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防雷设计在民用住宅上的应用
浅谈建筑物防雷与接地防护措施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建筑物防雷与接地防护措施的设计与应用摘要:防雷接地防护措施是有效防止建筑物受自然灾害侵袭、保护人民财产与人身安全的科学策略。
本文详细阐述雷电的破坏作用,结合实际介绍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措施及其必要性。
关键词:雷电危害防雷接地0引言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放电现象,虽然时间短暂却可以在瞬间的放电过程中聚集很大的电流强度,通常对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大厦造成极大的破坏。
有时还会引发大面积的火灾或停电、电路虚连造成触电等现象的发生。
由此不难看出,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之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作用之深是无法估量的,我们只有在建筑物的工程建设初期就对其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才能使建筑物的防雷拒变能力得到根本的提高,使我国的电气设计行业朝着自动化、科学化、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1 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有1.1直击雷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
由于雷击时放电电压很高、电流强大,在强大的雷电流通道上, 将物体水分受热汽化膨胀,而产生强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从而使建筑物遭受到破坏, 并可能会引起火灾。
雷云对大地的电压低则几兆伏,高则数10MV甚至更高,雷云对大地一次闪击放电的峰值电流平均约为30多KA,它的瞬时功率为109—1012W以上,由于瞬时功率很大,所以它的破坏力是相当大的。
到现在为止,防直击雷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作为接闪器,把雷电流接收下来,然后通过良好的接地装置迅速而安全地把它送回大地。
所有的避雷装置都只是把雷击的几率和强度大大地降低,百分之百可靠的避雷装置即使做出来,造价也是十分昂贵的。
常用的接闪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等,它们都是用金属做成,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点,如屋脊或屋角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避雷网是用金属线造成的网,架在建筑物顶部空间,然后用截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物让它与大地连接。
当高空出现雷云的时候,大地上由于静电感应作用,必然带上与雷云相反的电荷,然而接闪设备(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等)都处于地面上建筑物的最高处与雷云的距离最近,而且与大地有良好的电气连接,所以它与大地有相同的电位,以致接闪设备附近空间电场强度相对比较大,比较容易吸引雷电先驱,使主放电集中到它上面,因而在它附近尤其是比它低的物体受雷击的几率就大大减少。
民用住宅建筑防雷实践探讨

民用住宅建筑防雷实践探讨【摘要】:针对民用住宅建筑在雷电防护方面的先天不足,提出简单实用的防护方法,使居民在建房时便于操作施工,而且经济适用,起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关键词】:民用住宅建筑防雷探讨1、民用住宅建筑防雷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以腾飞,居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民用住宅建筑二、三层小楼比比皆是,笔者从事雷电防御,注意观察各地建筑物的防雷情况,北方和南方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北方民用住宅建筑物基本没有防雷设施,而南方一带许多有简单的直击雷防护装置。
2、民用住宅建筑防雷等级确定2.1根据我国的现有防雷规范,雷电防护是先确定等级,然后按照防雷等级进行防护。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4条第3款:预计雷击次数N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为第三类;2.2预计雷击次数N按照《规范》附录A.0.1: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计算:N=kX以焦作地区普通居民小院为例:一个小院长(L)20米,宽(W)10米,一般主房为10X12米,高度为10---15米(二层或三层起脊瓦房,相当于城市3--5层住宅楼),表1是计算建筑物长(12米)和宽(10米)的情况下,校正系数取一般K=1的情况下,年雷击日数Td、建筑物高度H与预计年雷击次数N三者之间关系表1.建筑物长12米、宽10米、K=1的情况下,Td、H、N之间关系年雷暴日数Td (d/a)建筑物高度(米)年预计雷击次数N(次/a)2010--150.016--0.0223010--150.024--0.0334010--150.032--0.0445010--150.040--0.0556010--150.048--0.0667010--150.056--0.0778010--150.064--0.0889010--150.072--0.099从表1可以看出,高度10米的建筑物在年雷暴日数为60天以上的地区才达到三类防雷标准,高度15米建筑物,在年雷暴日数45天以上才达到三类防雷标准,而全国达到45天以上雷暴日数的省市很少,按照《规范》的防雷标准,达不到三类时可以不采取直接雷击防护措施。
浅谈民用住宅的防雷措施及注意事项

【 bt c]ol ku eeprneo wri nlh i r etn dvi n hci r ayya ,h uhr a aa z n A s atT n pt xeec f o n o gtn po co, ein adcek gf n er teat s nl e ad r i h i kg i ng t i sg n om s oh yd
【 yw rsCvi s etlLwvlg s btnssm;i tn o co Ke od] ilnr i na;o oae ir uo t L n g rt tn ia ed i t dt i ye g i p ei i h
1 直击 雷的防护
1 电源 防雷 。 . 1 根据楼房建设的要求 . 配电系统 电源防雷应采用一体 化防护 . 由于避雷器生产 厂家 的设计思想各不 相同 . 相应其避 雷器 的
_
a dme l bet aea ot sl hnn os硒 rcieLg tiger ns A t a.h gtigc r nsaeldb tlcnu t sa ed n t jcs r d pe a i tigrd ao d g eev ihnn ur t f rt ttel hnn ur t r e yme od co sla e . e h i e a r
21 年 01
第 3 期 3
SIN E&T C N L G F R TO CE C E H O O Y N O MA I N I
o科教前沿。
科技信息
浅谈民用住宅的防雷措施及注意事项
蔡晓冬 ( 吉林省核工业地质局 吉林 长春 1 0 6 ) 02 3
【 摘 要】 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 多年从事雷电防护 工作和设计审核工作 的经验 , 当前 民用住宅低压配电系统 的雷电过 电保护措施方 面值 就 得大 家关注的几个问题提 出分析和探讨。直击雷的防护 防避直击雷主要依据是 国际电工委 员会 IC32 I3 雷电电磁脉冲的 防护》《 E 11_~ 《 _ 、电子 计 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电子设备 雷击导 则》《 筑物防雷设计规 范》 、建 等。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针、 避雷带、 避雷线 、 雷网或金属物件作 为接 闪 避 器. 雷电流接收下来, 将 并通过作 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至埋 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 置再 泄散入地。
浅谈普通住宅的防雷设计与施工

浅谈普通住宅的防雷设计与施工[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们对防雷减灾工作日益重视,本文对民用住宅建筑的防雷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
[关键词]住宅;防雷设计;施工前言雷电,是大自然中带电云层对大地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
雷电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主要为三种形式:直击雷、雷电波入侵、雷电电磁脉冲。
每年因为雷电造成的灾害不计其数,特别是随着大量高层建筑的兴建、现代智能化设备普及,雷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严重。
因此,如何预防和消除雷电危害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重要任务。
雷电防护措施一般为接闪、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接地、合理布线等方式。
在设计中,各设计院单位对防雷规范的把握深度及理解深度的不同,造成同一地区防雷设计五花八门。
给施工单位的施工及当地防雷检测监督机构的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同时,还可能造成建设方的重复建设及资料浪费。
让防雷设计既符合国家规范,有便于施工管理,是一个很有必要的工作。
根据国家及地区的防雷检测要求,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及施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谈谈普通住宅防雷工程的设计及施工。
1.防雷的设计阶段:1.1勘察阶段:如何让防雷设计具有合理性,防雷勘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防雷设计之初,应对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质、气象要素、电磁环境、土壤特征等进行测绘、勘察、测试及综合评定。
在此基础上,了解所要进行防雷设计的建筑物的用途、构造、机电设备的分布情况等。
综合上述资料,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合理使用的建议。
1.2设计阶段:防雷设计时首先应根据防雷勘察所得到的报告书、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方案,了解建筑物各机电智能化设备的分布特点,结合国家及地区的现行规范,本着经济、高效、易施工、易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最后的防雷设计。
在防雷设计中,一般利用采用被动的接受雷电的方法,如:避雷针、避雷网等。
这种避雷设施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在工程中运用较为广泛。
但对于第二类以上的防雷建筑,因其使用场所的特殊性,建议使用主动式避雷器。
雷电防护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雷电防护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具体应用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建筑物的高度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建筑物对雷电防护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雷电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天然灾害,假如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有可能会对建筑物和人身的安全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此,雷电防护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通过创新和改进,实现了大幅提高的效果。
关键词:雷电;防护技术;现代建筑;具体;应用引言:雷电是一种威力巨大的自然现象,常常在暴雨、雷暴等天气中出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因此建筑物对于雷电防护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建筑物不断增多,由于建筑物的结构形势日趋复杂,所以雷电防护技术在现代建筑雷电防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如何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雷电防护,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如今,雷电防护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安装适当的防护装置和避雷接地装置等,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内部产生火灾等危险。
本文将介绍雷电防护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出现代建筑对于雷电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1.雷电防护技术的重要性及现代建筑物面临的挑战雷电是一种强大而危险的自然现象,造成的损失往往不仅是财产和电器损坏,还可能会威胁到人和动物的生命安全。
雷电防护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雷电防护技术在建筑、电气设备等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用雷电防护装置可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雷电给建筑和设备带来的危险不仅在于直接的破坏,还包括停工损失和维修成本。
而雷电防护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这些潜在的损失。
雷电引起的损失和停机时间可能导致生产和工作的短暂中断。
而通过使用雷电防护装置可以减少这种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和设施的可靠性。
雷电防护技术的重要性在于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以及提高设备和设施的可靠性,它已成为现代建筑和电气设备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
现代建筑物面临的挑战涵盖了很多方面,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污染。
民用建筑防雷分析

民用建筑的防雷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行,各个城市的商品房建设快速发展。
而近年来各种雷电灾害日渐加大,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从雷电对一般民用建筑物的影响出发,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综合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外部防雷内部防雷spd 接地1、民用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建筑物从高度分为:低层建筑物、多层建筑物、中高层建筑物、高层建筑物和超高层建筑物。
从防雷上来讲,高层建筑物和超高层建筑物在强雷暴日地区,应提升一级按照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来设计;而在多雷暴、少雷暴、高雷暴日地区则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要求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来设计。
目前,在大多城市的商品房都是高层建筑物的居多。
2、民用建筑物的防雷分类2.1民用建筑物的外部防雷现代建筑因为土地使用有限等原因,所以不论什么使用性质的高层建筑物都是智能化建筑,即采用共用接地装置。
由基础、承台、地梁、柱子、墙体等钢筋混凝土浇灌至天面形成网格,构成了一个钢筋的法拉第笼,起到了初级的防雷大屏蔽作用。
而大多建筑都在天面采用明敷避雷带、避雷短针等作为防直击雷措施。
但是随着现代化民用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建筑物天面上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建筑物屋顶上常有水箱、太阳能热水器、风机等金属设备,这些附属设施的安装要与建筑物本身的防雷系统融合成一体,它们在防直击雷保护范围内的要与建筑物的防雷设施作等电位连接;不在保护范围内的,在做好直击雷防护的同时,还要做好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屋顶上装有风机、热泵、航空灯、智能型太阳能热水器等电气设备时,把设备外壳与避雷带连成一体这是通常的做法,但往往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即这些电气设备的电源线未加防护不能直接与配电装置相连接。
文献[2]第2.5.3条作了如下规定: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网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
探讨民用住宅建筑防雷设计

防 、信 讯 电 I 界 雷 、 与子 学 通通
探 讨 民用 住 宅建筑 防雷设计
口李和 捷 谢理东
摘 要: 民用住宅建筑是居住小 区的一部分 , 防雷设计是住宅 电气设计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 是住宅 建筑设计 的 重要一环 , 其设计工作的好坏 , 直接影响到 住宅 建筑 工程 的质量 , 对于保 护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 高住宅的使 提
尽 量 与 电源 系 统 、 电视 系统 、 网络 系统 、 电话 系 统 等 弱 电 系统 其
同接地。采用导体把 电气设备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 , 称为接地。 独 立 接 地 是 指 需 要 接 地 的 系统 分 别独 立 地 建 立 接 地 网 , 各接 且 地网之间要求有足够 的距 离。共 同接地是指需要接地的系统共 同 地建 立 接地 网 或各 接 地 网连 接 在 一 起 。独 立接 地 这 种 接 地 方 式在 5 O和 6 O年代较多 的被采用 , 原因是各接地 系统之间不会 造 成 相 互 干 扰 , 一特 点在 通 讯 系 统 中显 得 尤 其 重 要 。 但 近 年 这 来 这种独立的接地方式除非在特别危 险的环境 下采用 , 绝大 多
( ) 否与建筑 形式相协调。在设计过程 中, 1是 应根据 不同建 筑形式 , 主要 是 建筑 风 格 、 顶 形式 ( 屋 顶 或平 屋 顶 ) 采 取 不 屋 坡 等 同措施 , 而不应一刀切 , 采用一个模 式和 方法 , 避免与建筑不相 协 调 。比如 对 建 筑 外 观 要 求 较 高 的 建筑 , 尽 量 用 避 雷 带 暗 装 , 应
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民用住宅建筑 i 防雷设计
民用住 宅建筑 防雷设计 必须有整体 观念 ,应根据 其重要 性、 实用性、 发生雷 电事故 的可能性和后 果 , 因地制宜地采取 防 雷措施 , 做到 安全、 可靠、 术先进 、 济合理 、 技 经 施工 维护 方便 。 民用 住 宅 建 筑 的 防 雷 工 程 是 一 个 系 统 工 程 , 必须 综合 考 虑 , 不 能只采取几样 防雷措施或单幢建筑 的防雷措 施 , 不整体考虑将 会在设计中顾此失彼 , 造成不 良后果。
谈建筑防雷设计在民用住宅上的应用

谈建筑防雷设计在民用住宅上的应用摘要:本文分析了民用住宅的防雷措施,以为民用住宅的防雷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住宅;防雷设计;应用一、民用住宅应用建筑防雷设计的必要性众所周知,雷电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雷击就是大气层中雷云对地面释放电荷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雷击现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导放电、回击(亦称主放电)和余辉。
其中,主放电阶段的时间极短,其产生的电流却异常巨大,甚至可达到几百千安,其对地面的建筑物、电气设施以及人体的破坏力极大,具有着严重的威胁性、危害性和不可抗性。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进步,城市民用住宅建筑也日新月异,其安装的玻璃幕墙、节日彩灯、广告牌和航空障碍信号灯等愈来愈多,大量诸如个人电脑、分体空调机以及其他一些空调的室外设备等贵重家用电器也开始涌入每个家庭。
因此,加强专业建筑设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使其在民用住宅建筑图纸设计阶段根据国家规定的防雷规范进行设备防雷安设点设计,并采取适当的民用住宅建筑防雷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用住宅防雷设计( 1 )住宅建筑防雷等级的确定。
在着手建筑物防雷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7 )指出,对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除了由建筑物的功能定性外,第 2 、 3 类防雷建筑,还取决于建筑物的预计年雷击次数。
按照《规范》,以上 3 类民用住宅年预计雷击次数均大于 0.06 次 / 年且少于 0.30 次 / 年,均应划为第 3 类防雷建筑物。
( 2 )接闪器的设计宜利用避雷带与避雷小针相结合组成接闪器系统。
避雷带采用镀锌圆钢(Φ12 ),由间距为 15m 、高为 0.2m 的支持卡(Φ12 )固定于屋面、墙壁及楼梯顶上,同时在屋面阳角处及梯屋顶四角上另加设高 0.5m 的避雷小针(Φ16 ),并在屋面加设不小于 20m×20m 的避雷网格。
这样的设置,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惠,而且实践也证明防雷效果非常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防雷设计在民用住宅上的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民用住宅建筑防雷设计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同时从防雷设计的必要性、分类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进而保证防雷设计的实用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防雷设计;民用住宅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民用住宅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增多。
在住宅设计中采用适当的措施使民用住宅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相应的减少,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对于民用住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注意民用住宅应用建筑的防雷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雷云在大气层中对地面释放电荷的一种结果。
雷击在一般的情况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回击、余辉。
其中回击阶段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但是产生的电流却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达到几百千安,这样大的电流对于点面上的建筑物具有极大的不可抗拒性、危害性以及威胁性,对于人体的危害性更是非常的强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民用住宅安装的节日彩灯、广告牌、玻璃幕墙等越来越多,大量的室外设备比如空调等开始涌入每个家庭。
基于以上现状,建筑人员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对民用住宅的防雷设计中根据国际规定的规范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在民用住宅防雷设计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现阶段民用住宅中应用建筑防雷设计的状态
根据大量的调查发现,民用住宅中大量的用电设备都是在建筑竣工以后通过设备生产商或者销售商家根据用户的自行选定进行安装的。
但是很多民用住宅在设计阶段并没有涉及到防雷部分的设计,也没有为防雷连接预留预埋点,这就导致家用电器在防雷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安装国家的规定进行有效的连接,同时,为人民的生命财产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在设计阶段专业的建筑防雷设计人员一定要预留出足够的明露螺栓,方便在后期的工作中做好民用住宅防雷设计,使雷电事故造成的损害相应的减少,进而减少雷电对于民用住宅造成的损害。
三、防雷设计的分类
在实际的民用住宅建筑中,防雷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存在于民用住宅中会减少雷击对民用住宅造成的损害,这就需要专业的防雷设计人员要对防雷措施进行因地制宜的安排。
在实际的防雷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建筑物遭雷击后果的严重性、建筑物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将防雷设计进分类,大体上防雷设计可以分为三个类型,民用住宅的防雷设计主要以二、三类居多,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对于雷击次数的预计进行进一步的分类,1)民用住宅建筑的防雷设计预计雷击次数多余0.3次/年或者公共建筑预计雷击次数多于0.06次/年,这样的建筑防
雷设计一般可以被分为第二类的民用住宅防雷设计中;2)民用住宅建筑预计雷击的次数少于0.06次/年或者公共建筑不小于0.012次/年但是不多于0.06次/年的建筑防雷设计一般可以被分为第三类建筑防雷设计中。
四、民用住宅建筑防雷设计的一般构成
民用住宅建筑在通常来说防雷设计一般可以分成接地体、引下线、接闪器三个基本的环节。
其中接闪器是受雷的环节,它的作用就是当雷击来临时,可以对电流直接接受,根据这一环节防雷规范的要求,常用的接闪器主要有避雷网、避雷针。
避雷线等几种形式;引下线是整个防雷设计中将电流进行引导的环节,引下线主要敷设在民用住宅建筑的体内或者外侧墙壁上;接地体是整个防雷设计中对电流进行泄散的环节,它可以将引下线引来的电流成功的引到地下散入到地下的混凝土或者土壤中,常用的接地体根据建筑防雷的要求主要有接地网、接地棒、接地线等。
五、民用住宅应用住宅建筑设计具体的措施
(一)关于接闪器的设计
防雷接闪器在整个民用住宅应用建筑中闪接器的作用是非常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只要闪接器安装的合理,设计的符合规范,就可以对民用住宅的防雷要求进行保证。
一般来说,在设计上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在防雷闪接器的设计过程中要由专业的设计人员完成,专业的设计人员要根据设计的过程,民用住宅建筑的形式不同,采用不同的防雷闪接器进行设计,防止同民用住宅建筑形式发生冲突,比方说,如果民用建筑比较高,我们就可以尽量采用避雷带暗装。
2)我们在防雷设计中对闪接器进行设计和安装的时候就可以尽量对民用住宅本身的构件进行挖掘和利用,尽可能的将民用住宅建筑自身的构件作为闪接器使用,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尽量做到减少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达到防雷设计要求的标准。
3)在防雷设计中我们要尽量与其它专业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民用住宅的通讯天线、广告设施、水箱、消防风机等民用住宅建筑顶端装置防雷闪接器的设置保证在保护范围之内,与闪接器之间要保证一定的距离,防止闪接器的功能受到影响,比方说,通讯系统的天线、电视、避雷针等设施应该保证1.5倍波长的间隔,避免图像因为接近闪接器而造成效果的损坏。
(二)关于引下线的设计
民用住宅建筑引下线的设计在一般情况下根据防雷的类别不通过应该采用不同的间距进行设计,对于第二类民用建筑引下线的设计间距应该小于18米;对于第三类的民用住宅防雷设计引下线的设计间距应该小于25米。
在对引下线的设计中应该对民用住宅建筑弱电设备的安全距离进行一定的考虑,防止不必要问题的产生,使民用住宅建筑用电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证。
(三)关于接地体的设计
在对防雷接地体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尽量保证接地体与网络系统、电话、电视等其它用电设备可以共同接地,尽量减少独立接地的设计;在设计中我们还可以将民用住宅的周围将接地体设计成一个环形,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界内的电场分配的非常均匀,避免室内受到高电压的电击;同时,室内的电气装置还可以与接地体进行连接,使民用住宅整个成为一个等电位体,使电位差异减少,避免高电位反击事故的发生。
结论:
综上所述,防雷设计在民用住宅中是非常重要的,做到既符合国家规定,又便于监督部门、检测部门、施工单位规范管理的防雷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雷茹,仇丽凤. 浅谈建筑防雷设计在民用住宅上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1,(10).
[2]张翠明,米燕涛,谢革英. 石家庄市民用普通住宅建筑防雷设计浅谈[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李军虎,扈英磊,张金萍,张文松. 谈建筑防雷设计在民用住宅上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