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的文献探究
继发性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继发性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血脂异常是指体内脂质代谢出现异常,引起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异常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过低,从而导致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预后恶化。
其中,血浆总胆固醇(TC)≥5.2 mmol/L,三酰甘油(TG)≥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 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判断标准。
继发性血脂异常是指某些影响脂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治疗后引起的血脂异常。
1.代谢综合征(MS)是继发性血脂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组具有相互关联的代谢障碍,包括肥胖、高血压、高TG、低HDL-C和糖耐量受损。
MS的存在会增加患者心血管和糖尿病的风险,尤其是胆固醇代谢异常的发生。
研究表明MS患者具有更高的LDL-C、非高密度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apoB水平,尽管HDL-C和apoA1水平保持不变。
因此,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药物干预对于改善MS患者血脂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慢性肾脏病(CKD)也与继发性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CKD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其机制与细胞膜和脂质代谢畸形、肾小球和肾小管分泌异常、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CKD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呈正相关。
因此,对于CKD患者,有效控制血脂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CKD患者具有药物代谢异常和药物副作用易发等特点,应遵循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3.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的另外一类因素。
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也较高。
常见表现为高TG、低HDL-C和apoA1水平,以及高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等。
具体机制可能与疾病本身的免疫炎症反应、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该常规检测血脂水平并积极干预调节。
血脂异常的中医研究进展

护条例等 因素影 响, 较少用 于造模 _ 。大 鼠具 有越 来越 明显 的 2 J
抗 A 能力 , S 因此 国外 高脂 血症 的研究 应用 大 鼠造模 呈逐 渐减
合物 是 目前 研究脂代谢异常致 A 及栓塞性 疾病作 用机制 的热 S
点 I ] l。 1
少的趋势 。小 鼠具有造模 成本 低 、 采样方 便 、 传背 景清 楚 、 遗 繁
研究 。金黄地 鼠在 C H代谢方面更接 近人类 , 并具有 成本低 、 造
模时 间短等优点 , 国际上有更 多采用金 黄地 鼠的趋向 , 主要缺 其
面、 多方 位 、 多因素研 究阐述调 脂药物 的作用机制 , 将使 调脂药
作用机制 的科学性 、 实用性更强 , 更具 临床价值。 3 血 脂异常的 中医药治疗 美国国家胆 固醇教育计划 A P1I 明确规定降低 U] T 1 ̄J I2 L—C为 C D防治的首要 目标。 中医认为 饮食 不节 、 H 脾失 健运 、 肝胆失 利、 肾气衰弱等是高脂血症 的病机 , 而补益肝 肾、 健脾化湿 、 活血 化瘀 、 消食化痰 、 正补虚等为其治法【 , 扶 1 H 。近年来 , 3 J 中医调 脂 研究取得 了较 大进 展 , 已由单纯 降低血脂 水平 进展 到调脂作 用 部位 、 途径及多指标研究 等方 面。 中药降脂有效成分有 : 大黄葸醌 、 枸杞多糖 、 茶叶多糖 、 芝 灵 多糖 、 人参皂苷 、 绞股蓝总 皂苷 、 三七 叶总皂 苷 、 刺五加 叶皂 苷 、 柴胡皂苷 、 大豆皂苷 、 大豆磷脂 、 葛根素 、 甘草 酸 、 山楂黄酮 、 橙皮 苷、 黄芩苷 、 白藜芦 醇 、 植物 固醇 、 泽泻 萜 醇 、 银杏 苦 内酯 、 茶多
脂 及其 调节方 面 , 应最 大
高血脂调研报告

高血脂调研报告高血脂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特指血浆中脂蛋白异常增多或其成分紊乱所致的血脂异常状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高血脂对世界人口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高血脂的现状、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提供给人们有关高血脂的科学知识,切实有效地防治高血脂。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人群,以全面了解高血脂的现状。
三、调研结果1. 高血脂的认识程度:调查发现,超过80%的受访者对高血脂有一定了解,但只有不到30%的受访者真正了解高血脂的危害。
2. 高血脂的危害:调查显示,受访者对高血脂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认识较高,但对高血脂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关联认知较低。
3. 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饮食调节是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的有效方式,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
四、调研总结高血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社会大众对高血脂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
为防治高血脂,个人需要加强对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重视,适当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体育锻炼和运动的时间。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高血脂的宣传和教育,建立健康饮食的监管制度,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指导。
五、建议1. 提高公众对高血脂的认知,加强高血脂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2. 加强学校教育,将高血脂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3. 政府加强对饮食市场的监管,提供更多健康食品的选择,降低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流行度。
4. 加强体育锻炼和运动的宣传,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加身体活动量。
5. 加强科学研究,深入探索高血脂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六、参考文献1.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 (GHO) data. Retrieved from [链接]2. García-Ríos, A., Pérez-Jiménez, F., Mairal-Macaret, J. R., et al. (2014). Understanding dyslipidemia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of Lipids, 1841(6), 1569-1578.3. Estruch, R., Ros, E., et al. (2013). Primary prevention of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Mediterranean diet.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8(14), 1279-1290.。
中国血脂异常调查研究结果发布

中国血脂异常调查研究结果发布医脉通2013-10-14分享10月11日,在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举行了中国血脂异常调查研究(DYSIS-China)结果发布会。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疾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发出呼吁,“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2006年在我国12个大城市27家医院的调查(第2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状况多中协作研究)表明,仅一半的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达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版》【点击下载】推荐的目标水平,由此可见,中国血脂异常控制形势严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携手合作,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基层医生关于指南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同时,在医患双方中推广血脂异常规范治疗和综合干预,以延缓、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并最大化地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研究简介DYSIS-China研究是一项多中心、横断面、非干预性研究。
该研究于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全国22个省市的122家3个不同级别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老年科、大内科等展开。
该研究由默沙东公司支持,由26位来自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和老年科的临床专家以及统计学、流行病学专家组成执行委员会,胡大一教授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
本研究在执行委员会的管理下进行。
共有超过700名临床医生参与本研究,研究共纳入25317例门诊患者。
该研究是目前中国血脂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评估最全面、代表性最强的实效研究项目之一。
研究中期结果由胡大一教授在今年的欧洲心脏病年会[ESC2013]上呈现,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中国血脂异常控制形势严峻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血脂异常治疗的研究又有许多进展,包括新的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国外有关指南的发布和推广。
此外,调查发现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血脂异常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以中医辩证为指导思想,并结合单味、复方中药、以及针药并施等方式能够提升治血脂异常的疗效。
文中对造成血脂异常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性地分析与讨论,并且总结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经验,为以后更加深入地研究与探索血脂异常提供参考。
标签:中医药;血脂异常;研究进展1 中醫对血脂异常病因的认知血脂异常症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并未有明显体征,只有当患者在进行体检或者进行其他疾病排除的时候才知道患有血脂异常。
当前对血脂异常疾病的了解渠道主要是通过一些古代的医学文献以及相关资料,以及大量的临床经验。
在古代医学著作当中,一部分医家认为造成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就是痰浊以及淤血所引起的。
比如说国内的知名医学专家王奇先生所使用的化痰健脾中药方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顺利地反证出痰浊和高脂血症这两者间的关系。
又比如著名专家陈民对血脂异常患者运用因子分析技术,顺利地提取出痰瘀互结证与脾气虚证这两种症候类型,并且确定出病位以脾、肝为主,痰、瘀以及气滞为主要病因。
通过上述的论点可以得出痰浊、瘀血以及肝郁气滞是引起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
2 治疗方法2.1 复方加减化裁治疗法涂晓龙研究员运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的方法,治疗病患36例,其中临床控制共有5例,其中效果明显的有1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可达88.89%。
董桂芬医师选择高血脂患者50例,用温胆汤加减法,其结果为:效果明显者10例,有效36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92%。
由于血脂异常的病位通常是在病患的肝、脾、以及肾脏等部位,因此有一部分医家就针对这三个脏器的不同生理特征来对血脂异常进行论证。
比如说何明明认为造成高脂血症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肝失疏治所引起的。
并且按照肼脏的生理特征,得出“治一脏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通过疏肝理气的方式能够帮助病患的血脉通畅。
高血脂症的国内外现状研究进展

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药物治疗和非药 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效果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脂水平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等指标,对 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目前国内外对于高血脂症的治疗策略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 中药物治疗以降脂药物和抗血小板药 物为主;非药物治疗以饮食调整、运 动锻炼和戒烟限酒为主。综合治疗策 略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脂 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同时,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也是非常 重要的,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 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2
国内外高血脂症流行病学研究
发病率与患病率
发病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脂症的发病率 逐年上升。
患病率
在成年人中,高血脂症的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增加。
地域差异与人群特征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的高血脂症发病率和患病率 存在差异,可能与当地的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01
02
03
饮食调整
控制饮食中脂肪、胆固醇 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 摄入,有助于降低血浆胆 固醇水平。
运动锻炼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 脂肪代谢,降低血浆甘油 三酯水平,同时增强心肺 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高血 脂症患者的风险。
综合治疗策略及效果评估
人群特征
高血脂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 吸烟者、有家族史的人群等。
影响因素分析
遗传因素
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 性,遗传因素是发病的重要影
响因素之一。
生活习惯
血脂异常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摘要血脂异常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随着年龄增加其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
国内外有大量关于血脂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报道。
本文对各种危险因素按照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增加、性别、遗传因素等,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心理健康状况等做简要的综述。
为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人群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ABSTRACT Dyslipidemia is not only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but also increases the risk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ports on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dyslipidemia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isk factors that could not be intervened,such as age,gender,genetic factors,etc. and risk factors that could be intervened,such as smoking,drinking,unhealthy lifestyles,high blood pressure,diabetes,mental health,etc.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and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for the crowd.KEY WORDS dyslipidemia;risk factor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是指血浆中一种或者几种脂蛋白的含量出现异常。
高脂血症的文献

高脂血症的文献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脂血症的发生与脂质代谢出现异常有关,其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脂质物质过高。
高脂血症的发展过程慢,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
但是它却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控制高脂血症十分重要。
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是饮食、基因、缺乏运动、药物等因素引起脂质代谢失调。
尤其是食物中脂肪、糖分、胆固醇过多,是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也会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
高脂血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高脂血症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血管损伤的发生及程度。
并且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同时也增加脓毒症、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因此,控制高脂血症是非常重要的。
有关机构推荐,每个人都应该定期检测血脂水平,特别是高危人群,如肥胖、高血压等人。
若血脂水平过高,应当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如饮食上合理搭配热量、减少脂肪及糖分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谷类食品、豆类的摄入;进行适量运动,每日走路、爬楼梯等都可以起到锻炼身体、调节血脂的作用;用药控制技术也可以采用,如利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同时也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高脂血症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严重问题,但是它又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因此,高脂血症的控制应该引起每个人的重视,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异常的文献探究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肥瘦大小寒温,有老壮少小,别之奈何?伯高对日:人年五十已上为老,二十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
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日:人有肥有膏有肉民黄帝日:别此奈何?伯高日:厢内不坚(一本云胭内),皮满者,肥。
胭内不坚,皮缓者,膏。
皮内不相离者,肉。
黄帝日:身之寒温河则伯高曰: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
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日: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肉者,身体容大。
脂者,其身收小。
黄帝日: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日: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
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
脂者,其血清,气溶少,故不能大。
此别于众人者也。
黄帝日二众人奈何?伯高日: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日众人。
黄帝日:善。
治之奈何?伯高日: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
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胀不能大者。
膏
①脂膏。
《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
”张介宾曰:“膏,脂膏也。
”
②心下部位。
《灵枢·九针十二原》:“膏之后,出于鸠尾。
”见膏肓条。
③肥胖人的一种类型。
《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
”
④用脂肪涂擦,起润泽的作用。
《灵枢·经筋》:“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
”
⑤中药剂型之一。
即膏剂。
膏者:
指肥胖而肌肉不坚的人。
《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
脂
①人体体质类型的一种。
这种人形体不很壮大,气血也不很旺盛,而肌肉坚实。
《灵枢·卫气失常》:“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
”
②脂膏,脂肪。
《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华食而脂肥。
”王冰注:“以食鲜美,故人体脂肥。
”脂人指脂肪肥厚的人。
《灵枢·卫气失常》:“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
肥人
①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
其肩、臀、股等处肌肉坚实丰满。
见《灵枢·卫气失常》。
②肥胖的病人。
《灵枢·终始》:“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脂肥
指脂肪肥厚的人。
《素问·异法方宜论》:“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
”
肉
①即肌肉。
详该条。
②肥壮人的一种类型。
《灵枢·卫气失常》:“皮肉不相离者,肉。
”参肉人条。
肉人
指皮肉结实,体型较大的人。
与肥人、膏人共为三种体型肥壮的人。
《灵枢·卫气失常》:“肉人者,上下容大。
”
治疗肥胖的核心药物是丹参、山楂、泽泻、黄苠、大黄、茯苓、白术、半夏;其治疗的核心药物是黄芪、白术、大黄。
治疗高脂血症的最常用药物为丹参、山楂、泽泻、黄芪、大黄、何首乌;其治疗的核心药物是丹参和山楂。
结论:中医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处方虽有相同之处,但是其治疗的
核心却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