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对建筑法规课程的教学认识

建筑法规课程的教学认识李艳玲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土木工程系,河南省信阳市,464000摘 要:建筑法规是高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对培养学生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法律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课程既具有法规类课程系统理论性强的特点,又具有工程技术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为顺应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必须重视建筑法规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法规;法律意识;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Talking about teaching knowledge of building code courseLi Yanling ,Zhang Li ,Wang Dongdong ,Zhang Yulan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rui college, Henan province 464000Abstract :Building codes are specialized course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legal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and capac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course has both features of the theory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regulations is strong, but also has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act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dapt to the industry's new demands on personnel training, must pay attention to building code course teaching effects, improving the students '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uthor for problems discover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fr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and other aspects are discussed, and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teaching the course. Key Words :building codes; legal awareness; teaching effects; teaching methods; recommendations收稿日期:2012-10-26;修订日期:2012-11 -15;E-mail :**************** 作者简介:李艳玲(1986-),女,助教,本科。
《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摘要]《建设法规》课程是工程技术和法学理论的结合。
鉴于《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内容综合性、覆盖面广的特点,加之以往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在《建设法规》课程的教学中,适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工程案例为教学案例载体,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开展教学,并通过案例教学将建设法规理论知识溶于工程管理实践。
[关键词]建设法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性教学《建设法规》作为高等院校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行业法规课程,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知识体系构架中处于重要地位。
作为培养未来建筑业骨干力量的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类高等学校在此背景下,也应展开相应的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法制化建设进程中既懂得土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又掌握法律知识的专门人才。
一、《建设法规》课程内容的特点《建设法规》课程主要以学习《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等法律知识为主,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建设法规基本知识,了解建设法规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建设法规基本知识以及解决工程建设中相关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
学生对建设法规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未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高低,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工作业绩。
面对综合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如此之强的《建设法规》课程,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众多生涩的理论,枯燥的法律条款变为学生可以接触到、感受到、应用到,并融于自身知识体系之中的内容,以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有效运用,就成为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探索。
二、《建设法规》课程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高校目前在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专业开设了《建设法规》或相关近似课程。
对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察 设计 管理条例》 建筑工程 安全生 产管理条例》 和《 为主线 , 结 利于学生理解法律 ,而且对于法律共 同体 的形成也 有积极意
合 其他相 关的法律 行政法规 、 定 、 规 司法解释 , 我 国建 筑法 义 。 对 律 制度作 了简洁而全 面的论述 性介绍 ,对违反 建筑法律法规 ( )教师应长期和在实 践中工作 的技术人 员及学校 的实 5 验人员加强联 系 , 把理论教学 和实训 教学 、 工程实践 紧密 地结 ( )聘请教学 水平 高 、教学经验 丰富的老教 师为教学督 6
课 程 内容体 系改革是高等 职业技术教育 教学 改革的重点 析 , 以增强学生对 内容的理解并能 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
和难点 。 按照突 出应用性 、 要 实践 性 的原则 重组课 程结构 , 更
力 的培 养 。
() 4 案例与庭审观摩 、 研讨并用 。通过案例教学 , 使建筑法
解决实 际问题。与此同时 , 通过观摩庭审 , 对庭审进行讨论 、 研
F b2 0 e 0 8
对建设 法规课程教学改革 的思考
王 宏 丽
( 沈阳建筑 大学职业 技术学 院 , 辽宁 辽 阳 l 10 ) 10 0
【 摘
要】 传 统的建筑法课 程教学模 式已经不能适 应社 会发展的需要 , 既要精建 筑, 又要 懂法律 的复合型人 才是 新的培养 目
标。在教 学中 , 应针对建筑法教 学实践 中存在的 问题, 从教学 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手段和考核 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 在强化理论知 识的 同时, 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分析 、 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和 法理精神 , 而提 高教学质量。 用 解 从 【 关键词】 建 筑法规 ; 教学 内容 ; 教学方法 ; 学手段 教
建构主义在《建设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理 等各个 领域 , 所 包 含 的知 识 信 息量 巨大 。与 此 同 时 , 其 建
设 法 规 课 程 中 涉 及 大 量 的 法 律 法 规 、 程 建 设 程 序 等 又 相 对 工
枯燥 和抽 象 。 笔者 作为 一名法 规课 程任 教多年 的教 师 , 教学 之初 对 从 众 多法规 条文 的枯燥 讲解 再 到今天利 用建 构 主义 理论 , 在创 设学 生学 习活 动 的情 境教 学 中获益颇 丰 。 二 、 构 主 义 理 论 建
后 , 会 积极 主 动地参 与教学 过程 。 才
《 建设法 规 》 教学 中, 者 结 合 现实 案 例 , 笔 巧妙 开 设辩 论 课 , 拟 定 辩 论 主题 , 学 生 自 己 组 织 辩 论 。 学 生 们 在 拿 到 并 让
辩论 课任 务后 , 趣很 高 , 纷 自觉查 找 与 主 题相 关 的法规 兴 纷
多方 面对学 生进 行思 维刺 激 , 学 生在 理 论 学 习 中 , 理性 让 将
用 课 堂 , 堂 是 主 要 的 学 习 场 所 之 一 , 吸 取 理 论 知 识 , 化 课 是 消 理论 知识 的场所 ; 于思 想 政 治 学 习 的另 一途 径 就 是社 会 , 对
认识 与感性 认 识 的充 分 结合 , 能够 全 方 面 的激 发 课 堂 的气 氛, 提高 学生对 于学 习 的兴 趣 , 效 利 用 现 代 教学 工 具 能 够 有
2 O世 纪 8 O年 代 以 后 , 认 知 主 义 学 习 理 论 为 基 础 的 建 以 构 主 义 学 习 理 论 在 教 学 领 域 中 逐 渐 流 行 起 来 , 为 国 际 科 学 成 教 育改革 的 主流理论 。
传统 教学 偏重教 师 的教 , 建构 主义教 学则侧 重 于学 生 的 学 。学生 是学 习 的主体 , 教师 不能代 替学 生学 习 , 以 , 所 教师 不 是教学 的 主体也是 不言 而喻 的事情 。因此 , 教学 情境 中要 尊 重学生 的主体 性 , 生 只 有 在 成 为 教 学 情 境 中 的 主 角 以 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与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与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教育体制长期沿袭苏联模式,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育规模、教育体制均面临着困境。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改革主要集中于学科、课程的改革,但教育体制改革只是比较表面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教育改革也逐步深化和拓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路线和理念。
一、学科、课程的改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改革主要集中于学科、课程的改革。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并颁布。
《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以德育为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并具备时代精神和国际观念”。
同时,全面加强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要向中国经济建设转移,中国教育改革进入了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方针阶段。
在教育内容上,1985年开始学校取消了初中阶段的政治、历史和地理课,全面推行“新史、新地、新政”的综合科目。
此外,1983年开始,重点高中启动了课程改革让较少学科成为选修科目,设置了三个选修科目,最终发展为以文化、美术、音乐、技术四门选修课为主的方向。
1991年,开始进行高考改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这种形式一直持续到今天。
二、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改革开放初期,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限制学校在公共、国家控制和管理之下,向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下放更多的权力,提高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全国大力推进的学制改革,就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途径之一。
2002年,发行了《义务教育法》,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学费、国家财政资助、劳动教育的政策。
此外,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多所高等院校也开始采取自主招生的形式。
三、教师、教育质量的改革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
高职《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 职专论
高职《 建设 法规》 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崔春 霞
( 江建 设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浙 江 杭 州 3 13 ) 浙 12 1 摘 要 : 职 院 校 应 针 对 《 设 法 规 》 程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 该 课 程 的 教 学 内 容 、 学 方法 等 方 面 进 行 改 高 建 课 对 教 革, 以提 高 《 设 法 规 》 程 的教 学 质 量 和 效 果 。 建 课
改革 措 施 针 对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现 状 . 该 对 教 学 内 容 、 学 授 与 能 力 培 养 有 机 地 结合 起 来 . 学 生 能 以 将 使 种 更 为 生 动 活 泼 的形 式 学 法 、 法 、 法 , 可 以加 强 学 生 团 知 用 还 队精 神 的培 养 。 3 课 堂讨 论法 。 学 习 《 设 法 规》 程 内容 的过 () 在 建 课 程 中 . 律 条 文 内容 相 似 的地 方 比较 多 . 生 往 往 不 知 道 如 何学 法 学 以致 用 。这 时 . 以让 学 生分 组 讨论 。通 过讨 论 . 出不 同法 律条 可 找 文 之 间 的相 似 点 和 不 同点 . 以方 便 记忆 和 应用 。教 师也 可 以精选 出具 有 争 议 性 、 律 规 定 不 很 明 确 、 发 挥 诉 讼 各 方 想 象 力 的 实 法 能 例. 由学 生 分 成 不 同小 组 进 行 讨 论 和 辨 析 . 高 对 法 律 条 文 的理 提 解 应 用 能力 。4 观 摩 教学 法 。 以组 织 学 生走 出课 堂 , 摩 法 院 () 可 观 的与 建 筑 法 相关 的案 件 审理 .让 学 生 切 实 体 会 到 庭 审 气 氛 和建 设 法 规 的 司 法应 用 . 短理 论 知 识 与 现 实应 用 之 间的 距离 。 缩 注 重 “ 师型 ” 师 的培 养 高 职 院 校 应 与 相 关 企 业 合 作 . 双 教 积 极 为教 师 提 供 进 修 、 岗 锻 炼 、 薪 培 训 的 机 会 , 养 真 正 的 顶 带 培 “ 师 型 ”教 师 . 而不 是仅 仅停 留 在 让 教 师 考 一 本 证 书 的 层 面 双 上 , 真 正 实 现教 学 中理 论 与实 践 相 结 合 另 外 . 以 聘请 一 些 以 可 有 工 程 实 践 经 验 的 校 外 人 员 , 企 业 管 理 人 员 、 师 、 目合 同 如 律 项 管 理 专 家 等 来 校 讲 学 增 加 实践 性 教 学 环 节 高 职 教 育 应 以 就 业 为 导 向 . 重 培 注 养 学 生 的 岗位 能 力 和 操 作 本 领 .强 调 人 才 的 应 用 性 和技 能 性
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建设法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建设法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以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引入建设工程法律案例、利用网络平台、改进评价模式等方面,研究建设法规课程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旨在让课堂“活”起来,由教学变导学,实现教与学的同向共振,还学生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探索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期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BOPPPS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建设法规课题来源:青岛城市学院202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建设法规课程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研究(2022010B)案例教学法(CBL) 是依据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这一原理设计,该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先导、以典型案例为基础、以分析讨论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结果,强化思维训练,实现学以致用。
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包括六个教学环节:导言(B)、目标(O)、前测(P)、参与式学习(P)、后测(P)和总结(S)。
按照学生认知曲线设计,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1.建设法规课程教学现状建设法规课程是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对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建设过程中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具备工程建设技术、建设法律思维和工程伦理意识的全方面高水平工程建设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课程体系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被动学习模式,评价方式单一,且建设法规课程法律条文众多,授课过程难免照本宣科,直接导致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不到位等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需要研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改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土建类高校《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刍议

中 图 分 类号 : 4 G 6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1O —7 9 (0 90 -0 7 -0 o 8 12 20 )4 0 9 4
Dic s i n o h u s f r s u s o n t e Co r e Re o m ‘ n Um l o n t u to ws i h v lEU n e l g Uni e st f Co s r c i n La n t e Ci i e r v r iy
第 2 8卷 第 4 期 20 0 9年 1 2月
西 建 科 技 大 学 安 筑 学 报(会 学 ) 社 科 版
J Xia i.o c . & Te h ( o i c n e dt n . ' n Un v fAr h c . S c l i c i o ) aS e E i
建 设 法 规 课 程 纳 入 到专 业 教 育课 程 体 系之 中。 在调 研 的 基 础 上 , 绕 《 围 建设 法 规 》 程 教 学 方 法 中存 在 的 问 课 题 展 开 分析 , 而对 《 设 法 规 》 程 教 学 方 法 的改 革 提 出 了 相应 对 策 。 进 建 课
关 键 词 : 建 类 高校 ; 土 建设 法规 课 程 ; 学方 法 改革 教
一
、
土建 类高 校《 设 法 规》 建 课
作 为培养未来 建筑 业骨 干力 量 的土 木 、 筑 类高 建 等学 校在此 背景下 , 也必 然要 展 开相 应 的教 育教
学 建设与改 革 , 以培 养适 应社 会 需要 和 发展 的 土
程 开设 背 景 与存 在 的 问题
建筑业 与整 个国家 经 济 的发 展 、 民生 活 的 人 改善 有着密切 的关 系。改革 开 放 以来 , 国建 筑 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一部法律法规 的条款全部 给学 生讲 解 , 这就需要教 师来 把
握好重点 。
所以他们相对容易理解 的就 不必花太多的时间来讲授 , 点到
为止。
3不同专业 的重点把握不好 。 . 涉及 建设 工程 的专业很 多,
如土木工程 、 工程 管理 、 建筑学 等专业 都开设建设法规课程 , 但是建设 法规课程 的任课教 师往往来 自工程管理 专业或 土 木工程专业 , 在教学中往往以本专业 的特点来给其他专业讲 授, 这样对其他专业来说 , 重点把握不好 。 4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一本教材从拟定编写到正式出版 .
使建 设活动在建筑市场 中有秩序地进行。 建设法规课程所涉 及的 内容正是 上述法律 法规 的内容 ,学 生学习建设 法规课
按照 编写 时最新的法律法规来编写 的。当学 生拿到教材时 , 有些法律 法规可能进行 了修订 ,有些 内容可能变化较大 , 这 便不利 于教学 , 也不 利于学生课下 自学 、 温习 。 5缺乏“ . 双师型 ” 教师。高校教 师大多是 在拿 到相应 的学 历证 及学位证后 直接来 高校担任 主讲教 师的 ,学历 普遍较 高, 但是 程 技术 和管理的实践 经验 少 , 便导致在 课程教 E 这 学过程 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摘
要: 建设 法规课程是 高校建设工程相关专业都开设 的一门课 程, 对培养学生在建设领域的法律 意识 和能力方
面具有重要作 用。分析 了 目前在 高等院校 建设 法规课程教 学中存在的一些 问题 ,并针对这些 问题提 出了一些改革建 议, 以提 高建设 法规课程 的教 学效果。
关键词 : 建设 法规 ; 问题 ;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6 3 2 1 ( 00)2 0 2 — 2 1 7 — 9 X 2 1 1— 2 7 0
要采 用教师讲学生 听的传统教 学模式 , 以满堂灌为 主 , 样 这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 使学 生学习起来
枯燥乏味 。 2内容多 、 . 学时少 。 建设法规课程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很 多, 而且每一部 法律法规 的内容也 特别得多 , 合 同法》 如《 共
4 8条 。建设法 规作 为一 门课程 , 2 有的专业 是必修课程 , 有的
收 稿 日期 :0 0 0 — 2 1— 2 1 l
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 : . 直观形象 、 俗 通 易懂 , 增大信息量 、 有效扩展课时容量等 。 尤其是针对像建设 法规 内容特别 多 的课 程 , 使用多媒 体教学 , 相对 板书教学 而 言 , 以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 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可 调 而
程 ,可以从 法律的角度重新认识所学过 的专业技术 知识 , 逐 步培养其成为懂技术 、 经济 、 懂 懂管理 、 法律 的复 合型 、 懂 创 新型, 并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化市
场的专 门人才 。所 以, 习建设法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
一
二、 建设 法规 课 程改 革探 索
21年第 l 00 2期
总第 8 期 6
经济研究导刊
E C0NOMI S C RE EARC GUI H DE
No.2. 01 1 2 0
S Ha No8 e l .6
建 设 法 规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探 索
李 小 娟 , 学 杰 梁
( 黄淮
1 . 教学方式 陈旧。 在高校中 , 建设法规课程的教学方式主
有弊端 , 占用 时间 多 , 不能将所 要讲授 的内容全包 含在 其 且 内。 所以 , 了在规定 的学时 内将所要讲 授的内容讲完 , 为 不能 单纯使用理论讲授或单 纯使 用案例教学 , 应将二者有效结合
在一起。可 以根据课程 的具 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 如 采用课堂讲授理论 中穿插 案例 , 这便使难理 解的条款变得简 单易懂 ; 或采用课 堂 中分 组进行 案例讨论 , 由每组 的代 表 再 发表本组 的观点 , 最后教 师进行 总结 ; 或采用模 拟法庭 的形
1 . 理论讲授 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 讲授 , 不能充 分调动学 生学 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 一缺点 这
可用案例教学来 弥补。通过工程实际案例分析 , 强化学生 的 法律意识并调动学 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当然 , 案例教学也
、
目前 在 建设 法规 课程教 学 中存 在 的问题
且可以给学生传授解惑更 多的建设法规知识 ,下转 2 9页 ) ( 5
作者简介 : 李小娟( 9 1 , , 南辉县人 , 18 一)女 河 助教 , 事投融 资管理研 究 ; 从 梁学杰 (9 0 ) 男, 南登封人 , 理 实验师 , 18一 , 河 助 从
中国建筑业 法制化进 程起步较 晚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建 《
一
般 需要一年左 右的 时间 , 有些时 间会更长 , 材的 内容是 教
筑法》在 19 年 3月 1日才开始施行 。随着市场经济 的发 98 展, 中国的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与健全 。目前 , 中国建筑法律制 度主要有 《 建筑法》 《 、招标投标 法》 《 乡规划 法》 《 、城 、土地管 理法》《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和《 管理 条例 》 等等。 通过这些法律法规 的内容来规范建筑市场 ,
专业是选修课程 ,不 同的学 校所 安排的学时也有所不 同。 不
过一般在 3 2学 时 左 右 , 学 时是 有 限 的 , 课 堂 上 不 可 能将 其 在
式来学习 民事诉讼法 的相关 内容等等。另外 , 理论讲 授部分
应着重讲重点 及难点 , 重让学生 理解条款 , 不是死记 硬 着 而 背条款的 内容 。因为大学生有一 定的 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