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考点复习:10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精品: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精品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精品: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精品

第十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交通线路及站点的布局设计原因3、现代交通方式的特点及各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对各种交通方式的需求情况4、各种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区位因素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运费低(适于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

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连续性强,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发展趋势(3)、邮电通信作用:是人类社会的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概念: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网络:由邮局和邮路组成,邮路利用交通运输部门路线,因此邮政受自然灾害影响概念: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语言网络 利用电波传播信息,通信质量受地形影响 (4)、商业狭义: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通过商品的买进和卖出活动,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的价值,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收购是前提、储存、调运是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销售是商业活动的终结广义:包括服务业(饮食、旅店、理发、浴池、照相、修理)通过租让劳务,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享受,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交通运输布局自然环境因素(地貌类型、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影响着线路的质量、走向、分布和投资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完善国家铁路网的需要,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需要、资源、客货流的运输情况等)——社会经济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交通运输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对象,并且塑造交通运输网的地域组合特征。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2-10-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2-10-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

1.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表现
实例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_聚__落__空__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__水__路_____
ate_d_间_w_形_i_t态h__A_的sp变o化se.SlEidveaslufoarti和.oNn_E陆_o_T路_n_l_3y运..5输C的li发en展t而P变ro化file 5.2 Copyright 2004-20沿11京A杭s运po河se的P城t市y 因L运_t_d河_._淤塞、
A.沿铁路延伸
B.沿垂直于公路Ev走a向lu的a方tio向n延o伸nly. ated wiCth.A受s地p形os的e.影Sl响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D.C沿op河y流ri延gh伸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从1980年到2013年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早期的城市沿河流延伸分布
。第2题,1980年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形态的变化与
城市桥梁、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
Evaluation only. ated 由wi此th判A断s该po城s市e.空Sl间id形es态f变or化.N的E原T因3是.5交C通l运ie输nt方P式ro和f布ile 5.2
河口处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 上海、广州
河海联运便利
过河点位置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伦敦、金边
[对点演练]
(2017·太原模拟)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1
~2题。
Evaluation only. 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讲详细课件新人教版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讲详细课件新人教版

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即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 主要发展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交通线发生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读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小 时)]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 此衰彼盛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由图文资料可知,M 市是主 要食客源地,修建高速公路之前,甲地位于通向 M 市的公路旁边,生 意兴隆;但修了高速公路之后,交通方式和线路变化,甲地衰落而乙 地兴盛起来。仔细读图并联系交通运输的影响是答题的关键。 【答案】M 市为主要食客源地。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 M 市 的更多食客。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 M 市远比甲地方 便)。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 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商业网点密度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 量购物者,即 原则。 或市区边缘的
(2)表现 a.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 沿线。
b.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 密切相关。 c.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 。
【答案】①交通干线 ②发展轴 ③水路 ④陆路 ⑤淤塞 ⑥沿河伸展 ⑦稀少 ⑧单一 ⑨小 ⑩大 交通最优 环 路边缘 高速公路 发展和变化 繁荣和衰落
对比 解读与说明 项目 考查 交通走廊对沿线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 落点 存异 教材对交通与城市关系从城市布局、形态方面阐述,试题从对 教材 城市发展内涵(经济、服务、基础设施)角度考查交通的影响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含解析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含解析

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备考指南考纲下载核心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013课标Ⅰ,2题,4分选择题命题重点: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网络或某一交通线、点的建设及其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等的影响。

重点关注重要交通线的自然区位条件以及交通发展对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的影响。

考查形式: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选择题分值一般在4~8分,难度系数0。

65左右。

热点探究:泛亚高铁建设、克拉运河工程、“一带一路”战略等.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2016课标Ⅲ,36(2)题,8分2015课标Ⅰ,4~5题,8分2015课标Ⅰ,37(2),(3)题,16分2014课标Ⅰ,4~5题,8分综合题选择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014课标Ⅰ,6题,4分选择题交通运输布局变化2015课标Ⅱ,36题,22分综合题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习目标定位知识体系预览1。

识记: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3.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与原则.4.应用:运用交通区位理论分析某一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

考点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核心知识再现]1.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很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最差2.发展趋势: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一、交通运输布局的目标:1.提高交通效率:通过合理的路网规划和建设,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缩短运输时间。

2.降低运输成本: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使运输路线更短,减少车辆燃料消耗和仓储费用。

3.优化交通方式:合理规划不同交通方式的地理分布,鼓励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提高综合交通体系的效益。

4.提高安全性:确保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率,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1.地理条件:地形、气候、土地利用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交通设施的布局。

2.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和人口流动性会决定交通需求和交通设施的分布。

3.经济发展: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布局决定了货物和人员流动的集中地,需要有相应的交通设施。

4.管理规划:政府规划和政策对交通运输布局有直接的影响,例如规划新的路网或开发新的交通枢纽。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经济影响: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的竞争力和产业链的效益。

2.社会影响:交通设施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能够改善就业和教育机会,促进人员流动和社会活动。

3.环境影响:交通运输布局会影响环境,例如道路的建设可能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车辆排放也会导致空气和噪音污染。

四、交通运输布局的优化策略:1.多样化交通方式:根据不同需求,发展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提高综合交通体系的效益。

2.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道路网络,确保快速通行道路和交叉口的合理设置,减少交通拥堵。

3.发展交通枢纽:发展物流中心、货运站和港口等交通枢纽,提高货物流通效率。

4.优化公共交通: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率和运营效率,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5.节能减排:推广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6.科技应用: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和无人驾驶技术等,提高交通安全和运输效率。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35张)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35张)
四、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区域 山区 平原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少,运输方式单一 交通便利,交通线路密集成网 商业网点密度 密度小 密度 大 、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的商业网点以交通最
优为原则;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与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2016·天津卷,12(1) 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 2016·北京卷, 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41(1)
与交通运输布局影响的相 关题目是近几年高考的高 频考点,主要结合新的交 通建设成就加以考查,多 以综合题形式呈现。
主干梳理
考点突破 地理素养
主干梳理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特点
梳图文·理脉络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短途运输成本高 运量小,成本高, 机动灵活 ,周转快,适应性强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速度快,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连续性强,灵活性差
【易错提醒】 管道运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等液态和气态物质;若将
(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 ) C.航空 D.水路 B.普通铁路
真题答案: (1)B (2)C 解题思路: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在600~800 km的运距范围内,高速 铁路的客运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甲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迅速上 升;在600~800 km的运距范围外,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变 化幅度均较小。第(2)题,图中显示,距离越长,甲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 越高,说明甲运输方式适合长途运输;该图比较的是客运市场差异,而水 路以货运为主。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1讲详细课件新人教版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1讲详细课件新人教版

投资大
2.交通运输方式选定 本着“多快好省安全”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求,先看距离,再看 运量、运费,最终用优选法选定交通运输方式或交通运输方式组合。 短途——公路(活物、鲜货) 运距 航空 远程 铁路 运量 水运 小——航空 大 铁路——高 水运——低 运费
读我国长三角、环渤海、西北和西南四个地区三种 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回答(1)~(2)题。
3.发展变化 交通运输网布局受许多因素综合影响,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 会经济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条件的进步,自然因素 的影响已经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决定因素,而技术因素始终是保 障因素。 读海西沿海铁路示意图,回答(1)~(2)题。
第 1 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趋势研判 1.2018 年仍以交通 运输方式的选择和 交通运输的点、线 交通运输主 区位分析为主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 要 ☆☆☆ 2.可能以某一交通 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方式及区位 工程建设为切入点 进行命题或通过交 通图判断交通网络 及特点
考点
内容
命题热度
(见学生用书 P129)
(2015 年浙江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 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 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 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题。
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及合理选择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 运 输 灵 连 运 运 运 方 活 续 量 价 速 式 性 性 特点 成本
水 慢 差 差 路 大 低 铁 较 差 好 路 快 小 高 公 较 好 好 路 慢 航 小 高 快 差 差 空 损耗小、 管 平稳安 差 好 道 全、管理 方便

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10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10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Word版含解析

考点10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 2016·北京文综·T11)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

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读图,据图推断(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提取从居住区到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的出行能耗和出行次数的信息。

【解析】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少,说明公共服务设施少;乙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多,可能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丙区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少,商业网点等级较高;丁区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多,不可能为中心商务区。

2.(2016·北京文综·T4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

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

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

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解析】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可以从地理位置、风浪小、港阔水深等方面回答。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3.(2016·天津文综·T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0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 2016〃北京文综〃T11)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

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读图,据图推断( )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提取从居住区到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的出行能耗和出行次数的信息。

【解析】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少,说明公共服务设施少;乙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多,可能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丙区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少,商业网点等级较高;丁区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多,不可能为中心商务区。

2.(2016〃北京文综〃T4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

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臵及港区旧貌图。

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

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解析】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可以从地理位臵、风浪小、港阔水深等方面回答。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
河口;腹地广阔。

3.(2016〃天津文综〃T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
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
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
(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
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解题指南】有水有草是古丝绸之路兴盛的主要原因;现代交通运输向网络化、
高速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外向型经济、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影响“丝绸之
路”城市的发展。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北方古“丝绸之路”经过的欧亚草原水草丰美;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方古“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因而欧亚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古文明中心的衰落可能为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主要原因。

第(2)题,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地域联系方式可知,新“丝绸之路”地域联系类型多样,空间分布呈现网络化,同时还能体现出高速化、专业化等特点。

第(3)题,从题干上看,关键信息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因此要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功能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

(答出3点即可)
(3)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答出2点即可)
4.(2016〃全国卷Ⅲ〃T36(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解析】内格罗河地处热带雨林地区,两岸人口密度低,运输需求小,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再加上工程本身对环境影响比较大,导致河上很少有桥。

答案: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5.(2016〃江苏〃T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