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55号1[1].5科学探究

合集下载

西南财大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

西南财大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
2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
进行分级认定。 2.期刊分级。以 JCR 为依据,将英文期刊目录分为 A 级、B 级
(含学科 B 级)和 C 级。 (1)A 级期刊。A 级为国际公认顶级学术期刊,其影响因子排名
为所属学科前 8%的期刊。 (2)B 级期刊。B 级为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其影响因子排名为所
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
(2013 年版)
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 编印 二〇一三年五月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认定标准及奖励 办法》(西财大办[2013]3 号)中关于期刊分类与分级标准的相关规定, 编制《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2013 版)》。
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 2013 年 5 月
3.同时被不同学科收录的少数期刊,按照影响因子排名的就高 原则进行认定。
三、中、英文期刊等级调整原则 在每类每级期刊数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可进行适当调整。按照 有上有下的原则进行等量置换。英文类期刊置换原则上须满足上调的 期刊影响力大于下调的期刊的影响力,CSSCI 期刊须就上调期刊的影 响力给出充分理由,CSCD 期刊原则上须满足上调期刊的 H 指数大于 下调期刊的 H 指数。
1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
期刊分类与分级标准
一、中文期刊分类与分级 1.基本依据。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以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 心发布的中文社会科学索引(2012-2013 版,简称 CSSCI)为基本依据, 自然科学类期刊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 志社联合开发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 版,简称 CSCD)为 基本依据。 2.中文期刊分级 (1)A 级期刊。所属学科排名前 10%的期刊。如果某学科期刊少 于 10 本,则排名第一的为 A 级期刊。 (2)B1 级期刊。所属学科排名前 50%但未进入前 10%的期刊。 (3)B2 级期刊。未进入 A 级和 B1 级的 CSSCI 和 CSCD 学术期 刊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学术期刊。 3.中文 B1 级及以上期刊的英文版作为同级别中文期刊予以认 定。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视同 A 级学术论文予以 认定。 4.综合性社科期刊分类中除《中国社会科学》作为 A 级期刊外, 只遴选保留 5 本学术性较强的期刊作为 B1 级期刊,其余期刊均作为 B2 级期刊。 5.民族学与文化学类期刊中,保留《民族研究》作为 A 级期刊, 不设置 B1 级期刊,其余均为 B2 级。 6.遵从我校期刊目录惯例,高校综合性学报不设 A 级期刊,只 设 10 本 B1 级期刊。 二、英文期刊分类与分级 1.基本依据。采用 Thomson-ISI 发布的国际公认的《期刊引证 分析报告(JCR)》(含自然科学版 SCI 和社会科学版 SSCI),按照其 学科分类体系,主要根据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大小(非唯一考量因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1.5科学探究讲义配套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1.5科学探究讲义配套练习(含答案)

1.5科学探究讲义(配套练习)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观察B.调查C.实验D.阅读【答案】A2.某同学发现前几天不小心浇了食盐水的月季花死了。

月季花的死是不是与食盐水有关呢?于是该同学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实验研究,发现土壤中食盐水浓度确实过高。

查阅资料得知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会失水枯死。

文中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答案】C3.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修改假说,重新实验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答案】A4.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答案】B5.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两鱼缸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两鱼缸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答案】D6.人的指甲是不断生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于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

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

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
第五部分 问题........................................................................ 52
第六部分 国家行动计划相关进展........................................55
(一) 科研方面................................................................................... 55 (二) 产业化方面............................................................................... 57 (三) 中医药方面............................................................................... 58 (四) 农业方面................................................................................... 60 (五) 环境保护方面........................................................................... 63 (六) 宣传方面................................................................................... 65
一、 报告主要内容
《报告》分为 7 个部分,分别为现状、策略、实践、成效、问题、 国家行动计划相关进展、附录。具体主要内容为:
1. 现状。 主要包括 2016 年中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和细菌耐药现状。 2. 策略。 主要包括 2016 年相关政策与行动、重点投入抗菌药物及抗耐药 菌药物的研发情况、抗菌药物管理及细菌耐药防治规划、G20 公报及 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与细菌耐药相关内容。 3. 实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5科学探究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5科学探究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第5节科学探究知识点1 科学探究探究过程一般经历如下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获取、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问题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

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探究价值。

【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是研究者根据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

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尽管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终的科学结论,但对问题成因的猜想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

【设计研究方案】该步骤是科学探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一般做法是先分析该探究要解决的问题,该问题有哪几种解决的方法,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探究的要求,思考选择哪种方法较好,然后确定需要什么实验器材,按这些方法的逻辑关系设计出操作步骤。

【获取、分析证据】此环节是依据研究计划或方案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最后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数据的处理,得出有力的证据。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分析、归纳、推理和论证,肯定或者否定自己建立的假设,得出合理的结论和答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评价与交流】该环节是对探究反思的过程,将自己的探究过程及结果跟同学们进行共享与交流。

探究实验可能是成功的实验,也可能是失败的实验,分析其中的原因或者设计改进的方法,以及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什么发现,什么收获等,都是我们交流评价的内容。

但是探究的过程不一定非得这六个环节都有,有可能是这六个环节中的几个环节。

知识点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而保证其他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控制变量法最常见的应用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若干因素完全相同,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即控制变量。

1.5科学探究(课件27张)

1.5科学探究(课件27张)
探究1:根据人脚印的长度判断人的身高 (1)提出问题: 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
(2)建立假设: 人的身高越高,脚印越长;人的身高与脚印可能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
合作探究 (3)设计方案: ①选择同学、家人等高矮不同的人群进行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 人的身高对应的脚印长度。 ②用测出的身高除以脚印长度,算出身高与脚印的关系。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作出解释
达标检测
2.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人弗莱明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 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 种现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之后,实验考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 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液使细菌增殖停止。最合适作为这个实验猜想的 是( D ) A.青霉菌与细菌间可能是互利关系 B.可能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 C.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D.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
合作探究 探究:你家的电灯突然不亮了的原因
(1)提出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家里电灯突然不亮了? (2)建立假设: ①可能只有自家停电了;
②可能是我们这个单元停电了; ③可能是我们这幢楼停电了; ④可能整个小区停电了; …… (3)检验假设 ①视察附近居民楼的灯是否还亮? ②视察自己家对门的灯亮吗? ……
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8岁男 孩的手臂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琴纳在这个男孩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
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 (6)交流、评估得出结论:
这个男孩已经具有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人类从 此获得了抵抗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达标检测 4.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 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 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C )

科普大发现揭示自然科学的惊人发现

科普大发现揭示自然科学的惊人发现

科普大发现揭示自然科学的惊人发现自然科学是一门领域广泛、深奥且日新月异的学科,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探索,揭示了许多令人惊异的发现。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探索中,我们相继获得了许多关于自然界的重大发现。

本文将带您一起了解一些最近的科普大发现,揭示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惊人现象。

一、量子纠缠揭示宇宙奇迹在量子力学领域最为瞩目的发现之一,就是量子纠缠的现象。

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联系,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的改变都会瞬间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

这种现象被爱因斯坦戏称为“鬼魅般的遥远关系”。

量子纠缠被广泛应用于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领域,为理解宇宙中的奇迹和开发出更强大的计算机提供了重要支持。

科学家们通过这一现象的研究,为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黑洞吞噬与宇宙形成之谜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之一,其巨大质量和强大引力场使其吞噬周围的物质,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对黑洞的形成与功能充满好奇。

最近的研究表明,宇宙中的黑洞对于整个宇宙的演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根据理论推测,宇宙的演化过程中,黑洞游离的气体被引力吸引,形成更大质量的星系和恒星。

黑洞的形成和演化对于宇宙星系结构和恒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黑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宇宙的起源和发展,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处的宇宙的奥妙。

三、人类基因组解码解开生命密码人类基因组的解析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得科学家们成功揭示了人类基因组的构成和编码方式,对于深入理解人类生命活动和人类疾病的基因机制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解析,科学家们发现人类拥有约2万到3万个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着我们的生长、发育、代谢等生命过程,也是我们与其他物种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发现为人类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个性化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全球气候变化与珊瑚白化的关系全球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气候变暖是导致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华师大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最新校对准确版)

新华师大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最新校对准确版)

华师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走近科学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2. 什么是科学探究3.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4.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1. 艳丽多姿的生物2. 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二章生物的主要类群1. 动物的主要类群2. 植物的主要类群3. 细菌和真菌4. 生物的分类第三章生物多样性1.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2. 同种生物的差异性3.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生物体2. 细胞3. 组织、器官和系统第五章地球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地球仪和经纬网3. 地图和平面图第六章变化的地形1. 火山与地震2. 海陆的变迁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七章地月系1. 地球的运动2. 昼夜与四季3. 月球与月相第八章星空世界1. 观天认星2. 太阳3. 太阳系4.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第一章水1. 地球上的水2. 水的三态变化3. 水是常用的溶剂4. 配置溶液5. 水的组成6.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章空气1. 空气的存在2. 空气的成分3. 氧气4. 二氧化碳5. 保护大气圈第三章阳光1.太阳辐射能2. 阳光的传播3. 阳光的组成第四章土壤1. 土壤的组成与性状2. 土壤与植物3. 人类活动与土壤第五章生态系统1. 种群和群落2. 生态系统3. 生物圈第六章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1.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2. 人的生殖与发育第七章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2.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3. 植物的无性生殖4.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第一章运动和力1. 机械运动2. 力3. 几种常见的力4. 运动与力5. 二力平衡的条件第二章压力压强1. 压强2. 液体内部的压强3. 大气压强4.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三章浮力1. 密度2. 浮力3. 阿基米德原理4. 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1. 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3.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4.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五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 人体的呼吸3.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4. 人体的排泄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第六章物质的构成1. 构成物质的微粒2. 元素3. 物质的分类4. 化学式5. 固态物质第一章声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特性3. 噪声第二章光1. 光的反射平面镜2. 光的折射3. 凸透镜成像4. 眼的成像原理视力的矫正第三章人体的感觉1. 眼与视觉2. 耳与听觉3. 皮肤感觉4. 味觉与嗅觉第四章电与电路1. 自然界的电现象2. 电路3. 电流、电压4. 电阻5. 欧姆定律第五章电与磁1. 磁现象2. 电流的磁效应3. 电磁感应第六章电磁波和通信1. 信息的传播和通信2. 电磁波和无线电通信3. 现代通信第七章生命活动的调节1. 动物的行为2.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3. 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4.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5.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八章天气和气候1. 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2. 气温、湿度和降水3. 气压和风4. 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5. 我国气候主要特点6. 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第一章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3. 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章酸与碱1. 生活中的酸和碱2. 重要的酸3. 重要的碱第三章金属与盐1. 金属2.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 常见的盐第四章有机物1. 身边的有机物2. 塑料、纤维和橡胶3. 煤、石油和天然气第五章简单机械与功1. 杠杆2. 滑轮3. 功与机械效率4. 机械能第六章电能1.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2. 电能的量度第七章内能1. 物体的内能2. 比热容3. 热机4.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一章宇宙的起源与演化1. 我们的宇宙2. 热大爆炸宇宙模型3. 恒星的一生4. 星际航行和空间技术第二章地球的演化和生物圈的形成1. 地球的演化2. 生命起源3. 生物进化4. 生态平衡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1. 物质的转化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3.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第四章健康与保健1.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2. 运动与健康3. 免疫与健康4. 营养与健康5. 卫生与健康6. 环境与健康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生物的遗传2. 生物的变异第六章能源与社会1. 能源和能源的分类2. 太阳能的利用3. 核能的开发与放射性防护4.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七章科学与社会发展1. 科学就是力量2. 科学推动技术发展3.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4.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1.5科学探究(课件19张学案)

1.5科学探究(课件19张学案)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5节 科学探究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2.从生活中的探究中,体会科学探究与生活中的探究在本质上的类似性。3.从科学家的探究案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4.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知识点1 生活中的探究
1.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常见方法
具体内容
类比法
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估计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科学推理法
根据已知现象和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作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的研究方法
续表
典例2 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校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防晒效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敏
一只手手背涂防晒霜,另一只手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手背的差别
小英
第一天手背涂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手背的差别
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防晒霜,自己的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的差别
小红
手心涂防晒霜,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的差别
你认为谁的实验方案最合理( )A.小敏 B.小英 C.小玲 D.小红
(2)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许多问题,就像一个个“盒子”,必须通过盒子可能传出的信息判断盒子里的物体可能是什么。例如,当人体出现某些不适时,人们会通过测体温、用听诊器听诊、化验等方法来探知其中的原因。当然,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事物有时也会失误。我们能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越细致,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评价与交流
三、我们一起来探究
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会有什么关系?
1.提出问题 2.建立猜想和假设 3.设计验证方案
4.收集获取事实与证据
调查号 姓名 性别 脚印长 身高

5.检验假设
6.交流与评价
如何探究录音机突然不发声了?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为什么录音机放不出声音呢?
电灯为什么不亮呢?
1、小区可能停电了? 证明:推开窗户,发 现其他楼层都亮着灯。 结论1:小区没停电, 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2、保险丝可能烧断了? 3、可能接触不良? 证明:拧动灯泡, 发现灯仍然不亮。 结论3:接触没问题, 问题出在灯泡上。 4、灯泡可能坏了? 证明:换了一个新 灯泡,灯亮了。 结论4:灯泡坏了。

√ √
√ √ √ √ √ √ 萌发 不萌发 水是种子萌发的必要外界条件
(4)假设条件:空气
编号
条件
水 阳光 空气
土壤 温度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号瓶 2号瓶
√ √ √ √ √ 萌发
√ √
√ √ 不萌发 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必要外界条件
(5)假设条件:温度
编 号 1号瓶

2号瓶

条件 水
阳光
√ √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 是否停电、重插电源、 调大音量、检查磁带 …… 原来是磁带卡住了
黑盒实验
给你一个密封的 盒子里面放有一个 物体。在不打开盒 子的前提下。想知 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东西,你会用什么 办法?
操作 目的 感受或现象 判断
摇动
掂掂轻重 ……
证明:走到另一个房间, 打开开关,电灯亮了
结论2:保险丝没断, 问题出在灯炮上
你能说说小明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吗?
电灯熄 灭的原 因何 在? 提出问 题: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建立假设: 观察户外 的、别的 房间的灯、 线路、灯 丝、灯头 灯头里 的灯丝 断了 作出解释: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假设几种可能的 原因,再对每一种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 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要探究, 我们在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 也要进行科学探究。
中午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 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早上气打的足足 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感觉大小
感受质量 ……
可以滚动
很轻 ……
应该较小
质量很小 ……
四、探究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
探究活动:请你对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进行 科学探究,并写一份探究报告。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会萌发? 水、空气、阳光、温度和土壤等因素影响 2.建立假设: 种子萌发。 3.制定计划,实验探究,获取事实证据: 小组讨论和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1)假设条件:阳光

空气 土壤
温度
√ √

在常温下
萌发 实验结果 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外界条 实验结论 件
放入冰箱冷藏室 不萌发
试一试:你能设计实验和表格吗?
例: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 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 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 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 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 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 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 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 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 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 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 由往返摆动,并记录相关数据。
我们一起探究自行车胎漏气的原因?
提出问题
车胎什么地方漏了?
可能是车胎破了; 可能是气嘴的螺丝松了; 可能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 可能是„ 仔细察看了外胎;查看气嘴的螺丝; 取出气门芯;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里.
建立假设
获取事实与 证据 检验与评价
原来是自行车的内胎穿了孔。
二、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呢?
第5节 科学探究
一、生活中的探究
一天晚上,小明在房间里看书,忽然,悬挂 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熄灭了.电灯为什么会熄灭?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小明提出了许 多引起电灯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整个小区停电 了;可能是自己家里的保险丝烧断了;可能灯 泡接触不良;可能是灯丝断了...
究竟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电灯熄灭的呢? 这是需要找出证据来证明的.
温度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萌发
萌发
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外界条件
(2)假设条件:土壤
编号
条件

阳光 空气 土壤 温度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号瓶
2号瓶
√ √ √ √ √ 萌发
√ √ √

萌发
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外界条
(3)假设条件:水

编号 条件
水 阳光 空气 土壤 温度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号瓶 2号瓶
天花和牛痘的故事--琴纳发现天花疫苗
为什么得过 牛痘的女工 不会患天花 呢?
提出问题
或许得过一次 天花,人体就 对天花产生了 免疫力
建立假设
取微量牛痘 脓浆,接种 到…
设计实验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接种牛痘 可以抵御 天花 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些呢?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科 学 探 究
建立猜想和假设 设计方案
设计两个实验,在两个实验装置中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充足的水分、空气和土壤,只是2号瓶罩上了不透明的 纸箱,而1号瓶所有实验条件都满足。如下表(√表示 该外界条件充分满足,若该栏条件为空则表示不满足该
(1)假设条件:阳光
实验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编号
条件
水 阳光 空气
1号瓶
√ √ √
2号瓶
√ √
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