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17笑教案新版语文版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17笑》word教案 (3)

《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文中三个形象的分析,理解冰心”爱的哲学”(2) 体会清新的语言风格。
(3)学习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及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体会清新的语言风格,学习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及表达效果。
教时:1课时教学过程: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参考:作者在雨后观景,一幅安琪儿的画勾起了作者的回忆,拉开思绪,回忆起了在过去岁月中所珍藏的两个笑容,抒发了这三种笑容带给作者的感受.(2)考考你的积累:听写词语: 闪闪烁烁,眼花缭乱,兀自,潺潺,濯,飘飘漾漾,绾.三、研读三幅画面,体会语言风格安琪儿的笑,小男孩的笑,老妇人的笑.(2)指名读课文,体会三种笑的特点,体会语言风格小结:作者大量的使用表意准确生动的单音词,这些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简约洗练,语流并无滞涩不畅,有助于作品意境的创学习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及表达效果。
C句子比较:比较后小结明确:2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及其作用。
(3)依照此种学习方法学习其他两幅画面,两种微笑。
(4)分析这三幅微笑的相似之处:这三种笑,都是对我这个陌生人而发的,把温暖和善意传递给了我,让我体验到了人世间的美好,以至于让我怀念至今,也体现了普通民众的一种乐观纯朴的情感,虽然深处困境,但仍没有放弃希望,也不忘给人以关怀。
四、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爱的哲学: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文章中最后一段画龙点睛:这笑容让作者如等陷阱,如归故乡,他们代表着爱,一种朴素的,不需要汇报的管爱,让作者找到了美好的精神家园和归属。
2、爱的哲学:这种给人带来温暖的笑容随处可见,随时可见,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不要感叹生活中出现的风雨,不必惋惜自己的落寞,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总会发现那温馨不需要会汇报的爱。
五、作业:1积累词语并造句2积累有关笑的歇后语或俗语3谈谈你对“笑”的理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笑 教学说明素材 语文版

教学说明
课文说明
本文最初发表于1981年4月15日的《光明日报》。
此时,“文化大革命”已结束4年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正在得到改善,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正逐渐散去,笑容又回到人们的脸上。
重新焕发了写作热情的高士其先生,尽管年已76岁,残疾的身体多病虚弱,却以欢快激昂的笔调写下了这篇充满笑意的科普短文。
本文从生理功能入手,首先阐述了笑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所起到的作用(1—8段)。
接着,作者将笑的“功能”扩大到人的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9—22段)。
最后,作者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对笑给予热烈讴歌,并表达了“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这正是高士其先生奋斗一生的最高目标。
本文虽是一篇科普文章,但极少使用专业术语,文字浅显易懂。
全文多用短句,并构成多个排比句,读起来节奏明快,活泼跳跃。
尤其是文章最后,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更显得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
教学建议
一、结合本文的学习,向学生介绍高士其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他们对高士其先生的崇敬之情和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师不必作过多讲解,可让学生多朗读几遍课文,并就“思考与练习”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三、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高士其先生和其他作家的科普著作。
九年级语文下册17《笑》教案(新版)语文版.doc

17.笑【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的内容,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思路。
(重点)2.熟读课文,体会本文灵巧活泼、生动有趣的语言。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015年8月13日,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全国上映,讲述一个无法绕过去的生死话题,却偏要用喜剧的方式去呈现。
影迷的评价是:又哭又笑的挣扎。
感兴趣的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这种“笑”。
现在,让我们走进《笑》。
二、预习展示1.文体简介。
科学小品,即文艺性说明文,但它与文艺作品不同,它运用文艺手法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切实可靠的知识,而不是塑造形象,因此也称Z为生动说明文。
2.读准字音。
嫣然(yan)骨骼(g0)笨拙(zhud)神采奕奕(yi)惬意(qi6)滑稽(jl)花苑(yuan)融洽(qia)3.理解词语。
嫣然:美好的样子。
惬意:称心如意。
不一而足:不止一种,而是很多。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笑容可掬: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
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來,形容高兴到极点。
三、合作探究(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1.快速地阅读文章,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划分出本文的段落。
明确:全文共29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阐述笑对人体健康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9-22):作者将笑的“功能”扩大到人的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第三部分(23-29):作者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对笑给予热烈讴歌,并表达了“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
2.在理清了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大家继续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明确:笑。
(2)按照一般的说明文的顺序,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吋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依据你自己的理解,本文是什么顺序?明确:逻辑顺序。
(二)熟读课文,赏析语言。
1.本文是一篇用文艺笔调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散文化的语言灵巧活泼,生动有趣,试结合语句加以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17课《笑》 语文版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笑》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部分来自《典中点》
1.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 文章从生理功能着手,阐述了___笑__对__健__康__有__益___; 继而从____哲__学___、___心__理__学__、 ___教__育__学__等方面 介绍了笑的社会功能;最后一诗般的语言对笑给予 热烈讴歌,并表达了“__让__全__人__类__都__有__笑__意__、__笑__容_ _和__笑__声__。__”的美好愿望。
重点品析第9-22段
部分来自《点拨》
3.第9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 这一段话使用了一系列意思相反的词语, 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各个方面揭示“笑”的特点, 语言简练而又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排 比的句式,使语言更有气势。
部分来自《点拨》
4.第22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列举《人民日 报》发表的笑的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笑有笑的诗 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部分来自《点拨》
1.【难点探究】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说明“笑”的作用的?结合作者 的遭遇,说说自己学了本文后,有什么启示。 【答案】从医学角度来看,“笑”能促进人体健康,因为人在 笑时,能扩张胸肌,使人呼吸顺畅;能及时产生胃液,促进人 体新陈代谢;能使血液循环加强,淋巴循环加快,使人神采奕 奕;能让全身肌肉都动作起来,使人精神饱满。而且“笑”还 具有很多社会功能,“笑”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艺术、 文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广泛的作用。“笑”能使人心情愉快, 也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高士其先生遭遇坎坷,身体残疾,但是,他在文章中却不 仅教给了我们有关“笑”的科学知识,还说明了“笑”的广泛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笑》教案(1)(新版)语文版

《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思路;⑵体会本文灵巧活泼的行文方式;⑶学会本文中的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的运用;⑷学习运用本文的整齐句式。
2、情感与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索、合作的精神;3、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理解笑的真正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⑴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思路;⑵体会本文灵巧活泼的行文方式。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析题,简介作者。
1、导入。
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可见会心一笑,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
笑,是内心感情的流露,而且是无需花钱的良药,使人心情舒畅……。
笑的好处是说不完的。
生活中的我们要抛却忧愁,展露欢颜,就要让笑容之花常开不败。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学习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一篇科学小品文《笑》,就是让物们明白笑的涵义与功能,愿我们的生活处处洒满欢笑,愿我们都能以青春的心态去笑对人生,让困难险阻的大山在笑声中坍塌。
2、简介作者:高士其(1905—1988)原名高仕錤,福州人,生物学家,化学家,著名科普作家。
3、析题: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既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散文。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笑的不少学问。
在阅读文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自己究竟懂得多少有关的知识。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划分出本文的段落。
明确:全文共3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明什么是笑。
第二部分:(3-23)生动说明笑有益于健康和工作。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24-32)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在理清了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学生继续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按照一般的说明文的顺序,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整理(逻辑)顺序。
依据你自己的理解,本文应该是什么顺序?(三)、学生自由地读课文,然后用笔勾画出你以前尚不理解的有关笑的一些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笑》教案(1)(新版)语文版

笑[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能力训练:在分析、朗读的基础上,能有条理地复述各部分的要点。
体会课文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思想情感教育:初步感受作者让生活充满笑声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课文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初步感受作者让生活充满笑声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讲一个笑话,引起学生的笑声。
问:笑有什么好处?学生发言,教师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一篇由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写的专门写“笑”的教学设计>文章——《笑》。
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分小组比赛:快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笑的词语。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考虑分段。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节为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我们”对笑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第2节至第31节为第二部分,具体说明了笑的成因、笑的生理功能、笑的不同声音、笑的种种学问、笑的精神功能。
最后一节为第三部分,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意愿。
(四)简要分析首尾两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后思考:①“我们”对笑的认识为什么会“更加深刻了”?②句中“更加”一词可以省去吗?明确:①“现代医学的发展”。
②不行,因为“更加”表示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层的意思,说明以前人们对笑还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的,如果省去就会与事实不符,也不能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本意。
2.朗读最后一段,说说这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愿,有什么作用。
讨论后明确:“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把悲惨的世界变成欢乐的海洋”是作者的一个美好的意愿,也是作者写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的真谛所在。
(五)分析第二部分的层次。
1.点名由一位学生朗读练习一。
2.播放第二部分的录音,按练习一第一小题中列举的笑的内容,把这一部分分成五个层次。
明确后板书:(2)笑的成因(3一8)笑的生理功能笑(9)笑的不同声音(10一24)笑的种种学问(25一30)笑的精神功能(六)布置作业。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笑》教学设计2

《笑》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笑》是九年级下册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语言活泼、行文节奏明快的科学小品。
作者围绕“笑”分门别类地进行说明。
文章深浅适中,生字词很少,适合学生阅读。
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笑”产生的机理,更可以体会到“笑”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时,可采用反复朗读的方式,从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辨、析、写等几个环节,把握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明确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笑”的机理和作用。
2.体会本文在说明事理方面的特点。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活泼灵动的语言风格。
4.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过程(以切入点1为例)(一)教学切入点1.采用“默读—朗读—品读”的常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并体会本文是如何说明事理的。
2.引导学生通过演和写进一步理解“笑”的机理及作用,以领会文章的意图。
(二)导入新课利用屏幕显示两幅图片。
一是“大笑的乔”,即已故的原外交部部长乔冠华仰天大笑的图片。
二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教师略作讲解,然后让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时收集的有关“笑”的语句。
在学生对“笑”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以设疑的形式引出新课,例如:“笑”大多是一种愉快的表情,我们经常笑,也经常看到笑,但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这些我们可以在高士其先生的《笑》中找到答案。
(三)诵读感知1.默读一遍,标出段落的序号,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画出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然后当堂选抄其中的10个。
2.朗读课文。
要求尽量读出文中那种欢快昂扬的情绪。
可采用指名朗读、分组读、齐读相结合的形式。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初步理清本文总-分-总的思路。
3.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要求根据屏幕上显示的“笑的形成、笑的形式、笑的作用、笑的辩证法、笑的哲学、笑的其他学问、笑的比喻”这七个要点,在课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对“笑”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这一特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 17 笑课件 语文版[1]
![九年级语文下册 17 笑课件 语文版[1]](https://img.taocdn.com/s3/m/b2984477d4d8d15abf234e94.png)
1.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 美好祝愿。阅读课文,简要说说“笑”能给人们的身心和社会 生活带来哪些益处?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能促进人体(réntǐ)健康, 因为人在笑时,能使身体有如下反应:扩张胸肌,产生胃液, 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的精神饱满。笑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必不可 少的。文中从笑的哲学、笑的本质、笑的现象、笑的内容和笑 的形式等方面作了深入分析,证明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及 艺术和文学上,都离不开“笑”。“笑”的作用是十分广泛的, 它是人们正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心情愉 快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生活和谐化的一个标志。
第十二页,共13页。
如文章(wénzhāng)的第24~27节,是这样写的:
笑,你是嘴边的一朵花,在颈上花苑里开放。你是脸 上一朵云,在眉宇(méiyǔ)双目间飞翔。你是美的姐妹, 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爱的伴侣,生活有了爱情,你笑得更 甜。笑,你是治病的良方,健康的朋友。
可以根据这段话,以“哭”与“笑”加以对比, 写一段话,也采用排比与比喻的修辞手法,字数不作 要求;也可以用“理解(lǐjiě)”或“友谊”作为说明 的对象来写一段话。
第五页,共13页。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既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散文。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优美(yōuměi)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笑的 不少学问。在阅读文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自己究竟懂得多少有关 的知识。
第六页,共13页。
科学小品,即文艺性说明文,但它与文艺作品 不同,它运用文艺手法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切实可靠 的知识,而不是塑造形象,因此也称之为生动说明 文。它是科普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方便 、灵活, 适应面广,既可 “小题大做”,也可 “大题小做”; 它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 实生活、社会科学联为一体。它融说理、抒情于一 体、一身而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 情致(qíngzhì)、随笔的轻松、诗的醇郁。所以一篇 好的科学小品,在较小的篇幅里有很大的容量,有 立体感和纵深感,令人 “俯而读,仰而思”,“执 卷流连,若难遽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笑
微笑是一种气质,气质得益于修养;微笑是一种境界,境界依靠磨炼。
爱微笑,就会爱生活;懂得了微笑,就会懂得珍惜自己。
把你的微笑留下吧,那样你的人生将会更充实,你的道路将会无限宽广!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和科普作品的特点;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重点)
2.学习文章亲切生动、浅显易懂的写作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
3.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地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可见笑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
笑,是内心感情的流露,而且是无需花钱的良药,使人心情舒畅……生活中的我们要拋却忧愁,展露欢颜,让笑容之花常开不败。
今天,我将和大家学习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一篇科学小品文《笑》,它让我们明白笑的含义与功能,愿我们的生活处处洒满欢笑。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2.生词注解
嫣然:美好的样子。
笑容可掬:形容笑容满面。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笨拙:笨;不聪明;不灵巧。
不一而足:不止一种,而是很多。
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惬意:称心如意。
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3.作者名片
高士其(1905—1988),原名高仕,福州人。
现代著名科普作家。
主要作品有《细菌大菜馆》《抗战与防疫》《菌儿自传》《微生物大观》《我们还在彷徨》《电子》《黑暗与光明》《我的质问》等。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朗读感知
教师:相信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已经感受到,本文虽是科普文,但极少使用科学术语,文字浅显易懂,节奏明快,语言活泼跳跃,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
那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轻快活泼的语气)
可采用听录音或者老师范读、指名朗读、分组读、齐读相结合的形式。
可进行学生朗读比赛。
(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朗读,然后由学生评委小组评分,授予获胜者“朗诵小能手”称号。
)
2.整体感知。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理清本文思路。
【父流点拨】结构分析,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29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8段):首先从生理功能入手,阐述了“笑”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第9〜22段):作者将“笑”的“功能”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第三部分(第23〜29段):作者用散文诗般的语言给予“笑”以热烈的讴歌,并表达“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这正是作者奋斗一生的最高目标。
(二)深层理解
在理清了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学生继续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交流点拨】笑。
2.说明文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依据你自己的理解,本文应
该是什么顺序?
【交流点拨】逻辑顺序。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思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对象
1.笑是怎样产生的?(课文第二段)
【交流点拨】笑料→大脑皮层→肌肉动作(笑)
2.文章从几个方面谈笑的功能?
【交流点拨】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谈笑的功能。
3.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了“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祝愿。
阅读课文,简要说说“笑”能给人们的身心和社会生活带来哪些益处。
【交流点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能促进人体健康,因为人在笑时,能使身体有如下反应'扩张胸肌,产生胃液,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的精神饱满(第2~8段)。
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文中从笑的哲学、笑的本质、笑的现象、笑的内容和笑的形式等方面作了深入分析,证明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艺术和文学上,都离不开“笑”。
“笑”的作用是十分广泛的,它是人们正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心情愉快的表现,也是社会生活和谐化的一个标志(第9~22段)。
(二)走进写法
1全文多用短句,构成排比,文字浅显易懂。
如:第5、6、7、8四段,都是由短句组成,用“笑在胸腔……”“笑在肚子里……”“笑在心脏……”“笑在全身……”,构成一组排比段,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笑”的功能更为突出。
文章虽为科普短文,但极少使用专业术语,文字浅显易懂,这也是本文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2拟人和比喻的使用,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文章最后一部分在前面对“笑”的功能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笑”进行了讴歌。
而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字显得更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
(三)走进主题
本文从生理功能人手,分析阐述了笑的功能与作用,并对“笑”进行了热烈的讴歌,表达了“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
三、拓展延伸
1.我来说一说。
关于“笑”的词语有很多,除了课文出现的,你还知道哪些?
傻笑狂笑苦笑耻笑嘲笑嗤笑讪笑哄笑嬉笑欢笑喜笑谈笑含笑讥笑大笑惨笑痴笑呆笑笑吟吟笑盈盈笑逐颜开笑声朗朗笑里藏刀莞尔一笑仰天大笑哭笑不得哑然失笑胁肩谄笑似笑非笑不苟言笑抚掌大笑付之一笑含笑九泉哄堂大笑回眸一笑眉开眼笑破涕为笑强颜欢笑鹊笑鸠舞谈笑风生谈笑自若啼笑皆非嬉皮笑脸嬉笑怒骂喜眉笑眼
2.我来演一演。
课文中写了各种各样的“笑”,试分别设计一个生活情境,表演下面的几种“笑”。
嫣然一笑捧腹大笑爽朗地笑热情地笑傻笑讥笑仰天大笑笑里藏刀回眸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