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 科学探究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章节知识点精讲精练第三讲 科学探究的过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章节知识点精讲精练第三讲  科学探究的过程

第三讲科学探究的过程思维导图知识梳理1.科学的核心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2.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分为六个步骤:(1)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科学观察,对所发现的现象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2)建立猜想或假设: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猜想或假设。

(3)设计研究方案:制订研究科学问题的计划或设计验证方案。

(4)实施研究方案:收集事实或证据。

(5)检验假设:对猜想或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

(6)报告与交流:将科学探究的结论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

3.科学探究过程的实例(1)探究家里电灯突然不亮了的原因,找到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琴纳研究天花与牛痘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探究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

(4)探究密封盒子里有什么。

(5)小孩发烧了,探究发烧的原因。

易考点1.科学探究的过程及其六个步骤,结合实例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

2.考查科学探究过程的某一步骤,如针对某一现象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某一科学问题建立猜想或假设,针对某一科学猜想设计研究方案,针对某一实验所获得的证据得出正确的结论等。

例题精析考点一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例1、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有:①充分收集并掌握已有资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设计的正确步骤为()。

A.③→①→④→②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思路点拨: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1)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阐明实验原理,分析现有仪器和试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试剂;(2)根据实验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装置草图,掌握充分的资料;(3)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如反应过程中是否需要除杂或尾气处理等);(4)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进行思考、评价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参考答案:C方法归纳: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即可解答本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科学探究-实验探究题解题方法总结(有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科学探究-实验探究题解题方法总结(有答案)

科学探究一、探究题的答题技巧1、控制变量法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变量,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

变量一般有水分,光照,温度,长度,粗细,材料等等2、对照不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对照组(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实验组)对照作用的标准答案:①对照②与……(一般指实验组)作对比,得出……③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对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1)种子:颗粒饱满植物:生长良好,大小高度差不多动物:健康,大小,年龄差不多(2)数量相同且一般为多个例1、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从实验可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种子发芽的因素是()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分甲向阳处20 ℃充足乙向阳处20 ℃不充足A. 阳光B. 空气C. 温度D. 水分例2、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

李敏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 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甲瓶乙瓶丙瓶瓶口敞开敞开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A.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B. 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C. 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牛奶中有无细菌D. 乙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敞开例3、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然后把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

实验过程与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 对比甲、丁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与水分有关C. 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属于控制变量D. 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关4、探究环节一般情况下,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假设和结论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只是句式不同。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表格式)---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表格式)---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浙教版七上科学1.5科学探究教学设计课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科学家的探究1、天花和牛痘的故事:17和18世纪,天花是西方最严重的传染病,受害者以儿童为主。

每4名病人当中便有一人死亡,而剩余的3人却要留下丑陋的痘痕天花。

还有很多人甚至失去听觉,双目失明。

”18世纪,欧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数曾高达1亿5千万人以上,甚至更多。

《天花和牛痘的故事》介绍了医生琴纳发明种牛痘根治天花的过程。

科学家们为探究科学真谛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视频:天花与牛痘的故事讲解:科学家琴纳的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得过天花的人也不会再次感染。

这是为什么呢?(2)猜想与假设:或许人得过一次天花以后就会产生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的入侵。

(3)设计研究方案: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使他们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

(4)获取分析证据: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的手臂上。

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痂脱落。

(5)检验假设: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

(6)交流、评估得出结论:这个男孩已经具有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

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归纳: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发现和提出问题②建立猜想与假设③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④收集证据(观察、实验获取事实或证据)⑤分析与认证(检验猜想或假设)⑥评价与交流三、我们一起来探究警察常根据脚印的长度来推断罪犯的身高。

考古学家也会根据古代人脚印的长度来确定古代人的身高。

探究1:根据人脚印的长度判断人的身高(1)提出问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2)建立假设:人的身高越高,脚印越长;人的身高与脚印可能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

(3)设计方案:①选择同学、家人等高矮不同的人群进行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人的身高对应的脚印长度。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课件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课件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科学探究”的3.1节和3.2节。

详细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及如何设计实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探究中。

2. 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能独立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科学探究过程的设计和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过程及实验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温度计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单、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如“为什么冰块会融化?”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并举例说明。

3. 探究过程:a.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b. 讲解:介绍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c. 例题讲解:以“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例,讲解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论证。

d.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2. 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3. 实验设计注意事项:控制变量、重复实验、数据分析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关于“光的传播”的科学实验,包括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和预期结果。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情况,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调查周围的环境问题等,提高科学素养。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探究方法的学习与运用科学思维的培养2. 生命的奥秘生物的基本特征神奇的生物世界3. 地球的秘密地球的构成地球上的自然现象4.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基本性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 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激发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3. 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认识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培养环保意识。

4. 了解物质的性质,为后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与运用,物质性质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地球的构成与自然现象,物质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各章节内容,穿插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 实践活动:安排实验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将包括各章节的关键词、重要知识点和思维导图,以直观、简洁的方式呈现,方便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意义。

描述地球的构成和一种自然现象,分析其成因。

分类物质的性质,并举例说明。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开展科学小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与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章节,结合学情,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科学探究;2.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3.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 第四章:能量与生活;5.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6. 第六章:生活中的科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能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2.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形成系统的物质观念;3. 培养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理解,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能量现象;4. 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5. 通过对生活中科学的探索,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能量转化和守恒、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方法、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模型、图片等;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科学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与演示:教师对科学探究方法、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等进行讲解和演示;3. 实验与观察: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享心得体会,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5. 练习与巩固:教师布置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 能量转化与守恒;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6.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 列举几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现象;3. 描述一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分析其原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 拓展延伸: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家庭小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上课课件

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上课课件
常见方法
具体内容
类比法
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科学推理法
根据已知现象和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作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的研究方法
续表
典例2 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校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防晒效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敏
一只手手背涂防晒霜,另一只手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手背的差别
小英
第一天手背涂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手背的差别
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防晒霜,自己的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的差别
小红
手心涂防晒霜,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的差别
你认为谁的实验方案最合理( )A.小敏 B.小英 C.小玲 D.小红
(2)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许多问题,就像一个个“盒子”,必须通过盒子可能传出的信息判断盒子里的物体可能是什么。例如,当人体出现某些不适时,人们会通过测体温、用听诊器听诊、化验等方法来探知其中的原因。当然,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事物有时也会失误。我们能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越细致,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解析] A中的回答属于结论;B中的回答属于解释原因;C中的回答属于实验观察分析;D中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5节 科学探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5节 科学探究
(1)作为这一实验的下列假设中,最为恰当的是 ( D)
A.青霉素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素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素可能吞噬了细菌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练习2】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猜测、小心求证”。下面是对
“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所作的猜测与求证。 猜测1:可能与导线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 猜测2:可能与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猜测3:可能与切割磁感线的导线条数有关 (1)为了验证以上猜测,某同学先后用图甲和图乙的装置进行实 验。你认为他的实验是为了验证上述哪个猜测? ____猜__测__3_
【练习1】 近来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 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探究. 【取样】他们将不同品牌的10桶饮用水编号为1至10,分别安 装在经过消毒后的10台同型号饮水机上,每天用采样瓶在同一 时间对饮水机的冷水和热水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采样瓶均消 毒)。 实验小组对采样的方案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方案一:每天用采样瓶按编号顺序只对一台饮水机的冷、热水 采样 方案二:每天用采样瓶对十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方案 方案的二设计较合理。
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酸题雨是对什植么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 (2)作出的假设是酸什雨么对植? 物的生长有影响或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错误? 没有对照组 (4)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做为其对照组( A)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等量清水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 ,也
—读题和规范表达
科学探究一般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管还有很多人怀疑, 但是实验成功了。这个 小男孩很勇敢,他种了 牛痘之后,就再也不怕 天花了。太棒了!我的 假设是正确的。那我们 以后就可以通过种牛痘 来预防天花了。
获取事实证据 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些呢?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建立猜想和假设
科 学
设计方案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亚当斯和勒威耶发现海王星
天王星运行的 轨道与计算结 果不一致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这种反常现象可能 是某颗未知行星的 影响造成的
建立假设
望远镜发现 了一颗新星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发现了海王 星
得出结论
讨论:
琴纳是怎样进行科 学探究活动呢?
天花和牛痘的故事
天花是一种 病毒引起的 烈性传染病
我是琴纳医生
答:不是 表示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的问题
2、实际生活中,你还可以举哪些 “黑盒子”问题呢?
医 生 通 过 听 诊 器 看 病
小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建立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 检验与评价
获取事实与证据 合作与交流
怎样发现问题?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例如: a.为什么铅笔放在水里会变弯?
b.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结论2:保险丝没断, 问题出在灯炮上
结论4:灯泡坏了。
2、我们一起来探究:
——灯不亮的原因
提出问题
灯为什么会不亮?
建立假设 检验假设
可能是灯泡坏了;可能是开 关坏了;可能是导线断了; 可能是插头未插好;……
观察灯泡;检查插座和 插头;查看电线;等等
作出解释
原来是灯丝断了。
你能说说小明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吗?
二、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呢?
• 海王星是距离太阳(Sun) 第八个位置的行 星,也是太阳系第四大(以直径来说)的 行星。海王星的直径比 天王星(Uranus) 小,但是质量比天王星要大。
• 轨道:距离太阳 4,504,000,000 km
• 直径:49,532 km • 质量:1.0247X1026 kg
c.为什么月亮有时弯有时圆?
d.为什么白糖在热水里比在凉水里溶解得快,而且溶 解得多? e.……
摇一摇,估计 物体的大小, 即体积。
用磁铁吸一吸, 判断物体能不能 被吸引。
掂一掂,估 计物体的质 量。
翻一翻, 判断物体 的形状。
黑盒实验
操作 摇动
目的 感觉大小
掂掂轻重 感受质量
……
……
感受或现象 可以滚动
判断 应该较小
很轻
质量很小
……
……
讨论:
1、“黑盒子实验”一定是黑的吗? 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天花实在是太可怕了,这么 多人的生命被夺走了。我作 过调查,奇怪的发现患过牛 痘的女工不会感染,另外得 过天花的人也不会再次感染。 这是为什么呢?一定有秘密 在其中。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制定计划
或许人得过一次天花以后 就会产生免疫力。可以抵 抗病毒的入侵。那我一定 要好好想一下,如果可以 让人们像挤奶女工那样先 感染牛痘,就不会得天花, 那该多好啊!我该怎么实 验呢?这是个很难做的决 定。沒有任何人会让我拿 他们探究 脚印的故事
在山西怀仁县发生了一桩无头案:城外的玉米地 里,发现一具女尸。
凶手是谁呢?在现场上留下一行脚印。 公安局请来 了“脚印专家”来破案。 “脚印专家”仔细观察了脚 印,作出了如下判断: “这个罪犯是个25岁左右的 男人,身高1.7米,不胖不瘦。从脚印的走向来看, 他朝南窑村走去。”
公安人员按照“脚印专家”的判断,从南窑村查 出13个25岁左右,身高1.7米男青年,逐一分析,其 中有一个青年嫌疑最大。经过进一步调查取证,证明 这个男青年确实就是罪犯。
一起来探究
(一)脚印的探究
• 1.提出问题
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2.建立猜想和假设
可能___脚__印_越__长__,身__高__越__高_____
1、小区可能停电了?
证明:推开窗户,发现其 他楼层都亮着灯。
3、可能接触不良?
证明:拧动灯泡,发 现灯仍然不亮。
结论1:小区没停电, 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结论3:接触没问题, 问题出在灯泡上。
2、保险丝可能烧断了?
证明:走到另一个房间, 打开开关,电灯亮了
4、灯泡可能坏了?
证明:换了一个新 灯泡,灯亮了。
第5节 科学探究
你认识他们吗?
科学家
所获的成果
牛顿
创立了日心说
哥白尼
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
创立了进化论
达尔文
发明了“蒸汽机”
琴纳
治疗天花的办法
科学探究一定是科学家的事吗? 你们会探究吗?
一天晚上,小明在房间里看书,忽然,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熄灭了.电灯为 什么会熄灭?
电灯为什么 不亮了?
电灯为什么不亮呢?
提出问题: 电灯熄灭 的原因何 在?
建立假设: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观察户外的、 别的房间的 灯、线路、 灯丝、灯头
作出解释: 灯头里的 灯丝断了
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假设几种可能 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 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脚印的探究 • 3.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通过测量不同人群的身高与脚印的长度
选择测量哪些人 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一)脚印的探究
4.收集获取事实与证据
我们怎么记录 这些数据呢?
同学 A
B
C
D
E
F
G
脚印长
身高
我们应对数据进行如何处理?以便于分析得出规律.
盒子里面装了什么呢?
有没有信心利用科学的过程 找出“最好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