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血脂异常及血脂调节药物合理应用(药学)

血脂异常及血脂调节药物合理应用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男,58岁,肥胖2年诊断:单纯肥胖症混合型血脂异常处方:吉非罗齐 0.3gx28片 b.i.d po辛伐他汀片10mgX14片 q.d 晚饭时po前言心血管疾病(C V D),其中最主要的是冠心病(CHD)和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欧盟,直接和间接的心血管疾病(CVD)花费达到1920 亿欧元,而其中主要的临床情况是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PAD)。
血脂异常的防治始终是CVD 防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血中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是CV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队列研究,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而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高脂血症。
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 )。
一般成年人空腹12-14小时血清TC超过5.7mmol/L;TG超过1.7mmol/L,LDL超过3.64mmol/L,儿童TC超过4.14mmol/L为诊断标准。
脂质异常血症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
因而,有人建议采用脂质异常血症(Dyslipidemia)的概念,也称为血脂异常,并认为这一名称能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的紊乱状态。
由于高脂血症的概念使用时间长且简明通俗,所以仍然广泛沿用。
血脂异常的常用专业术语名称简称惯称血脂代谢异常血脂异常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调整血脂代谢的治疗调脂治疗降血脂治疗调整血脂代谢的药物调脂药降血脂药血脂异常的危害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果有:●冠状动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
●脑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等。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脂异常合理⽤药指南解读—⾎脂异常诊治进展⾎脂异常合理⽤药指南解读—⾎脂异常诊治进展概述⾎脂异常是⼀类较常见的疾病,是⼈体内脂蛋⽩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胆固醇、⽢油三酯升⾼和/或⾼密度脂蛋⽩胆固醇降低等。
⾎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是冠⼼病和缺⾎性脑卒中的独⽴危险因素。
在我国⾎脂异常的发⽣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民的⽣活⽔平明显提⾼、饮⾷习惯发⽣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
病因⾎脂异常除少数是由于全⾝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脂异常外,绝⼤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引起的原发性⾎脂异常。
1.遗传因素原发性⾎脂异常是由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引起。
2.⽣活⽅式包括暴饮暴⾷、嗜酒、偏⾷、饮⾷不规律等不良饮⾷习惯及缺乏体⼒活动、精神紧张、⽣活不规律等。
3.药物作⽤长期服⽤某种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质激素、⼝服避孕药等。
4.继发性因素由于各种疾病继发引起的,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
分类和分型1.分类(1)继发性⾼脂⾎症指由于全⾝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脂异常。
可引起⾎脂升⾼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脂升⾼。
(2)原发性⾼脂⾎症在排除了继发性⾼脂⾎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脂⾎症。
已知部分原发性⾼脂⾎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另⼀部分原发性⾼脂⾎症的病因⽬还不清楚。
2.分型(1)⾼脂蛋⽩⾎症分型世界卫⽣组织(WHO)制定了⾼脂蛋⽩⾎症分型,共分为6型,如Ⅰ、Ⅱa、Ⅱb、Ⅲ、Ⅳ和V型。
这种分型⽅法对指导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脂⾎症有⼤的帮助,但也存在不⾜之处,其最明显的缺点是过于繁杂。
(2)临床分型从实⽤⾓度出发,⾎脂异常可进⾏简易的临床分型。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一、背景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的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等严重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血脂异常,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定期发布相关的管理指南。
二、指南主要内容1、血脂异常的诊断指南中明确提出了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数值,可以将血脂异常分为不同类型,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2、血脂异常的管理指南中详细介绍了血脂异常的管理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面。
其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3、特殊人群的管理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管理提出了建议,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指南建议应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低于100mg/dl的水平;对于老年人,指南建议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指南的意义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于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供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管理方法,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血脂异常。
同时,它也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用药建议。
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提出了建议,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四、结论血脂异常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遵循指南的建议,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特殊人群的管理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
血脂异常是指人体血液中脂质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血脂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血脂异常通常无特异性症状,但可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其他表现,如胸痛、胸闷、心悸等。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考试 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1 . 临床常用的血脂参数是· A.低密度脂蛋白·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Apo B· D.Lp(a)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暂无2 . 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临床情况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高血压· C.主动脉夹层· D.糖尿病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 :A答案解析: 暂无3 . 属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是· A.姐姐70岁冠脉植入支架一枚· B.母亲60岁行冠脉搭桥术· C.父亲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D.父亲50岁心电图“T波低平”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暂无4 .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 A.血清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B.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增高· C.血清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D.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暂无5 . 需要考虑原发性脂质异常血症的临床情况是· 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mmol/L· B.血T4、T3水平增高· C.血肌酐200μmmol/L· D.糖化血红蛋白7.6%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 :A答案解析: 暂无6 . 属于ASCVD的临床情况是· A.糖尿病+LDL-C 2.2mmol/L· B.血HDL-C 0.8mmol/· C.血LDL-C 5.6mmol/L· D.心肌梗死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 :D答案解析: 暂无7 . 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切点是低于· A.1.8· B.2.6· C.3.4· D.4.1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暂无8 . 中国男性血脂异常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腰围应低于 · A.100cm· B.95cm· C.90cm· D.80cm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 :C答案解析: 暂无9 . 血脂异常治疗循证医学证据最强的一线调脂药物是 · A.他汀类· B.贝特类· C.烟酸类·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 :A答案解析: 暂无10 . 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起始他汀 · A.高强度· B.中等强度· C.低强度· D.大剂量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暂无。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高血脂作为循环系统病变、心肌疾病、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而高血脂一般都会包括到胆固醇偏高、TG偏高、复合偏高型三种。
关于降低胆固醇的评定标准,在临床上一般为血浆中TC、TG、LDL-C水平,但降低胆固醇用药一般能够有效减少血浆中一个或多个指标,即TC、TG、LDL-C,以作用机制的不同为基础可把降低胆固醇用药分为很多种形式,如促进LDL分解药、复合调节剂、TC吸入剂/TC综合抑制药、促进TG水解药等[1]。
临床中,降胆甾醇药属于常规药剂一种,可以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对胆固醇转换有作用,而且对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表现也有作用,因而可以使脂蛋白代谢酶活化,对甘油三酯产生水解过程,因而起到了减低高脂的目的[2]。
降血脂药分为许多类型,但怎样选用合理且安全的药品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
虽然临床上存在许多降血脂药物,但由于个体差异,也有很多患者由高脂血症引发的疾病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治疗与控制[3]。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降低胆固醇药物药物的临床使用状况和合理用药情况加以分析,并试图通过剖析降低胆固醇药物临床使用状况,以促进降低胆固醇药物的合理应用,为当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和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了依据。
血脂蛋白血症,俗称为高血脂症(Hyperlipoidemia,HLP)是指因脂类新陈代谢或运作反常致使血清脂蛋白(下列俗称"血脂")水准偏高,从而引起一连串的如冠心病,脑中风以至心肌梗塞等的重大结果[4]。
同样,高血脂症还会引起高血糖、脂肪肝和肝硬化等慢性病。
降血脂药物指能明显降低人体血浆中TC、TG水平的药品,其多以树脂工艺类药物、烟酸类、贝特类药物、他汀类等西药和中药的复方居多[11]。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从药用植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在人体慢性病预防与治疗上具有很大意义。
文献资料中指出,在近些年,人们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天然药物提取物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物,在调节血脂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功效。
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研究证 明 , 降低血 中 T c水平 , 预防 和逆转 动脉 粥样 硬化 病 能 变的发生 和发展 。冠状 动脉一 级 、 级预 防试 验研究证 实 , 二 降 低血脂水平使冠状 动脉 的发病率 和病死率 下降。但 目前 , 众多
的 调脂 药 作用 强 弱 不一 , 用 的靶 点 不 一 , 上 患 者 脂 质 代 谢 作 加
成 减 慢 。HM .o G C A还 原 酶 抑 制 剂化 学结 构 中 的 开 放 酸 部 分 与 H —o MG C A极 为 相 似 , 胆 固 醇 生 物 合 成 的 限 速 酶 一 G C A 对 HM —o 的还 原酶 有 特 异 的竞 争 性 抑 制 作 用 。理 论 上 , 能抑 制 所 有 的 它 甲基 二 羟戊 酸 代 谢 产 物 — — 胆 固 醇 、 萜 醇 及 辅 酶 Q 的 形 成 。 多
T 四大 类 。 G
11 降 T . C药 11 I 胆 酸 螯 合 剂 : 脂 机 制 是 阻 止 胆 酸 或 胆 固 醇从 肠 道 吸 .. 调
同时 , MG C A还原 酶抑 制剂还可以增加 肝细胞膜 上 L L受 H o D
体 的 活性 及 数 目表 达 , 加 极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 L L 、 间 密 增 V D )中 度脂 蛋 白(D )L L颗 粒 的分 解 代 谢 , 加 肝 细 胞 内 A o I L 、D 增 p B的 降解 , 致 A o 的 利 用 减 少 和 含 A o 的 脂 蛋 白 颗 粒 产 生 减 导 pB pC 少 , 而使 V D 从 L L产 生 减 少 , L L转 化 为 L L也 减 少 , 血 清 VD D 使
血 脂 异 常药 物治 疗 的新 进 展
周 有森
【 关键词 】 动 脉粥样硬 化 ; 调脂药 ; 血脂异 常 【 中图分类号 】 R 92 6 【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7 3 9 ( 00 1 0 5 0 64— 2 6 2 1 ) 8— 15— 3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一、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普遍暴露,ASCVD 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1]。
中国ASCVD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血脂异常为ASCVD发生发展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之一[2]。
WHO最新资料显示,全球超过50%的冠心病的发生与胆固醇水平升高有关。
在ASCVD 防控方面,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借助于完成降脂治疗为主的三大任务,成功降低了冠心病死亡率[3];其中,贡献最大的胆固醇水平降低占24.25%的权重。
而近年我国冠心病死亡率不断增加,首位原因为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影响,占77%,明显超过糖尿病和吸烟,成为首要致病性危险因素[4]。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基层以及社区医务工作者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力军。
提高基层医生对血脂异常的认识、防治水平,对降低人群整体心血管风险,防治ASCVD发生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总胆固醇(TC)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1.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
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结合形成脂蛋白(Lp)。
脂蛋白为球状的大分子复合物,其表面是少量蛋白质、极性磷脂和游离胆固醇,它们的亲水基团突入周围水相中,从而使脂蛋白分子溶于血液,并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1.常用的血脂参数是? A.低密度脂蛋白?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apo B?
D.lp(a)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分析:否2.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临床情况如何?A.急性心肌梗塞?B.高血压?C.主动脉夹层?D.糖尿病?我的答案:参考
A.早发性冠心病(CHD)的家族史属于早发性冠心病(CHD)的家族史。
A.姐姐70岁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B.母亲60岁的母亲的冠状动脉搭桥术?
C.父亲的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D.父亲50岁的心电图“T波很低”我的答案:B:不可以。
4.混合性高脂血症指的是什么?A.血清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B.血清总胆固醇增加+甘油三酸酯增加?C.血清甘油三酸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D.原发性血脂异常的临床情况需要考虑的是? 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mmol/ L?B.血T4和T3升高?C.血清肌酐200μmmol / L?D.糖基化血红蛋白7.6%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 ASCVD的临床状况是?A.糖尿病+ LDL-C 2.2mmol / l
ASCVD高危患者中LDL-C的临界点是否低于?A.1.8?B.2.6?C.3.4?D.4.1我的答案:B:不可以。
8.中国血脂异常男性的腰围应低于?A.100厘米?B.95厘米?C.90厘米
具有最强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线降脂药物治疗血脂异常是?A.他汀类药物?B. beta?
C.烟酸?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我的回答:参考答案:答:没有。
10. 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初始他汀类药物?A.强度高吗?B.强度适中?C.强度低吗?
D.大剂量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分析:尚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概述
血脂异常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
病因血脂异常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血脂异常外,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
作用引起的原发性血脂异常。
1.遗传因素
原发性血脂异常是由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2.生活方式
包括暴饮暴食、嗜酒、偏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及缺乏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
3.药物作用
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4.继发性因素由于各种疾病继发引起的,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
分类和分型
1.分类
(1)继发性高脂血症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
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
(2)原发性高脂血症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
已知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而另一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目还不清楚。
2.分型
(1)高脂蛋白血症分型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共分为6型,如Ⅰ、Ⅱa、Ⅱb、Ⅲ、Ⅳ和V型。
这种分型方法对指导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高脂血症有大的帮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其最明显的缺点是过于繁杂。
(2)临床分型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型。
主要有单纯血清胆固醇升高的高胆固醇血症,单纯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此外,还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