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合集下载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首先,南沙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科学。

根据规划,南沙新区总面
积约为800多平方公里,其中约450平方公里用于城市建设,其他用于生
态保护和农田保护。

这样的规划充分考虑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
的保护,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南沙新区的交通规划健全完备。

新区规划了一条南沙大道贯穿
整个新区,串联各个功能区和产业园区。

此外,规划还包括了地铁、快速
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方便居民出行。

这样的规划不仅便利了居民的生活,也方便了企业的发展。

再次,南沙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有力。

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打造现
代化制造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

此外,新区还规划了商务中心、金融中心等功能区,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
人才来到南沙发展。

这些产业发展规划为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最后,南沙新区的环境保护规划重视生态环境。

规划中包括了生态用
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保护区域,保护了新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规划
中还规定了限制工业企业的排放标准,加强了环境保护的力度。

这样的规
划保护了南沙新区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南沙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很多优势和特点。

这些规划
的科学合理性、完备性以及对土地利用、交通规划、产业发展、环境保护
的重视,为南沙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南
沙新区将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繁荣富裕的城市。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性分析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性分析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性分析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两类,分别是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常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

(1) 因果分析法: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中牵涉的因素繁多,为了全面考虑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先尽可能多排列出相关因素,发现主要因素,找出因果关系。

例如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城市特点的分析,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时城市功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等等。

(2) 比较法: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还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常常用比较法。

例如新区或新城的各类用地指标的确定时常用参考相近的同类已建城市的指标。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 引言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惠州市面临着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指导城市的发展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制定一份城市总体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阐述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并通过 Markdown 文本格式进行输出。

2. 背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惠州市经济快速增长,人口持续增加,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土地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因此,制定一份城市总体规划成为了当务之急。

3. 目标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旨在指导惠州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自然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发展。

4. 主要内容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对惠州市现有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优化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等。

4.2 交通及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包括道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提高交通系统的连通性和效率。

另外,规划城市的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分不同功能区域,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水源地、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

4.4 经济发展规划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升级、服务业发展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5. 实施步骤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如下:1.制定规划方案:成立规划编制小组,制定规划编制方案,明确规划目标、范围和时间表。

2.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惠州市的人口、土地、交通、生态环境等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农村纽带、工农业物资的 集散地。
7 ) 特殊职能的城市:
特殊职能在城市的建设和布局上占主导地位,规划异与一般城市。 A. 革命纪念性城市: B. 风景旅游、修疗养为主的城市: C. 边贸城市:满洲里、景洪、伊宁、二连浩特等。
2. 根据城规法,按人口规模分:
1) 大城市:≥20万。 2) 中等城市:20-50万。 3) 小城市:<20万。 习惯上:≥100万为特大城市。
②城市的重心位置
一个区域的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 重心位置,这里形成的中心城市有和中心位置一样的总联系的最短的效果。E.g.:
③城市的边缘位置
即城市区位追求位于区域边缘并邻接于其他影响其发展的区域。这种位置 非常有利,可以成为两个或多个地区的贸易中心。这种边缘位置既可以在不同 的地形区域和经济区域之间,也可以在不同的政治区域或其他人文因素之间。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是个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突出的对 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稳定性。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1、城市性质对城市规模大小,城市用地组织布局结构以及各 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水平起重要指导作用。编制总体规划时
②战略重点:
指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或关键性意义的问题。它涉及的是事关全局的关键部门和
地区的问题,体现在城市发展中比较长时期发挥作用的行业或地域,具有阶段性。 战略重点通常 表现在:
a.在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b.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筑,科技,能源,交通,教育常被列为发展重点。 c.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③战略措施:
总结:①首先要对城市自然地理位置予以充分关注,赋予她经济意义。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分析评价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分析评价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分析评价一、大城市—曲靖市25日召开的云南省委八届九次全会透露,截至目前,滇东重镇曲靖市主城区人口达58万人,已经跻身“大城市”行列。

这意味着长期以来仅有昆明一个特大城市的云南省产生了另一个大城市,成为云南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区域规划层面:1、曲靖市城镇体系现状:曲靖市域现状辖区拥有7县1市1区,共有建制镇39个,行政乡83个,市域城镇密度为1.35个/千k㎡,乡镇密度为4.22个/千k㎡,总体来看,市域城镇尚处于集聚发展的初级阶段。

按行政区划具体分布如表1-1所示。

表1-1市域现状城镇分布一览表:类别建制镇名称建制镇数量乡集镇数量麒麟区中心城(由城关镇、环城乡组成)、三宝镇、越州镇、东山镇 4 6 沾益县县城(西平镇、沾益乡)、花山镇 2 8 马龙县县城(通泉镇)、王家庄镇、马过河镇、旧县镇 4 5 宣威市城区(榕城镇)、来宾镇、板桥镇、倘塘镇、羊场镇、田坝镇、格宜镇7 17富源县县城(中安镇)、营上镇、黄泥河镇 3 8 罗平县县城(罗雄镇)、板桥镇、马街镇、富乐镇 4 10 师宗县县城(丹凤镇)、雄壁镇 2 7 陆良县县城(中枢镇)、板桥镇、召夸镇、芳华镇、马街镇、三岔河镇 6 5 会泽县县城(钟屏镇)、者海镇、娜姑镇、迤车镇、待补镇、罗布古镇、矿山镇7 17合计 - 39 83曲靖市城镇体系现状特征:(1)市域城镇密度稀疏,且地区分布不均匀,空间发展无序,城镇体系总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2)县城建制镇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相互间职能分工不明确,联系不紧密。

(3)其它建制镇和乡集镇总体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发展受限制多。

(4)市域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市域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

(5)城镇建设缺乏科学合理规划指导,缺少资金。

市域内部各建制镇和乡镇建设规划管理薄弱,规划工作不能及时跟上城镇建设、工业建设的实际。

城镇规划建设缺少资金,投入不足。

城市总体布局第4节城市总体布局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布局第4节城市总体布局案例分析

由杨舍、港区两个相 对独立的城区组成双 城式城市。杨舍为全 市的行政、经济、文 化中心,港区为港口 城市。二城中间隔以 大片生态绿地,穿插 布局若干中心村,以 两条快速干道和一条 辅助道路相联系。杨 舍为单中心团块状结 构,港区部分由港区、 后塍、南沙三个相对 独立组团组成。
感谢下 载
珠海市城市总体布局的变化
三、
城市发展实施“大港口、大 工业”战略,从而使得城市 的基本骨架逐渐拉开,城市 建设重点向西推移,珠海机 场、珠海大道相继建成使用。 经过了1990年代初期经济重 心向西部转移的第一次西进 以及在此基础上启动的负债 建设的港口、铁路、机场以 及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后,珠海并没有如期“筑巢 引凤”
成都市城市总体布局的变化
新一轮总规确定 的城市将不再是 密集的圈层式, 而是疏密结合的 扇形布局
启动东部新城、 南部新城、北部 新城、西部新城 的建设,单核变 多核,以外环路 为核心,沿放射 道路走廊式轴向 发展,形成若干 个城市组团
成都市城市总体布局的变化
新一轮总规确定 的城市将不再是 密集的圈层式, 而是疏密结合的 扇形布局
启动东部新城、 南部新城、北部 新城、西部新城 的建设,单核变 多核,以外环路 为核心,沿放射 道路走廊式轴向 发展,形成若干 个城市组团
成都市城市总体布局
优先发展公交的战 略,建立以轨道交 通和快速地面公交 为骨干,普通地面 公交为主体的公交 体系,中心城与外 围组团实现30分钟 主城区的交通战略 强化铁路枢纽地位, 规划成渝高铁,改 造北站和南站,在 龙泉驿组团(东部 新城)预留第三客 运站
第四节 城市总体布局案例分析
青岛市城市总体布局
95《总规》:“两点一环” 的城市结构
向济南、潍坊 向日照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价摘要:本文以丽江市城市规划为例,分析评价了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使用的规划设计,对其中有特点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丽江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一、引言丽江市总体规划从分析丽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机遇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优化丽江城市性质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突出古城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调整优化现有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强化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与现代交通系统的构建,重视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展现,强调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配置,确保城市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全面发展,立足丽江、着眼云南、面向全国,不断开创丽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二、文献综述丽江古城坐落在北半球雪山群中距赤道最近的雪山玉龙雪山脚下,东北靠象山、金虹山,西北卧于狮子山的怀抱,东南与开阔的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

从城市布局看,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与其他古城讲究中轴对称不同,丽江古城的街道没有中轴,不规则,更不对称,且无城墙。

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在这个露天集市周围,道路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构成了古老的街巷网络。

街道大多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11]。

丽江市城市设计以强化和保留地域特征为首要目标,构建能突显古城文化的空间结构,并进一步对道路系统、水景绿化等进行改造和规划,以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保留丽江城市的地域特征,李晖等基于地域特征对城市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2] 。

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天、地、人三者互相感应,融为一体。

周俭等认为反映这一思想的古代“风水”理论,讲究“取势、纳气”,是对自然界的山、川、路、岗等和建筑、村落、城市的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其所包含的潜在能量的利用这同现代的城市理论强调城市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不谋而合。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30)分析与探讨驻马店城市规划自驻马店撤地设市以来已历经多次修编。

最早的为2023年编制的(2023-2023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之后又在2023年修编(2023-2023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行政区域的扩大,原有的城市规划方案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规定,驻马店市又在2023年编制了(2023-2030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

这样基本就是相称于5年左右编制一个新的城市规划,由于每个城市规划执行时间限,并且难以与城市实际发展进度吻合。

同时我市城市规划为宏观的市域城乡体系规划,对市区内部具体规划相对缺少。

所以本文就针对2023-2030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几点做详尽分析。

1 驻马店概况驻马店位于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南临信阳,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

位于北纬32°18' - 33°35 ' ,东经113°10' --115°12'之间,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

如图1。

全市辖9县一区。

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平方公里,总人口723万人(2023年数据)。

图12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性质2.1 城市发展战略与目的城市发展战略与目的时一些列具体的城市发展目的以及这些目的的具体措施组成的。

其中通常涉及经济发展目的、社会发展目的、建设水平目的。

本文将对社会发展目的中的人口规模与建设水平目的中的建设规模进行分析。

新总体规划(2023—2030)纲要拟定的我市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为:2023年人口48.5万人,建成区用地51.4平方公里;2023年人口78万人,建设用地97.5平方公里;2023年人口96万人,建设用地115.2平方公里;2030年人口133万人,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

2.1.1 工业化对城市的影响针对旧规划(2023-2023)中规划期末组合城市人口规模115万人以上的规定,新总体规划(2023—2030)中2023年规划人口为96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北城
昌北城包括红谷滩新城、红角洲、蛟桥以及长堎。 其发展的具体方针为作为城市重点发展新区,将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建 设,保证设施配套,城市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集中建设,开发一片, 建成一片,形成规模。发展的实施方式为 吸引和疏散旧城人口和产业,发 展外向型工业,保护昌北整体环境。将充分保护和利用昌北现有良好的山 水自然条件,空间布局上重点突出与“山”、“水”自然环 境的有机结合, 使昌北城成为有独特风貌的现代化新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 公里,人口100万。 红谷滩中心区集商务、办公、信息、商业、文化、 旅游、居住等多功能为 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市中心区———CBD中心; 红角洲片区是以高等教育、体育产业为主导的,集高等教育、运动休闲、 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 城市科技新城;
其发展的具体方针为城市适度发展,重
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 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 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 设用地。 旧城中心区将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实行用地置换,逐步外迁旧城区的污染扰民工厂,完善基础设施,改 善居住环境质量,保护“四湖”等历史人文景观与环境。 城东片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依托现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为龙头,发展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建设好青山湖、艾溪湖风景区,使城东片区成为集 科技文教、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综合新区。
城南片区以提高内涵发展为主,形成上规模上等级的主导产业,使该片区发展成为以汽车、飞机、摩托 车等行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物流、仓储、居住综合区。
朝阳片区充分利用赣江、抚河、象湖等自然风景资源优势,形成条件舒适、环境优美的集居住、文化娱 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提升并强化其生态旅游功能,打造文化品牌。
中心商业地带
①西部农业发展区
主要包括安义县、湾里区、新建县的溪霞镇、红林林场、西山镇、石岗镇、流湖乡、松湖 镇。区内土地总面积为1726.1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3.22%。 该区的垦殖指数、人均粮食和粮食单产都具有较高的赋值,并且具有农业资源优势。区域 土地利用方向重点为稳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加强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扶持农业从 规模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利用农业产业优势带动全区经济的提升,同时应加强城镇基础 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1978年城市规划工作才得以恢复,开始着手编制<<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使南 昌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都有了依据,也为城市面貌改观提供了保证。 这时期的城市建设成果:(1)城市道路系统的完善。(2)里洲、青山湖等居住小区的建立。(3) 梅岭、青山湖风景区的开发。(4)滕王阁的重建等。 然而随着国家以开发浦东为龙头、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决策的制定和京九铁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变了 南昌外部的经济环境;特别是这一时期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南昌的城市建设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需要,南昌市人民政府开始编制了新一轮<<南 昌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0)>>。此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崭新的城市生态绿化系统, 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它将指导南昌以后十多年的城市建设,为树立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 打下良好的基础。
观光区。
⑤ 东南部城乡多元发展区
包括南昌县的冈上镇、广福镇、黄马乡、三江镇、白虎林林场、向塘镇以 及武阳镇、富山乡部分行政村、进贤县的民和镇、温圳镇、文港镇、张公镇、罗溪镇、泉岭乡、白圩乡、长山晏乡、李 渡镇、下埠集乡、衙前乡。区内土地总面积为1332.5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94%。 该区域初步形成“四个一”的特色制造业发展格局。即“一根针”(以一次性输液器为主的医疗器械产业);“一支笔” (以文化用笔为主的文化用品产业);“一盆花”(以高空礼花弹为主的烟花鞭炮产业);“一瓶酒”(以李渡酒业为 主的食品加工产业)。区域土地利用方向重点为加强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农业和农 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区域经济。
安义地区现代农业
④东部滨湖生态经济区
包括新建县的铁河乡、大塘坪乡、金桥乡、象
山镇、联圩乡、恒湖垦殖场、成新农场、朱港 农场、南矶乡、南昌县的泾口乡、幽兰镇、塔 城乡、武阳镇、蒋军洲农场、五星垦殖场以及 南新乡、蒋巷镇、昌东镇部分行政村、进贤县
的三阳集乡、前坊镇、七里乡、架桥镇、池溪
乡、南台乡、钟陵乡、二塘乡、梅庄镇、三里 乡。区内土地总面积为3355.62平方公里,占 全市土地面积的45.16%。 该区濒临鄱阳湖,受长期的泥沙淤积影响,形成了土质肥沃的鄱阳湖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农产品
量多质优。区域土地利用方向重点为建成南昌市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
应基地。积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培育特色的农产品 产业,限制发展污染型工业。充分发挥区域内的特色自然风光,积极开发 旅游资源,发展具有鄱阳湖风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等特色旅游项目, 建设集度假休闲、游乐、考察、生态保持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和旅游农业
一、规划依据
一江两岸,一城两核
南昌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 北控、南延”原则,城市以赣江为主轴,一 江两岸,南北两城,双核拥江,一核五片, 沿着赣江两端延伸,以组团式、网络状推进。 从而形成“依山(梅岭)傍水,两核拥江”的 总体规划。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 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 区即昌南、昌北分别进行布局。
水文
南昌市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南昌市古民谚就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 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 泊,南昌市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 南湖、北湖。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南昌市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水城。全市年均产水量为 66.2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为 61.5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51.42亿立方米,还原水量为4.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4.97亿立方米。水资源蕴藏量 为7.2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资源为2.45万千瓦,占蕴藏量的33.7%。
南昌经开区模型
长片区规划依托县城现有基础,大力发展商贸和文教,改善居住环境,加 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工业小区的规划建设,严格控制片区内监 狱 及劳改工厂的发展,远期全部迁出,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综合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昌九工业走廊发展重点之一。搞好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的招商引资,发展 综合外向型工业,重点发展机构制造、轻工食品、电子 仪表、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昌北城 重要的现代工业、文教科研和生活综 合区。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江西省南昌市
序、南昌市的自然条件
位置境域
南昌市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位于东经115°27'至116°35'、北纬28°10'至 29°11'之间。 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 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公里,全境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湖中的洗药坞,海拔841.4米。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 坦,西北丘陵总面积约740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 南昌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 闽南金三角的省会中心城市,是连接三大重要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际交通廊道。
①城市功能拓展区
包括新建县的长堎镇、乐化镇、望城镇、生米镇部分行政村、南昌县的莲塘镇、东新乡、 八一乡、省良种场、武阳镇、富山乡、蒋巷镇、麻丘镇部分行政村。区内土地总面积为 670.5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02%。 城市功能拓展区定位为南昌市的“旅游休闲后花园”。该区具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旅游 资源丰富。区域土地利用方向重点定位为商贸旅游用地和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强化生态保 护与整治,禁止任何破坏生态景观、人文古迹的建设行为,加强服务业发展和旅游配套设 施建设,利用与南昌市距离较近的地理优势,重点发展以旅游产业为带动的经济。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
三、南昌市上位及上轮规划
上位规划
建设南昌大都市区,进一步健全综合交通枢纽、生产组织与服 务、科教与文化服务、技术创新、旅游集散中心等区域性服务 职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休闲度假、 后台服务等功能,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之一, 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 流中心和低碳经济示范区。
地形地貌
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岗地低丘占34.4%,水域面积达2204.37㎞² ,占29.78%,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 前三位。全境以平原为主,占35.8%,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王勃《滕王阁序》概括其 地势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折叠气候特征
南昌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 型城市,夏天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最高气温40.6℃(1961.7.23),极端最低 气温-9.7℃(1991.12.29)。年降雨量1600-1700㎜,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8.5%。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日照率为40%。年平均风速2.3米/秒。年无霜期251-272天。冬季多偏北风,夏季 多偏南风。适合植物花卉生长,是营造“花园城市”的理想地区。
四、南昌市土地的综合应用
①都市发展核心区
包括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的塘山镇、京东镇、胡坊镇、蛟桥镇以及罗家 镇、扬子洲乡部分行政村,南昌县的昌东镇部分行政村、新建县的望城镇和生米镇部分行 政村。区内土地总面积347.4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67%。 结合区域主要功能,该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具有较高的赋值。区域土 地利用方向重点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筑容积率,重点发 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和影响力,同时要加强城市生态建设, 控制城市污染,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城市良好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