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邳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初步设计
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县级农发机构项目管理费使用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部门项目主管部门,下同)项目管理费 地租用费 、交通费 、伙食补助费等支 理费报账时,除提供原始凭证等报账资 料外,还需提供项目实地考察、检查验 项 目实地考察 、检查 验 收 、业务 培 ( )项 目及工程招标费。用于农 收、召开会议、开展培训等 日 五 常管理事
( 六)资金和项 目公示费。用于农 报账时,要按照报账审核程序,严格审 ( )的制作安装费、新闻媒体公示费 合规定范围、费用额度和标准是否合 栏 理。对于报账资料不全、报账事项不明
( 七)土地治理项 目可行性研究和 确或支出明显不合理的费用,不予报
一
购置车辆等行政经费开支。具体支出 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 目公示用标志牌 核报账凭证是否完备、费用支出是否符 内容包括:
政策法规
财发[0 1 2 号 21 ] 3 国土资源部 、水利部、农业部 、林业 管理工作需要 ,进一步规范农业综合 财政 部 ( 国家农业综合 开发办公室 )
局 、供销总社 ,各省 、自治区、直辖 开发县级农发机构项 目管理费的管理 反馈。 市 、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 、农业综 和使用 ,现将 《 局) 农业综合开发县级农
二、规范项目管理费使用的有关要
理费的使用管理,根据 《 国家农业综合 项目实地考察、检查验收等 日 常管理工 费支 出。
开发资金和项 目管理办法》( 财政部令 作中发生的住宿费 、伙食补助费等支
第6号 ) 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 出 。 0 、《 求
法》( 财 ̄[ 01 号)以及农业综合开 2 69 0 3
( )会议费。用于农业综合开发 三
( )严格控制支 出规模和范围。 一
发项目管理工作实际,现就县级农发机 项目检查验收或工程招标时发生的会议 县级农发机构要严格按照规定比例计提 构项 目管理费的使用问题补充规定如 费支出,包括房租费、伙食补助费、资 项目管理费。计提的项目管理费可在农
农业建设项目初设编制及评审要点

⏹概述⏹初步设计编制的重点内容⏹初步设计审批应注意的问题概述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工作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之后进行的一种工程设计,它与其后要进行的施工图设计共同构成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初步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建设程序之一。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 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 行政审批 工程 设计实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它是政府投资项目规定基本程序之一。
政府批复可研报告后,进一步开展初步设计工作。
初步设计文件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主管部门。
通过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达到控制、审批初步设计概算,审查各项建设内容、建设方案工艺技术方案、建设条件的目的。
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属于工程设计的范围。
专业人员按照工程设计、制图规范、设计深度要求进行编制。
※ 这一阶段的设计体现出总体性、基础性、技术性、专业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91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79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93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60号) 《工程设计资质标准》(2007年修订本)(建设部建市[2007]86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设部建市[2007]202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93号)第二条规定:建设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
在设计阶段工程设计的成果是设计文件。
不同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内容和要求也不同。
工程设计要对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进行设计,也就是对与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相关的工程、工艺、安全等各专业进行设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60号)第三条规定: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的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勘察设计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范运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规程》和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际,特制定朔城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库建设的基本原则1. 突出重点的原则。
在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总体规划指导下,重点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选择和确定有关项目。
对预期明确、前景良好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进行连续建设。
2. 效益先导的原则。
项目选择以效益为中心,通过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来带动农民增收,增强入世后农业的竞争力。
3. 建设先行的原则。
选择项目以领导重视程度、群众参与程度和建设先行程度为重要依据。
土地治理类项目必须是土方工程已基本完成或计划先行启动的项目,多种经营项目必须具备一定基础,新建项目原则上不予入库。
4. 统筹兼顾的原则。
项目选择要注意类型的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安排土地治理类和基地类项目,也要注重多种经营类和科技类项目的配套,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功能。
同时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使建成项目产生综合效益。
5. 集中布局的原则。
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三年一期的要求,统筹规划年度内及年际间的土地治理类项目,做到相对集中连片。
着力培育有带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配套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6. 机制创新的原则。
适应农业机制和体制创新的要求,优先选择引进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 以国家财政投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实现农业的多元化投入,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
二、项目库项目类别根据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和工作职能,全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入库项目拟分为两大类:1. 土地治理项目。
农业开发设计招标公告(3篇)

第1篇一、招标项目概述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具备专业能力和良好信誉的设计单位承担某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设计工作。
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打造一个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作出贡献。
二、项目名称某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计三、项目地点某省某市某县四、项目规模及内容1. 项目规模:该项目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涉及耕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
2. 项目内容:- 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包括灌溉、排水、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农业生态保护: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农业科技推广:引进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 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五、招标范围1.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2. 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3. 项目设计方案评审及优化;4. 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咨询服务;5. 其他与项目设计相关的服务工作。
六、投标人资格要求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XXX万元;2. 具有国家颁发的甲级或乙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3.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4. 具有类似项目设计经验,近三年内完成过至少一项类似规模和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计;5. 设计团队人员结构合理,具备相关专业资质,能够满足项目设计需求;6. 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力。
七、招标文件获取1.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招标文件发售截止之日止。
2. 招标文件发售地点:某市某区某路某号某大厦XXX室。
3. 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XXX元/份,售后不退。
八、投标文件递交1.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详见招标文件。
2.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详见招标文件。
3. 投标文件递交方式:详见招标文件。
2011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内容

预计投资1.2亿元,一期占地609亩,建筑面积15504平米,已于2011年4月开工,预计2012年6月底完工。项目规划占地总面积1000公顷,一期工程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张清池
子干乡
林业局
天涯山景区管理处
2011年4月开工,2012年
年底完工。
2011年已完成投资6500万元。天涯神韵基本完成,整个景区累计栽植云杉、国槐、山楂、银杏、油松等大树2881株,栽植油松、侧柏、丁香、连翘等85356株,栽植月季、红红叶小檗等花灌木16万株,播种、铺设草坪2.43万平方米。所有栽植树木都浇过封冻水,进行了覆土和覆膜,大树加固了支撑;整理各类地形、修路等动土量75余万方;修筑170米的排洪涵洞;完成7米宽的混凝土道路1520米,风雨桥地上部分正在建设,1200平方米的回车场铺装完毕;忠孝广场基本成形,准备铺装,阙门已完成60%,文化长廊装饰完毕,忠孝台铺装全部完毕,忠孝植物园建设基本完毕;上下水地沟完成1500米,完成工程的90%,排污、排雨水沟完成800米;西水系全部完成(除塑像正在加工之中),水系循环系统全部埋设完毕,能正常使用,东水系地形整理完毕,水系底面强夯基本完毕;停车场修建完毕;景区主大门地上部分正在建设,次入口大门已完成90%,钟鼓楼基础浇注完毕,地上部分正在紧张建设,排水沟修筑完毕,防撞柱安装完毕。
各项目承担单位
2010年12月开工,
2011年底完工
现已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预总投资50亿元,占地2000亩,建设年产200万吨焦炭、年产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年产15万吨二甲醚、年产15万吨焦油加工、年产6万吨粗笨精制、年产5万吨顺酐、年产5万吨1,4—丁二醇等项目及配套设施。建成后年产值80亿元,税金10亿元,安排3000人就业。
农业综合开发供销合作总社项目“先建后补”财政资金管理暂行规定

农业综合开发供销合作总社项目“先建后补”财政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农业综合开发供销合作总社项目“先建后补”财政资金管理,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国农办〔2011〕169号)、《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实施办法》(财发〔2011〕22号)、《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财发〔2006〕39号)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有机肥和低残留农药生产推广使用项目、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项目等,财政补助资金范围和标准如下:(一)有机肥和低残留农药生产推广使用项目。
包括有机肥生产厂、低残留农药制剂分装加工厂、高效植保机械生产厂兼并收购;有机肥、低残留农药生产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有机肥和低残留农药及植保机械采购;农化服务、示范培训、宣传促销等公益性服务所需费用。
财政补助资金总额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总额的50%。
(二)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项目。
包括高标准农膜生产厂兼并收购,先进技术引进与改造,高标准农膜生产设施购置;高标准农膜采购、运输;残旧农膜加工厂兼并收购、投资参股;残旧农膜回收站、分拣集散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的捡拾器械、设备与消防设施等;残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厂或所需车间、加工设备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路设施等;残旧农膜回收费用、“以旧膜换新膜”的价差;培训示范、宣传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所需费用。
财政补助资金总额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总额的50%。
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或初步设计、环境评估及招投标、工程监理等费用的财政资金,原则上不超过财政资金总额的3%,并从地方财政资金中列支。
第三条项目验收(一)项目牵头单位应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批复的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实施,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运行,并对项目实施单位上报的各种材料进行审查把关。
(二)项目验收包括中期验收和竣工验收。
中期验收原则上在项目立项后满6个月进行,由项目牵头单位组织,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参加。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国农办[2011]169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国农办[2011]169号](https://img.taocdn.com/s3/m/1b7fdec605087632311212d5.png)
带动作用明显,有利于形成区域主导产 设备购置;水源及渠首工程改建、维修 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包括养殖与孵化
、 R I _ RA I ( ( £ }0 L
I L fj Rf E { 、 E 【 f\ EiL p j I : }E l SI ) r _ 、 }N
I
( { N j i
规 章 制 度
己 口 口7 9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第二章 扶持重点
第七条 部 门项 目 主要扶持农业主产
开 发项 目 区提供示 范、服务、保 障作用, 部组织实施的优势特色示范,林业局组 区,重点扶持粮食 主产区、水 资源短缺
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以下简称 织实施的名优 经济林 等示范 , 销总社 地 区和生态脆弱地区。根据各类项 目的 供 国家农发办 )批准,由国土资源部、水 组织实施的新型合作示范。 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供销总社 ( 以
或省级 品种 审定委员 会审定通过 ,引进 品种应经相关部门审批通过。
金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保证足额落 技术培训、原种及原原种提纯和扩繁补 助、 新品种引进补助等费用。 第十四条 产业化经营项目 财政资金
使用范 围: 种植业 项 目所需的基础设施 建设及 设备购 置 ,包括温室大 棚、工作室 、土 第十三条 土地治理项 目财政资金使 用范 围:
部有关规定执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 ( )场、科研 院所、大专院校等 。 林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18.01.30•【文号】财发〔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1.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发〔2018〕2号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供销合作总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进一步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工作,我部对2006年7月印发的《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中央财政已经取消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我部与各省(区、市)财政部门的有偿资金债务已经基本结清。
请有关省(区、市)财政部门在2018年12月31日前将与基层财政部门和项目借款单位的有偿资金债务清理完毕,在此之前,各地可暂时保留有偿资金相关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自2019年1月1日起,《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管理办法》(财发〔2008〕4号)和《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呆账核销和延期还款办法》(财发〔2008〕61号)相应废止。
附件: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财政部2018年1月30日附件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财务行为,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4号)及相关财务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含机构分设地区的财政部门,以下简称农发机构)的农业综合开发财务活动。
第三条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的原则是: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节约成本、注重绩效、奖优罚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邳州市2011年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初设1.2项目呈报单位:邳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1.3项目实施单位:邳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项目部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5项目建设年限:一年1.6项目负责人:杨成信1.7项目区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位于邳州市东南部的南河种镇,距县城10km左右,包括北曹山、大穗稔、中曹山、段寨4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1500亩,地理坐标东经113°09′30″~113°12′30″、北纬39°27′30″~39°30′00″。
1.8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8.1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15万亩。
治理总面积1.05万亩,全部实施节水灌溉,其中新增灌溉面积0.55万亩,改良土壤0.3万亩,硬化机耕路49.85公里,新建防护林网230.4亩。
1.8.2主要建设内容(1)水利措施。
新打井43眼,建井房43座,旧井38眼建设21处首部枢纽地下室。
项目区新打井43眼全部安装IC卡机井取水控制器。
架设高压线路5公里,低压线路10公里,埋设输水管道46公里。
(2)农业措施。
改良土壤3000亩,硬化机耕路49.85公里。
(3)林业措施。
新建农田防护林网230.4亩。
(4)科技措施。
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2000亩,培训农民1500人次。
1.9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34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260万元,占总投资的93.75%(中央财政840万元,占财政资金的66.67%,省财政336万元,占财政资金的26.67%,市财政25万元,占财政资金1.98%,县财政59万元,占财政资金4.68%),自筹资金84万元(自筹现金及以物折资42万元,投工投劳折资42万元),占总投资的6.25%。
1.10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粮食增产165.2万公斤,甜菜10.81万公斤,蔬菜269.55万公斤。
可新增灌溉面积0.5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5万亩,年节约水量53万方,增加农田防护林网面积0.442万亩,新增优质粮食种植面积1.05万亩,新增种植业总产值520.59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总额增加336.90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445元。
1.11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采用动态方法进行评价,内部收益率为20.6%,大于基准收益率8%;财务净现值1132万元大于零;投资回收期5.1年(不含建设期),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投资利润率34.28%;投入产出比为1︰3.2;效益费用比2.3大于1;各项经济评价指标均符合要求,说明本年度工程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邳州市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东部,地处塞外高原。
南与繁峙、代县接壤,东与浑源为邻,西连山阴,北毗怀仁。
地理坐标为东径112°58′~113°37′,北纬39°17′~39°45′,全县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46.5公里,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辖3镇9乡、298个村委会、355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29.45万人。
项目区位于邳州市东南部的南河种镇,距县城10km左右,包括北曹山、大穗稔、中曹山、段寨4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1500亩,地理坐标东经113°09′30″~113°12′30″、北纬39°27′30″~39°30′00″。
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1)温度。
年平均气温7.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2.9℃;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10.8℃。
极端最高气温为36.4℃,极端最低气温为-30.5℃。
全年零度以上积温3487.7℃。
(2)日照。
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843.7小时,最长年达2964.5小时,最短年为2728.2小时。
平均每天为7.8小时,日照率为65%。
(3)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380mm,但分配很不均匀,一般春季降水占10%,夏季降水占67%,秋季降水占20%,冬季降水占3%。
最小的降水量为1956年200.6mm,最大的降水量为1959年643.5mm。
(4)无霜期。
平均无霜期为125~135天,平均初霜日在九月中旬,终霜日在五月中旬。
(5)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为1916.8 mm,约为降水量的4~5倍,5月最大为338.6mm,1月份最小为32.7mm(详见图2-1)。
图2-1 邳州市历年蒸发量图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对农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
(6)风速。
平均风速为2.9米/秒。
主导风向西和西南。
七级以上大风日平均15天,最多25天。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位于邳州市中部冲积缓平平原区,海拔高度为1015~1030米。
地势平坦,土质较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项目区为平川灌溉型农业区,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耕作层20厘米,土壤类型为苏打盐化黄潮土,土壤容重1.2克/立方厘米,PH值7.0~8.2,田间最大含水率3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 1.12%,全氮含量平均0.069%,速效磷含量平均4.2ppm,速效钾含量平均186.0ppm,碳酸钙含量一般在9~12%之间,土壤宜耕作、宜灌溉,适种性好,但有机质含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2.1.4水资源根据邳州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关于邳州市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水资源鉴定意见,2011年项目区水资源为地下水资源:茹越峪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资源总量1573万立方米/年,项目区可利用量291.6万立方米/年。
2.1.5 耕地种类、数量该项目治理面积为10500亩,其中现有灌溉面积5000亩,占耕地面积的47%;扩浇地面积55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3%。
见表2-1。
表2-1 项目区耕地类型与面积单位:亩2.1.6 自然灾害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霜冻、干热风、冰雹、沙尘暴等,其中以干旱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为最大。
2.2 社会经济状况2.2.1人口及劳力项目区农业总人口7564人,农村劳动力2664个。
劳动力资源可以满足项目实施的需求。
2.2.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1500亩。
其中耕地1050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1%;其他用地1000亩, 占总土地面积的9%。
表2-3 项目区土地利用情况表2.2.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0500亩,水浇地玉米的单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同类地区相近。
由于现有水利设施薄弱,现有的产量水平与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相比差异还很大,与国内农业发达的同类型区域相比差距也很大。
表2-4 项目区近四年农作物平均产量表单位:公斤/亩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项目区的财政收入居全省下等水平,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8.23亿元,财政总收入1.6亿元。
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66元。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邳州市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拥有一支专业技术比较过硬的推广队伍。
县有农牧局,乡有农科站,村有科技服务点。
全县现有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22名,助理农艺师46名,技术员58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5名,中专学历34名。
同时,项目区多年来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乡土专家和高素质农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高。
2.3 基础设施现状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现有机电井38眼,井深60~100米。
其中:段寨村5眼,北曹山9眼,中曹山12眼,大穗稔12眼。
现有低压灌溉管道27公里,配套井房17座。
2.3.2田间工程现状目前,项目区格田最大的长宽为300×500m,面积为225亩,最小的长宽为200×400m,面积为120亩,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标准要求,机耕路为土路,农田防护林网210亩。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截止2008年底,邳州市农机总动力已达到36.31万千瓦,人均1.25千瓦,农机总数量达到16000多台,其中农田作业动力机械8300台,运输动力机械5800台,农副产品及其它动力机械1900台。
机耕面积90万亩,机播面积90万亩。
拖拉机与农机具的配套比例为1︰2.6。
项目区拥有深松机12台,免耕机14台,农用运输机械220台,大中型拖拉机40台,植保机械580台,农机驾驶操作员230人。
总体来讲,项目区耕种和收割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能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对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的要求。
2.3.4交通与电力项目区距县城10公里,项目区内乡镇三级油路纵横相连,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现有机耕路42.6公里,目前全部为土路,普遍狭窄简陋,支离破碎,坑洼不平,雨天泥泞难行,给农民生产带来极大不便。
项目区有高压线2km,低压线路5km。
80KV A变压器6台。
第三章初设依据和标准3.1初设依据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2009]189号文件、山西省财政厅晋财农发[2009]20号文件和山西省农发办关于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申报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农办[2004]48号文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和《山西省邳州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设计。
3.2项目建设标准项目区亩投资标准为1200元/亩。
3.2.1综合标准(1)项目区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齐全、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陈旧不配套,道路不畅等问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项目区最大限度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项目区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农民增收。
(2)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
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管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
(3)项目建设充分尊重项目区农民群众意愿,主动让农民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确保建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4)统一、规范、实用,包含项目区基本情况总投资、财政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护运营、监督举报等基本信息。
3.2.2水利灌溉措施①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溉方法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