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全册

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概念:2、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气机。
都开始于观察。
二、实验和观察1、借助仪器和工具,我们可以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2、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会下沉;往烧杯里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并最终漂浮;如果再往烧杯里添加清水,鸡蛋会慢慢下沉。
玻璃棒的作用:加速食盐的溶解。
3、实验仪器: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直接进行加热。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 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搅拌时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外焰温度最高,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的概念:2、长度的测量。
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国际制单位是米,符号是m。
l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量程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新课标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新课标浙教版初一《科学》复习第一章科学入门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长度的单位是米,用“ m”表示。
1 米=106微米=109纳米b5E2RGbCAP测量步骤: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贴物体看正确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不能斜视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
1000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桌面上。
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向平。
p1EanqFDPw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DXDiTa9E3d 注意:使用温度计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体温计除外),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RTCrpUDGiT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是:1调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调解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是横梁平衡。
5PCzVD7HxA2称量。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jLBHrnAILg 3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注意:用天平称量时,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砝码;取放砝码时要使用镊子;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加减砝码时要请拿轻放。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提纲 填空版)范文

第1章科学入门读数材料1科学并不神秘1.1 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问。
2观察与实验2.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
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2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3.3①刻度尺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
②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
3.4测量长度时:①刻度尺的刻度应平贴着被测物体。
②刻度尺不要歪斜。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一贴二正三垂直)3.5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用特殊测量方法,如化曲为直、化薄为厚等。
3.6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1米3=1000分米3=厘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3.6体积的测量:(1)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长度法),体积=长×宽×高。
(2)液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容器法)。
(3)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排水法)3.7量筒的使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3.8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①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1;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加入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③V2—V1即为石块的体积。
4温度的测量4.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4.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4.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4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总复习-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章1。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2.酒精灯是加热的仪器.火焰由外向内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
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取用少量固体粉末药品的是药匙,取块状固体用镊子,滴加少量液体的是滴管,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试管,常用来搅拌的是玻璃棒。
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和配制溶液是烧杯。
闻任何一种气体的气味时,需用手轻轻地扇动。
4。
刻度尺使用:①选: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放:零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③看:视线与刻度线垂直;④读:准确值+估计值+单位.(微小量测量用累积法)5。
量筒的使用:①选: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放: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看: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④读:勿漏写单位。
(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用排水法)6。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人的正常体温是37℃.7。
温度计使用:①选: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放:充分接触;不触底不碰壁。
③看: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与刻度线相平。
④读:勿漏写单位.8.体温计测温范围35℃~42℃,最小刻度为0。
1℃,因为有一段很细的弯管,可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需用力甩几下,使水银柱回到玻璃泡内。
如果不甩,体温计读数只升不降。
9.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评价交流。
第二章1.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最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靠摄食获取营养物质。
动物的分类:根据身体上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基本结构及功能: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完整word版)最新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科学要研究各种_______ ,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弔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_________ 开始的。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2、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坏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令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
3、烧伤或烫伤: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化学试剂灼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闻任何一种气体的气味时,都必须用手轻轻地扇动,不可用鼻子直接问。
用浓硫酸做实验时,应该注意:撒到身上,一定要先用干布擦拭,再用人量的水冲洗。
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皮肤会被烫伤。
5、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试管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y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枳不得超过试管容枳的1/3:(防止液体溢出)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胡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人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加热固体时,试管II略向下倾斜:(避免管「1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II 1/已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
(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酒精灯1火焰: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2主要用途:用于加热物质使用方法: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枳的1/4:②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③不准用燃着的酒稱灯引燃另一酒楮灯:应用火柴点燃④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⑤不町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⑥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⑦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⑧应用外焰加热。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件全套

二、基本操作 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点拨】B操作应该在放入液体之前先挤压胶头将空气 排出;C中两人合作会使胶头滴管接触试管壁,造成试 剂污染;D中加热时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
【答案】A
4.下列仪器中,不可以加热的是( D )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量筒
三、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5.下列几种测量方法:①为了测1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
五、测量误差分析 10.钢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大,若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
测量同一块玻璃,冬天和夏天的测量结果相比较( ) A.两者一样大 B.夏天的测量结果比冬天大 C.冬天的测量结果比夏天大 D.无法判断
【点拨】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的程度比玻璃大,夏天温度 较高,由于受热膨胀,钢尺的长度变大较多,所以测量 值比玻璃的实际值小;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钢尺的长 度变小较多,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大,因此测量同一块 玻璃,冬天的测量结果比夏天大。
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②为了测量小
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
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一枚
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
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和①方法同类的有( B )
A.只有②
B.只有③
C.②和③都是
D.都不是
6.下列是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长度的四幅图, 正确的是( C )
(2)_必__须__等__温__度__计__示___数__不__再__变__化__才__能__读__数__(或__读__数__时__温_____ _度__计__不__能__离___开__被__测__物__体__) ___。
七年级科学上册考试复习浙教版

反面为凹面镜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反光镜:一面为平光镜,反面为凹面镜,
都可采集光线。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到物象后细调。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细胞生物
1、生物体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的。其中大多数生物的个数是由许多细 胞构成的,属于多细胞生物。 也有一些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单 细胞生物。它们一般生活在水中。 5、酸奶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杆菌经过发酵后制成的。 7、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螺旋菌、球菌和杆菌三类。 8、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9、抑制细菌生长可以: ①干藏法:去掉食物中的水分;②冷藏法: 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的速度;③真空保存法:抽出包装袋中的 空气,使食物与空气隔绝;④加热法:食物经过加热,然后密封。因 素:温度、水分、氧气。 13、植物的基本组织: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 组织、能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其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 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2、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向光性。 3、保护色:色彩与环境相同,不能分辨出轮廓。(变色 龙) 4、警戒色:有鲜艳的外表,起警告作用,一般有毒臭或 腐蚀性。(箭毒蛙) 5、拟态:外表形态与周围的物体相似。(竹节虫) 8、为了保护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 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 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有:广东省的鼎湖山、贵州省的梵 净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卧龙山等。
不常见的植物
4、蕨类植物:它们没有种子,但有根、茎、叶。 到了夏天,叶的背面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许 多具有繁殖作用的孢子。 5、苔藓植物:它们的结构比蕨类植物更简单,没 有根,只有柔软矮小的茎和叶,不开花,也没有 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6、藻类植物:它们的结构更为简单,压根就没有 根、茎、叶。 7、对生物的分类有7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单位换算1m=1×100cm=100cm1千米=1000米;1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2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3.3①刻度尺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
②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
3.4测量长度时:①刻度尺的刻度应平贴着被测物体。
②刻度尺不要歪斜。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一贴二正三垂直)3.5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用特殊测量方法,如化曲为直、化薄为厚等。
3.6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1米3=1000分米3=xxxxxxx厘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3.6体积的测量:1)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长度法),体积=长×宽×高。
2)液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法)。
3)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排水法)3.7量筒的使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3.8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①测出量筒中适当水的体积V1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插手量筒水中,并完整淹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③V2V1即为石块的体积。
4温度的测量4.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4.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4.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4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4.5温度计的使用: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5)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底或壁;6)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7)温度计不能用来搅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科学入门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45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
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
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
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
割伤要用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
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再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
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
用完后立即用水洗净。
滴瓶上配有的滴管必须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
吸上的药品剩余不可倒回。
11、酒精灯:酒精的量在1/4~2/3之间;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为外焰与空气接触最充分,燃烧也最完全,温度最高;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
12、放大镜:可以用来聚焦取火。
1.3科学观察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观察除了用感官进行,还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
4、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5、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下沉。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
6、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还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记录的方法有文字描述、表格纪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7、实验设计的主要原则:对照性原则、随机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
8、观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眼睛直接观察;二是通过仪器进行间接观察。
观察可分三步进行,即一看、二找、三定。
看物理现象、看实验现象、看图像;找物理现象的规律;确定条件。
1.4 科学测量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米=10的六次方微米 =10的九次方纳米;3、单位换算过程:[例]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4、长度的读数:精确值(最小刻度)+ 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单位5、刻度尺使用:“选对”选择分度值合适的直尺或卷尺;“放对”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零刻度线磨损时应选某一处为零点;“看对”读数时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读对”读出准确值后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对”不要忘记写单位。
6、测长度的工具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声呐、雷达、激光测距仪等。
测长度的特殊方法:积累法、滚轮法、化曲为直法、组合法。
7、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3”表示。
常用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
单位换算:1米3=1000分米3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分米3 1毫升=1厘米38、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用刻度尺测量并计算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量筒和量杯都没有零刻度线。
8、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最大刻度)和分度值(最小刻度),然后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水银则读凸面中央最高处)。
俯视时读数大于实际值,仰视时读数小于实际值。
9、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②针压法③重物法④薄膜法⑤替代法10、不规定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温度的测量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39℃~357℃;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114℃~78℃;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
体温计最小刻度0.1℃,是因为它的玻璃泡比较大,玻璃管比较细。
3、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分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4、温度计的使用: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③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5、体温计里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的管子,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因此可以离开被测者读数。
体温测量方法:口测法、肛测法、腋测法。
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常用单位是秒,用“s”表示。
其他常用时间单位:时(h)、分(min)、毫秒(ms)。
单位换算:1时=60分=3600秒 1秒=1000毫秒2、时间包括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指“时间点”,时间间隔指“时间段”。
3、实验室常用来记时的停表有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两种。
1.5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交流与讨论。
2、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观察比较法。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um)=109纳米(nm)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
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
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二周长X 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
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 3),还有较小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 3),立方厘米(cm 3),立方毫米(mm 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 )和毫升(ml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 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 ”,lcc =lcm3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
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水物+水物-=V V V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四、温度的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