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第四章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学第四章 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中药炮制学第四章 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炮制过程中,制药场所的清洁卫生和安全防火,制药人员的劳动保护,制药工具的洁净、保养,以及药物的防霉、防腐、防冻等,与药物的质量,制药工人的健康,工具使用的期限,以至生命财产的安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必须予以充分注意。

(1)清洁卫生:制药场所的清洁卫生,对于药物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蜂蜜、饴糖等味甜的药物,易为苍蝇、蚂蚁等昆虫所侵蚀,植物药的根、根茎、果实、种子等,易为老鼠及虫类所残害。

如果不经常进行清洁工作。

给老鼠、虫类以藏匿、聚集、孳生的机会,不仅使药物遭受损失,还可以因老鼠、虫类的叮爬而带来了秽物和病菌,危害人体,炮制的药物也可以被灰尘秽物所污染。

因此,制药场所的清洁卫生,必须引起我们注意。

制药场所一般要求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四壁光洁,有条件的,地面最好用水泥、石灰之类建筑,便于经常冲洗。

室内每日打扫,保持清洁;室外四周经常清除杂草,不堆积杂物,要有良好的下水道或阳沟,不使污水积留。

洗药、浸药、漂药的地方,要经常冲洗。

缸内污水要及时排除,夏季浸药必须经常换水。

切制饮片的场所,最好和烘房、晒场接近,以便于将切制的饮片进行日晒或烘烤。

晒药最好设置晒台,晒台位置高,受阳光照射的面广、时间长、空气流通、灰尘较少。

如在地面晒药,应搭离地面3~4尺的架子,不使吸收地下潮湿,地面要经常打扫。

制药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常剪指甲,工作时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要戴口罩,不得随地吐痰,工作时不吸烟,以免烟灰掉落在药物里面。

(2)劳动保护:制药人员的劳动保护主要是防止药物中毒、工伤事故,搞好防暑降温,减少劳动量。

炒制斑螯、乳香、没药等药物时,产生的气体,有剧烈的毒性或较强的刺激性,必须戴口罩以防止吸入毒性或刺激性物质,并须利用风扇使有毒物质迅速扩散。

煅制砒石、皂矾等可产生有毒气体,最好在露天空旷地方进行,制药人员站在上风处,时间较长须轮换操作。

炒制或煅制药物时,有条件最好戴上工作手套,以防烫伤。

中药炮制学第4章-.1资料

中药炮制学第4章-.1资料
中药炮制中常用的辅料种类较多,一般可分 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二大类。
二、液体辅料
19:46
1.酒 传统名称有:清酒、美酒、粳酒、有灰 酒、无灰酒等。当前,用以制药的有黄酒、白酒两 大类。
中药炮制辅料酒,传统采用黄酒,古称清酒、 米酒。有些地区亦用白酒作炮制辅料。白酒又称烧 酒,至元代始有应用。
据所加辅料的不同分为麸炒、米炒、土炒、砂炒、
蛤粉炒、滑石粉炒等),是炮制操作中的一类主
要方法。
7.煅 将药物直接放在火上或置耐火容器中
烧至红透的方法。多应用于矿物药与贝壳类药物
的炮制,有些药物煅后常投入液体辅料中冷却,
以利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为煅淬。
8.炼 将药物长时间用文火慢慢加热的方法,
其含义比较广泛,如炼丹、炼蜜等。
3.老蜜。将生蜜加热更长的时间或将嫩蜜、中蜜 继续加热,温度达到119℃~122℃,使水分充 分蒸发,气泡呈红棕色,有光泽,手捻甚粘,且 可拉出白丝。适用于含多量纤维性或矿物等粘性 较差的药材制丸。
19:46
19:46
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炼蜜,传统炼蜜方法是用敞口容器 直火加热熬炼。现今炼制方法为取清洁纯净的优质蜂蜜, 放入锅内,文火加热,至徐徐沸腾后保持微沸,并用勺子 不断上下搅动,以防蜂蜜沸溢,同时除去浮沫及杂质。然 后用箩筛或纱布滤去死蜂、杂质,再倾入锅内,加热至 116℃~118℃,当蜂蜜颜色转为老黄,泡沫由大泡局部 转为鱼眼泡,用手捻之有粘性,两指间尚无长白丝出现时, 迅速出锅,炼蜜的含水量控制在10﹪~13﹪为宜。2005 版药典规定,蜜炙中药饮片要用炼蜜,要加适量水稀释后 应用。用炼蜜炮制药物,能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药物 疗效或具有解毒、缓和药物性能、矫味矫臭等作用。常用 蜂蜜炮制的药物有甘草、麻黄、紫菀、百部、马兜铃、白 前、枇杷叶、款冬花、百合、桂枝、桑白皮等。

(精)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预习讲义: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精)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预习讲义: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精) 2019 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预习讲义: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第一节炮制目的与药物成分中药炮制学研究什么?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称为“饮片”。

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中药炮制是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

炮制,在历史上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考试关注要点:为什么要炮制饮片?——炮制目的(3/15 、 1/13)如何炮制饮片?——炮制方法(6/15 、4/13)不同规格炮制饮片的作用 ?——炮制作用 (5/15 、4/13)炮制后药效为何会发生变化 ?——炮制机理(1/15 、 1/13)学习要求:需先完成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与中药化学课程。

一、中药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增强药物疗效(3)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5)便于调剂和制剂基本目的:减毒增效、便于使用。

1.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1)减毒川乌、草乌、附子、半夏、天南星、甘遂、大戟、马钱子、斑蝥。

乌头:炮制降低乌头类生物碱含量,降低毒性。

苍耳子、蓖麻子、相思子:加热使毒蛋白变性。

(2)消除或降低副作用麻黄:煮沸,除“令人烦,汗出不可止”副作用。

柏子仁:去油制霜,免除腹泻的副作用,用于失眠、心神不安而又大便稀溏的病人。

干漆:炒或煅,减少副作用。

鹅不食草:炒制或蜜炙,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2.增强药物疗效一般而言,炮制提高中药疗效的方法有(1)增加溶出、提高疗效(2)辅料协同、增强疗效(3)制备新药、扩大疗效(4)减少损失、保存疗效(5)其他决明子、莱菔子、芥子、苏子、韭子、青葙子:种子类药物,炒制后表皮爆裂,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逢子必炒” )。

自然铜、代赭石、炉甘石:矿物药煅制后,质变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逢石必捣” )。

中药炮制学第四章

中药炮制学第四章

包括炒药机、炙药机、煅药机、蒸药锅、煮 药锅等。
工艺流程优化
优化目的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优化方法
对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采用新技术、 新设备、新工艺等。
优化效果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物料消耗,减少 废品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优化实例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连续生产,实现炮制 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安全性评价
对中药炮制品进行毒理学、药理学等安全性评价,以确 保用药安全。
不合格品处理措施
重新加工
对于不合格的中药炮制品,可以采取重 新加工的方法,使其符合质量标准。
销毁处理
对于严重不合格或无法重新加工、降 级使用的中药炮制品,应进行销毁处
理,防止流入市场。
降级使用
在不影响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可 以将不合格品降级使用,但应注明并 限制使用范围。
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通过炮制处理,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 的毒性,提高用药安全性。
02 炮制方法与分类
净制与切制
净制
净制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去除药材中的杂质、 非药用部位和霉变品,使药材达到药用净度标准。常见的净 制方法有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和切等。
切制
切制是将净选后的药材进行软化处理,切成一定规格的片、 段、块、丝等,以便于有效成分煎出和提高煎药质量。切制 时需注意药材的质地、硬度和药性,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法 。
05 炮制工艺与流程
净选加工流程
净选目的
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位,保证 药物纯净度。
净选方法
挑选、筛选、风选、水选等。
净选标准
遵循《中国药典》或地方炮制 规范。
净选设备

中药炮制学复习思考题

中药炮制学复习思考题

中药炮制学复习思考题课后作业及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言1.古代的炮炙包括制备丸散制剂。

()2.我国古代第一部炮制专著是《雷公炮制论》。

()3.我国古代第二部炮制专著是《炮制大法》。

()4.“炮制”古代又称“修治”。

()5.雷公炮制十七法是记载在《雷公炮炙论》中的十七种炮制方法。

()6.用五倍子制备“百药煎”的方法最早记载在《本草纲目》。

()7.古代的炮制指的是单味药材加工成饮片。

()8.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

()9.合和、修事、炮炙均是炮制的同义词。

()三、选择题(一)A型题1.中药炮制是随着_________而产生。

()A.中药的发现B.酒的发现C.陶瓷的发明D.膳食的创立E.火的发现2.中药炮制的历史可追溯到:()A.汉代 B.夏朝 C.商代 D.原始社会 E.春秋战国3.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A.汉代B.唐代C.金元、明代D.宋代E.清代4.“凡药制造,贵在适中”载于:()A.《雷公炮炙论》B.《本草蒙筌》C.《新修本草》D.《汤液本草》E.《本草纲目》5.《本草蒙筌》中载“去燥性和中”的制法是:()A.麦麸皮制B.蜜制C.乳制D.土制E.米泔制6.目前发现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中药炮制内容的书是()A.《山海经》B.《雷公药对》C.《内经》D.《五十二病方》E.《本草纲目》7.最早提出中药炮制火制、水制、水火共制的是()A.雷斅B.缪希雍C.张仲岩D.陈嘉谟E.李时珍8.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提出的火制方法是哪四种?()A.炮、炒、煅、煨B.炮、煅、煨、炙C.煅、炮、炙、炒D.煅、炙、煨、炒E.炒、煅、炮、烧9.中药炮制史上第一次飞跃是()A.石器工具的应用B. 铜器工具的应用C. 铁器工具的应用D.火的发现与应用E.酒的发现与应用10.提出要“依法炮制,修制合度”,将炮制列为法定的制药技术的书是:()A.《新修本草》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开宝本草》D.《本草品汇精要》E.《本草纲目》11.提出“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的是()A.李中梓B.张仲岩C.孙思邈D.李时珍E.陈嘉谟12.最早的炭药是()A.地榆炭B.血余炭C.槐花炭D.蒲黄炭E.荆芥炭13.《本草蒙筌》“制造资水火”中载有“除劣性降下”的制法是()A.酒制B.麸制C.醋制D.童便制E.蜜制14.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理论的是()A.葛可久B.张仲岩C.李东垣D.李时珍E.王好古15.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16.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17.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18.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19.“酒制升提”是谁归纳总结的?()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陶弘景E.缪希雍20.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 )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二)B型题A.炮制B.修治C.修制D.炮炙E.修事1.现将与火有关的炮制方法称为()2.能涵盖所有炮制方法的称谓是( )A.黄帝内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3.将“口父咀”改为“细切”始载于()4.将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书是( )5.“治半夏”最早记载在( )6.首次记载辅料炮制药物解毒的书是( )A.修治B.炮制C.制造D.炮炙E.修事7.《本草纲目》药物正文炮制项称()8.《雷公炮炙论》药物正文中炮制称()9.《本草蒙荃》“制造资水火”中药物炮制称()10.《修事指南》药物正文中炮制常称()A.439种B.330种C.232种D.185种E.300种1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炮制内容的药物()12.《雷公炮炙论》收录炮制内容的药物()13.《修事指南》收录炮制内容的药物()14.《本草纲目》收录炮制内容的药物()15.《炮炙大法》收录炮制内容的药物()(四)X型题1.我国古代中药炮制的专著有:()A.《雷公炮炙论》B.《本草蒙筌》C.《炮炙大法》D.《新修本草》E.《修事指南》2.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是()A.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B.探讨炮制原理C.改进炮制工艺D.制订饮片质量标准E.制造全国统一炮制设备3.中药炮制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A.中药炮制理论B.中药炮制工艺C.炮制品的规格标准D.历史沿革E.中药炮制的发展方向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二、判断题1.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为相畏为制。

中药炮制学 整理笔记

中药炮制学 整理笔记

《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药炮制文献;③了解中药炮制的有关法规。

┍中药:以天然药物为主要来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分三种商品形式:│①中药材:中药的原药材; ②中药饮片:经过切削、炮制供煎汤剂的中草药。

③中成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独有的制药术语。

│┌在古代是指制药总称,在现代多指单味药材加工成饮片。

炮制的同义词,历代有炮炙、修治、修制、修合、修事、治削、合和、合药、饮片加工等。

│└“炮”字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

“制”字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不同专著的炮制名称:┌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 ┍张仲景《金匮玉函经》┇炮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雷 敩《雷公炮炙论》┇书名以“炮炙”,正文多用“修事”└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 ┝缪希雍《炮炙大法》 ┇炮炙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陈嘉谟《本草蒙筌》 ┇制造◆中药炮制的起源: ┝李时珍《本草纲目》 ┇修治┍起源于用药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张仲岩《修事指南》 ┇书名以“修事”,正文用“炮制”┕中药炮制产生的前提条件┌①中药的发现和应用; ②火的出现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③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④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第三节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药品管理法》和《…药典》是目前药品生产、使用、检验的基本法规,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按照以上有关规定执行。

中药炮制学习题参考答案

中药炮制学习题参考答案

中药炮制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中药原始社会2 .炮制3 .净制切制炮炙4 .制造适中功效难求气味反失5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火的发现和应用酒的发明和应用陶器的发明与应用6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 .《黄帝内经》中的《灵枢·邪客》篇8 .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二、选择题( 一 )A 型题1 . C2 . B3 . D4 . C5 . D6 . E7 . A8 . B9 . D 10 . A( 二 )B 型题11 . B 12 . C 13 . A 14 . D 15 。

E 16 . D 17 . B 18 . C 19 . E 20 . A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第二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炮制2 .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3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4 .药物的偏性5 .饮片二、选择题( 一 )A 型题1 。

E2 . A3 . A4 . B5 . A6 . A7 .8 . D9 . B 10 . c 11 . B 12 . C 13 . C 14 . A 15 . A 16 . B 17 . A 18 . B 19 . B20 . B 21 . B 22 . A 23 . B 24 . D 25 . A 26 . B ,( 二 )B 型题27 . A 28 . C 29 . B 30 . E 31 . D第三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滑肠致泻去油制霜2 .配伍炮制转变或缓和3 .辛散解表辛散止咳平喘4 .炒麸炒蜜炙5 .活血化瘀止血清热解毒补中益气6 .化痰止咳润肺止咳协同7 .制剂调剂煅煅淬砂烫 8 .发汗止汗9 .沙土杂质芦头粗皮头足10 .有机酸无机酸鞣酸盐草酸盐醋酸复盐11 .槟榔碱季铵类生物碱少泡多润 12 .还原剂氧鞣红13 ,油树脂胶树脂油胶树脂 14 .巴豆白扁豆蓖麻子15 .碳酸锌氧化锌二、选择题( 一 )A 型题1 . C2 . B3 . B4 . E5 . E6 . B7 . D四、简答题1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游离生物碱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而能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亦可溶于酸水 ( 形成盐 ) ,大多数生物碱盐类则可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有机媒 , 所以常用酒 , 醋等作为炮制辅料 . 大多数生物碱不溶于水,但有些小分子生物碱如槟榔碱易溶于水,一些季铵类生物碱如小檗碱也能溶于水,在炮制过程中如用水洗、水浸等操作时,应尽量减少与水接触L …在切制这粪药材时,宜采取少泡多润的原则—尽量减少在切片浸泡过程中生物 - 碱的损失 , 以免影响疗效。

智慧树知到《中药炮制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药炮制学》章节测试答案

1、饮片切制由()发展而来答案:咀2、()是我国最早始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书答案:《五十二病方》3、我国古代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 )答案:《雷公炮炙论》4、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答案:缪希壅5、最早的炭药是 ( )答案:血余炭第2章单元测试1、建昌帮的发祥地在()答案:南城县2、葛玄炼丹是在()答案:阁皂山3、樟树中药炮制全书由()老师主编答案:龚千锋4、()是枳壳挖去内瓤后的初步定型工具答案:枳壳夹5、樟树饮片传统工艺中,枳壳切()片答案:凤眼片1、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的论述载于()答案:《医学源流论》2、酒炙丹参可增强()的功效答案:活血镇痛3、三子养亲汤中莱菔子应首选()答案:炒莱菔子4、“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应首选()答案:蜜炙黄芪5、“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应首选()答案:生柴胡第4章单元测试1、“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的论述源自()答案:李时珍2、叙述香附“入血份补虚童便浸抄;调气盐水浸炒;行经络酒浸炒;消积聚醋浸炒;走表药中,则生用之。

”是下列书籍记载()答案:《本经逢原》3、“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疗,太过则气味反失——。

”是下列书籍记载()答案:《本草蒙荃》4、醋炙甘遂的作用是()答案:降低毒性缓和泻下功效5、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为相恶为制()答案:×第5章单元测试1、苍术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炮制后,其挥发油含量均有降低,各种炮制品按其挥发油的含量由多到少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答案:醋制苍术>土炒苍术> 炭苍术>焦苍术2、含鞣质类的药物在炮制时不能用哪类工具进行处理( )答案:铁器3、柿霜的主要成分为下列哪种物质()答案:甘露醇4、1.许多药物,根据中医临床观察,发现生、熟作用有别,故有“补汤宜用生,泻药不嫌熟”之说()答案:×5、“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是《雷公炮炙论》记载()答案:×第6章单元测试1、最早记载中药饮片切制用语的专著是()答案:《武林旧事》2、常用水处理软化药材的方法有 ( )答案:淋法3、薄片的长度为()答案:1~2mm4、剁刀式切药机不适宜切制的药材是()答案:颗粒类5、饮片“伤水”,易导致 ( )答案:翘片第7章单元测试1、“方言熬者,即今之炒也”出自()答案:《汤液本草》2、炒后缓和寒滑之性的是()答案:牛蒡子3、既可炒黄又可麸炒的是 ( )答案:薏苡仁4、经药理实验证明,干姜不同炮制品止血作用的强弱顺序为()答案:干姜<炮姜<姜炭5、加味荆芥散主要用于产后血晕,其中荆芥应付给()答案:荆芥炭第8章单元测试1、下列炮制品中属于“从制”的是()答案:胆汁炙黄连2、下列药物中常用白酒炮制的药物是()答案:蟾酥3、白芍炮制品中适用于肝旺脾虚,腹痛腹泻的是()答案:土炒白芍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成分以矿物药和贝壳类药物最多,部分植物中亦含
有。 炮制对其影响:
1、无机化合物多易溶于水,注意与水接触时间,尽量少 泡多润,如夏枯草。 2、加热,如矿物药采用煅制方法,可改变其物理性状, 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利于其在胃肠道的吸 收,增强疗效。
3、有些药物加热后可转化为剧毒物质。朱砂HgS受热分 离出游离汞;雄黄 As2S2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空气中可 19 以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
9
的活性,保存药效。如槐花、苦杏仁、黄芩
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性质:具有挥发性,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及脂肪
油中,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
炮制对其影响:
1、尽量少加热或不加热,宜阴干,加水处理宜 “抢水洗”。 2、所含挥发油若有毒性或强烈的刺激性,通过加 热炮制可大部分除去,有利临床应用。如麻黄、 乳香、苍术、巴豆等。
第四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
及对药物的影响
1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川乌,草乌,附子,半夏,天南星,甘遂,大戟,马钱 子,斑蝥 乌头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及其降解产物具有较强的强心、 解热、镇痛、镇静等作用,炮制后既可保证其临床疗效, 又可明显降低毒性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味 甘草经炮制后,其药性由凉转温,功能由清泻转为温补, 改变了原有的药性 生地黄,性寒,具清热,凉血,生津之功,制成熟地黄 2 后其药性变温,能补血滋阴,养肝益肾
3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倾向

五、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六、便于调剂和制剂 砂烫醋淬穿山甲,龟甲,鳖甲,蛤粉烫阿胶----使质地酥 脆便于粉碎和制剂 七、洁净药物,利于储藏保管 麻黄根茎分开 黄连,苦杏仁,加热处理,能促进与苷共 存的酶失活,防止疗效降低 八、矫味矫臭,利于服用 乳香没药生品气味浓烈,清炒或醋制后,除去挥发油,减 少刺激性气味。 九、制备新药,扩大临床用药范围 十、改善中药性质,提高商品价值
炮制对其影响:
1、 所含成分为有效成分,且性质较稳定,则 可通过炮制,尽量增加成分溶出。 —— 常用酒、醋等辅料炮制,以提高效, 如延胡索。
7
2、所含季胺类生物碱成分易溶于水,则采用少泡
多润的原则,减少损失,如槟榔。 3、遇热活性降低者,宜少加热或不加热,即生用, 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
4、若含有毒生物碱成分,可根据生物碱的性质,
4
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5

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其所含的生物活性的 成分。中药在炮制过程(温度、加热时间、辅 料及水处理等)可导致其发生变化,从而中药 功效的改变(增效,或减毒,或产生新的作用 等)
6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性质:游离生物碱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难
溶于水,但可与酸成盐而溶于水
10
四、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
性质:含有多元酚羟基,极性较强,易溶于热
水。强还原剂,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鞣红。 耐高温,遇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绿色的鞣 质铁盐沉淀。
பைடு நூலகம்11
炮制影响:
1、用水处理时防止成分损失,如地榆、虎杖、石榴
皮等。
2、切片时防止氧化变色——槟榔、白芍
3、鞣质高温处理,变化不大,收敛作用相对增强— 大黄炒炭 4、避免鞣质与铁的反应,用竹刀切、铜刀切、木盆 中洗的要求,煎药时要用砂锅

牵牛子经炒后可缓和利尿作用,因牵牛子树脂受热被破坏
所致。 炒制温度过高,会使树脂变性,影响疗效。


树脂一 般溶于酒而不溶于水,故酒制可增加溶解度,提高
滋肾的疗效。
16
八、炮制对含蛋白质、氨基酸类药物的影响
1、有毒蛋白质可通过加热处理,使毒性蛋白变性而
消除毒性,如巴豆、白扁豆、蓖麻子
2、有效蛋白质应避免加热,如雷丸、天花粉、蛇毒、
三、增强药物疗效

决明子,莱菔子,芥子,苏子,韭子,青葙子,凡药用子 者俱要炒过,入药方得味出———逢子必炒


槐米炒炭后鞣质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止血作用
胆汁之胆南星能增强南星的镇痉作用 酒制升提——大黄苦寒,为纯阴之品。其性沉而不浮,其 用走而不守。经酒制后能引药上行,先升而后降 杏仁可以止咳平喘,故入肺经,可润肠通便,故入大肠经 柴胡,香附等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经,治疗肝病 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盐制后入肾经。
采用适当的方法降低或转化该类成分,使毒性降
低,如乌头、马钱子等。
5、不同药用部位所含生物碱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不
同,应分别入药。如麻黄等。
8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性质:易溶于水、乙醇中;酸性条件下易水解;一 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易被相应的酶所水解。 炮制对其影响: 1、尽量少泡多润,防止成分损失。如大黄、甘草、 秦皮。 2、常用酒作辅料,提高溶解度。 3、一般少用或不用酸处理。以免增加成分复杂性, 且降低了苷类的含量。 4、常用炒、蒸、烘、燀或暴晒的方法破坏或抑制酶

油树脂——挥发油
胶树脂——树胶 香树脂——有机酸
如松油脂
如阿魏 如安息香树脂
15

糖树脂——与糖成苷 如牵牛子脂
用途:在医疗上有防腐、消炎、镇静、解痉、止血、
利尿等作用,并可作硬膏的基质。 炮制对含树脂类的药物的影响:

如乳香、没药经过醋制以 后,可去掉部分芳香油和树脂, 缓和其药性,同时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性质:

树脂是一类极为复杂的混合物。它在植物体内常是一种透明或
棕黄色的液体,当流出体外或暴露于空气中,往往逐渐变成半透 明或不透明的固体。

树脂不溶于水,可溶于酒精和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酸性树
脂能溶解于碱性溶液中。但当加酸酸化后,又会沉淀出来。固态 的树脂质脆,受热先变软,然后溶解成液体。 分类:
主要成分为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大多存在于植物
的种子中。
1、具有润肠通便作用—保留药效。因其无毒,有一
定的滋养作用。
2、泻下过猛或有毒,则宜控制。
如柏子仁去油制霜降低或消除滑肠作用;瓜蒌仁
制霜除去令人恶心呕吐之弊,适用于脾胃虚弱患者。 另有巴豆、千金子、大风子等。蓖麻油
14
七、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
蜂王浆等以生用为宜。
3、某些蛋白质经加热处理后产生新物质,具有治疗
作用。如鸡蛋黄、黑大豆等经干馏能得到含氮的衍生 物而具有解毒、镇痉、止痒、抗菌、抗过敏的作用。
4、氨基酸在少量水飞存在的条件下与单糖反应,生
成具有特异香味的环状化合物。所以麦芽、谷芽等炒 焦后变香而具健脾消食作用。 17
九、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
12
五、炮制对含有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中
含量高。 炮制对其影响: 1、小分子有机酸多溶于水,故宜少泡多润。
2、有些有机酸能与生物碱成盐,利于药效发挥,如
吴茱萸制黄连。
3、具有强烈酸性的有机酸,对口腔、胃刺激性大,
加热处理可使酸性降低,如山楂。
13
六、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1、单糖及小分子寡糖易溶于水,在热水中溶
解度更大,多糖难溶于水,但能被水解成寡糖、 单糖,故含糖类药物应尽量少用水处理,尤其 是热水。
2、一些含糖苷类药物在加热处理后,可分解
出大量糖。如生地制成熟地后甜度增加;何首 乌制后还原糖含量增加,都与糖类成分变化有 关。
18
十、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