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基础知识专题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基础知识专题

基础知识专题江都区二模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笑靥.(yè) 祈.祷 (qí) 亘.古(gèng)潜.滋暗长(qiǎn)B.癖.性 (pì)倔强.(jiànɡ)地壳.(qiào)鄙夷不屑. (xuè)C.静谧.(mì)教诲.(huì)粗犷.(guǎnɡ)叱咤.风云(chà)D.濒.危(bīn)框.架(kuàng)虔.诚(qián)咬文嚼.字(jiáo)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象,周老师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B.先生在讲座中旁征博引,还不时夹带数种语言,这使得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这个季节,正是花红柳绿,春意阑珊....,诗人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

D.烟花三月,江都南水北调公园内,市民纷至沓来....,品味满园的春色,乐享悠闲的幸福生活。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刷新记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B.眷恋祖国万水千山鉴赏水平阳光明媚(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C.塔尖坍塌后,巴黎圣母院的所有木质框架都在燃烧。

(解说:句子的主干是“巴黎圣母院燃烧”。

)D.你既然想考入重点中学,就应该抓紧剩余时间认真复习。

(解说:这个复句的关系是假设关系。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A.爱国是一种无上的情怀,不过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

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流露出的是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杜甫在《春望》中表现出的是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祖国的黯然神伤;《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为亡了国不能使用祖国的语言而哽咽。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学科(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28分)1. 在学校举办的跳蚤市场中,九(1)班准备设立一个漆画扇体验摊位,以下是具体的活动方案:活动名称传统风华——走进漆画扇背景介绍烟花三月,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的漆画扇制作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漆画扇结合了传统漆艺与扇子制作技艺,其制作过程为:将漆液滴在水面上,利用漆液在水中的流动和扩散形成图案,然后将扇面浸入漆液中,让漆液均匀地附着在扇面上,形成独特的纹路和色彩。

当扇面浸入水中,漆液随着水波的轻fú,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图案。

它们或如云雾缭绕的山水,或如翩翩起舞的花瓣, ……每一把扇子都是一幅流动的画卷,()着扬州这座城市的温婉与雅致。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附着()轻fú()(2)文段中画单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3)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4)结合语境,根据字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并说明理由。

A承载B乘载______活动目的1.传承和推广传统漆画艺术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供学生互动和创意表达的平台3.增加跳蚤市场的多样性活动时间2024年5月20日14:00 - 17:00活动学校体育馆室内空地地点1.准备阶段(提前两周)采购材料:扇子、漆画颜料、画笔等确定志愿者名单并分配任务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九(1)班决定将“漆彩扇舞——传统艺术新体验”作为海报标题。

由于版面限制,只能将“漆彩扇舞”或“传统艺术新体验”进行放大,请你给出建议及理由。

(5)____2.活动进行阶段(活动当天)接待参与者,介绍漆画扇的相关知识指导参与者进行漆画创作确保活动现场的安全和秩序为更好地指导参与者进行漆画扇的创作,请你邀请美术老师王老师参与此次活动。

(6)________活动流程3.结束阶段(活动结束后)清理现场,回收未使用材料收集参与者反馈,进行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要收集参与者反馈。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20-2021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20-2021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学科(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扬州是个好地方,小红同学和小伙伴们成立研学小组,开启了扬州的研学之行,他们首先查阅资料,了解扬州。

在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轻柔的柳絮中,扬州城仿佛跨越了时间的轮回。

薄雾清风中,春夏花朵开放,秋水盈盈,四时各有其美。

向四周瞭.望,也许还能看到娴静的白鹭。

走在东关街的石板小路,拐进青石街巷,一位游客激动地说着:“扬州真赞,这个苏中小城,一到秋天,又美成了广陵!美食令人A 垂涎三尺....,商品B 琳琅满目....,游客C 摩肩接踵....,到此一游太值了,我们D 莫衷一是....。

”除了美景,还留下名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或许只有如此心无旁(wù)_____之人,才能创造出流传千古的佳作。

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极目眺望,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古人往往在山水名胜中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立志(bào)_____负。

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_______________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扬州有关。

谁走过二十四桥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联想到杜牧的名篇呢?谁看到文昌阁、四望亭等名字不会立刻神往呢?1.根据语境,填入正确的读音和合适的汉字。

(4分)心无旁(wù)_▲_(bào)_▲_负游目骋.怀_▲_瞭.望_▲_2.为划线处选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_______________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扬州有关。

谁走过二十四桥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联想到杜牧的名篇呢?谁看到文昌阁、四望亭等名字不会立刻神往呢?A.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B.这里是一个梦和诗的世界,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九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2022.4一、积累运用(29分)亲爱的孩子们,接下来的日子将是你们留在初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甲)你们心中会有诸多不舍,(乙)分别终将来临。

分别是人生常事,与不同对象告别,会有不同的心情。

与朋友告别,是依恋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作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展现得(A)淋漓尽致。

与家乡分别,是háo迈悲壮,不知前途如何,但还是(B)义无反顾地出走。

家乡早已铭记在心里了,家乡就是那个永远令人(C)魂牵梦绕,却又不得不一次次离开的地方。

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告别不仅是和过往的分离,更是对生命的修正。

告别了野蛮,;告别了狭隘.,;告别了黑夜,;告别了肤浅,…… 告别,去掉生命的累.赘脂肪,让灵魂的散màn字词,排列成优美的诗句,装订成(D)抑扬顿挫的典籍。

1.(10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狭隘.(▲ )累.赘(▲ )háo迈(▲ )散màn(▲ )(2)选文中标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3)请在选文中甲、乙两处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2分)甲(▲ )乙(▲ )(4)把下面四个小短句分别填入文中划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①才能拥有宽厚②才能走向深刻③才能沐浴晨曦④才能靠拢文明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2.在这三年的校园时光中,许多名家名作都让我们印象深刻。

下面关于这些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优秀的作品会带来积极的人生启示。

《孤独之旅》中杜小康在芦苇荡里孤独地放鸭后逐渐成长起来,说明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炼自己,才会成熟坚强;《愚公移山》中愚公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

B.家国情怀是文学作品常见的主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抒发了杜甫对自身境遇的感伤,还体现了他对处于痛苦中的“天下寒士”的悲悯;散文《灯笼》不仅写出了吴伯箫对故乡风物人情的思念,还表达了他为国杀敌、保家卫国的愿望。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鞭挞(dá)霰(xiàn)弹熟稔(rěn)徇(xún)情枉法B.勾(gōu)当菲(fěi)薄打烊(yàng)熠(zhě)熠发光C.侪(chái)辈羞赧(nǎn)埋(mán)怨便(biàn)宜行事D.应(yìng)届倥偬(cōng)晕(yūn)厥奸狡诡谲(jué)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提倡迂回婉转地进谏,并不是让人学会曲意逢迎、奴言媚骨,而是做到棉里藏针,确保事半功倍。

B.成群结对的快递小哥,在马路上飞弛,有的甚至在车流中穿梭,使本已十分复杂的城市路况平添了交通隐患。

C.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中包括忠孝诚信、礼仪廉耻等教养,恪守为人之道,而绝不是无底线的对他人卑恭屈膝。

D.徜徉于江南水乡,看斜晖脉脉水悠悠,那与水相邻的农家与蜿蜒于林下的通幽石径、古朴的白墙砖瓦构成西溪有序的整体。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伟大民族的复兴之路从来都不平坦。

刚刚过去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有改革深水区的克难攻坚……我们要以()的紧迫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蹄疾步稳的节奏全面深化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以()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坚定着人们()困难的信心。

A.不负韶华壮士断腕战胜 B.时不我待刮骨疗毒战胜C.不负韶华壮士断腕挑战 D.时不我待刮骨疗毒挑战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不快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把“我”放到了首位,凡事都先想到“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6题,共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你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笑谈一代天娇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wù(),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甚至能chù()立起精神大厦,是毕淑敏的诗意人生。

诗意的人生不容亵渎,不应矫()揉造作;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温文尔雅,使诗意与人生相得益彰。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娉()婷②旁wù()③chù()立④矫()揉造作(2)语段画波浪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2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营销战略过于自信自恋,自吹自擂,脱离营销环境,无法实现突围的情况极其普遍。

C.市教育局出台“减负”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就成为各校破解“减负”难题的不二法门。

D.黎平县红色旅游与侗族文化相得益彰,吸引了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

3.对下列有关句子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经常见到听到,大家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因果复句)B.这么热的天气,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小孩子?(递进复句)C.“无论是在孤独的漫漫长路中,还是在千磨万击的逆境下,君子总能自强不息。

”这个句子是一个假设复句。

D.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选择复句)4、下列文学常识与语法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为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若虚
因为你/大地围绕着一首诗中的春天旋转/像一个自在的星体
因为你/一条江水始终满盈/与大海,与我们的心灵持平

因为你/初见月的人,与最后见月的人/手儿握在了一起
因为你/一个困扰人类的千古诗谜即将破解/一线天光,满月星辉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8.(1)三打祝家庄被认为是《水浒传》中最为精彩的故事之一。请根据提示填空。(4分)
一打:①▲为救时迁率兵攻打祝家庄,因不熟悉地形中了埋伏,兵败而归;
二打:矮脚虎王英被女将②▲捉住,而这女将被③▲活捉,双方勉强打成平手;
三打:梁山英雄智拆祝家庄的联盟,并采用④▲的计策,最终胜利。
(2)在很多人心中,孙悟空是神通广大的盖世英雄,但英雄在小说中亦曾多次流泪。请比较分析下列三段选文中孙悟空流泪的原因有何不同。(6分)
波波:好咧!
【第一关】(1)请根据上面的对话内容,完成填空。(3分)
这段对话介绍了若虚书房的▲、▲、外部环境和▲。
【第二关】(2)根据上面的对话内容,拟写一则通知。要求:内容清楚,格式正确,正文内容(含标点)不超过45个字。(5分)





【第三关】(3)书房内的一幅漆画上,题着诗人庄晓明的诗歌《若虚》。这首诗选择“春”“江”“花”“月”“夜”为意象,构成优美的意境。请你根据上下句,参与竞写,完成空缺处的一句诗。(3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9.4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和煦(xù)怪癖(pì)呜咽(yàn)阖家欢乐(hé)
B.契合(qiè)对称(chèn)叱咤(chà)惊鸿一瞥(piē)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3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 )折腰(zhé)娉婷(pīn)羡慕(xiàn)B.劫掠(jié)恪守(kè)瞥见(piē)觥筹交错(guāng)C.制裁(zhì)彬彬(bīn)风骚(shāo)坟墓(fén)D.冠冕(guān)旁骛(wù)汲取(jí)濡养(rú)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

C.一位普通市民﹣﹣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在一年间就抓获了几十个小偷。

D.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见异思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4.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国庆节前一天,我们班举办了一场以“祖国颂”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在刚刚结束的迎接“庆祝建国70周年”歌咏比赛上,小玉同学的状态不好。

解说:“小玉状态不好”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得失之患古味盎然心旷神怡表达见解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解说:这句话有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文章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2010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扬州市2010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学校、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题号123456答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地壳(qiào)繁衍(yǎn)吝啬(lìn)沉淀物(dìnɡ)B.惬意(qiè)精髓(suí)攒聚(cuán)山峦(luán)C.瞭望(liào)苍穹(qiónɡ)气氛(fēn)和煦(xù)D.贮藏(zhù)褒贬(bǎo)嶙峋(lín)圩子(wéi)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康”知识问答》专题节目在我市有线广播频道开播了,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市民宣传什么是“小康”。

B.这项市政排水管网疏浚工程任务重,头绪繁,规模大。

C.进考场前,一定要把钢笔啦,2B铅笔啦,小刀啦,圆规啦,直尺啦等文具都带齐。

D.200毫升38%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38%盐酸的密度是1.19克/厘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们俩经常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哲学,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每次总有一见如故之感。

B.快中考了,•每次上学的时候,妈妈都苦口婆心地嘱咐我:“好好学习,争取进步。

”C.如何为西南旱灾的同龄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班长、团支书、学生代表的看法不一,令全班莫衷一是。

D.一进入4月份,同学们就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学习竞赛活动,冲刺“一模”,迎接中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

B.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我们怎能忘却侵略者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C.可惜,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暴风雨里所诞生的》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D.我们三个人一组,同心协力,又快又好的完成了任务。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江村小景》中,弟弟对母亲和妹妹的善良关心与哥哥的满身的流氓兵痞习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以,在这出戏剧中,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是对立的。

B.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所写的《变色龙》是一篇揭露沙皇专制黑暗统治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已成为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的代名词。

C.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沙漠里有些什么》等。

D.《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家笛福的作品,本文采用主人公自述的方式,描写了鲁滨逊为生存而制作陶器,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也美化了殖民侵略和殖民扩张行为。

6.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两岸的青山,______________,都晃悠悠的,无疑例外的倒影在澄澈、透明的江水里。

A.石壁的丛林,青山的石壁,丛林中的藤蔓芳草B.青山的石壁,石壁的丛林,丛林中的藤蔓芳草C.青山的石壁,丛林中的藤蔓芳草,石壁的丛林D.丛林中的藤蔓芳草,石壁的丛林青山的石壁,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荒郊pì()壤,这大概就是常人眼中的“qí()途”,但对真正的探求者来说,它也是成功的jié()径,而收获,便是那前无古人的足jī()。

8.默写。

(每空1分,共9分)⑴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⑵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⑶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⑷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⑸______________,恒兀兀以穷年。

(韩愈《进学解》)⑹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⑺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史记》)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会改变人,但莲的“________________,”这一品质却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洁身自好。

9.用最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下段文字的总说句。

(不超过10个字,2分)______________。

现实与理想之间有多少距离就有多少奋斗。

一伸手就获得的果实味不美,一镢头就挖出的井水不甜,几步棋就取胜的棋局不精彩,几个台阶就登上的“山峰”不高大。

山越高,离我们的距离越远,我们奋力盘上峰顶时才会欢呼雀跃;路越长,离我们的距离越远,我们终于达到目的地才会喜极而泣。

距离越大,得到的果实反而越甜。

痛苦与幸福之间若没有一段距离,我们得到的幸福也不会那么诱人;失败与成功之间若没有一段距离,我们取得的成功也不会那么完美。

10.名著阅读。

(4分)读完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秦文君的《伟人细胞》后,两个孩子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告诉我们,你觉得汤姆与贾里有些什么异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专题学习。

(3分)清明时节,柳枝轻拂。

那飘逸的柳条在人们的心中具有了独特的形象与意蕴。

人们借柳抒发离别的依恋,表达对先人的祭奠与哀思,寄托自己的感恩情怀。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这样的意象不胜枚举,小桥、飞鸟、秋风、落叶……月亮也是其中的一种。

细读下面为你提供的几句诗,再回想一下你所知道的咏月诗。

请你谈谈我国古诗词中“月文化”的理解等。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语文实践活动。

(4分)2009年6月,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正式实施,但“规范办学”不是不学习,“素质教育”不是放弃要求。

为了对全体同学进行“刻苦学习,励志成才”教育,学校决定在校园里写上富有教育意义的古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一条,并说明推荐理由。

(注意:必须是流传甚广的古诗句;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理由:它提醒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3-14题。

(6分)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3.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4.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脉相承,试比较这两句诗的异同。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19题。

(14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见外,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①嘘:喷吐。

②伏:遮蔽。

③景:通“影”。

④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

”15.乙文和甲文出自同一个作者,都是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学家______写的________(体裁)。

(2分)16.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⑵执策而临之曰()⑶龙乘是气()⑷云亦灵怪矣哉()17.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⑴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⑵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8.这两片短文通篇说的是物事(龙、马),其实论的是人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