这两个方面探讨两者的一致性和相异性。

关键词:布拉格学派系统功能语法功能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061-02布拉格学派是20世纪欧洲最重要的语言学派,作为功能结构主义学派,它不仅继承了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传统,而且融合了20世纪上半叶欧洲语言学研究者的理论和观点,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国际性特征,提倡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来研究语言结构。

而作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具有国际性影响和地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不可能不受到布拉格学派的影响,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学家们非常重视语言的功能和意义研究,他们把语言看作一套与语境相联系的供人们选择的“意义潜势”系统。

因此,我们可以说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继承、发展和超越。

本文拟从语言功能观之角度,从语言功能的分类及相互关系、功能观的体现形式及突出贡献两个方面对两者的异同展开讨论。

一、语言功能分类及相互关系布拉格学派创始于1926年10月6日,由捷克英语语言文学教授马泰休斯担任主席,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泰休斯(Mathesius)、特鲁别茨柯依(Trubetzkoy)、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有两个代表组织:语言学协会和现代语文学会,称为新布拉格学派,成员主要有丹奈什(Danes)、费尔巴斯(Firbas)、斯卡尔(Sgall)等。

布拉格学派认为,研究语言应从功能入手,然后研究语言形式,即从说话人或写作者的角度去考查语言。

[1] 关于语言的基本功能主要有马泰休斯的二功能说、比勒的三功能说和雅各布森的六功能说。

布拉格学派认为语言是一个服务于交际的表达手段的系统,语言研究应从功能到形式,即从一个功能概念出发探究其实现形式,从语言所执行的任务出发,研究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

以布拉格学派为代表的20世纪上半叶欧洲功能主义的核心是语言手段的目的性,他们所指的功能是表现手段在实现目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或任务,研究语言功能归根结底是为了形式服务的。

反观系统功能语法,作为伦敦学派的继承人,韩礼德承袭了英国传统语言学重视意义研究的特点,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语言功能并加以分类,其目的是揭示体现在各种用途中的意义潜势的组成部分。

他划分了情景语境的三要素: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三要素的配置制约着三大元功能,即“语场(话语范围)制约影响着概念功能;语旨(话语基调)制约影响人际功能;语式(话语方式)制约影响语篇功能”。

[2]其中概念功能由话语的及物系统实现;人际功能由语气/情态系统实现;语篇功能由主位/信息系统实现。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们从功能和动态的角度出发,认为语言是一个功能系统网络,他们把语言看成一种动态的行为方式和社会活动过程,研究语言系统即是研究“社会的人”如何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意义的交流。

语言的意义即功能。

二、语言功能观的体现形式及突出贡献所谓功能,我们认为由以下三种含义组成:(1)指各类语言单位在上一层次语言结构中担任的角色。

如语法功能。

(2)指一种语言单位区别于其他语言单位的作用。

如指称、辨义功能等。

(3)指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所处的位置。

如思维、交際功能等。

[3]布拉格学派的功能观突出体现在音位分析和句法分析层面,侧重音位和句子的功能分析。

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侧重句法、语篇的功能分析,兼顾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强调语言的动态过程和语言学的应用问题,在句法分析、语篇分析、文学批评、外语教学及翻译理论的应用方面具有很强大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

1.音位分析受俄国喀山语言学派创始人库尔特内“必须明确地区分音素和音位这两个不同的语言单位”观点(1895)的影响,并且基于音位的区分功能,特鲁别茨柯依(1939)创立了音位学,研究语音现象在语言中的功能,把音位对立分成9大类别:双边对立、多边对立、均衡对立、孤立对立、否定对立、分级对立、等价对立、抵消对立及永恒对立。

而后雅各布森(1956)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区别性特征理论,把区别性特征而不是音位作为区分语音系统结构的最小单位。

布拉格学派在音位系统层面上尝试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其中区别性特征、标记性、功能负荷量等概念都为现今语言学家普遍接受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韩礼德也把标记性理论应用于语篇分析中的主位系统。

2.语义类型和及物性系统根据丹奈什的观点,句法研究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句子的语法结构层、语义结构层和话语的组织层。

其中他对语义结构层的解释区别于以往的结构主义学派。

他认为,句子的语义结构在本质上是对句中所有词意义的总体抽象概括,而不应局限于具体的词的意义本身,语义结构分析应以各种抽象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基础。

他提出5种语义类型:过程;施事―动作―动作对象;状态的承受者―状态;个体―个体特征的判定;个体―个体的归类。

[4]韩礼德用于阐释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理论则与丹奈什的观点非常相似,及物性系统以“过程”为核心,涵盖过程本身、过程中的参与者,以及和过程相关的环境成分。

他指出,客观物质世界中存在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存在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

[5]丹奈什的语义类型和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都是基于语义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而后者的分类和论述比前者更加详细和全面。

此外,在两者所归纳的语义类型中,有些类型其实是互相重合的。

如:布拉格学派的“施事―动作―动作对象”与系统功能学派的物质过程相重合;“状态的承受者―状态”“个体―个体特征的判定”和“个体―个体的归类”与系统功能学派的关系过程相重合。

3.交际动力和语境费尔巴斯对句子功能观的发展已涉及交际动力的概念,他研究了控制信息分布的规则,用交际动力的概念来测量信息分布情况,并指出,交际的本质是动态而非静态的,因此,句子中语言成分的交际动力在于它是否能够推动交际的发展,其交际动力值的大小由其推动交际发展的程度而定,并且是相对于句中其他成分的作用而言的。

费尔巴斯交际动力说的核心思想是语境,他进一步划分了语境的概念和分类,并指出四种语境:(1)最一般的语境即交际双方共有的经验知识;(2)语言交际正在进行时的直接语境,此语境范围要窄于一般语境;(3)刚刚出现的上文,范围更窄;(4)语境依赖。

[6]韩礼德则充分意识到语言意义和语言环境的关系,认为语言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所在的情境赋予的,其意义潜势是行为潜势的语言实现,语言行为受情境的制约,语言形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环境的制约。

此外,韩礼德一直坚持动态的语境观点,他认为“现实是由意义构成的,意义就其本质而言是不确定的(indeterminate),而且不受约束(unbounded)……人类思考的重点在于现实的动态波状部分……”。

[7]韩礼德关于语境的思想一脉相承于布拉格学派,相比较而言,韩礼德的动态语境观更加具体化和系统化,更能满足“描写的充分性”和“解释的充分性”。

[8]三、结语在索绪尔语言结构系统论和俄国形式主义历史背景的影响下,布拉格学派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形成了具有国际性的、独特的功能结构主义语言观,其中在功能观影响下很多处于萌芽状态的思想,如语义类型、交际动力、语境等思想是对当时静态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种反思。

他们启发了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们从以语言形式研究为主的结构主义走向围绕意义研究的功能主义,从聚焦于单一的“语言”的研究走向纷繁复杂的“言语”的研究,这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以语言功能观为导向,吸收了包括索绪尔、伯恩斯坦、伦敦学派、布拉格学派等众多语言学家和学派的思想,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把语言的意义、功能与语境相结合,通过精心构筑的体系,对语言的功能及其体现形式作出了细致的描写。

尤其对人们在特定语境中如何选择特定的语言形式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它必将影响未来的语言学研究发展方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王冬竹.语境与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4]Danes,Frantisek.A three-level approach to syntax [M].1964:225-240.[5]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Edward Arnold,1994.[6]Firbas..On the dynamics of written communic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J].In Charles Cooper and Sidney Greenbaum (eds.),Studying writing:Linguistic approaches,vol.1.40-71.Brou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1986.[7]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8]Martin,J.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2:89.責任编辑:刘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