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补益药小结-3补血药
常用养生抗衰中草药之“补血药”

注意:若失血太多、气息衰微之际,应重用补气药,益气摄血(血脱益气法)。
代表方剂二:
【六味地黄丸】(宋?钱乙《小儿药证直决》)
组成:熟地黄24克,山萸肉、淮山药各12克,泽泻、丹皮、茯苓各9克。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细数。
4.用于老年人血虚之肠燥便秘,配以首乌、肉苁蓉、火麻仁等润肠药同用。
用法用量:
1.抗老健身剂量:每日3-6克,治疗用量每日5-15克,煎汤;浸酒、熬膏或人丸、散。
2.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止血用当归头。
3.酒制能加强活血的功效,炒者止血力优。
代表方剂二:
【当归建中汤】
组成:当归12克,芍药(酒炒)18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克,饴糖30克。
功效: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主治:用于老年人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腹痛属血虚中焦虚寒者。
用法:上药六味以水600毫升,文火煎40分钟,取汁150毫升,去滓,内饴糖,更上微火
2.本品有润肠之功,若脾胃虚弱,腹满便溏者忌用。
3.《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菲白、韭白。”
4.阴虚火旺,且有湿热者,可以生地黄代用。
现代研究认为,熟地有如下几点作用:
1.降压、强心作用。给高血压大鼠灌服以熟地为主药的六味地黄液,有轻度降压作用,并可提高脑啡呔含量和降低心肌羟脯氨酸浓度,对于防治心血管的损害是有利的,且熟地通过正性肌力作用对心脏尤其是衰弱心脏有显著强心作用。
(3)阿胶
主要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经煎熬、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本品药用的驴皮之胶产生山东省东阿县,以阿井水煎制而成者质优,故名。
执业药师中药学补虚药功效

冬虫夏草
甘,平,肺肾
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1、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2、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紫河车
甘、咸,温,心肺肾
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1、用于肾气不足,精血亏虚的不孕,阳痿,遗精,腰酸,头晕,耳鸣等证2、用于肺肾两虚的喘嗽3、用于气血不足,萎黄消瘦,产后少乳等
蛤蚧
咸,平,肺肾
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
1、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2、用于肺肾两虚,肾不纳气的虚喘久嗽
菟丝子
甘,温,肝肾脾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1、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带下等证2、用于肝肾不足,目失所养而致目昏目暗,视力减退之证3、用于脾肾虚泄4、用于肝肾不足的胎动不安
银耳
甘,平,肺胃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1、用于阴虚肺燥或虚劳久咳,干咳痰少,痰中带血等2、用于热病伤津或素体虚弱,胃阴不足,口渴咽干等
*墨旱莲
甘酸寒,肝肾
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1.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腰膝酸软,遗精耳鸣,2.阴虚血热的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
*女贞子
甘苦凉,肝肾
补肝肾阴,乌须明目
百合
甘,微寒,肺心
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1、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及劳嗽久咳,痰中带血等2、用于热病余热未清之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石斛
甘,微寒,胃肾
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1、用于热病伤津之低热烦渴、阴虚虚热不退等证2、用于胃阴不足等证
玉竹
甘微寒,肺胃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1、用于阴虚肺燥的干咳少痰2、用于热病烦渴及消渴等
中药学补血药

第三节 补血药
【教学内容】
▪ 掌握: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 胶
补血药概述
▪ 含义:凡能补血,以治疗血虚证为主要作用 的药,称为补血药。
▪ 药性特点及适应证:甘温质润,入心、肝 血分,广泛用于各种血虚证。
补血药概述
▪ 配伍用药: ▪ 1.补血药常配伍补气药,即所谓“有形之血不
3.阿胶《本经》
阿胶《本经》
▪ 『来源』本品为脊索 动物门哺乳纲马科动 物驴 Equus asinus L.的皮,经煎熬、浓 缩而成的固体胶。
阿胶
阿胶《本经》
▪ 【药性】 甘,平。 归肺、肝、肾经。
▪ 【功效】 补血, 止血, 滋阴, 润肺。
▪ (补血止血滋阴)
阿胶《本经》
▪ 【应用】 ▪ 1.血虚诸证。 ▪ 2. 出血证。 ▪ 3.肺阴虚燥咳。 ▪ 4.热病伤阴,心烦失眠,阴虚风动,手足
当归《本经》
▪ 【应用】 ▪ 1.血虚诸证。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药要。
常配伍熟地黄、白芍药、川芎,组成四物汤,为 补血基本方剂,治疗血虚诸证。 ▪ 2.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本品既能 补血活血,又能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止痛的要 药。 ▪ 3.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风湿麻木, 痈疽疮疡。辛行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的要药。 ▪ 4.血虚肠燥便秘。
当归《本经》
当归《本经》
当归《本经》
▪ 【药性】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 【功效】 补血调经,
▪
活血止痛,
▪
润肠通便。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当归《本经》
▪ 【应用】 ▪ 1.血虚诸证。 ▪ 2.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 3.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痈
补血益精药物

1.补血益精药物―何首乌与熟地黄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宋代的《开宝本草》称何首乌有“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的功效。
何首乌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据宋代《本草图经》引用的《何首乌传》中说,相传在唐代元和年间,顺州南河县有一个叫何田儿的人,自幼体弱多病,家境贫寒,直到58岁尚未娶妻成家,因喜欢道家学说便跟随师傅入山学道。
偶有一日因酒醉不能归家,醉卧于山野之中。
半夜酒醒,但见月明星稀,周围的景物看得一清二楚,身旁不远处有藤状植物二株,相距三尺余远,只见那两条蔓藤慢慢靠近,相交而拥抱,久久始解,解后又交,如此者数次。
何田儿惊诧异常,待到天明便将其根挖出带回家中,问遍左邻右居没有人认识这种植物。
有一日,忽然来了个须发飘逸的山中老者,对他说:“你连个儿子都没有,这怪藤恐怕是神仙送给你的仙药,何不服用试试?”于是,何田儿将其根捣为细末,用酒送服,数月之间身体强健,便娶妻生子,改名为何能嗣,活到160岁。
何能嗣的儿子名何延秀,孙子名何首乌,寿命130岁,须发犹黑,故将其名用于这种中药。
这种传说虽不可信,但说明何首乌补益功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民间还有何首乌根如人形者,服后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
何首乌的品种与名称何首乌在全国均有栽培。
但主要产于河南、湖北、江苏、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
虽然最早记载何首乌的古籍始见于唐·李翱所著的《何首乌传》,而至宋代本草的著作才正式将其作为补益药应用。
古时称何首乌有赤、白与雄、雌之分,宋·《开宝本草》称何首乌“蔓紫,花黄白,叶如薯蓣而不光,生必相对,根大如拳,有赤、白二种,赤者为雄,白者雌”。
现代中药学家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为正品何首乌,即古籍所称的亦乌或雄首乌,而所谓的禾首乌或雌首乌有多种植物来源,其中以萝摩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块根最为多见。
何首乌与白首乌均有滋补强壮,补血敛气,乌须黑发,益寿延年的功效,但两者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何首乌以补肝肾,养精血见长,白首乌以滋补强壮,敛精益气见长。
最佳补气血中药

最佳补气血中药1、气虚证的表现气虚证主要表现为少气乏力、语音低微、呼吸微弱、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泻或便溏、易出汗、怕风寒、易感冒、脉虚或无力等症状。
可采用补气的药物治疗。
注意:补气药物多为温性,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常用的补气药物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刺五加、白术、莲子、白扁豆、大枣、甘草等。
常用的补阳药物有:附子、鹿茸、海马、海狗肾、鹿鞭、狗鞭、蛤蚧、巴戟、肉桂、冬虫夏草、九香虫、杜仲、续断、狗脊、骨碎补、补骨脂、肉苁蓉、锁阳、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韭菜子等。
2、血虚证的表现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暗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延期甚至经闭等。
可采用补血的药物治疗。
一般的血虚证,可选用阿胶制剂、当归制剂、鸡血藤片、何首乌片、归脾丸等。
常用的补血药物有: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鸡血藤、白芍等。
常用的补血食品有:动物血、动物肝脏、动物脊骨、黑芝麻、黑木耳、红糖等。
【补气血的中药食谱】1、党参煲汤,健脾益肺党参也具有补气功效,但效果比人参弱,价格也没有人参高。
古方中含有人参的方子,现多用党参代替,不宜选用党参时就用太子参。
党参能补益脾肺、补血、生津,用于气短乏力、大便稀、咳嗽气促、头晕等,可以炖汤,每天用量不宜超过15克。
注意:长期服党参可能使人发胖,儿童、年轻女性应慎用,可选用太子参代替。
长期服补气中药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2、黄芪泡酒,改善气色黄芪能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适用于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气短、盗汗、水肿等。
生黄芪多用于固表利水,蜜炙切制后加蜂蜜拌炒可用于补中益气。
冬天用黄芪能滋补强身,泡酒、做菜、煨汤、调味均可,但每天用量不能超过30克。
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气色更好。
人参补气侧重于脏腑气虚,黄芪则侧重补益卫表之气。
容易感冒的人,出汗出汗过多,可选择用黄芪泡水饮。
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对治疗蛋白尿有一定作用,还能调节血糖。
《中医学》十二.补益药

3.2 麦冬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主治:燥热伤肺、阴虚消渴、阴虚火旺
诸证。 用法用量:6~12g,水煎服。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
3.3 枸杞子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益精补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 主治:肾精亏虚、肝血不足、肺阴虚诸
诸证。 用法用量:6~15g,水煎服。 使用注意:反藜芦。
2.4 何首乌
性味归经:甘、涩、微温,归肝、心、 肾经。
功效:补血乌发、填精补髓、润肠通便、 解毒消痈。
主治:肾精亏虚、血虚肠燥、疮毒诸证。 用法用量:6~15g,水煎服。 使用注意:本品滑肠,大便溏泻者慎用
3.补阴药
津用生地黄,养血填精用熟地黄。
2.2 当归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 经。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血虚、血瘀及肠燥便秘诸证。 用法用量:5~15g,水煎服。 使用注意:本品滑肠,大便溏泻者慎用
2.3 白芍
性味归经:酸、苦、甘,归肝、脾经。 功效:滋补肾阴、填精补髓。 主治:补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适应症:形寒肢冷、面色恍白、神疲自 汗、阳气欲脱等病症。
4.1鹿茸
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壮阳、强筋健骨、固冲止带。 主治:肾阳不足、肝血亏虚、冲任不固
等证。 用法用量: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剂,1~2g,
分三次服。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及外感实热者忌用
4.2 杜仲
用法:炼蜜为丸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少 腹冷痛,小便清长,五更泄泻。舌淡苔白,脉 沉细。
补药

针对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四种体虚,选用补益药中的“四大名补”——人参、阿胶、鹿茸、冬虫夏草将大有裨益。
人参补气虚气虚:表现为动则气短、气急无力。
怕冷的感觉不明显。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大补元气。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黄酮类物质,分别有抗衰老、抗疲劳、对抗有害物质、抗肿瘤、提高免疫力、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调节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用法:将人参切成薄片,每次取2~3克放入杯内加开水,浸泡1小时后便可饮用,饮完后再加入新水,如此循环。
最好12小时内服用完毕,最后嚼服人参片,也可将人参片直接含服。
如用于急救,每次取30克,浓煎顿服。
参须、参花、参叶亦可泡水当茶喝。
鹿茸补阳虚阳虚:表现为身寒、肢冷、消化不良、便稀。
鹿茸性温,味甘咸,入肝、肾二经,有补肾壮阳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鹿茸含多种氨基酸、硫酸软骨素、雌酮、骨胶原、蛋白质和钙、磷、镁等矿物质,有滋补、强壮作用,可使血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增加,中等剂量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对心衰有强心作用。
服用可使人精力充沛,但阴虚者不可服。
用法:研末,每次取1克,放小米粥内服用。
或取鹿茸、山药各30克,分别切片,浸入500克白酒内,密封1周,每次取20毫升服用,日服两次,治尿频、面黑。
冬虫夏草补阴虚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入肺、肾二经,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蛋白质、脂肪(其中82.2%为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糖、粗纤维、矿物质、虫草酸虫草素和维生素B 12 等成分,有增强免疫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胆固醇、抗缺氧、抗癌、抗病毒、抗菌和镇静等作用。
用法:取老鸭1只,冬虫夏草10克。
鸭去毛及内脏,将鸭头顺颈劈开,将冬虫夏草数枚装入鸭头和鸭颈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和生姜、葱白一起装入鸭腹内,放入盆中,注入清汤,用食盐、胡椒粉、料酒调好味,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拣去生姜、葱白,加味精,即成一道闻名遐迩的“虫草全鸭”。
治疗骨髓造血功能的中药 -回复

治疗骨髓造血功能的中药-回复我非常乐意为您撰写一篇关于治疗骨髓造血功能的中药的文章。
骨髓是人体内主要的造血器官之一,负责产生血细胞。
然而,一些疾病或外部因素可能会影响骨髓的正常功能,导致造血功能受损。
中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恢复和改善骨髓造血功能。
治疗骨髓造血功能的中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我们将逐一说明并提供具体的中药推荐:1. 补益药物:中药中的补益药物通常被用来增强体力和恢复体能,有助于刺激骨髓活性和造血功能。
具体的中药推荐如下:- 黄耆:黄耆被认为具有强壮体力、滋补气血的功效。
它不仅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还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 当归:当归被广泛用于中药中,被誉为"补血圣药"。
它可以补益气血,改善贫血状况,并有助于提高骨髓造血功能。
2. 活血化瘀药物:中药中的活血化瘀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瘀血病症,从而改善骨髓供血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活血化瘀药物:- 川芎:川芎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骨髓供血和造血功能。
- 桃核扬:桃核扬是一种能够舒血活血的中药。
它可以清除血液中的瘀血和淤血,从而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3. 养血安神药物:中药中的养血安神药物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骨髓造血功能的调节能力,有助于改善骨髓功能。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中药药物:- 人参:人参具有补益气血、提神醒脑的功效。
它可以增加人体的能量和抵抗力,并通过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 熟地黄: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滋补肝肾、养血安神的功效。
它可以提高精神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并有助于提高骨髓造血功能。
总结起来,治疗骨髓造血功能的中药可以从补益药物、活血化瘀药物和养血安神药物三个方面入手。
黄耆、当归、川芎和桃核扬被认为是治疗骨髓造血功能的中药中的佼佼者。
然而,请注意,中药治疗应与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并且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首乌— 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 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当 归:补血要药,治血虚诸证;既补血,又活血,长于 调经,为妇科良药;既补血,又活血,且止痛, 治血虚、血滞兼寒凝之诸痛证,外科用治痈疽疮 疡;既补血,又润肠,善治血虚肠燥便秘。 熟地黄:补血要药,善治血虚诸证;滋阴要药,善治肾阴 亏虚之证;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又善治肝肾精 血亏虚之证。质地滋腻。有碍消化。 阿 胶:补血要药,善治血虚诸证;滋阴要药,善治阴虚 证,又润燥,尤治阴虚肺燥,咳嗽痰中带血者; 止血要药,善治多种出血证,尤适出血而兼阴 虚、血虚者。质地滋腻。有碍消化。烊化对服。
白 芍:养血调经,善治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 漏;又善平肝止痛;味酸性收,敛阴止汗既治阴 虚盗汗,又善治营卫不和之风寒表证有汗者(配 桂枝,调和营卫)。反藜芦。 何首乌: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为滋补良药,善 治肝肾两虚、精血亏虚之证,更宜须发 早白、早衰。 生首乌—补益力弱,功善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治体虚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