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性格,妈妈做主
家庭教育课程--妈妈的角色与责任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妈妈的角色与责任有一种力量看不见,却无比强大,有一种温柔摸不着,却无限温存,有一种释怀触不到,却无尽原谅,有一种倾诉,却用心聆听,这就是母爱,母亲的爱只有增温,却无降温。
母亲的爱总是那么无畏,让你无惧!俄国著名的思想家别林斯基说过,母亲对孩子是用自己的心血神经和自己的整个生命来疼爱!她的爱首先是生理上的、天生的。
因而她的爱是超越一切的。
瑞士小儿科医生舒蒂尔曼博士调查发现,早起型孕妇所生孩子,一生下来就有早起的习惯,而晚睡型孕妇所生孩子也有晚睡的习惯。
这说明新生儿的睡眠类型是怀胎数月后由母亲决定的,即胎儿在出生前就与母亲之间存在着“感通”,正是这种感通,让母亲与孩子间能够协调一致。
对于生物学上“母子感通”这一极其重要的论断,人们却没有很好地去研究它,去遵循它的规律。
由于人们疏忽而忘却这一堆人类生命意义极其重要的规律,也导致了多少人间悲剧:那些感情冷漠的孩子、那些孤僻的孩子、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文学家老舍先生曾说:“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响,却失去了根。
”听完这些,妈咪们是否感觉——真是“压力山大”呀!看来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不能懈怠呢?那我们平时做的对不对呢?怎样的教育行为才是科学的呢?我们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谈妈妈的角色与责任。
一角色1.保镖——过度保护3岁的闹闹是个闲不住的小家伙,对一切都是那么好奇。
但是家里人总担心他被磕着、碰着,于是“双方矛盾”就此产生:他听见炒菜的声音,想去厨房看个究竟,妈妈担心他被刀叉、锅盆碰到,对其三令五申将厨房划为“禁地”;他想做滑梯享受一个人的冒险,妈妈非要拉主他的一只手才觉得放心;他看小哥哥放风筝非常过瘾的样子,也想跟他一起跑,却被妈咪喝住……孩子的好奇心就这样被人为地加了一堵“防护墙”,孩子更安全了,但慢慢地也更胆小了。
当妈妈处处担心出乱子时,也在无声地传递一种信息:世事危险。
好奇和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其间他们的行为难免会有些出格的地方。
优秀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8大特点

优秀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8大特点教育孩子对每个当妈妈的人来说都是一辈子都需要学习的功课,每个孩子都各有各的不同,每个妈妈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
今天,艾乐专家就给大家总结了优秀的妈妈一般都具有的特点:有趣又有点孩子气的妈妈: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你才知道他们的世界和你的不一样。
当孩子哭闹你又束手无策的时候,你可以蹲在地上和孩子一起哭哦,然后你会惊喜的发现:你这样做时,孩子不仅会停止哭泣,还会反过来安慰你呢!渐渐的也就变得更加懂事啦!尊重孩子:孩子是依你而来,却不是你的财产。
关于这一点,艾乐专家只想说一句:请让孩子独立,不要做包办妈妈,不要替孩子做决定!不攀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请不要总在他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
艾乐专家知道绝大多数的父母其实心里是非常清楚攀比对孩子是很不好的,也明白要做到不攀比真的很难,谁叫人性中天生就有“嫉妒虚荣”呢?可是很难并不代表做不到,不管别人如何炫耀自己的孩子,你只要微笑听着就好,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经常微笑:爱笑的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太差。
有一项研究表明:当妈妈经常对孩子微笑时,孩子会变得更勇敢哦!所以不管心情如何,一定要让自己露出微笑哦。
说话算话:诚信才是这个世界的通行证。
很多家长答应孩子做某件事,但往往都没有下文。
家长没当回事,孩子却认真了!所以为了不要打碎孩子对你的信任,如果你答应给孩子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也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会成长为一个诚信的人!善于沟通和倾听:你知道吗?99%的好妈妈都具备这一特点哦!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不管你在干什么请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倾听,孩子哭闹的时候请耐心安抚孩子。
经常鼓励孩子的妈妈:人的一生总会犯错,何况孩子?孩子沮丧时,请及时告诉他:妈妈相信你!平时孩子有好的表现时,也要具体地表扬孩子!然后你会发现,他真的越来越棒!有爱:让孩子更加懂得如何去爱人!请保持心地善良,比如遇到乞讨的人给点小钱又何妨,也许人家真的需要呢?努力成为一个受欢迎正能量的妈妈,孩子在你爱心的滋润下,也一定会成为拥有优秀品格的人哦!教育专家表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0-3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0-1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1、智力发展1.1从宝宝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就跟他谈话,实验证明,大人多和宝宝说话,宝宝开口更早。
1.2 帮助宝宝学会爬行,除了身体协调性外,爬行更能促进宝宝的求知欲,扩大安全求知范围。
1.3 学会几个小游戏,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跟宝宝做游戏,不管他会不会。
1.4 选择几样益智玩具,给宝宝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知识。
1.5 每天为宝宝读书或讲故事,不用讲太复杂,也不用每天换新的,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重复讲。
专家的话:0-1岁是宝宝出生后,在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从混沌走向开明,从无知到探索认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适当刺激和激励,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宝宝的多元智力。
2、情商教育2.1 妈妈每天至少亲自抱宝宝一小时左右,可能的话6个月前每天肌肤接触2个小时。
2.2 微笑,自己时常保持微笑也让宝宝学会微笑。
2.3 让宝宝学会等待。
让宝宝知道适当的等待是必须的,等待抱抱,等待喝奶,等待玩具。
2.4 和宝宝进行眼神交流,这样的精神交流下抚育长大的宝宝更善于同人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2.5 带宝宝参加一次比赛,比如爬行、喊叫等。
让宝宝从小具有竞争意识,懂得从竞争中获得乐趣。
专家的话:宝宝的个性,是父母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塑造而成,0-1岁的宝宝,父母不要以为他不懂,就不用教他。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
尤其是父母跟宝宝的语气、姿势,将对宝宝产生深刻的影响。
3、健康养护3.1 定期去医院做儿保检查和计划免疫。
3.2 给宝宝买把餐椅,逐步培养他定时吃饭的好习惯。
3.3 保持生活环境卫生。
1岁前,宝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创造一个清洁、清净的居家环境非常重要。
3.4 给宝宝做扶触和健身操,让宝宝的免疫力增强,体质更好。
3.5 出生后就可以开始游泳和水疗等,水是宝宝天生喜欢的东西,也有着你想不到的功效。
3.6 和宝宝在一起的时候,洗掉自己的妆容,用最干净最亲切的容貌跟宝宝接触。
3.7 0岁开始,保护好宝宝的牙齿。
如何养成孩子的好性格

我是Angel,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大家也都大一岁了。
在所有的人当中最开心的当然是小孩子了,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快快长大,这样就能自己做主;最操心的却是妈妈,“如何培养孩子”成为我们心中最大的问题。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东吉妈妈”的两篇文章:1.希望女儿不成为教育机制下的牺牲品2.女儿,妈妈想对你说…..正如东吉妈妈希望的: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不要为了别人,丢失了自己。
你首先是你自己,才能成为别人的谁或谁。
我希望我们都一起努力,不要对孩子说”笨”。
这不是当妈妈的一昧溺爱孩子,只能一言堂,不允许有其他的声音。
孩子需要有人陪伴他们,而不是躲在象牙塔中从上方对他们大呼小叫。
什么是自信心这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自我认定的。
自信心很重要。
信心很重要。
中国式的教育过程里,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家长的做法,经常是在挫败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低下。
会常常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会当着其他孩子面说”你怎么这不会,那也不会”。
我不清楚,女儿你今后的内心会是怎么样的感受。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妈妈小时候的感受。
小时候的妈妈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孩子。
你朱红妈妈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人见人夸聪明的孩子。
从在家乡武汉就读最好的小学,取得最好的成绩。
到去了香港,仍然读最好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
我们二个一起长大。
妈妈就是那个跟尾的人。
跟着她后面跑。
没有小大人的一切行为举止,没有给你外公外婆拿的出炫耀的成绩。
记得众人的眼光只有她。
但妈妈现在想说的事,你红红妈妈现在遇到各种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找妈妈当军师,无论职场还是情感。
用她的话,没有我,她也许没有今天的位置。
是妈妈教她进公司熟悉环境,去建立自己的团体,如何去和老板建立平台沟通,如何适时表现自己,如何的选择新公司。
是妈妈鼓励她去应征副总。
是妈妈陪伴她第一次情感,解答她在感情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她说妈妈是她的引路人。
后来,好不容易你红红妈妈十几岁去香港了,妈妈搬到了外公单位给的宿舍,里面都是有着背景有着较高素质的人群。
家庭角色定位之母亲篇

家庭角色定位之母亲篇作为母亲,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引导者。
我时刻都在为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环境而努力,当然,家庭的幸福应该是当下的幸福,当下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而不是压榨当下以期待未知的时刻和未来的状态。
尤其不要让孩子牺牲现在而为了未来,没有现在不可能有未来。
家庭教育并不复杂,也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般难处理,主要在于与孩子处好关系,跟他做朋友,譬如,你要跟孩子交流,就要弯下腰、蹲下身,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这样他才能与你有心灵的交融。
每个人在家庭里都会有好几个角色,在面对孩子时,你就要做好应有的角色,其关键点就在于定位。
于家而言,作为母亲,我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从孩子的身上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的模仿能力是超强的,教育孩子学校固然重要,但是家庭这一块也必不可少,每次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在心情不畅时总是会对他大吼大叫,这样是不对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正常成长是起着关键性作用的。
其实,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也是在成长着,孩子是跟我们一起成长的。
有时候,我们在孩子们的身上也能够学会很多东西,他们的坚持、努力也会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做好自己。
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要适当地引导,不走歪路,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正,避免问题扩大化,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过程,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也绝不可少。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十年的时间能改变很多,面对孩子的成长和不断的进步,我觉得对于孩子和自己而言,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我就会及时反馈给他,就像是镜子的作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作为他的母亲,那就是不做“驯兽师”,而要学做“镜子”,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家长的“权威”,转而和我们进行良好的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
“等一等”是很有用的。
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
孩子性格养成和父母的关系

孩子性格养成和父母的关系孩子性格养成和父母的关系孩子的性格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塑造的。
而在环境因素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进展。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假如父母以身作则,呈现出正直、宽容和和善的品质,孩子往往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
相反,假如父母以负面的形式进行教养,例如严峻、暴力或者冷漠,孩子很可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形成消极或者叛逆的性格。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和支持也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关注和支持可以增加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念,让他们有士气去探究和尝试新事物。
这种乐观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育孩子的乐观、自信和性格。
相反,假如父母对孩子缺乏关注或者对他们的努力和成就不予重视,孩子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导致自卑、焦虑或者懊丧等消极心情,进而影响其性格进展。
父母的教育期望和目标也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目标可以激励他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塑造乐观向上的性格。
假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者不切实际,孩子可能会感到压力巨大,甚至消失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因此,父母应当合理设置期望,并与孩子进行乐观的沟通,鼓舞他们在适当的范围内进展自己的潜力。
父母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假如父母之间的关系良好,家庭氛围乐观向上,孩子往往会感到平安和满意,形成乐观的性格特点。
相反,假如家庭中存在冲突、压力或者不和谐的氛围,孩子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表现出焦虑、敏感或者冷漠等不良性格。
所以孩子的性格养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密不行分。
父母的教养方式、关注和支持、教育期望以及家庭教育环境都会对孩子的性格进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当乐观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赐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制造一个乐观和谐的家庭环境,关心孩子培育健康乐观的性格。
母与子-孩子最好由谁带?(黄峥)

孩子最好由谁带?文:黄峥现在,城市里的宝宝大多都有个职业妈妈。
双职工的家庭生活,为照料婴幼儿带来了很多不便。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动用了各种方案:或是把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接来同住,或者高薪聘请专业的保姆或月嫂,也有人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的幼儿园。
到底哪一种方案最理想?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适合各个阶段的答案。
我们不妨一起来从宝宝的心理发展出发,分别看看各个阶段宝宝最需要谁来带。
0~1岁:最好由妈妈带。
宝宝从出生到一岁,是心理上与母亲共生的时期。
绝大部分婴儿只依恋于母亲一个人,这对于儿童建立对世界的基本信任和安全感非常重要。
此时,妈妈无疑是最佳的依恋对象。
这不仅仅因为母亲是最理想的哺育者;即使是非母乳喂养,妈妈对婴儿的照料也意义重大。
这是因为,第一,从宝宝的角度来说,在分娩前,胎儿已在母体中妊娠多月,对母亲的心率和体味等特征最为熟悉,母亲的陪伴本身就对婴儿有着安抚作用。
第二,从母亲的角度来说,出于生物的本能,绝大多数母亲在婴儿出生后的头一年里,都会自然而然地把婴儿的需要和愿望放在首位,优先于自身的需要。
心理学家把新妈妈的这种状态称为“对宝宝成瘾”,这是一种健康的成瘾,它使得妈妈始终对宝宝全神贯注,因而比任何他人都更容易敏感地关注到孩子的状态和需求。
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母子连心”。
即便爷爷奶奶有再多的育儿经验,但就“成瘾”这一点来说,恐怕是没有人能够替代母亲的。
当然,如果有人能协助新妈妈料理一部分生活,是很理想的事情;但最好不要频繁更换对象,比如频繁更换月嫂,往往会使儿童表现出焦虑不安和适应困难。
1~2岁: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部分替代妈妈一岁以后,蹒跚学步的宝宝大多可以与三到五个家人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
这时,爷爷奶奶们可以部分地替代妈妈,成为足够好的照料者,在妈妈上班或外出时照料宝宝。
但此时的幼儿仍然需要一对一的照料和关注,所以幼儿园仍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如果有可信赖的大人在身边,即使大人在做自己的事情,宝宝也会很安心地自己玩,或者充满好奇地探索周围环境,尝试新的身体技能。
孩子们只要你们听话就是妈妈最大的说说

孩子们只要你们听话就是妈妈最大的说说
1.只要孩子听话,懂事,孝顺,能够平安健康快乐成长就是妈妈最大的底气。
2.只要孩子听话,平平安安,健康,快乐成长就是妈妈最大心愿!
3.只要孩子们听话懂事,就是妈妈最大心愿,做父母的,哪怕再累,付出在多也是值得开心的,
4.这就是当妈妈的心声,再累再苦都无所谓,只要孩子们听话一切都值得,就是妈妈最大的骄傲。
5.虽然一个带孩子累,但是只要你乖懂事听话身体健康才是妈妈最大的快乐。
6.孩子们只要听话又懂事,就是妈妈最大的快乐。
7.宝贝都很听话,懂事,乖巧生你们是我意,养你们是我责,妈妈虽然给不了你全世界最好的,但只要你们要,只要妈妈有,愿你们有不伤人的修养也有不被人伤的气场,若没有人护你们周全,就请你善良中带点锋芒,为自己保驾护航,你们平安成长,就是妈妈最大
的快乐。
8.只要孩子听话,懂事,孝顺,能够平安健康快乐成长就行,他(她)们都是最好的,妈妈的世界很小里面装满了你,你们是妈妈最大的勇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性格形成离不开生活环境的影响,而母亲的子宫是人的第一个环境,母亲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胎儿都能够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
因此,母亲在怀孕期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到胎儿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对于胎儿性格的塑造,除了母亲的胎教外,还要做些有意识的精神刺激。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1、母亲以身作则
许多研究表明,孕妇的精神状态、情感、行为、意识可以引起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影响到胎儿的性格形成。
如孕妇有忧郁心情,缺乏活力,所怀孩子出生后会好委屈,长时间啼哭。
长大后感情脆弱,郁闷。
如果孕妇能正确对待孕期反应带来的烦恼,积极、坚强地克服怀孕后期和分娩中的痛苦,这种坚强的意志会影响到胎儿,为胎儿出生后能有自尊自强、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好性格打下基础。
胎儿接受母亲的影响是自然而然的。
特别在胎儿6个月以后,能把感觉转换为情绪。
这时胎儿的情感与母亲息息相通。
因此,在怀孕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当好胎儿的老师,塑造胎儿美好的性格。
2、有意识地进行精神刺激
有意识地进行精神刺激方面,重要是丈夫来操作。
实际是丈夫逗着妻子玩的喜闹剧,使妻子的情绪有片刻的波动,让这种波动影响胎儿,使他得到锻炼。
妻子怀孕早期如果恶心、呕吐、厌食,丈夫可以偷偷地做上一份酸甜可口、色香味俱全的美餐,放在妻子面前说:“你不想吃东西,我特地为你和我们的小宝宝备了一份好吃的。
”当妻子看到竟是丈夫亲自为她做的她平时最爱吃的美餐,那她一定很感动,并为丈夫对她和胎儿的关爱声到无比的欣慰,食欲大增。
能感觉到胎动的时候,胎儿有时文静,有时又乱踢乱动。
这时妻子往往会产生各种猜测,是男是女想得最多,怕生了女孩丈夫不高兴,家人不喜欢。
这时丈夫可以出题和妻子讨论。
如猜猜是男还是女,丈夫可以先装出喜欢男孩,讨厌女孩的表情,刺激妻子,然后再解释,无论生男生女都非常高兴。
在怀孕后期,丈夫可以趁妻子不备时给将要出生的孩子买漂亮的衣物,给妻子买一件纪念品,不动声色地放在床头,等妻子发现后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
在临产时,丈夫更要多方帮助和鼓励妻子克服分娩时的紧张情绪,坚信分娩顺利。
这些有益的刺激,将给胎儿日后坚强、自信的性格奠定基础。
实施这种胎教时要注意:
1、要在妻子毫无心理准备,也不知丈夫要干什么的情况下,使她感到意外的惊喜和激动。
2、要在妻子心情最好的时候,如果心情不好,也许会使妻子烦恼,不利于胎儿。
3、给妻子精神上的刺激只能是小小的,刺激不能过分,时间应是短暂的,愉悦的心情是浓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