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

• CK<5XULN无需换药,可酌情继续原剂量
• 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是 或减量。
他汀类药物应用禁忌证。
• CK>5XULN停用原他汀,权衡风险与获益
后考虑换用其他他汀的低剂量。
05 他汀的安全问题
长期服用增加DM风险9%-12%,但益处大于风险,有适应症均需要服用 •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TG升高,HDL-C降低,LDL-C升高或正常。 • 根据心血管疾病危险程度而确定LDL-C目标水平。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血清
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 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成人TC 平均值为4.50 mmol/L,高胆同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 TG平均值为1.38mmol/L,高TG的患病率为13.1%; HDL-C平均值为1.19 mmol/L,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 为33.9%。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
05 降脂药物
• 贝特类:主要降低血中的TG,轻度降低LDL,高HDL。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与他汀合用可再降低LDL-C18%。
• 高纯度鱼油制剂:主要成分n-3脂肪酸,明显降低TG,可能升高
LDL, 只适用于单纯的高TG血症。
• PCSK9:阻止LDL-R降解,可降低LDL-C50-70%
5 降脂药物—高TG
4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及目标值
极高危
高危
中危
低危
LDL-C
<1.8mmol/L
<2.6mmol/L
<3.4mmol/L
<3.4mmol/L
疾病或危险因素
ASCVD患者
1.LDL-C≥4.9或TC≥7.2 2.DM1.8≤LDL-C<4.9或3.1≤TC<7.2

血脂异常的调脂治疗合理用药ppt课件

血脂异常的调脂治疗合理用药ppt课件
这些数据支持在糖尿病患者中通过降低LDL-C来减少 CHD危险; 血糖控制对降低微血管并发症也是重要的
Adapted from Turner RC et al BMJ 1998;316:823-828.
57 -15 15 11
在UKPDS 中
强化血糖控制显著降低微血管病变
比率* 一般血糖控制 强化血糖控制 %危险下降 p (n=2729) (n=1138) 大血管
低危:(10年 TC>240 危险性<5%) LDL-C>160 中危:(10年 危险性5%10%) 高危:CHD或 CHD等危症, 或10年危险 性10-15% 极高危
*
TC>200 LDL-C>130
TC > 160 TC > 160 LDL-C > 100 LDL-C > 100
TC>160 LDL-C>100
中国高脂血症患者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2006)
危险等级 TLC开始 (mg) 药物治疗开始 (mg)
TC>280 LDL-C>190 TC > 240 LDL-C > 160
治疗目标值 (mg)
TC<240 LDL-C<160 TC<200 LDL-C<130 TC<160 LDL-C<100
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结论
糖尿病患者有大量冠心病事件, 多人首次心梗后死亡 LDL-C 在UKPDS中被证实,同时被所有的主要治疗指 南确认为降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危险的主要治疗目标 在UKPDS中, 强化血糖控制虽然可以显著降低微血管事 件(如视网膜病变),但是却不能显著减少大血管事件(如 心梗和中风)的发生 由于有效的血糖控制仅轻度改善 LDL-C 或 HDL-C,这 种改善通常不能达到临床指南建议的水平要求 糖尿病患者需要调脂治疗

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HDL-C≥1.0 mmol/L。
19
整理课件
4.慢性肾脏疾病(CKD)
尚无临床研究对CKD 患者LDL-C 治疗目标进行探索。 推荐治疗目标: 轻、中度CKD 者 LDL-C < 2.6 mmol/L,非-HDL-C <
3.4mmol/L;
重度CKD、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LDL-C< 1.8 mmol/L,非-HDLC < 2.6 mmol/L。推荐中等强度他汀类治疗,必要时联合胆固 醇吸收抑制剂。
4
整理课件
2.临床分类
临床分类
5
整理课件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
6
整理课件
血脂异常治疗原则
1. 临床上应根据个体ASCVD 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 治疗。(I类推荐,A 级证据)。
2. 将降低LDL-C 水平作为防控ASCVD 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 ( I 类推荐,A 级证据)。非-HDL-C 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Ⅱ a 类推荐,B 级证据)。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主要有: 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脏疾病等。 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 异常。
2 原发性高脂血症
除了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能量、高脂和高糖饮食等)与血脂异常 有关,大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单一基因或多个基因突变所 致,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
12
整理课件
他汀类
13
整理课件
他汀类
他汀可在任何时间段每天服用1 次,但在晚上服用时LDL-C 降低 幅度可稍有增多。他汀应用取得预期疗效后应继续长期应用。
他汀治疗后,LDL-C 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对危 险减少20%,全因死亡率降低10%,而非心血管原因引起的死亡 未见增加。

血脂异常及血脂调节药物合理应用(药学)

血脂异常及血脂调节药物合理应用(药学)

血脂异常及血脂调节药物合理应用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男,58岁,肥胖2年诊断:单纯肥胖症混合型血脂异常处方:吉非罗齐 0.3gx28片 b.i.d po辛伐他汀片10mgX14片 q.d 晚饭时po前言心血管疾病(C V D),其中最主要的是冠心病(CHD)和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欧盟,直接和间接的心血管疾病(CVD)花费达到1920 亿欧元,而其中主要的临床情况是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PAD)。

血脂异常的防治始终是CVD 防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血中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是CV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队列研究,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而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高脂血症。

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 )。

一般成年人空腹12-14小时血清TC超过5.7mmol/L;TG超过1.7mmol/L,LDL超过3.64mmol/L,儿童TC超过4.14mmol/L为诊断标准。

脂质异常血症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

因而,有人建议采用脂质异常血症(Dyslipidemia)的概念,也称为血脂异常,并认为这一名称能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的紊乱状态。

由于高脂血症的概念使用时间长且简明通俗,所以仍然广泛沿用。

血脂异常的常用专业术语名称简称惯称血脂代谢异常血脂异常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调整血脂代谢的治疗调脂治疗降血脂治疗调整血脂代谢的药物调脂药降血脂药血脂异常的危害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果有:●冠状动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

●脑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等。

【基层常见疾病合理用药指南】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版)

【基层常见疾病合理用药指南】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版)

【基层常见疾病合理用药指南】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版)一、疾病概述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或甘油三酯(triglycerid,TG)升高,因为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中循环,所以血脂异常是通过高脂蛋白血症表现出来的,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简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1]。

实际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等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血脂异常可降低冠心病、脑卒中事件的发生[2]。

二、药物治疗原则血脂异常的临床诊断多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依据,根据临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TC、TG、LDL-C和HDL-C的值分类[3, 4, 5]。

其他血脂项目如血清载脂蛋白AⅠ(serum 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血清载脂蛋白B(serum apolipoprotein B,Apo B)和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类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HDL-C血症,具体特点及临床用药选择见表1(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简称他汀)降胆固醇幅度有较大差别,但任何一种他汀剂量倍增时,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即“他汀疗效6%效应”[2]。

对他汀不耐受或LDL-C水平不达标者应考虑与非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旨在提高血脂达标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6, 7]。

他汀联合非诺贝特适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伴血脂异常的患者。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一、背景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的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等严重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血脂异常,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定期发布相关的管理指南。

二、指南主要内容1、血脂异常的诊断指南中明确提出了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数值,可以将血脂异常分为不同类型,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2、血脂异常的管理指南中详细介绍了血脂异常的管理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面。

其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3、特殊人群的管理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管理提出了建议,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指南建议应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低于100mg/dl的水平;对于老年人,指南建议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指南的意义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于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供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管理方法,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血脂异常。

同时,它也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用药建议。

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提出了建议,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四、结论血脂异常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遵循指南的建议,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特殊人群的管理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

血脂异常是指人体血液中脂质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血脂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血脂异常通常无特异性症状,但可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其他表现,如胸痛、胸闷、心悸等。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高血脂作为循环系统病变、心肌疾病、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而高血脂一般都会包括到胆固醇偏高、TG偏高、复合偏高型三种。

关于降低胆固醇的评定标准,在临床上一般为血浆中TC、TG、LDL-C水平,但降低胆固醇用药一般能够有效减少血浆中一个或多个指标,即TC、TG、LDL-C,以作用机制的不同为基础可把降低胆固醇用药分为很多种形式,如促进LDL分解药、复合调节剂、TC吸入剂/TC综合抑制药、促进TG水解药等[1]。

临床中,降胆甾醇药属于常规药剂一种,可以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对胆固醇转换有作用,而且对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表现也有作用,因而可以使脂蛋白代谢酶活化,对甘油三酯产生水解过程,因而起到了减低高脂的目的[2]。

降血脂药分为许多类型,但怎样选用合理且安全的药品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

虽然临床上存在许多降血脂药物,但由于个体差异,也有很多患者由高脂血症引发的疾病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治疗与控制[3]。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降低胆固醇药物药物的临床使用状况和合理用药情况加以分析,并试图通过剖析降低胆固醇药物临床使用状况,以促进降低胆固醇药物的合理应用,为当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和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了依据。

血脂蛋白血症,俗称为高血脂症(Hyperlipoidemia,HLP)是指因脂类新陈代谢或运作反常致使血清脂蛋白(下列俗称"血脂")水准偏高,从而引起一连串的如冠心病,脑中风以至心肌梗塞等的重大结果[4]。

同样,高血脂症还会引起高血糖、脂肪肝和肝硬化等慢性病。

降血脂药物指能明显降低人体血浆中TC、TG水平的药品,其多以树脂工艺类药物、烟酸类、贝特类药物、他汀类等西药和中药的复方居多[11]。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从药用植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在人体慢性病预防与治疗上具有很大意义。

文献资料中指出,在近些年,人们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天然药物提取物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物,在调节血脂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功效。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在京发布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在京发布

● 重点号专题 ● 13《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年第11卷第2期[30] Wen S, Liu Z, Hu X.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analysisof alpha-fetoprotein positive gastric cancer[J]. Zhonghua WeiChang Wai Ke Za Zhi, 2016, 19(1):67-70.[31] Park H, Lee H, Seo AN, et al. SALL4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is associated with EpCAM-positivity and apoor prognosis [J]. J Pathol Transl Med, 2015, 49(5):373-381. [32] Ushiku T, Shinozaki A, Shibahara J, et al. SALL4 representsfetal gut differentiation of gastric cancer,and is diagnosticallyuseful in distinguishing hepatoid gastric carcinoma from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Am J Surg Pathol, 2010, 34(4):533-540.[33] Masood MA, Loya A, Y usuf MA. CDX2 as a prognostic marker ingastric cancer[J]. Acta Gastroenterol Belg, 2016, 79(2):197-200. [34] Ma J, Shen H, Kapesa L, et al. Lauren classification and indiv-idualized chemotherapy in gastric cancer[J]. Oncol Lett, 2016,11(5):2959-2964.[35] 方瑜,张瑜,王琳.AFP阳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策略[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19(6):569-572.[36] 戴伟钢,吴晖,徐建波,等.AFP阳性胃癌的CT表现[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2,4(2):96-102.[37] Maruyama S, Furuya S, Shiraishi K, et al. miR-122-5p asa novel biomarker for 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cancer[J]. World J Gastrointest Oncol, 2018, 10(10):344-350. [38] Fujimoto M, Matsuzaki I, Nishino M, et al. HER2 is frequentlyoverexpressed in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and gastric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a comparisonof 35 cases to 334 gastric carcinomas of other histologicaltypes[J]. J Clin Pathol, 2018, 71(7):600-607.[39] 田蓝天,姚珂,吴傲,等.32例产甲胎蛋白胃癌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6):441-445,453.[40] Baek SK, Han SW, Oh DY, et al.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hepatoid adenocarcinomaof the stomach, a rare but unique subtype of gastric cancer[J].BMC Gastroenterol, 2011, 11:56.[41] Hayashi K, Nagasaki E, Nakada K, et al. Chemotherapy foralpha-fetoprotein producing gastric cancers expressing human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J]. J Infect Chemother,2018, 24(4):298-301.[42] Arakawa Y, Tamura M, Aiba K, et al. Significant response toramucirumab monotherapy in chemotherapy-resistant recurrent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 A case report[J].Oncol Lett, 2017, 14(3):3039-3042.收稿日期:2019-01-20• 信息窗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在京发布2018年12月1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联合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策划、北京专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临床常用的血脂参数是
• A.低密度脂蛋白
•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C.Apo B
• D.Lp(a)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临床情况是• A.急性心肌梗死
• B.高血压
• C.主动脉夹层
• D.糖尿病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属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是
• A.姐姐70岁冠脉植入支架一枚
• B.母亲60岁行冠脉搭桥术
• C.父亲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 D.父亲50岁心电图“T波低平”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
• A.血清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B.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增高
• C.血清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D.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需要考虑原发性脂质异常血症的临床情况是
• 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mmol/L
• B.血T4、T3水平增高
• C.血肌酐200μmmol/L
• D.糖化血红蛋白7.6%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 属于ASCVD的临床情况是
• A.糖尿病+LDL-C 2.2mmol/L
• B.血HDL-C 0.8mmol/
• C.血LDL-C 5.6mmol/L
• D.心肌梗死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切点是低于
• A.1.8
• B.2.6
• C.3.4
• D.4.1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中国男性血脂异常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腰围应低于• A.100cm
• B.95cm
• C.90cm
• D.80cm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血脂异常治疗循证医学证据最强的一线调脂药物是• A.他汀类
• B.贝特类
• C.烟酸类
•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10 . 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起始他汀• A.高强度
• B.中等强度
• C.低强度
• D.大剂量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