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并非天生”——浅谈铃木的教育理念
铃木教学法对中国现今音乐教学的启示

铃木教学法对中国现今音乐教学的启示【摘要】铃木教学法提倡“母语式教学”,音乐教育只是教育的手段,而高超的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铃木先生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天才,而是为了培养正直的人”,【关键词】铃木教学法;才能教育;小提琴;启示;教学在如今的21世纪,音乐教育已经作为专门的学科从教育学的角落中慢慢走出来,呈现在大众的面前。
但现在的音乐教育在我国所面临的境地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如今的中小学课堂,音乐课属于最不被重视的科目,特别是中学的音乐教学时间,经常被语数外等文化课程所占据。
不仅是学校和学生不重视,甚至连教授这门科目的音乐老师也轻视了这门课的重要性。
如何使音乐教育发展为值得重视的教学学科,使音乐教学不再边缘化,这是我们每一个音乐专业学习者都应该好好思考的事。
与此同时,在许多发达国家,音乐教育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早期合理的接触音乐教学对于儿童乐感的开拓和启发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法包括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和日本的铃木教学法。
我曾于2011年赴台湾参加了台湾才能教育协会举办的铃木教学法小提琴师资培训,在这里把我所学习和了解到铃木教学法写下来。
铃木教学法的创始人铃木镇一(1898-1998)先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家。
出生于日本名古屋一个音乐世家,并于20年代初赴德国跟随卡尔.克林格尔教授学习小提琴,回国后组织了弦乐四重奏于日本各地巡回演出,并创办了松本音乐学院,致力于对少年儿童音乐教育的探索和钻研。
通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创立了“铃木音乐才能教学法”,使之成为近代世界儿童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法之一。
铃木教学法提倡“母语式教学”,音乐教育只是教育的手段,而高超的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铃木先生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天才,而是为了培养正直的人”,我在学习铃木教学法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一直反复强调,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小朋友没有天才和普通人之分,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优良的师资,适当的学习年龄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
国外幼儿早教方法——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音乐才能教育的奇迹铃木镇一出生于1898年的日本名古屋,其父经营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工厂。
22岁时铃木镇一赴德国学习音乐,回国后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他抱着“每个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对孩子进行“天才”教育,培养出了大批的“天才”儿童。
著有《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
你可曾看到过3000人同时进行小提琴演奏的情形吗?在日本,从全国汇集而来的学生,按照从500人到1000人、1500人、2000人的规模,逐渐递增,最后达到3000人的大演奏,把表演大会推向了最高潮。
你又能相信这些演奏者多半是少儿,甚至很多是三四岁的幼儿,并且完全没有经过统一的训练吗?恐怕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演奏会了。
这些无法言喻的精彩演奏使与会的所有听众都深受感动,很多人都是边听边流泪——对如此众多年幼的孩子出色的演奏而惊讶,被那高超优美的音乐所感动。
同样的情形也曾感染了著名的音乐大师们。
1955年的某一个晚上,日本松本音乐学院等待着世界著名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合唱团的到来。
在一个合唱队员无法置信,甚至怀疑是否走错地方的家庭宿舍式的小楼里,30名幼儿和小学生用小提琴拉起了巴赫创作的《落第协奏曲》。
刹那间,合唱团的所有成员都显露出了非常惊讶的神色,他们万万没想到,竟会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操作的小提琴中发出巴赫创作的难演奏的曲子,而且声音如此优雅。
惊奇突然变成了强烈的感动。
接着,孩子们又合奏了两三个曲子。
然后,合唱团的指挥者达皮特教授说:“奇迹!真是令人难以想像的事,这回我想听一听前排小孩子们的独奏。
”被点的孩子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他拉了巴赫创作的协奏曲《协奏曲第一号E短调》,拉得非常出色。
接着又点了第二个人的名字,是其中最年幼的一个。
她拉了维瓦特创作的《G•莫尔协奏曲》,同样精彩。
合唱团的成员们对孩子们的演奏都感到无限的喜悦和激动。
他们与指挥者都并排站在钢琴的旁边说:“让我们一起唱吧。
每个孩子都是莫扎特——铃木镇一和他的铃木教学法

激 也 非 常 重 要 。莫 扎 特 和 贝 多 芬 都 是 音 乐 神 童 .这 是 因 为 他 们 都 出生 于 音 乐 世
家 ,从 小 耳 濡 目染 ,从 小 受 到 音 乐 的 熏
成 为庸 才 。 虽 然 人 的 成 就 千 差 万 别 ,但 在 婴 幼 儿 时代 , 的 能 力 差 别 很 小 , 扎 特 生 下 人 莫
在 玩 中 学 . 学 中玩 。铃木 镇 一 曾经 教 过 在
一
个 极 端 聪 明 的孩 子 寅 次 ,寅 次 每 次 都
来 也 不会 说 话 ,不 会 走 路 ,不 会 作 曲弹
到 12 9 9年 。 虽 然 经 过 七 年 的教 育 。 玛 卡
拉 仅 掌 握 4 5 词 ,勉 强 学 会 了几 句 话 。 个
超 的 名 曲 , 孩 子们 去 模 仿 。 子 都 是 喜 让 孩 欢 模 仿 的 ,他 们 会 一 遍 一遍 不 断 地 模 仿
名 曲 ,期 望 自己 的演 奏 也 能 达 到 这 样 的
学 得 比别 人 快 .每 当 老师 教 新 曲 子 的 时
候 , 他 孩 子还 没 有 学 会 拉 。 次 早 早 就 其 寅 学 会 了 。寅 次 没 事 干 , 调 皮 捣 蛋 , 响 就 影 老 师 教 学 。老 师没 有 办 法. , 只好 求 助 于 铃 木 镇 一 。这 一 天 , 木 镇 一来 到 教室 的时 铃
本 刊特 稿
每个孩子都是莫 扎特
铃木镇 一和他 的铃木教 学法
汤 素 兰
“ 个 孩 子 身 上 都 有 一个 莫 扎 特 ” 挪 每 。
个人对铃木教学法的理解

个人对铃木教学法的理解
铃木教学法是日本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创立的。
铃木教学法注重早期教育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这一教学法的核心。
铃木的才能教育思想主要如下:
(1)“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是铃木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铃木始终强调才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
(2)“音乐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铃木强调音乐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及早期教育的特殊意义。
(3)“人类是环境之子”,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有着绝对重要的作用。
(4)“掌握某个领域最高那里的人,同样地可以在其他领域达到相同的高度”。
(5)“兴趣是能力的源泉”。
(6)“直觉或灵感也是一种能力”。
(7)“艺术是按照人类自身的能力创造出来的”。
(8)“‘教育’是个伟大的词,包括教和育两方面”。
(9)“尊重孩子”。
(10)“育儿国策”。
铃木祈望世界和平,对地球上所有的孩子进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材。
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

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作者:田蕊敏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铃木镇一先生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他一生致力于儿童的才能教育,尤其通过音乐使才能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在儿童音乐教育上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他每年都会培养出700个莫扎特式的小提琴神童,他提倡的"铃木音乐教学法"也掀起了超越国界的少儿教育风暴。
与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依教学法并称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
被普遍认为是最符合人类学习原理的儿童教育法。
关键词:铃木镇一;音乐教育;才能教育;母语教学法;莫扎特;早期教育;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04-02铃木镇一(1898-1998)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他于1920年留学德国8年,从师卡尔·克林格尔教授。
铃木博士回国后,面对日本学校教育的种种问题,他试图寻找一种能够使日本儿童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方法。
铃木教授于1946年出版了专著《幼儿才能教育及方法》,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
他创立才能教育研究协会,推广才能教育运动,才能教育运动的成就不仅在日本,而且在美国引起轰动,被当时的美国人称之为莫扎特教育风暴。
1.铃木音乐教学法产生与发展的背景铃木音乐教学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整个世界都陷入在一种混乱、悲惨及崩溃的边缘,作为战争的参与者及战败者,日本整个国家遭到了全面性的毁灭。
人们开始珍视爱和尊重,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高尚和美好的价值等等,铃木教授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并深受其害,于是他对友爱、善良、高尚等品质及其推崇。
同时,铃木教授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当时日本国内普遍的"自强"信念相契合,其目的就是使日本民族未来的主人翁能够拥有优秀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使战败的日本能够迅速重新崛起。
铃木教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幼儿母语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育儿知识:铃木教育体系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铃木教育体系的基本思想和观点(1)给儿童创造一个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
铃木认为,才能并非取决于遗传,而是通过后天有效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在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过程中,环境是第一个重要的条件。
他坚信,人是受环境影响的。
因此,他在教授儿童学小提琴时,开始并不教儿童,只是教母亲,为的是在儿童的生活中让他每天都能感受到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听母亲或录音唱片的示范演奏,以此提高儿童的音乐感受性。
在他看来,让孩子学习音乐首先是应该为儿童创设一个如母语学习般的环境,让美好的音乐像本国的语言一样终日围绕着儿童。
这样任何儿童都能进入音乐学习,而这样的音乐学习才能更有效。
由此,人们也把铃木教学法称之为“母语教学法”。
(2)激发儿童的兴趣。
环境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铃木认为,"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教育者的根本是使受教育者产生爱好。
为此,铃木又独创了颇有特色的"母亲参与法”和"集体教学法”。
"母亲参与法:,即以母亲这一与儿童有着特殊情感关系的角色身份来充当孩子的榜样,影响、激发儿童的兴趣。
"集体教学法"即在教学中采用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同时进行的方式,既能在个别教学中针对每个孩子予以更有效的帮助,又能在集体教学同伴的行动来不断激励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提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练习。
当儿童对音乐以及乐器演奏产生兴趣以后,就要求儿童进行大量的坚持不懈的、反复的练习,这是铃木教育体系的又一个重要观点。
铃木认为:儿童掌握了某一个、两个曲子以后,要不断地重复、巩固,这样不仅能使儿童的表现力更趋丰富,而且坚持不懈的练习能帮助儿童逐渐形成对音乐迅速直觉反应能力,也更有利于帮助儿童形成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良好的品质。
(4)注重倾听习惯和技能的培养。
铃木认为,敏锐的听力和直觉反应能力是以大量的倾听经验的获得为基础的。
因此,倾听习惯和技能的培养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又一主要目的。
铃木镇一:才能并非天赋论

铃木镇一:才能并非天赋论铃木音乐教学,原称为才能教育,是日本铃木镇一发展的一种独特教学法。
首先,铃木镇一将这教学法应用在小提琴教学,后来被引介到美国,得到很大的回响,并陆续被应用到其他乐器或其他学门,例如钢琴或长笛教学,以及曾被尝试应用到数学的教学。
当今,世界各地很多关心音乐教学的教师们,对这一种教学法充满兴趣。
以下本文就铃木音乐教学发展背景,理论基础,教学理念,以及铃木教学在一般音乐教学的应用,分项简介:发展背景铃木镇一(Shinichi Suzuki 1898-1998) 出身于日本音乐世家,父亲拥有当时日本最大的小提琴制造工厂。
他二十三岁留学德国,跟随克林葛(Karl Klinger)学习小提琴,无论是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或对音乐的态度,都深受克林葛影响。
后来,他返回日本和兄弟组弦乐四重奏到处演奏,并且从事小提琴教学。
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他发现了学习和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体会出年龄和学习小提琴的关系,领悟了音乐和语言妙不可分的关联。
1958年他在日本东京发表了母语学习的概念,他在"才能教育"书中,表示音乐教育只是手段,高超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育,才是音乐教育的最后目标。
他主张以音乐启发儿童单纯的心灵,透过音乐培养儿童伟大的情操和人生的理想,创造人类更完美的下一代,为人类谋福祉(Suzuki,1969; Kendall,1973) 。
铃木镇一透过音乐教学实践其理想,强调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须经由后天培育, 以正确的教育方法,优良的师资,配合适当的学习年龄,良好的学习环境,共同成就才能教育的理想。
铃木镇一并发现人类学习语言的天赋能力,是一种典型的学习模式,称之为"母语教学法"。
不只在日本很多学生因铃木镇一而及早受到音乐栽培,1964 年,铃木镇一带领十位小朋友受邀在美国全美音乐教师协会演出,引起重视随之兴起一股铃木教学法风潮,在美国陆续有铃木提琴教学的推广机构,嘉惠学子不可细数。
铃木教学法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铃木教学法是一种以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铃木镇一命名的教育方法,强调早期教育、个性化教学和家长的积极参与。
该方法在音乐、语言、数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音乐教育为例,探讨铃木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铃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1. 早期教育:铃木教学法认为,儿童的潜能巨大,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应尽早发现和培养儿童的音乐天赋。
2.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铃木教学法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
3. 家长的积极参与:铃木教学法认为,家长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支持者,家长的积极参与对儿童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
4. 重复练习:铃木教学法强调重复练习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重复,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5. 严格要求和适度鼓励:铃木教学法认为,教师应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给予适度的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铃木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1. 教学内容(1)基础乐理:铃木教学法从基础乐理开始,让学生掌握音符、节奏、和弦等基本音乐知识。
(2)演奏技巧: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手指摆放、弓法等技巧。
(3)曲目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选择适合的曲目,让学生在演奏中不断提高。
2. 教学方法(1)个性化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学习。
(2)重复练习:教师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所学曲目,直至熟练掌握。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家长参与: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音乐学习。
(4)小组合作:铃木教学法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集体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 教学效果(1)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学习基础乐理和演奏技巧,学生能够欣赏和创作音乐,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铃木教学法强调重复练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具有 的天赋 ,这是其他人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无法与之 匹 铃 木 认 为 人 是 环 境 之 子 , 良好 的 环 境 是 培 养 才 能 的 重 要 敌 的 。其 次 ,我 们 还 应 该 注 意 到 铃 木 的 才 能教 育并 不 是 适 合 条 件 。虽 然 人 在 遗 传 方 面 有 生 理 上 的 千 差 万 别 ,但 人 所 有 文 于每 一 个 人 ,在 具 体 的 教 育 实 践 中 ,我们 应 该 灵 活 运 用 ,根 化方 面的能力是在适应外部环境下 ,在人体内部逐渐 培养 起 据每 个 孩 子 的特 点 来 进 行 因材 施 教 。 最后 ,我 们 还 应 该 注 意 来 的 ,外 界 环 境 的好 坏 直 接 影 响 着 能 力 的 高 低 。 因 此 教 育 者 到铃 木 才 能 教 育 的提 出是 在 上 个 世 纪 ,而今 天是 信 息 化 的 时 代 ,人 与 人 之 间 的交 流 加 强 ,后 现代 教 育 更 是 异 军 突起 。这 和家长要特别注意给孩子提供 良好的环境。
《 戏剧之家 》2 0 1 5 年第 0 4( 下) 期
总第 2 0 0 期
‘ ‘ 刁 4 能并非天生’ ’
浅谈铃木的教 育理念
马云 杰
( 河南 大学 艺术 学院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1 )
【 摘 要】 铃木教 学法是世界 四大著 名教 学法之一 ,其 中 “ 才 能并非天生” 的教 育理念 自提 出以来 ,在 音乐 教 育领域便产 生 了广 泛而深刻 的影响。本 论文主要 阐述 “ 才 能并非天生” 的主要 内容 、培 养才能的几点要 求以及
一
、
“ 才能并非天生”
康 的 婴儿 ,不 管他 们 的 天资 、嗜好 、才 能 、祖 先 如 何 ,他 都 出这 一 教 育理 念 存 在 的不 足 之 处 。首 先 ,铃 木 的 才 能教 育很 可 以把 他 们 培 养 成 从 领 袖 到 小 偷 等 各 种 类 型 的 人 。 可 见 ,他 少强 调 内部 因 素 的影 响 和 作 用 ,但 殊 不 知 有 时 这百 分之 一 的 们 都 认 为 人 的发 展 和遗 传 无 关 ,环 境 直 接 影 响 着 人 的 发 展 。 天赋恰恰是最重要 的。笔者认为天才不仅 仅是 因为从小 就置 身 在 良好 的环 境 中 ,被 有 能 力 的 人所 培 养 ,还 因为 他们 本身 二、培 养才能的要求
( 一 )良好 的环 境
就使 才 能 教 育 具 有 一 定 的时 代 局 限性 ,比 如说 教 育 方 法 的单 ( 二 )早 期 教 育 不 够重 视 孩 子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 的培 养 等 。 因此 , 铃 木 认 为 才 能 培 养 要 尽 早 地 实 施 ,可 能 的话 ,最 好 从 零 调 与模 式 化 , 岁 开 始 。 因为 教 育 的 越 早 其 效 果 就 越 好 。在 早 期 教 育 中家 长 我 们 应 该 以全 面 、发 展 的 眼 光来 学 习 和借 鉴 铃 木 教 学 法 。 要 选 择 最 优 秀 的作 品 ,让 孩 子 从 小 就 在 良好 的 熏 陶下 成 长 。 四 、结 语 ( 三 )家长 的 影 响 “ 才 能 不 是 天 生 的 ,任 何 一 个 孩 子 ,只要 经 过 不 断 地 努 在培养才能的过程 中, 家 长起 着 关 键 的作 用 。 铃 木 曾说 , 力 都 可 以发 展 成 才 ” ,为此 要提 供 良好 的环 境 ,重 视 早 期 教 “ 每 个 人 出生 时 都 像 一 张 白纸 ,要 使 孩 子 形 成好 的 习惯 ,只 育 ,重 视 家 长 的作 用 。 笔 者 坚信 铃 木 的才 能 教 育 理 念 将 会 被 有 靠 最 接 近 他 们 ,并 在 一 起 时 间最 长 的母 亲 去教 育 ,而 别 无 越 来 越 多 的人 所 熟 知并 接 纳 ,与此 同 时 ,越 来 越 多 的孩 子 将 他 人 ” 。 因此 ,做 家 长 的 应该 以 身 作则 ,不 断提 高 自身 各 方 会 通 过 才 能 教 育 被 培 养 成 为 心灵 美 好 、高 尚 的人 ! 面 的 知 识 与 能 力 ,这 样 才 能成 为 优 秀 的 指 导者 。另 外 ,在 这 过 程 中 ,家 长 应 注 意采 取 正 确 的 指导 方 法 ,用 爱 的方 式 来 参 考文献 :
这一理念在 当下社会 中存在 的意义 与不足之处。
【 关键词 】 铃木教 学法 ;才 能并非天生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0 1 2 5 ( 2 0 1 5 ) 0 4 — 0 2 1 2 — 0 1
铃木镇一是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 、音乐教育家 ,他提 出 如 果 孩 子 学 的 不 好 ,不 但 不 进 行 鼓 励 ,反 而 严 加 责 备 。这 种 的 “ 才 能并 非 天 生 ” 的教 育 理 念 更 是 给 人 以启 发 。 功 利 性 的 教 育 态 度 和教 育 方 式 不 但 无 法 培 养 孩 子 的 才 能 ,还才 能 的 培养 需 要 良好 的外 部 环 境 、正 确 的 指 导 方 法 铃木 认 为才 能并 非天 生 的 ,它 是 人 们 在 不 断 适 应 所 处 的 等 多 方 面 的条 件 。家 长 应 该 努 力 把 孩 子 培 养 成 为一 个 心 灵美 环境 中逐 渐形成 的。能力与遗传无关 ,遗传只会造成生理上 好 、纯 洁 的人 ,把 他 领 上 一 条 幸 福 的 道 路 ,这 样 就 足 够了。 的千差万别 , 但不管怎样 , 人的能力的优 劣不是 与生俱来 的。 综 上 所 述 ,笔 者 认 为 铃 木 十 分 注 重 培 养 儿 童才 能 的外 部 铃 木 的 这 一 观 点 和 外 铄 论 的 代 表 华 生 的观 点 颇 为 相 似 。 华 生 认 为人 的 发展 主要 依 靠 外 在 的力 量 ,他 曾 说 给 他 一 打 健 条件 ,尤 其 是 环 境 、家 长 的作 用 ,从 以上 的 分 析 中 也不 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