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热胀冷缩 课件 教案2

合集下载

液体的热胀冷缩公开课教案

液体的热胀冷缩公开课教案

液体的热胀冷缩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激发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液体热胀冷缩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液体热胀冷缩的变化。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液体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液体的热胀冷缩。

1.4 教学资源: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液体,如水、酒精等。

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烧杯等。

1.5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液体热胀冷缩现象,如热水膨胀、冷饮收缩等。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液体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呢?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4.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液体热胀冷缩的特点。

第二章:理论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如分子运动、体积变化等。

引导学生理解液体热胀冷缩与温度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通过举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过程。

2.4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PPT、动画演示等教学材料。

2.5 教学步骤:1. 讲解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如分子运动、体积变化等。

2. 引导学生理解液体热胀冷缩与温度的关系。

3. 通过举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过程。

第三章:实验探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液体热胀冷缩的特点。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来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4 教学资源:准备实验器材,如烧杯、温度计、热水等。

2.3《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2.3《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学生能够尊重事实,客观分析问题,培养科学态度。他们能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对环境的影响,如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创新实验方法和设计,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他们能够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实验操作方法
- 题目:请列出进行液体热胀冷缩实验所需的器材。
- 答案:烧杯、试管、温度计、热水、冰块、冰水混合物等。
3. 实验结果分析
- 题目:根据实验数据,如何判断液体是否发生了热胀冷缩现象?
- 答案:通过记录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如果发现液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则说明液体发生了热胀冷缩现象。
② 实验操作方法:学生需要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学会使用实验器材进行观察和记录。
③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板书设计:
1. 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 受热时膨胀,冷却时收缩
- 原因:分子间距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 实验操作方法
-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温度计、热水、冰块等
九、作业评价
1. 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进行指导。例如,可以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否准确,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否合理。
2. 作业质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是否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 答案:液体热胀冷缩现象有助于节约水资源。例如,在热水管道中,由于液体热胀冷缩,水可以在管道中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液体热胀冷缩现象也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例如,在空调系统中,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热量交换,降低能源消耗。

《液体的热胀冷缩》热PPT课件

《液体的热胀冷缩》热PPT课件

选择的材料(在所 在热水中的发现 选材料后面打“√”) (可用符号↑↓表示) 可乐 牛奶 酱油
水量
小组
在冷水中的发现 (可用符号↑↓表示)
绿茶
( )分(




所需时间
100 毫升 醋
食用油)秒 ——(Fra bibliotek)分(
)秒

)秒
我们的结论:
比较实验后的新发现: 。
思考与讨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 现液体受热和受冷 后有什么共同的性 质? 像水、醋、饮料、 酱油等液体都具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
活动二
其他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
我们来探究!
探究实验2
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 有这种性质呢? 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黄酒、醋、牛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用同样的方法来 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 同的地方。
通过实验你有什 么发现?
科学研究记录表(三)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 杯子、试 管、瓶塞、细管、红墨水。你们能用这些材料 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的变化吗?
老师给大家提 供的红墨水有 什么作用?
用一根细管有 什么好处?
温馨提示
1.小组要分工合作。 2.仔细观察水柱的变化。 3.做好记录。 4.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结论: 水受热后体积膨胀,水受冷 后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 化叫做热胀冷缩。
科学研究记录表(三) 第 小组 选择的材料(在所选材 料后面打“√”) 可乐 牛奶 酱油 在热水中的发现 (可用符号↑↓表示)
↑ ↑ ↑
在冷水中的发现 (可用符号↑↓表示)
↓ ↓ ↓ ↓ ↓ ↓

一探奥妙!液体热胀冷缩原理教案

一探奥妙!液体热胀冷缩原理教案

液体热胀冷缩原理教案一、教材分析液体热胀冷缩原理是我们初中物理课程中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液体热胀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加强而引起的体积增大,而液体冷缩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减弱而引起的体积减小。

在教材中,我们可以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验演示的形式来介绍热胀冷缩原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重要概念。

二、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热胀和冷缩的基本概念。

2.理解液体热胀和冷缩原理。

3.掌握通过实验演示表现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的方法。

4.培养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必要性与正确操作方法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热胀冷缩的定义及其原理。

2.实验演示技巧,例如如何选择液体材料和容器。

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实验演示、讨论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对液体热胀和冷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接着通过实验演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觉地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1.热胀冷缩定义及原理(5分钟)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墙上的画一些图解或罗列出热胀冷缩概念的字眼2.实验演示 (30分钟)材料:一只较粗的玻璃杯,一只较细的玻璃杯,两只相同高度的粗口瓶,一只一次性塑料瓶,喜马拉雅岩盐,金属针。

步骤:1)在较粗的玻璃杯中倒入一定量的喜马拉雅岩盐,并加水搅拌溶解。

2)将较细的玻璃杯放入溶液中,使其与溶液表面齐平。

3)在粗口瓶中加入适量水,然后倒入一定量的喜马拉雅岩盐搅拌溶解。

4)取出较细的玻璃杯并用金属针扎一个小孔。

5)将较细的玻璃杯反过来,放在口径较大的粗口瓶中。

6)将较细的玻璃杯孔用手指遮住,倒入刚才溶解好的溶液,将手指放开。

7)在另一只同样高的粗口瓶中不加岩盐,将一次性塑料瓶放入其中。

8)将两只粗口瓶用橡皮筋绑在一起。

9)利用热水或冷水来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液体热胀和冷缩原理,并了解不同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

3.讨论 (10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实验的结果和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展开探讨,如:1)为什么较细的玻璃杯逐渐被挤出来?2)为什么塑料瓶没有变形,而玻璃杯逐渐变形?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热胀冷缩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知道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了解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

(2)能通过对其他液体的观察,归纳出液体热胀冷缩的一般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意识到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改进实验装置,观察水的体积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平底烧瓶、细玻璃管、红墨水、冷水、热水、水槽、温度计、记录表。

2、演示材料:多种液体(酒精、食用油、酱油等)、透明容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夏天,我们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如果打得太足,在太阳下暴晒,可能会发生什么?冬天,装满水的水缸为什么会破裂?2、提出问题: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3、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是温度的变化导致物体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二)探究水的热胀冷缩1、设计实验(1)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观察水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2)引导学生思考实验需要的材料和方法。

(3)介绍实验装置:平底烧瓶中装满滴有红墨水的水,细玻璃管插入瓶塞,玻璃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见。

2、实验操作(1)把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做好记录。

(2)再把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做好记录。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1)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描述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情况。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

(三)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1、提出问题:除了水,其他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2、实验探究(1)选择酒精、食用油、酱油等液体,分别装入透明容器中。

(2)插入温度计,先测量液体在常温下的温度和液面高度,做好记录。

教科版科学五下2.3《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2.3《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2.3《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一. 教材分析《液体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科学五下2.3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液体在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

但是,对于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专业术语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知道液体在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

2.引导学生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

2.实验操作和观察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理解其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液体、温度计、容器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物质性质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在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的水箱、热胀冷缩的胶带等。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液体的热胀冷缩》热PPT课件

《液体的热胀冷缩》热PPT课件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 杯子、试 管、瓶塞、细管、红墨水。你们能用这些材料 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的变化吗?
老师给大家提 供的红墨水有 什么作用?
用一根细管有 什么好处?
温馨提示
1.小组要分工合作。 2.仔细观察水柱的变化。 3.做好记录。 4.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结论: 水受热后体积膨胀,水受冷 后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 化叫做热胀冷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学研究记录表(三) 第 小组 选择的材料(在所选材 料后面打“√”) 可乐 牛奶 酱油 在热水中的发现 (可用符号↑↓表示)
↑ ↑ ↑
在冷水中的发现 (可用符号↑↓表示)
↓ ↓ ↓ ↓ ↓ ↓
绿茶
食用油 醋

↑ ↑
我们的结论:
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比较实验后的新发现: 两种液体同时放,先放热 水后放冷水中,热水要是不 热的话,请换一杯。

选择的材料(在所 在热水中的发现 选材料后面打“√”) (可用符号↑↓表示) 可乐 牛奶 酱油
水量
小组
在冷水中的发现 (可用符号↑↓表示)
绿茶
( )分(




所需时间
100 毫升 醋
食用油
)秒 ——(
)分(
)秒

)秒
我们的结论:
比较实验后的新发现: 。
思考与讨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 现液体受热和受冷 后有什么共同的性 质? 像水、醋、饮料、 酱油等液体都具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
活动二
其他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
我们来探究!
探究实验2
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 有这种性质呢? 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黄酒、醋、牛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用同样的方法来 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 同的地方。

液体的热胀冷缩公开课教案2

液体的热胀冷缩公开课教案2

液体的热胀冷缩-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1.2 教学内容液体热胀冷缩的定义和原理。

观察和记录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

1.3 教学活动通过展示液体热胀冷缩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

第二章:实验探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2 教学内容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收集和记录实验数据。

第三章:数据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2 教学内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液体热胀冷缩规律的得出。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找出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或制作表格等方式,展示实验结果。

第四章:知识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液体热胀冷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液体热胀冷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引导学生运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液体热胀冷缩的知识点。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液体热胀冷缩的概念、原理和规律。

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

5.3 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知识点的掌握。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章:拓展探究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拓展探究,深化对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的最有效的武器。

本堂课教师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水、醋、牛奶、啤酒、果汁、酱油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过程。

2、经历用此装置探究水、醋、牛奶、米酒、橙汁、酱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过程。

情感目标:从水到其他的液体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水、酱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 小组实验时,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液体的热胀冷缩
活动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初步感知水的体积变化同学们,家里人在用水壶把
水烧开时,还有装满开水的
暖水瓶,它们有时会发生一
些很奇怪的现象,大家注意
了吗?这时我课件出示,提出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仔细观察课件,并根
据现象进行描述。


生疑问。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
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
探究欲望。

玩中探究(感悟水受冷、受热的1、引导学生分别实验观察水
在受冷和受热时产生的不同
的体积变化。

教师巡视指导。

1、分别实验观察水在
受冷和受热时产生的
不同的体积变化,并
引导学生用自己设计的实验
装置更清楚地观察到水受热
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
探究)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在液柱停住的地方作
好记号,进行比较观
察。

2、汇报交流。

完成表
一体积会缩小。

经历对水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启发联想、拓展知识(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1、出示一杯热水,用某小组
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判断老师这杯水和
某小组的比,哪杯温度更
高?如果有其它温度的水,
继续在细玻璃管上作刻度,
你想到了什么?
2、出示温度计,讲解温度计
的工作原理。

3、提问:通过实验和温度计
的工作原理能不能说明液体
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引导学生用其他液体进行
实验。

5、巡视指导。

1、学生进行描述说
明。

2、选择用其他液体进
行实验。

仔细观察实
验现象。

3、小组汇报实验情
况:我们组是用什么
液体来实验的?实验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
这种液体有什么性
质?
4、完成表二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
础,这里放手让学生自主提
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
思路。

知道许多液体都具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

养成严谨
的科学态度。

联系生活,启发创造。

1、出示饮料瓶、矿泉水的ppt,
观察发现它们都没有装满,提
问: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知
识解释这个现象呢?
2、现在你能解释一下,烧开
水时,壶里的水为什么会溢
出来?那么我们在烧开水
时,需要注意什么?
思考汇报。

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瓶
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
这一问题,加深学生对液体
热胀冷缩性质的认识。

意识
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
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课外延伸,请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经为下节课气体的热胀冷缩做
激发再探究的兴趣件出示压扁的乒乓球)与正
常的状态有什么不同?有办
法让它重新鼓起来吗?这又
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又该通
过怎样的实验来验证呢?下
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
密。

验进行猜测描述)铺垫。

八、板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受热体积膨胀水热胀冷缩
受冷体积缩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