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考点:编辑(最新)
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考点:出版活动

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考点:出版活动
出版活动
出版: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构成出版活动的3个基本要素:编辑、复制和发行。
编辑——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
复制——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工作。
发行——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出版活动的形成和开展的4个基本条件:精神文化资源条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
流通传播条件、市场条件。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物质产品生产阶段、产品流通阶段
精神产品生产(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
物质产品生产(原稿à正确无误的“母版”样本à可批量复制出版物的“母版”样本à
出版物半成品à经组合包装得到最终产品)
产品流通(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
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以下为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参考内容:
一、出版行业基础知识
1.出版行业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2.版权的概念及相关法律法规
3.出版物的分类及特点
4.出版社的组织结构、职能与特点
5.编辑的工作内容、职责与素养要求
二、编辑工作流程与方法
1.编辑工作的流程与方法
2.编辑原稿的查重、评估和选题
3.编辑稿件的修改、润色和整理
4.出版物的装帧与排版
5.印前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出版物经营管理知识
1.出版物的市场分析与评估
2.出版物的定位与策划
3.出版物的定价与销售
4.出版物的营销与推广
5.出版物的维权处理
四、数字出版与新媒体应用
1.数字出版的概念、模式以及特点
2.数字出版产品的开发流程与技术要求
3.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比较分析
4.新媒体技术与应用
5.数字出版及新媒体应用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以上是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的参考内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知识点和教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学习和练习。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点(最新版)_0.doc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点(最新版)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某图书初版重印过两次,共印了50000册,第2版第1次印刷印了8000册.该书版本记录上的印次和印数应该标为( )。
A.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18000册B.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5000158000册C.第2版第3次印刷,印数5000158000册D.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5000158000册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多项选择题按文字排列方向分类,版面可以分为( )。
A.竖排版面 B.横排版面 C.图文版面 D.和合面 E.混合排版面 本题答案:A, 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
A.高士其的科普作品大都写得深入浅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出B.学习外语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就一定能成功C.为了一点遗产,他们兄弟之间发生了阋强之争D.这件事布置得十分周详,可谓密云不雨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多项选择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是()。
A.《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小说,这几年一直畅销不衰。
B.共产党人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C.参观的人问向导养了多少鱼?有多少品种?他一一告诉了他们。
D.不久,国民议会迁到法皇的内宫凡尔赛去(在巴黎城西南18公里)。
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答案(卷五)

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答案(卷五)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新闻出版总署的主要职责,错误的是()。
A.参与起草有关出版活动的法律法规B.审批大型出版项目的投资预算C.指定和实施出版行政部门的管理规章D.指定全国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2.我国出版行政管理的对象不包括()。
A.出版单位B.印刷复制单位和印制单位C.出版专业单位D.发行单位3.《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属于()。
A.法律B. 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 地方法规4.以下法规中,属于我国有关出版工作的最重要的基本行政法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B.《印刷业管理条例》C.《出版管理条例》D.《音像制品管理条例》5.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B. 追惩制C.审批制D. 检查制6.按规定,经批准设立的互联网出版机构,还应持出版许可证到()办理互联网接入服务等相关手续。
A.国家电信管理机构B. 国家邮政总局C.省级电信管理机构D. 省级邮政局7.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出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出版单位实行(),以加强对出版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
A.特殊选择转向报批制B. 重大选题备案制C.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D. 年检登记制8.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高级资格的取得实行()制度。
A.考试B. 评审C.考试与评审相结合D. 考试或评审9.以下应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情形是()。
A.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一年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以上C.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D.不能按要求提供参加继续的有关证明10.按《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出版法规强化培训制度属于()。
A.引导机制B. 约束机制C.监督机制D. 责任机制参考答案:1.B 2.C 3.B 4.C 5.C 6.C 7.D 8.C 9.B 10.A11.“英雄雷锋”这个短语的结构类型是()。
A.主谓短语B.偏正短语C.复指短语D.中补短语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是()。
2020年出版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考点题及答案一

2020年出版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考点题及答案一1.下列关于校对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以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为依据B.发现、订正校样的差错C.对原稿可能存在的错误提请责任编辑核实D.对原稿的明显错误直接处理2.对校法中点校的优点是( C )。
A.校对速度快B.不易产生疲劳C.能自由支配校对速度D.很少产生漏校3.下列关于校对符号使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同一份校样上,不同人留下的笔迹必须颜色有区别B.校对符号和示意改正的字符不能用灰色铅笔书写C.校对引线不可交叉D.校对符号及其用法不适用于少数民族文字4.“三校一读”制度中的三校指的是( B )。
A.作者、编辑、校对人员共同参与校对B.由不同校对人员进行三次校对C.编辑人员校对,校对人员校对,计算机校对D.由一名责任校对校读三次5.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源远流长万丈深渊源源不断B.黄粱美梦刺骨悬粱梁上君子C.草菅人命盖棺论定管中窥豹D.汗流浃背变本加厉走投无路6.目前凸版印刷主要采用( D )。
A.铅版B.铜版C.锌版D.柔性版7.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已组版的图文页面制作成样张的过程叫做( C )。
A.制版B.晒版C.打样D.印刷8.精装图书不能采用的订书方式是( A )。
A.骑马订B.锁线订C.塑料线烫订D.无线胶背订9.在出版物发行活动的构成要素中,( D )是发行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
A.出版单位B.出版物C.出版物发行单位D.消费者10.出版物实现其价值是在( B )。
A.生产领域B.流通领域C.保管收藏环节D.装帧设计环节11.某书店向出版社报订1 000册图书,不退货。
这种出版物购销方式是( C )。
A.包销B.促销C.经销D.行销12.下列关于出版物总发行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A.总发行的销售形式主要是批发和零售B.一种出版物的总发行权只能由一个单位拥有C.总发行是指总发行单位统一包销出版物D.大型出版物零售单位也是总发行的销售对象13.出版物发行渠道有长短之分,决定其长短的标志是出版物流通过程中( D )。
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章节新题:第七章

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章节新题: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为宣传出版社形象,X出版社社长办公会议决定由青年读物室主任Z根据社里的资料,以X出版社的名义撰写《X出版社的畅销书战略》一文;社长Y向Z谈了文章的大致要点,后又对该文作了修改。
如无其他约定,该文的著作权属于( )。
A.X出版社B.X出版社的青年读物室C.室主任ZD.社长Y参考答案:A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 )。
A.简化字B.楷体字C.印刷汉字D.规范汉字参考答案:D3.《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境外委托印刷或者复制的出版物的内容,应当经( )审核。
A.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C.国务院工商行政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部门参考答案:B4.《出版管理条例》和《印刷业管理条例》未涉及的印制制度是( )。
A.准印制度B.备案制度C.ISO 9000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制度D.样本备查制度参考答案:C5.根据《出版管理条例》,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有一般商品进口权的外贸企业均可从事出版物进口B.出版单位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售本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C.出版单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和新闻出版总署免费送交样本D.出版单位实行责任制度参考答案:A6.根据《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出版社的( )对本版图书的广告质量负全部责任。
A.发行部或广告部经理B.社长C.部或室主任D.责任参考答案:B7.凡跨省印制的图书,由出版社持( )到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办理出省印制手续,再到承印厂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办理进省印制手续。
A.出版许可证B.著作权人授权书C.印制委托书D.样书参考答案:C8.书号使用总量宏观调控制度属于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系统中的( )机制。
A.预报B.约束C.监督D.引导参考答案:B9.下列各种机制中,不属于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的是( )。
出版初级考试 知识点

出版初级考试知识点
出版初级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出版基础知识:出版的基本概念、出版历史与发展、出版社的职能与组织结构、出版物的分类与标识等。
2. 编辑工作知识:编辑工作流程、选题策划与组稿、稿件审读与加工、版式设计、校对工作等。
3. 出版物市场营销知识:市场调研与分析、营销策略与推广、发行渠道与销售管理等。
4. 版权与法律知识:著作权法、版权贸易、合同签订与履行等。
5. 数字出版知识:数字出版概念与特点、电子书制作与发行、数字阅读设备等。
6. 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知识:出版物质量标准与要求、质量检查与评估等。
7.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出版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素养要求等。
这些知识点覆盖了出版初级考试的基本内容,考生需要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意掌握考试形式和考试要求,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和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通过率。
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答案(卷六)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
A.商代B.战国时期C.东汉时期D.西汉时期参考答案:B2、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
A.明初B.明末C.清中期D.清末参考答案:B3.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是:( )A、毕昇B、沈括C、宋应星参考答案:A4.将泥活字发展为木活字印刷的人是:( )A、张衡B、祖冲之C、王祯参考答案:C5.我国出版史上,图书经历的时期是:( )A、甲骨、金石时期B、竹帛并行时期C、纸写本时期D、印本时期E、精装本时期参考答案:E6.以下关于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前者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在本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B.前者着眼于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后者是将目标落实到个人C.前者带有一定的微观性,是后者的分解和细化D.前者的重点在于指标体系的制订和分解,后者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定岗定人参考答案:C7.在出版社中,( )主要适用于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
A.计件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B.以职能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C.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D.其他8.国家规定,出版社的图书、期刊的销售收入缴纳增值税,税率为( )。
A.13%B.17%C.7%D.25%参考答案:A9、下列语句没有“搭配不当”错误的是( )。
A.他试制成功了这项新的电子元件,从而弥补了我国电子工业上的一项空白。
B.近代考古学的新发现,更以铁的事实证明了唯心主义者的错误观点。
C.市领导对这两家报社搞活经营、积极吸纳下岗职工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D.中国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种植和使用桐油了。
参考答案:C10、出版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 )。
A.有社会效益就有经济效益B.有经济效益就有社会效益C.两个效益既可能相统一,又可能相背离D.社会效益由精神生产过程形成,经济效益由物质生产过程形成二、多项选择题1.南宋时期,我国已形成若干了坊刻雕版中心,它们分别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
编辑: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
它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编辑”也常用于指专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
编辑工作的特点: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
1.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2.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3.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4.提高出版效益的基础
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
1.信息采集
2.选题策划
3.组稿
4.审稿
5.签订出版合同
6.编辑加工整理
7.整体设计
8.审定发稿
9.校样处理
10.样品检查11.出版物宣传12.反馈信息收集(P34流程图)
编辑过程的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和前提,而后一环节又对前一环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检验前一环节的效果。
1.信息采集与选题策划
信息采集要以选题策划为中心,选题策划要以信息采集为基础
2.选题策划与组稿
选题是组稿的依据,组稿是选题的落实、完善和具体化
3.组稿与审稿的关系
做好组稿可提高审稿效率,审稿可判断稿件质量的高低
4.审稿与加工整理的关系
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5.选题策划、审稿与审定发稿及其后各环节的关系
选题策划、审稿的最终目的是向广大消费者提供质量优秀的出版物,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等环节就是将这一目的具体落实的物化过程。
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
2.思想素质
3.文化素质
4.职业素质(职业追求、职业敏感、职业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