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支原体病原学及疫苗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鸡毒支原体弱毒株“F”株对鸡的病原性和近期免疫效果的研究

鸡毒支原体弱毒株“F”株对鸡的病原性和近期免疫效果的研究

鸡毒支原体弱毒株“F”株对鸡的病原性和近期免疫效果的研究宁宜宝【期刊名称】《中国兽药杂志》【年(卷),期】1989(000)003【摘要】用鸡毒支原体弱毒株"F"株新鲜培养物点眼接种1日龄京白小蛋鸡,在接种后第6、13、20和30天分别随机抽取其中的部分鸡和非接种(对照)鸡一起作血清学、气囊病理损伤、支原体分离及鸡体增重检查。

结果表明:接种30日后70%的接种鸡出现了抗鸡毒支原体的抗体;接种"F"株的鸡和在接种"F"株的同时接种新城疫Ⅱ系弱毒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弱毒苗的鸡均没有出现任何病理性气囊损伤;接种一周后几乎所有接种鸡都能分离到支原体;在接种30日以后,随机抽取"F"株组、混合接种组("F"、新城疫Ⅱ系毒、传染性支气管 H_(20)毒)和阴性对照组的30日龄小鸡各15只作增重检查,结果表明三组间的每只鸡平均增重没有明显差异。

【总页数】5页(P6-10)【作者】宁宜宝【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310.5【相关文献】1.猪脾转移因子与鸡毒支原体F弱毒疫苗株联合接种对SPF鸡淋巴细胞比率影响的研究 [J], 黄招玲;胡美华;林君瑾;廖惠珍;陈月香;刘道泉;邱艳红;林伯全;徐磊2.一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株对鸡免疫效果试验 [J], 黄承锋;吕敏娜3.禽流感病毒H5N1变异株灭活疫苗(Re-4株)对鸡、鸭和鹅的免疫效果研究 [J], 曾显营;陈化兰;钟功勋;李雁冰;施建忠;姜永萍;王彦妮;万晓鹏;毛胜刚;田国彬4.鸡新城疫(基因Ⅶ型)、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aSG10株+G株)在蛋鸡上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研究 [J], LIU Chang-qing;HUNG Xiu-ying;LI Cheng-shan;YUE Feng-xiong;DING Li;XING Gang5.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病毒相互关系的研究Ⅱ、鸡毒支原体弱毒苗F株与鸡新城疫活疫苗B_1或LaSota对鸡体免疫的相互影响 [J], 宁宜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株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研究与药敏试验

一株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研究与药敏试验

山东畜牧兽医2019年第40卷4一株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研究与药敏试验高奎鹏孙培明*(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山东临沂276000)摘要为了对1株从鸡场分离到鸡毒支原体进行致病性的研究以及敏感药物的筛选。

试验对20枚孵化5日龄的SPF鸡胚进行了两种不同浓度毒株的攻毒试验,观察鸡胚的死亡及剖检情况,并将死亡鸡胚卵黄壁上的支原体回收,进行9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浓度均出现死胚,高浓度组鸡胚死亡率高达100%,而低浓度组的鸡胚死亡率为70%,剖检气囊有纤维素渗出,气管、支气管栓塞现象;药敏试验表明:两种毒株已对恩诺沙星和大观霉素等药物敏感性降低,而对泰妙菌素和妙达安两种药物敏感性较高。

说明毒株的致病力较强,对子代造成了孵化率降低、弱雏并伴呼吸道病变的影响,但敏感药物对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致病性鸡胚卵黄囊接种剖检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S8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9-0004-03鸡毒支原体(MG)感染又称鸡败血支原体感染,由于其病程长,是鸡呼吸道病的一种,又称之为慢性呼吸道病(CRD),在鸡主要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气囊炎等。

其特征是咳嗽、流鼻液,呼吸时有啰音。

本病是危害肉仔鸡生产的主要疾病[1]。

随着养鸡规模加大、饲养方式改变和饲养密度提高,该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影响雏鸡生长、使成年鸡产蛋减少,造成养鸡业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危害性日益突出[2-3],本文对已分离到的两种毒株进行了致病性的研究及对支原体药物敏感性的试验,证实了毒株浓度对致病性的影响,并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试验毒株LJ,由山东省济南市某种鸡场病鸡体内,通过Fery培养液分离培养得到,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鸡毒支原体。

1.1.2 试验鸡胚 SPF鸡胚,由济南济南赛斯家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SPF鸡胚与全自动孵化箱用0.1%新洁尔灭消毒后,放入20枚胚体大小相等的健康鸡胚,孵化5d备用。

鸡毒支原体研究进展

鸡毒支原体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2004,25(3):56259P rogress in V eterinary M edicineΞ鸡毒支原体研究进展陈凤梅1,牛钟相13,程光民1,王 勇2(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8;2.齐鲁动保厂)中图分类号:S852.62;S858.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5038(2004)0320056204摘 要:鸡毒支原体(M G)会引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火鸡传染性窦炎,是最主要的禽病原菌之一,它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有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方法。

血清学方法有平板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EL ISA、PPA2EL ISA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也逐渐应用于鸡毒支原体的诊断,如细胞蛋白SD S2PA GE分析、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等。

鸡毒支原体的防治主要有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

从目前来看疫苗预防仅能提供有限的保护,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消灭M G。

M G发病机制的研究、先进的诊断方法的探索、高效疫苗的研制、推广及应用是禽病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鸡毒支原体;诊断;治疗鸡毒支原体(M y cop las m a Ga llisep ticum,M G)会引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ch ron ic resp irato ry disease, CRD)和火鸡传染性窦炎(infecti ou s sinu sitis),是最主要的禽病原菌之一。

M G单独感染病情轻微,与其他病原如新城疫、法氏囊、传喉、传支、传鼻等混合感染时,病情加重,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可引起典型的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

而高度集约化、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更加速了本病的扩散。

据冀锡林等(1986)报道,我国M G的血清阳性率占被检测鸡的50%~80%,除了新疆以外,几乎所有的省市区都存在M G的感染。

据统计,M G感染鸡群后,雏鸡弱雏率增加10%左右,蛋鸡产蛋率下降10%~20%,肉鸡体重减少38%,饲料转化率降低21%,胴体质量亦随之下降,并直接或间接的引起大量的药费开支,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鸡毒支原体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究

鸡毒支原体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究

操 作规 程所定 的判定标准 进 行 14 疫 苗检 验 . 14 1 无 菌检验 .. 每批 疫 苗 成 品随 机抽 样 5瓶 ,
接种 含 5 %的 鸡 血 清 的普 通 培 养 基 中 , 行 有 无 进 杂菌 鉴定 。 14 2 动物 安 全试验 .. 按 该 疫 苗用 量 的 2~ 4倍
13 血清学 检测 .
l3 1 诊 断抗 原 . M G平 板凝 集抗 原 由本 室按 规
程制 备 , 并用 中国兽 药 监察 所 MG平板 凝 集 抗 原
作 对 照。
l3 2 M . G抗体检 测判 定均按 照平 板凝ຫໍສະໝຸດ 集 试 验 1 材料 与方法
11 菌种和 试验 鸡 .
1 . 制 苗用菌株 11 鸡 毒 支原 体 M G—F株 由 江 苏省农业 科 学 院 畜牧 兽 医研 究 所 邵 国青 博 士 惠 赠。地 方分离 株 s 由本 所 分离 、 定 、 存 1 鉴 保
113 试 验 鸡 SF鸡 由 本所 SF鸡 场 提 供 . P P
海兰 蛋鸡 由本所 实验场 提供 。
12 鸡 毒支原 体油 乳剂 灭活疫 苗的制 备 . 121 鸡毒 支原 体抗原 制备 .

将M G—F株 和 5 J
1株 分 别接 种 至 改 良牛 心 汤 培 养基 中 ,7 培 3℃
1 均 可 产 生 免 疫 力 ,0天后 达 高峰 , 疫 6个 月 攻 毒 保 护 率 为 9 % 不 同地 区 的 田间 试验 也取得 满意 敬 果。 5天 3 免 4 关键词 : 毒支原体 ; 鸡 油乳 剂 : 活疫 苗 灭
中图分类号 :8 83 ¥ 5 .1
文献标 识号 : A
202 ) 5 o3 ( 山东省农业科学 院家 禽研 究所 禽病研究 中心 , 山东 济南

鸡毒支原体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鸡毒支原体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鸡毒支原体诊断方法研究进展郭建华3 陈德威 (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海淀100094) 自从1933年N elson[1]首次观察到鸡毒支原体至今,人们对鸡毒支原体已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在此期间,鸡毒支原体的诊断方法也从原来的分离和鉴定,发展到今天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即诊断方法发生了质的飞跃,现就其诊断方法加以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1 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许多营养成份复杂的培养基已用于鸡毒支原体的分离。

但从田间分离鸡毒支原体非常困难,而且工作量很大,T i m m s,Yoder和A degboye描述了人工培养基分离支原体的方法。

人工培养基,含胚卵,组织培养以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均用于可疑组织,蛋和渗出物中鸡毒支原体的分离。

鉴定鸡毒支原体通常根据克隆化后的菌落形态、菌体形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

O lson和R azin报道了菌落和菌体形状。

Sab ry和Sti p ko rits等报道其生物学特性。

M G的显著生物学特性是利用葡萄糖和麦芽糖,能凝集鸡、火鸡和仓鼠等动物红细胞,这是与非致病性支原体的主要区别。

后面叙述的方法也可用于支原体的鉴定。

2 血清学方法血清学方法有助于诊断M G感染,血清学试验阳性者,结合病史和典型症状,就可以在支原体分离和鉴定之前做出初步诊断。

血清平板凝集是普通的检测方法之一,结果清楚易观察,具有快速、简单、敏感、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存在非特异性反应和交叉反应。

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具有特异、准确的优点,进一步证实血清平板凝集实验检测结果。

但其敏感性差,试管和微量血凝试验也用于M G的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 A)是应用最多的血清学方法。

P iela等应用EL IS A法检测卵黄液中的抗体,以取代检测血清中的M G抗体。

T a lk ing ton等报道用 3本校研究生液来扩张肺血管,以缓解PH S。

总之,有许多药物都用于防治PH S,但其效果尚不能确定。

鸡毒支原体病诊断及疫苗研究进展

鸡毒支原体病诊断及疫苗研究进展

鸡毒支原体病诊断及疫苗研究进展
孙宇;李书光;程立坤;赵家磊;赵修报;沈志强;余燕
【期刊名称】《中国家禽》
【年(卷),期】2024(46)5
【摘要】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可引起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且传播途径广泛,易与其他病原合并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率升高,给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鸡毒支原体病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对鸡毒支原体病的临床症状、病原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疫苗研发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优缺点,为鸡毒支原体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支持。

【总页数】7页(P93-99)
【作者】孙宇;李书光;程立坤;赵家磊;赵修报;沈志强;余燕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62
【相关文献】
1.鸡毒支原体病原学及疫苗的研究进展
2.使用疫苗防治鸡毒支原体病
3.鸡毒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与防控措施
4.鸡毒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措施
5.鸡毒支原体和滑液支原体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兽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研究进展

中兽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研究进展
时根 据病 理变 化 , 肺 组 织 肉变 、 硬变、 坏死 及 咳喘 等 症状 , 又 是 邪 证 的表 现 。故 本 病 属 正 虚 邪 实 , 治 疗 应扶 正 祛 邪 , 补肺 润肺 以扶正 , 理气 化痰 、 宣 肺 平 喘、 清 热解 毒 以祛邪 , 发挥 标本兼 治 的 目的∞ 。
能是 中药 中 的 有 效 成 分 干 扰 了 支 原 体 DNA 的 复 制, 影 响蛋 白质 的合 成 及 支 原 体 的 生 长 代 谢 , 从 而 发挥 抗支原 体作 用 ; 也 可 能是 有 效 成 分影 响 了支 原
体黏 附蛋 白, 使其失去 吸附能力, 从 而 减 少 支 原 体
对 于这 种疫 病 , 目前 国 内外 多 以抗 菌 药 物 治疗 为主 , 但耐 药性 、 药物残留、 易 复发 等 缺 点 也 随 之 出 现, 同时 随着人 们食 品安 全 意 识 的逐 年 提 高 , 迫 使人 们 不 断 寻 求 新 的 治 疗 方案 。中草药 因其 独特 的优 势 , 受 到 越 来 越 多人 们 的青 睐 。近年 来 许 多 科 研 工 作 者 进 行 了 中药 治 疗 鸡毒 支原 体病 的研 究 , 并 取得 了一 些 很 有 价值 的
传 染性 呼 吸道疾 病 , 临床 上 以咳 嗽 、 流鼻涕、 呼 吸 时
发 出哕音 、 窦部肿胀 、 呼 吸 困难 或 张 口呼 吸等 为特 征 。既可 水 平 传 播 又 可 垂 直 传 播 , 疾 病发展缓慢 ,
病 程长 , 有 的呈隐性感染 , 长 期 在 鸡 群 中 蔓 延 。鸡
病 的治疗 方面 发挥更 大 的作用 。
2 中药 治 疗 鸡 毒 支 原 体 病 的 研 究 现 状 2 . 1 鸡 毒 支原 体 感 染 的辨 证 论 治

一株鸡毒支原体致病性研究与药敏试验

一株鸡毒支原体致病性研究与药敏试验
3 结束语
分离得到的一株毒支原体对鸡胚的正常分化会产生 严重影响,使雏鸡的生长速度显著下降,成年鸡产蛋率 显著下降。鸡毒支原体是一种传播速度较快,发病过 程较为缓慢,发病时间较长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类疾 病经常会和其他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如大肠杆菌 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混合感染, 表现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很难清除,会给养殖户带来 巨大经济损失[3]。试验中对分离得到的支原体毒株进行 2种不同浓度的接种试验,结果可知,2组鸡胚均会出现 死亡现象,其中高浓度接种组的死亡率高达100%,低 浓度接种组的死亡率高达70%,解剖还能发现气囊存在 纤维素性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存在栓塞现象。分离得 到的一株毒支原体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会对鸡胚的孵化 率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会直接造成雏鸡的呼吸系统病 变,尤其是在出壳前1~2 d浓度越高鸡胚的死亡速度越 快,病变越明显。在长期疾病防控中,由于不合理的使 用抗生素,使致病原的耐药性显著增强。药敏试验发现 分离得到的一株毒支原体对盐酸沃尼妙林、盐湖索酸泰 妙菌素、强力霉素敏感性最强,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 药,但应确保多种药物轮换交替使用,避免长时间使用 一种药物,更需要做好综合性的防控工作。
0 引言
鸡毒支原体病又被称为鸡败血性质原体病,属于一 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发病时间长、致死率低的特 点。该类疾病主要造成鸡出现慢性呼吸道症状、气囊 炎,典型的症状是咳嗽、流鼻涕、呼吸啰音。该病会严 重威胁雏鸡生长发育。近年,随家禽养殖产业不断向规 模化方向发展,养殖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养殖密度显著 增加,该类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一旦发生 流行,将会严重威胁到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鸡毒支原 体病易造成继发感染,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 的诊断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文中论述鸡毒支原体的具体 致病性,并筛选出敏感药物进行针对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缩短发病 周期,提高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迅速将其杀死 ;0 5 ℃约 2 m n即 0 i 可 将 其 灭 活 ,在 沸 水 中 立 刻 死 亡 。
液体 培养 物在 4C保 存不 超过 1 月 ,  ̄ 个
在 一O 3 ℃中可 保存 l~ 2 。MG对 子 ,MG可 以借 助细 胞膜 上特殊 的 末 年 链 霉素 、 四环 素族 、 霉素 、 霉素 、 氯 红
泰乐 菌素敏 感 ,但也 易 产生耐 药性 。
同时 将 其微 管 插 入细 胞 内,将 核 酸 、
酶 等物 质 注 入 宿 主 细 胞 ,并 将 酶 所 分 解 的 产 物 ,如 核 苷 酸 及 宿 主 细 胞
二 、鸡 毒支原体的发病机 理及免疫机制
( )鸡 毒 支 原体 的 致病 力 MG 一
膜 的脂 肪酸 、甾醇 等吸 入细 胞 内,
以 供 菌 体 利 用 ,从 而 影 响 宿 主 的 糖
代 谢 及 分 子 合 成 。鸡 毒 支 原体 产 生
的 毒 素 为 神 经毒 素 ,能 与细 胞 紧 密 结合 ; 产生 的 过 氧 化氢 有 溶血 能 力, 可在 马鲜血 琼脂 上 引起溶血 。

病 原 学
本 病 的 病 原 体 为 鸡 毒 支 原 体 ( MG) 。其 大小 为 2 0~ 5 0 i 能 5 0 m, r 通 过 4 0 m 的 细 菌 滤 器 , 形 态 不 5n

( )鸡毒支原体的发病机理 鸡 二
毒 支 原 体 一 旦 进 入 鸡 体 后 ,首 先 通

鸡毒 支原体 病原学及疫苗的研究进展
王永 明,刘娟 ,王晓 丽,章 刚
( 山东滨州华 宏生物 制品有 限责 任公司,山东滨 州 2 6 0 ) 5 6 0
鸡 毒 支原 体感 染 ( MGI,通 常被 ) 称 为 鸡败 血 性 霉 形 体 感 染 或 鸡 慢 性 呼 吸 道病 ( CRD) ,在 火鸡 则 成 为传 染 性 窦 炎 ,临 床 上 以 呼 吸 道 症 状 为
主 ,特 征 表 现 为 咳 嗽 、 流 鼻 液 、呼
吸道 口 ,严 重 时 呼 吸 困 难 和 张 口 罗音
呼吸。
细 胞 变 性 , 最 后 脱 落 。 被 感 染 的 细
胞 线粒 体 肿胀 , 细胞 浆呈 网状 。并 且 ,
MG亦 可 在 细 胞 的 表 面 进 行 存 活 繁
呈 高 度 多形 性 ,常见 的 有球 状 、
丝 状 ,还 有 杆 状 、环 状 、螺 旋 状 等 不 规 则形 态 。姬 姆 萨染 色 着 色 良好 , 革兰 氏染 色 阴性 ,着色 较淡 。MG为 需 氧 或 兼 性 厌 氧 产 气 、 不 发 酵 乳 糖 、卫 茅 醇 或 氮 唑 ( 红 )和 四唑 蓝 ( 变 变蓝 ) ,对 毛 地黄 皂甙 敏感 。 MG对 理 化 因 素 的 抵 抗 力 不 强 , 对 紫外 线 敏 感 , 阳 光 直 射 便 迅 速 丧 失 活 力 ,一 般 常 用 的 化 学 消 毒 剂 均
时 还 可 以 降 低 免 疫 的 次 数 ,减 少 禽 类 对 免 疫 的应 激 反 应 ,而 且 不 会 影 响免 疫接 种的效 力 。 从 MG 的 表 面 结 构 看 ,细 胞 膜 上 有 特 殊 的 末 端 结 构 和 黏 附 蛋 白 因 端 结 构 牢 固地 吸 附于 宿 主 细胞 表 面 ,
的 致病 力包 括 病原 性 和毒 力两 方 面 。 其 毒 力 的 强 弱 因 分 离 株 的 来 源 、传 代 方式 、传代 次 数 的 不 同而 有 差 异 。 例如 : MG弱 毒 株 F株 在 液 体 培 养 基 中连 续 传 代 3 6代后 其 对 鸡 的致 病 性 减 弱 ,有 的 菌株 经 7 5次 、9 5次 肉 汤培养 基传 代后 失去 感染 力 。
在 固 体 培 养 基 上 ,需 置潮 湿 的 环 境 应 。 感 染 发 生 时 ,MG 首 先 吸 附 到 中 培 养 3~ 1 能 形 成 表 面 光 泽 宿 主 细 胞 的表 面 ,在 禽 的呼 吸道 内 , 0d才 透 明 、边 缘 整 齐 、露 滴 样 的 小 菌落 , 且菌 落为 “ 蛋样 ” 煎 。MG 可吸 附鸡 、 火 鸡 和 仓 鼠 等 动 物 的 红 细 胞 ,这 是 气 管 上 皮 细 胞 通 过 膜 上 的 唾 液 酸 受 体 与 MG结 合 , 而使纤 毛运 动受 阻 , 从
与非致 病性 禽 源支 原体 的主要 区别。
MG能 发 酵葡 萄糖 和 麦芽 糖 、产
该 病发展 缓慢 且病 程长 ,并 常与 可 见鼻 窦 和 气管 有 卡 他性 渗 出 物 以 及 严 重 的 气 囊 炎 ,感 染 此 病 幼 鸡 发 育 迟 缓 ,饲 料 报 酬 率 低 ,产 蛋 鸡 产 蛋 下 降 ,病 原 可在 鸡 群 中长 期 存 在 和蔓 延 ,并 可通 过 蛋传播 给下 一代 。 本 病 广 泛 分 布 世 界 各 地 ,随 着 养 鸡 业 集 约 化 程 度 的提 高 ,饲 养 方 式 的 改 变 以 及 饲 养 密度 的 提 高 ,在 通 风 不 良、空 气 中 氯 和 灰 尘 增 加 或 气温 骤 降等 环 境 中 ,容 易发 生 本病 。 其 他诸 如 疫 病 混 合 感 染 ,甚 至 接 种 鸡 新 城 疫 和 传 染 性 支 气 管 炎 等 活 疫 苗 后 也 可 诱 发 本 病 , 目前 该 病 已成 为 集 约 化 养 鸡 场 的 重 要 传 染 病 ,严 重影 响着养 鸡业 的腱 康发 展 。
殖 ,鉴 于 MG的 这 一 特 性 ,有 些 学
其 他 病 毒 或 细 菌 混 合 感 染 ,剖 检 时 水 杨 甙 、 不 水 解 精 氨 酸 、可 还 原 四
者 建议 将 细 菌 、 病 毒 等 编 码 保 护 性
抗 原 的 基 因 克 隆 入 弱毒 支 原 体 ,用
这 种 重组 支 原 体 做 免 疫 接 种 ,能 够 提高禽 类对不同疾病的抵抗 力,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