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表达与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
多 药 耐 药(MDR)

多 药 耐 药(MDR)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也是白血病化疗效果改善缓慢的主要原因。
尽管各种新的化疗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案连续不断地推出,但是收效却总是不太令人满意。
在临床上,许多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初次化疗一般可取得较好的结果,然而最终仍难免要复发,且复发后的治疗效果往往较差,其主要原因就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据估计,癌症死亡中有90%以上存在着耐药这一现象。
因此对肿瘤耐药现象的研究与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可分为原发性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
前者在化疗前就存在于肿瘤细胞中,与药物的使用无关,后者是由化疗药物诱导产生的,即在药物使用前对药物敏感,而在药物应用后产生的耐药。
获得性耐药根据耐药谱不同可分为原药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 PDR)和多药耐药(multi resistance, MDR)。
原药耐药只对使用过的药物产生耐药,对其他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而多药耐药则是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导致一些联合化疗方案的失败。
一,肿瘤细胞耐药机制白血病治疗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
虽然人们作了很大的努力来证明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机制,但总的来说耐药的形成过程的了解还很少,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药物吸收减少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依赖于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浓度。
许多药物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这是个个主动的领带能量的过程,与药物浓度梯度有关。
参与此过程的载体蛋白结构的改变,可导致细胞对药物吸收的减少,细胞内有效药物浓度降低,其后果就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对MTX转运的研究认为,耐药性的产生可由于药物与细胞膜结合载体蛋白的亲和力下降,或者细胞所表达的载体蛋白的数量下降。
白血病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与逆转策略

白血病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与逆转策略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较高的患病率。
尽管当前的白血病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一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会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白血病耐药性的发生与分子机制密切相关,了解这些机制并探索逆转策略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白血病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发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分子机制:1. 基因突变:白血病细胞通过基因突变来获得耐药性。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药物靶点的改变,使得药物无法有效作用于细胞。
例如,药物靶点的突变可以使得白血病细胞对于通常有效的化疗药物具有抗药性。
2. 药物外排泵:白血病细胞通过高表达药物外排泵来排除药物,从而降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
药物外排泵可以将细胞毒性药物从细胞内部迅速释放到细胞外,阻碍药物对细胞的作用。
3. 细胞凋亡通路异常:凋亡是一种自我死亡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而白血病细胞耐药往往与凋亡通路异常相关。
例如,白血病细胞可能会发生Bcl-2蛋白过度表达,使得细胞无法正常进行凋亡,从而获得对药物的抵抗能力。
二、白血病耐药性的逆转策略针对白血病耐药性,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逆转策略,尝试恢复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逆转策略:1. 靶向耐药突变:通过设计新的药物或者改良现有药物,针对白血病细胞中的耐药突变进行针对性治疗。
例如,可以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或者改变药物的结构以绕过耐药突变。
2. 抑制药物外排泵:研究人员可以开发并应用药物外排泵抑制剂,阻断药物外排泵的功能,从而增加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提高药物的疗效。
3. 修复凋亡通路:利用基因治疗、RNA干扰技术或者药物干预等手段,修复白血病细胞凋亡通路的异常,使得细胞再次对药物产生敏感性。
例如,通过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恢复细胞的凋亡功能。
4. 联合化疗:采用多种药物组合进行联合化疗,以降低耐药性发生的概率。
联合化疗方案可以同时作用于不同的治疗靶点,提高疗效,并减小患者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Kool 等 在 胃 癌 细 胞 株 上 发 现 MRP2 mRNA水平增高。MRP2可致肿瘤细胞 对某些化疗药物(如顺铂、长春新碱)产 生耐药性。Kool发现MRP3可引起转染 细胞对甲氨蝶呤、依托泊苷的耐药性。 由于MRP3对GSH的亲和力小于MRP1 和MRP2,所以MRP3转运某些有机分 子的能力相对低,致MRP3的耐药谱比 MRP1 和 MRP2 窄 。 MRP4 、 MRP5 和 MRP6与MDR无关。
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1992年,Cole等在两种非Pgp MDR细胞株 上首先发现一种膜转运蛋白基因过度表达并 命名为mrp,其编码蛋白质为MRP,基因定 位于16p13.1。mrp与mdr1基因有14%的同 源序列。mrp mRNA全长6.5kb,编码1531 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190KD的蛋白质。 MRP结构与Pgp相似。 MRP和Pgp有19%同 源 性 。 MRP 碳 末 端 核 酸 结 合 位 点 上 末 位 12 个氨基酸为特征性标志,MRP和Pgp在第5、 8两个氨甚酸位点上不一致。
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Pgp是由1280个氨基酸构成,并组成2个同源 部分,每一部分包含6个跨膜功能区和1个 ATP结合点。跨膜功能区具有疏水性,ATP 结合点则为药物的泵出提供能量。如果2个 ATP结合点的任何一个失活,则导致细胞的 MDR功能丧失。Pgp和己知的许多转运蛋白, 如溶血素B、白细胞毒素等的结构和功能相 似。抗癌药物通过被动扩散到细胞内,然后 与细胞膜糖白结合依靠ATP水解供能而主动 泵出细胞外,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多种耐药性。
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MDR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原发性耐药 指化疗开始时已经存在,继发性耐药指在化疗 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性。MDR是导致肿瘤化疗 失败的原因之一,目前较为明确的机制包括: ①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其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过度表达;②多药耐药相关 蛋白(MDR-related protein, MRP)基因及其 家族MRP2~6的过度表达;③肺耐药相关蛋白 (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 LRP)的过度 表达;④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增加, ⑤ DNA 拓 扑 异 构 酶 Ⅱ(topoisomeraseⅡ, ToPoⅡ)量和质的改变 。
多药耐药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预后的关系

泌功 能的肠 上皮细胞 、 肾近端小 管 曲部 细胞 和肝 胆
管细胞 膜 , 脑 、 丸 和胎 盘血 管上 皮 细 胞 中也 有 在 睾 表达 。m r 位 于 第 7号染 色 体 q , 有 功 能 d 一1 为
的耐 药基 因 , 在多药 耐药 ( R 细胞 中高度表 达 。 MD )
1 2 P P的 MD . g R机 制
Pp是由 m r 1 g d 一 基因编码的 P 糖蛋白( g 一 Pp
或 P一10 , 7 ) 是一 种浆膜 大分 子 , 18 氨 基 酸 由 20个 残基组 成 , 子 量 为 10 d g 分 7 k 。Pp主要 分 布 在 有 分
PP的 M R机 制 : 1 Pp是一 种 能量依 赖 性 g D ()g
收 稿 日期 :07—1 20 2—1 ; 回 日期 :08— 3—1 8修 20 0 1
维普资讯
・
10・ 4
A t c dMe iMog l A r2 08 V 1 30 No 2 caA a dNe n o p 0 o. .
.
多药 耐药 的表达 与 急性 白血病预 后 的关 系
陈连香 肖 镇 王 威 高 大 , , ,
gyort n P p 、 药耐 药相 关 蛋 白 ( u irgrs t c l po i ,g ) 多 c e m hdu eia e—asc tdpo i, P 、 耐 药 相 关蛋 白 (ugr. sn soie ren MR ) 肺 a t 1n e
s tne soit rtn L P 、 iac —asca dpo i,R ) 拓扑异构酶 I(oo o eae ,oo1 及乳腺癌 耐药蛋 白(rat acr ei. s e e I t i m r l T pl) ps sl bes cne s t r s
急性白血病患者谷胱甘肽转移酶π、MRP的表达与多药耐药及预后的关系

℃反应 3 i,5 5rn 止反应 。 0m 9 i终 r ) a 2 2 3 C 反应体 系 4 . . P R: 0 包括 逆转 录产物 1 , 棱苷 O 寡
倒 , 1 例 , l , 9例 , 1 ) 1 2例 0倒 。男 3 , 2 2例 女 3例。 中位年龄 4 岁 (5 7 l 1 0岁) :按 文献 [ : 2 方法 将 5 5侧 A L患
刘小 军 董作仁 郭晓楠 任垒 海 张学军 刘泽 林 林风 茹 姚 尔回
多药耐药 ( R 是 影响急性 白血病 ( L 化疗疗 效 的重 MD ) A) 要因素之一。除经 典 的耐药 途径之外 , 他耐药 机制 , 其 如谷 胱甘肽转移酶 ( S ) G T 等也 逐渐受 到重视 。G T尤其是 G I , S S- '  ̄
,
1 研究对象
5 例 __ 5 ^ 患者均为 我院 20 I 00年 8 2月住 院 ~1
下游引物 10 n . M 0 g A V逆转 录 酶 ( r ea公 司) 4 Po g m 2U 2
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诊患者 , 诊断符合 F B标准 。其 中急性淋 巴细胞 白血病 A
(I 2 , A上)1 倒 均为 型; 急性髓 系 白血病 ( M 14 倒 ( 01 A L 3 M
者外周 血作为正常 对照 , 中男 6倒 . 4例。中位年龄 2 其 女 6
岁(3 0岁 ) 2 ~3 。
初治 A _ I 采用 V D ( J C P 长春新碱 、 环磷酰胺 、 柔红霉素 、 泼 尼松 ) 方案 , M 患 者为 A ( A L D 阿糖胞苷 、 柔红霉素 ) 方案 , 其中 采用全 反式维 甲酸 ( T A 或 以 A 1 AR ) TL  ̄为 主联 合小 剂量 D 、 A 三尖杉酯碱 、 AH ( 阿糖胞苷 ) 方案进 行分化诱导 =复发难 治 A 采用 A ( ML ME 阿糖胞 苷 、 米托 蒽醌 、 臼 乙叉甙 ) 案 鬼 方 ( 采 用三氧化二砷 )A上应用 V a ( M3 ,I LMP 长春地 辛 . 异环磷酰
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K N —B) 缺 氧 诱 导 因 子 一 (y oi id c l f tr , I— B( F K 、 1 hpxa n u i e a o一 H F b c 1 1 、 胞 的 凋亡 、 环 境 耐 药 ( i 0n i met eia c ) 多 )细 微 mc e v r mn n r s n e等 st
细胞质运输 有关[。L P参 与丁酸钠 处理 过的 细胞耐药 , 5 R 1 而不 参与对 阿霉毒 、 长春新碱 等产 生的耐 药。其介 导产 生 MD R主
要 是 通过 调 节 药物 的核 浆 转 运 和 胞 浆 重 新 分 布 来 完 成 , 分布 即 于肿 瘤 细 胞 核 周 和 胞 浆 的 L P能 与 进 入 细 胞 内 的抗 癌 药物 结 R 合. 然后 从 细 胞 核 周 转 运 到 胞 浆 , 从 胞 浆 转运 到 细 胞 外 , 成 再 造 细 胞 内抗 癌 药物 浓 度 下 降 , 致 细 胞 耐 药 的 产 生 。 导 2 R s蛋 白 R s 白 为 相 对 分 子 量 2 0 . 4 a a蛋 00 0~2 0 90 0的 鸟
(lt h n —as rs 。 S ) 拓 扑 异 构 酶 I ( p i m rs gua i eSt nf ae G T 、 to r e I t o o eae o s
I ,ooI)蛋 白激 酶 C(rt nk aeC,K ) 细 胞 核 因子 一 ITp I 、 po i i s P C 、 e n
直接 参与肿瘤细胞 的耐药[。
23 L P L P是 新 近 发 现 的 一 种 多药 耐 药蛋 白 . 其 5 % ~ . R R 因 7
8 %的 氨 基 酸 序 列 与 主 要 穹 窿体 蛋 白相 似 . 又称 M P, 与 8 故 V 是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与白血病耐药的研究进展

resistance.肋R)是指肿瘤细胞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并产生
耐药以后,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天然来源的 抗肿瘤药物具有交叉耐药性¨】。MDR是肿瘤细胞耐药的 常见方式,也是白血病化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MDR 的产生是多种基因产物共同作用的结果。Scagliottiu’根据 细胞内药物的作用靶点将多药耐药性大体归纳为4类:① 经典的多药耐药(classicalMDR),其耐药性由P糖蛋白(Pgly—
GSTs分为GSTa、c吼、G胁、GST0、GSTa5种,每种之间又可
根据个别氮基酸的微小差别分为不同亚型,如GSTPl、GST
MI、GST
差异决定了G汛基因表达的水平。G弧蛋白是由两个分
子量为22500的多肽亚单位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一种二 聚体蛋白,其等电点Pl为4 5。由209个氨基酸构成。目前
且不同途径介导的耐药机制不完全相同。G弧作为一种
新的肿瘤标志酶已从蛋白水平深入到基因结构和调控的分 子水平坶’,GSTrc表达的调节机制主要在转录及转录后的 水平上,细胞特异性的GSTmnRNA降解率的差异决定了 GSTn基因表达的水平u…。此外,检查GSTn的表达情况 可提供一项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的有用指标n1’12】。 它在肿瘤易感性、耐药性以及与其他癌基因、激素受体关
系方面的研究都有一些可喜的进展。对检测G弧基因及
其表达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并引入更敏感的技术如PCR等, 对GSTTr与其他众多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关系已进行更深 入的研究。目前研究认为,GST—S水平升高有利于解毒 化疗药,烷化剂及铂类药物均可通过这一途径解毒。体内 外研究均证明肿瘤细胞可有GST活性升高,参与MDR形
重耐药的A&RMCF 7细胞株中,P170和GSI'=都过度表达;
负载青蒿素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负载青蒿素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李珊珊,闫晓林,闫海英,林晓晴,黄欣,刘凤喜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临床药学科山东省儿童药物临床评价与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医药卫生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14摘要:青蒿素类药物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但该类药物存在半衰期短、稳定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治疗效果。
与游离药物相比,负载青蒿素类药物的纳米递送系统不仅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延长体内循环时间,还可增强药物运输的肿瘤靶向性,具有更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目前,青蒿素类药物的纳米递送体系包括脂质体、纳米粒、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聚合物胶束、囊泡、自微乳以及纳米前药等,每种纳米递送体系均具有各自的优点及待改进之处,对其进行总结可为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蒿素类药物;药物递送系统;纳米技术;抗肿瘤药物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5.022中图分类号:R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5-0088-04青蒿素(ART)是从植物青蒿中分离提取的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是我国惟一获得国际承认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疟新药[1]。
研究发现,ART类药物除具有抗疟作用外,还有免疫调节以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ART类药物可以选择性杀伤多种肿瘤细胞但对正常细胞影响轻微,能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且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2-5]。
鉴于ART及其衍生物的特异抗肿瘤作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已将其纳入抗癌药物筛选与抗癌活性研究计划之中[6]。
为了改善ART的理化性质,科学家经过不断探索,在原有ART 分子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出ART的醚类、酯类等衍生物,包括双氢青蒿素(DHA)、青蒿琥酯(ATS)、蒿乙醚和蒿甲醚(ARM)等[7-8]。
ART具有抗肿瘤谱广、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特点,但其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影响其抗肿瘤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化 疗 失 败 的 常 见 原 因 ! 虽 然 已 有 研 究 揭 示 了 一 些 肿 瘤 LMN 机 制 ! 但 目 前 仍 然 不 能 完 全 解 释 LMN 现 象 ’ 本 文 旨 在 应 用 蛋 白 质 组 学 方 法 筛 选 白 血 病 耐 药 相 关 蛋 白 ! 并 研 究 其 与 白 血 病 LMN 的 关 系 ! 为 进 一 步 阐 明 白 血 病 LMN 发 生 的 分 子 机 制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方 法 ! 二 维 聚 丙 烯 酰 胺 凝 胶 电 泳 " =O(C<#H%$&#($+, %,%/=*(;"(*%&#& !0CMG $ 技 术 分 离 白 血 病 细 胞 P7F0 和 人 白 血 病 耐 药 细 胞 P7F0 : Q.N 的 总 蛋 白 ! 用 基 质 辅 助 激 光 解 吸 电 离 飞 行 时 间 质 谱 " H+=*#R +&&#&=%< ,+&%* <%&(*;=#($ : #($#S+=#($C=#H% (-
!(**%&;($<%$/% =( # >?@AB >"+(CD#+ E%, # 2F6185404512310 GCH+#, # &,+<%8104I8F59/(H
收 稿 日 期 ! 0113C1FC01 修 回 日 期 ! 0113C81C1J
?Y]03 反 义 核 酸 转 染 P7F0 : Q!N 细 胞 ! 在 不 同 浓 度 长 春 新 碱 作 用 下 ! ?Y]03 反 义
% =#3;4)MW/)=X $ L M&0 ’7?+B07B0 (>+8(72C>0(?+@0 " #XW $ (J ?&0 HA(?0+7 V’B
?A’7BJ0C?0@ +7?( PQR< S T9D C0>>B & E+B)B07B0 (>+8(72C>0(?+@0 %=XW $ (J ?&0 HA(?0+7 V’B ’>B( ?A’7BJ0C?0@ ’B C(7?A(>L @0?0C?0@ GN -0B?0A7 G>(?L M&0 0OHA0BB+(7 (J ?&0 HA(?0+7 V’B 90>> 90>> B2AI+I’> V’B @0?0C?0@ GN =MM ’BB’NL
!"#$% !&’()*+’,! -.$ /0+)1+2,! 345 !&+)6+78,! 9".$% :+78);2’7<
"FG"H,F+H # GF+IJ,KLMN O KGP9+HQ*9 ! =2>?+@A28 A0B+B?’7C0 "=;D # +B
’ E’F(A (GB?’C>0 HA0I07?+78 0JJ0C?+I0 ?A0’?E07? (J >02K0E+’L M&0 E0C&’7+BEB (J =;D +7 >02K0E+C C0>>B &’I0 G007 GA(’@>N 0OH>(A0@ ! 27C>0’AL G2? ?&0N ’A0 B?+>> -0 2B0@ HA(?0(E+C ?((>B ?( BCA007 =;D)A0>’?0@ HA(?0+7B +7
C MY K
!"#
! 癌 症 " !"#$%&% ’()*$+, (- .+$/%* # 0112 # 03 $4 %&5426575
!"#$% 高表达与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 &’($ ) *+, 的关系
张朝霞 8" 文飞球 8" 刘智屏 8" 成迎端
0
基础研究 ! !
+-../0123-4 -5 6378 9:;./<<3-4 -5 !"=$% 2- >?023@.?7 ,/<3<214A/ -5 B/?C/D31 +/00 B34/ &’(E ) *+,
@\%( .5 细 胞 总 蛋 白 与 水 化 液 ’W .>0 ? B X468YEA ,"J$#YE@ ..>0 ? B N427Y=W ..>0 ? B <NNY@\(AC$K
缓 冲 液 L"FI=@Y 痕 量 溴 酚 蓝 # 混 合 ! 上 样 总 体 积
E(@ !B , F@ + 水化 =E M 后经 (@@ + = M )=@@@ + = M )W@@@ + =@ M 进行等电聚焦 , 等电聚焦后分别于 =@ .B 平 衡 J 液 ’(@ ..>0 ? B N427D",0 L" W\W Y) ..>0 尿素 YF@A 甘油 Y@\%A<NNY 痕量溴酚蓝 # 和 =@ .B 平 衡 S 液 ’(@ ..>0 ? B N427D",0 L" W\WY) ..>0
-,#K"=CH+&& &;%/=*(H%=*T !L@UMVCEWXCLY $ 对 差 异 表 达 的 蛋 白 质 点 进 行 鉴 定 ’ 应 用 反
义 核 酸 技 术 将 分 离 鉴 定 差 异 表 达 蛋 白 的 反 义 核 酸 转 染 至 耐 药 细 胞 ! Z%&=%*$ [,(= 检 测 转 染 后 差 异 蛋 白 的 表 达 情 况 !LEE 法 检 测 转 染 后 细 胞 存 活 率 ! 流 式 细 胞 仪 检 测 转 染 后 细 胞 凋 亡 率 ’ 结 果 ! 在 P7F0 : Q.N 细 胞 与 P7F0 细 胞 中 鉴 定 出 一 差 异 表 达 蛋 白 点 ! 并 用 质 谱 分 析 证 实 其 为 热 休 克 蛋 白 03 ""%+= &"(/\ ;*(=%#$ 03 ! ?Y]03 $’ 用
09 湖 南 师 范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院
心脏发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生物化学与发育生物学 重点实验室" 湖 南 长 沙 481128
’H(H?(B+B V’B @0?0C?0@ GN J>(V CN?(E0?AN %/9= $ L ,9"LRH" ! "0’? B&(CK HA(?0+7 <Y %"X6<Y $! ’ @+JJ0A07?+’> 0OHA0BB+(7 HA(?0+7 G0?V007 PQR< S T9D ’7@ PQR< C0>>B ! V’B +@07?+J+0@L -&07 ?A0’?0@ V+?& I+7CA+B?+70 ! ?&0 B2AI+I’> A’?0 (J PQR< S T9D C0>>B V’B B+87+J+C’7?>N >(V0A +7 "X6<Y #XW 8A(2H ?&’7 +7 "X6<Y =XW 8A(2H %! Z[L[Q $L M&0 ’H(H?(B+B A’?0 (J PQR< S T9D C0>>B V’B B+87+J+C’7?>N &+8&0A +7 "X6<Y #XW 8A(2H ?&’7 +7 "X6<Y =XW 8A(2H %,RL\Y] IBL \L[^] ! !Z[L[Q $L +KM+RL"QKM ! "X6<Y +B &+8&>N 0OHA0BB0@ +7 PQR< S T9D C0>>B ! ’7@ ?&0 B2HHA0BB+(7 (J +?B 0OHA0BB+(7 GN "X6<Y #XW C(2>@ 07&’7C0 C&0E(B07B+?+I+?N (J PQR< S T9D C0>>B ?( I+7CA+B?+70L I9STK,N" ! 302K0E+’ & PQR< C0>>B& =2>?+@A28 A0B+B?’7C0 & 6A(?0(E+CB& "X6<Y
!"#
!"$
仪器
C$KLM>4 等 电 聚 焦 仪 ) R1189 <JBN 垂 直 电 泳
槽 )C.856#:89964 扫 描 仪 系 J.647M8. S2>7:269:67 公 司 产 品 , JLL0263 S2>7T716. +>T8564D<R #N-
S2>7L6:14>.614TN; U>4P71812>9 #T716. EF@& ;JB<CD NHOD;# 质谱仪系 JSC 公司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