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开头(共9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优秀9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优秀9篇)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一这个星期,学校组织了我们观看"20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完之后,我已经无以言表。
在这十个人中,使我最感动的还是刘盛兰爷爷和姚厚芝阿姨。
刘盛兰爷爷73岁时,他的老伴去世了,于是刘盛兰爷爷成了一个孤寡老人。
顿时我心里升起了怜悯之意。
为了让自己老了,可以有个人在身边照顾他,刘盛兰爷爷开始了助学。
1998年,刘盛兰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所以73岁的他把他微薄的工资捐助了学生。
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变多,最后"扩张"到了全国各地。
每天刘盛兰爷爷只吃了一点点粥,菜有时还是别人扔掉不要的,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
而我们却啃着鸡腿,吃着炒饭,每年有六七件新衣裳,还挑三拣四。
和刘盛兰爷爷比起来,我们已经算得上是贵族。
刘盛兰爷爷吃完饭,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可买的破烂。
刘盛兰爷爷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
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看着视频中刘盛兰爷爷用颤抖的手在床上数出了一张张钞票,只剩下几张零钱时,我热泪盈眶。
这几十多年来,刘盛兰爷爷资助了100多个学生,资金总计7万多元。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姚厚芝阿姨,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结婚后和丈夫赴山东煤矿打工。
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阿姨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
可老天爷偏偏不如人意,20_年,姚厚芝阿姨查出癌症,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阿姨选择了"药疗",但病情丝毫没有好转。
20_年,姚厚芝阿姨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
第二天,她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
《感动中国》观后感13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13篇《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昨天晚上,我在换频道时无意中发现了“感动中国”节目,这里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有对国家做出贡献和对家庭做出贡献的,每个人都很让人感动,其中有无臂钢琴家“刘伟”,他那坚持到底的精神很值得学习,从小失去手臂的刘伟学游泳的辛苦比别人要多出百倍,不幸的事又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他不能做剧烈运动了,但是他也拿到了自己的梦想游泳冠军,经过辛苦的练习,他用自己的脚来弹钢琴到了无法想像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活着就值得庆祝”。
这句话因他美妙动听的琴声而起。
他被称作“隐形翅膀”。
第二个人是“杨善洲”爷爷,他走过的路是我们的百倍,他是一个节约的老人,他在路上捡果壳放到袋子里,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退休后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他却去植树造林,而且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经过千辛万苦把荒山变成一片巨大的绿林,这片绿林共有价值三亿元的人民币,他竟然捐献给了国家。
他经常教育孩子说:“不要以为你的父母是一个大官,就可以在外面依靠父母的关系为你工作,更不能乱花钱”。
还有八岁的小孩子照顾自己的养母,阿里木卖羊肉串的钱给小学生上学,一对小夫妻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到高原资教......看了感动中国,使我也知道了什么是感恩,奉献。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2刘伟,这位无臂的钢琴师,用汗水浇灌青春,让梦想萌芽,用黑白琴键向世人演奏了自己的别样人生。
13年前,命运的不公,让年仅10岁的刘伟就要独自承受失去双臂的痛苦。
但3个月后,他又靠着自己的一双脚转起来了:“活着已值得庆祝。
”当他凭着不懈的努力准备成就有游泳梦后,命运再一次剥夺了他的权利——肾已不能支撑他完成剧烈运动了。
但他不允许让时间在悲伤的过程中溜走,他要用隐形的翅派去翱翔另一片蓝天。
几年后,不知多少的汗与泪,才造就了这位无臂钢琴师。
那悠悠的音乐声,是他对生命与梦想的情怀;那看不见的艰苦岁月,是他对未来的执着与憧憬。
刘伟用生命演奏了无声的旋律,他没有去叹息命运的悲哀,他变幻的人生感化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彩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彩10篇)《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国家中。
总有一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他们为了我的祖国的兴旺而付出了一生甚至生命……今天是我们班的活动课,老师打开电脑点击(感动中国)这个视频给我们观看,里面说的是一些为国家,为人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英雄。
在里面我最佩服的是黄旭华爷爷。
他的事迹让我最为感动。
先从黄旭华爷爷说起吧!他现在是一位共产党员,可是有谁知道他青春时的事迹呢?黄旭华爷爷大学毕业时就参加了制作核潜艇的工作,他在当时担任总设计的职位。
因为当时这项工作是党密工作,因此不能透露给别人,连自身的亲人也不能述说。
黄旭华爷爷的亲人们时常埋怨他。
可是他没有放弃这个工作。
如果核潜艇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即使在被窝里也会不顾一切地去解决。
经过他们不休不眠的工作,终于核潜艇快速度地完成了。
可是要真正地完成还有经过水压测试。
在当时美国为了更高效的完成核潜艇,开展了水压测试,但核潜艇下海10米时就因为承受不住水压的冲击而失败了。
在当时美国死了一百多人。
可是黄旭华爷爷并没有因此而害怕而是我自身亲自带领着战士们做测试。
潜艇下了5米,10米,20米……终于核潜艇成功了。
中国成为了5个国家中其中一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黄旭华爷爷为了祖国奉献了自身一生的青春。
正是因为这一些为国家而努力,奉献的人。
我的祖国才变得如此美好。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
共创美好家园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二写在前面: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今天我看了20XX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有张艺谋奥运团队,唐山十三农民,武文斌,经大忠,李隆,金晶,吉吉,神奇航天员,李桂林,陆建芬,韩惠民。
颁奖典礼中我最感动的是李桂林和陆建芬这两位人物,因为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
感动中国观后感开头

The sky is always cloudy, it is foggy now, and nothing can be seen in the distance, as if it is my futur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感动中国观后感开头感动中国观后感开头【一】中央一套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已经连续举办十年了,尽管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岩松的脸上刻上了岁月的沧桑,然而传播正能量的劲头依然不减,方兴未艾。
每年一次的颁将晚会,被国人誉为年度精神大餐。
十年来,我们家几乎每年都会全家收看,作为全家接受正能量大课堂,今年四岁的小凡宝也和我们一起收看了颁奖晚会。
看到奶奶流泪时,赶忙递上面巾纸,劝奶奶擦眼泪,不要哭。
每年我都会发短信或微信到朋友圈,建议朋友收看,好东西不忘与朋友分享。
昨晚,我们深深地被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仁医胡佩兰、不悔的信念方俊明、“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将军夫人龚全珍、拾荒助学老人刘盛兰、真诚村官段爱萍、悬崖边上护梦人格桑德吉、守墓老兵陈俊贵、救人致残无怨无悔方俊明、母爱助子姚厚芝和特别奖“载人航天英雄群”的事迹感动。
他们身上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崇仁厚德、诚实守信、以诚待人、助人为乐、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优良品德与精神。
这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资源和软实力。
老子在世间万物中最崇尚的是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甘于处众人之所恶而无怨。
龚全珍、胡佩兰、段爱萍等以柔弱的身躯彰显着传统美德和人间大爱,她们传递的正能量是强大无比的,我们的社会特别需要这种正能量。
段爱萍书记道出了获得群众信任的真谛,那就是真诚待人、以心换心;龚全珍老人道出了为什么能够一辈子做好事的秘诀,那就是思考每一天是否对社会对人民有益;胡佩兰道医生出了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心声,那就是能为病人服务生命才有价值。
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都是一座精神丰碑、正气源泉、生命绿洲。
我们不能不对他们肃然起敬,不能不对他们鼓起掌声!在他们面前,自己觉得十分渺小;与他们对比,自己感到十分惭愧;向他们学习,会净化心灵、洗涤尘垢、提升境界,从而提高幸福指数。
2023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22篇)

2023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22篇)2023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战斗英雄张富清,深藏功与名,扎根深山数十载,绝口不提当年勇。
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来刻意尘封功绩,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
这样的感人事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所指出的,“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人生数载,功名利禄难以回避。
有的人把功名看得很重,利欲熏心;有的人把荣誉当作炫耀的资本,躺在功名簿上睡大觉,殊不知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
张富清老人一生淡泊名利,用他的朴实纯粹书写了他的精彩人生,给后辈们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
可以说,老英雄张富清既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自己的不足,也是一个标杆,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深藏功与名,在淡泊名利中坚守信念。
古人云“举世纷纷名利逐”,但无数共产党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荣名利禄过眼云烟”。
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富清眼睛湿润道:“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个排、一个连的战士,都倒下了。
他们对党忠诚,为人民牺牲。
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啊?”唯有在战火纷飞中经受住生死考验的英雄,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不为名利所诱惑,不为功名所束缚,才能将荣誉看得如此云淡风轻。
于张富清们而言,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前,比追逐名利更高尚的,乃是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共产党员坚守信念,坚定信仰的崇高涵养。
深藏功与名,在初心使命中奉献自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
战争年代,张富清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建设时期,他本可以回陕西老家,但当听到“在湖北,恩施地区最艰苦,最缺乏人去建设”时,张富清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恩施州来凤县工作,为党工作,为人民造福,把余生献给了来凤,献给了这片贫困山区。
此后几十年,“人民功臣”张富清勤劳的身影,先后出现在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等单位工作,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默默无闻,且在各个岗位上留下了“政声人去后”的清誉,以无私奉献绽放人生、烛照他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15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15篇)《感动中国》观后感1很早之前就接触到了感动中国,记得那时候主要是为了写作文总在背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整个中学时代同学们们的作文中随处可见感动中国人物,但很少真正去了解、真正去感悟过感动中国,后来渐渐长大,终于开始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年的感动中国,开始走进他们的故事,每一次总会热泪盈眶。
感动中国在这片土地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这十多年来,无数平凡却又高贵感人的故事被搬上荧幕,一位位普通却又无比伟大的人被众人所熟知,无论是赤诚报国、为民奔走、舍身救人的大爱,还是忠贞不离、反哺赡母的小爱,不论是伟大地惊天地泣鬼神,还是平凡的不足为道,人间真情、世间大爱,总会触动我们的心弦。
每年的感动中国中,总会有一位献身祖国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军人,一位为民奔波甘于奉献的焦裕禄一般的人民公仆,一位至忠至孝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普通人,一位献身救人托起他人生命曙光的平凡英雄…无论身居高位,还是来自基层,伟大还是平凡,感动不分贵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用他们的执着诠释着爱的含义,感谢他们,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在这个不是物欲横流、不那么美好的社会里,让我们看到希望,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就有力量!《感动中国》观后感2一抹真情,带来感动;一份思念,传递关怀;一份温暖,捧出赤诚;一份坚强,凝聚力量。
平凡中的伟大,草根中的感动。
20__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就像一抹阳光透过生活射入生命,在每次呼吸间烙上它最深的痕迹。
在心头跃动的,是灵魂的音乐,是生命的音符。
刘伟,一个失去了双臂但却充满了梦想的人。
上天不让他自由飞翔,他就给自己插上隐形的翅膀。
于是,汗水托起了他的身形,坚忍成就了他的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在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
然而,与命运的抗争并没有到此为止。
疾病缚束了他游泳的梦想,却缚束不住他拼搏的心。
他开始练习用脚弹钢琴,并最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留下了那不朽的旋律。
观《感动中国》有感(通用35篇)

观《感动中国》有感观《感动中国》有感(通用35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感动中国》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感动中国》有感篇1刘伟,看似平凡的名字,却有着不平凡的历程。
12岁的他在一次触电后失去了双臂。
他的父母痛苦过后,教他不向命运低头,教他学游泳。
他勇敢地去征服命运,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未来的道路上,光辉宠幸了他,他获得了一枚又一枚的奖牌,有了他游泳的成就。
当身体不能剧烈运动的打击来临时,他又开始了音乐梦,用那不灵活的脚趾不厌其烦地去敲击黑白的钢琴键,用汗水和努力换来了“无臂钢琴大师”的美称。
一步步艰辛赱来,失去的双臂化为一对隐形的翅膀助他飞翔。
他失去了双臂,悲哀的命运向他挑衅,他勇敢地同它斗争,成为胜利者。
白岩松问他,你抱怨命运的不公吗?你恨上帝的不公正吗?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不抱怨了不恨了,抱怨命运的不公,恨上帝的不公,没有用处,这样全然无济于事。
积极面对生活,你会更开心。
”听听吧,这首曲子,是最准确的回答——《希望》。
是呀,只要我们活着,就有无限的希望,命运再惨,也不会毫无希望。
他用那十几年的经历向我们道出了最精炼的一句: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修行。
面对命运的磨难,积极者会化为悲痛,消极者会消沉,最终抑郁而死。
看完他的采访,不禁想起了我自己。
我和刘伟有着相同的经历。
他是肢体的残缺,我是听力的损失;他面对磨难不悲观放弃,我面对磨难也微笑地迎对,这是我们之间的相同之处。
但我们之间也有不同,那就是我没有他百折不挠的勇气,他在失去双臂的情况下练会了游泳,他在不能运动的情况下又用双脚学会了弹钢琴,这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啊!而我只是在听力受损的情况下学会了说话,这样的难度简直无法和他相比。
而且,我做任何事最缺乏的就是毅力,学着学着就坚持不下来了,遇到一点儿困难就退缩了,这样怎么能成大气候呢?我庆幸,我现在还幸福地活着!我庆幸,我现在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庆幸,我面对的困难远比刘伟小的多!但给我更多的是反思,是学习,是奋斗!我今后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刘伟为榜样,刻苦学习,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心态突破一道道难关,让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翔!观《感动中国》有感篇2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这历史长河中,也不乏有青壮年,甚至是老人、儿童,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感动中国观后感开头

感动中国观后感开头
【篇一:感动中国观后感】
昨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感动中国》,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引起我久久的思索。
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走进他们,叩问自我,在感动中找寻本真。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XX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XX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
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XX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篇二:《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观后感】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给我很深的感触。
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令我们赞扬的人。
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事迹。
在这个简单,而又充满意义的舞台上,闪耀的不是明星,而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
他们单薄的力量,却能迸发出如此令人敬佩的光芒,实在令人震惊。
在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位为了让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他同桌6年的母亲。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
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
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做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这是她的颁奖词。
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她则被亲切地称为“同桌妈妈”。
这是多深沉的母爱,才能有12年的陪伴苦读。
每天从早到晚,她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做他的老师、陪读,十二年如一日。
我被这位伟大的母亲深深感动。
收看完这期节目后,内心随之涌上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无法言喻的人性的震撼。
愿中国能有更多的平凡普通的好人好事,愿有更多的人能感动中国。
篇二: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像他们一样做一辈子的好人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像他们一样做一辈子的好人看完央视播出的201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我被他们的杰出事迹感动着!98岁的胡佩兰奶奶一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格桑吉德教书的那个地方,拍的那个小孩子,穿的那么脏,那么破,我们随便给他们一点也是好的,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好意思浪费,怎么好意思随便把衣服什么的丢掉,应该捐出去。
还有捡破烂资助孩子上学的刘盛兰爷爷,他活的那样勤劳;还有为孩子凑学费在生命的最后抢时间为孩子们绣制清明上河图的母亲姚厚芝,时间对她来说多么宝贵,我想她每天都会企盼哀求上天能多给他一点时间,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你所浪费的今日,是昨日殒身之人所期盼的明日。
还有义字当先为牺牲的战友守墓三十年的守墓人。
还有为了孩子们上好学舍弃小家的好老师!还有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航天英雄们!等等!他们的事迹使我非常感动!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
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
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向助学老人刘盛兰致敬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
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
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
这是老人的初衷。
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
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
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
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
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
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
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国梦,感染我们视觉,净化我们的心灵。
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让我们实现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坚持爱、传承爱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可以说,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
他们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
相比每年固定引发全国吐槽的“春晚”,它在“苛刻”的民众中间,获得一致好评。
它表明中国的民众其实并不苛刻,中华民族赖以传承的那些固有的美德,也从来没有过时。
它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春晚”.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可以说,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
他们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因为爱祖国,有了“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跟随将军丈夫回乡务农、扎根并奉献农村一生的龚全珍以及中国航天群体;因为爱他人,因此有了坚持捐款17年的九旬老人刘盛兰,以及因见义勇为高位截瘫29年、委屈艰辛而无怨无悔的方俊明;因为爱乡亲,因此有了贴工、贴钱、贴命的基层村支书段爱平和大学毕业回到大山深处守护教育梦的门巴女儿格桑德吉;因为爱职业,因此有了98岁高龄依旧工作在第一线的“良心医生”胡佩兰;因为亲情之爱,有了身罹绝症,为了孩子的未来苦绣《清明上河图》的姚厚芝。
中国古老的美德,包括仁、义、礼、智、信。
仁者爱人,位列第一。
为一次生死相托守护战友30年的天山守墓人陈俊贵,所体现的义与信,难道不是基于对战友之爱?农民科学家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两代对油菜改良梦的痴迷和坚守,难道不是因为对科学的爱? 爱,超越年龄、超越阶层、超越民族,在这些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普通人身上折射出光辉,它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镜头切换到现场,每位人物的出场都能收获观众的眼泪,这是爱对爱的共鸣。
爱还可以传承。
“传承”即便不是今年感动中国人物评奖活动特意为之的主题,也使它较往年的晚会更有了厚度。
当我们看到90多岁的刘盛兰老人老有所养,当我们看到残疾的方俊明背后的母亲和女儿,当我们看到儿子沈昌健对父亲科学梦想的继承,当姚厚芝年幼的儿子那样动情地说出“我爱你”,我们不仅能够理解现场的眼泪,还收获了对社会的信心。
当然,“感动人物”毕竟只能选出十名,而且,可能需要兼顾一定的代表性。
其实在票选过程中,还有更多平凡的人用他们的行为感动了我们。
他们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就是你和我。
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
是,爱需要传承。
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
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明天会截然不同。
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我也要为社会出力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4颁奖典礼》终于在2014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我为之震撼,为之动容。
他们不愧为我们国人的道德模范,是我们工作的楷模,是我们踏上奋进道路上的航标。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
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
’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
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
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
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他们的事迹都是普通的,积微小成伟大的事业。
我们都在细小处体会到伟大的人格,现在的我们越来越希望在平民之中发现感动,发现人物,发现人才,而“草根”情结应该是我们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给全社会带来的一种示范却是影响深远的!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
我要向他们看齐,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篇三: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一):今晚与好人相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今晚在寒冷的夜晚,深圳今夜只有5度,算是比较冷的一晚了,锻炼回来,偶然打开电视,这一年里他们让你心生温暖?让整个中国动容?我伴着寒风凄冷专注电视荧屏,观看“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为至真至情的故事落泪,向至刚至伟的面孔致敬!迷茫的我找到心中的理想,教育我平凡但不能懈怠。
最让我感动的是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好人!好幽默!有医德!济世良医!一生全部奉献社会,因为有的大爱她生命的长度很长——98岁,可惜已经走了,但是我认为很圆满,她教育后人,永不停息为社会做事,力所能及就好。
当感觉自己老了时看到老奶奶还在工作到生命的尽头感到是惭愧让我们精彩简单的采访对话吧:白岩松:奶奶,你这么长寿还能工作,秘密是啥啊?胡佩兰:情感投入。
白岩松:你最怕啥?胡佩兰:躺在床上不能动。
白岩松:你最高兴的是什么?胡佩兰:我最高兴的是看着病人痛痛苦苦而来,高高兴兴地走,我最高兴。
白岩松:你最不喜欢什么事?胡佩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光睁着双眼给人家要钱。
(那样)心情不好,啥也不好。
白岩松:你准备一直为别人看病,还打算看多少年的病?胡佩兰:我打算活一天看一天。
多活一天,多看一天,多给国家一些报效。
白岩松:你觉得医生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啊?胡佩兰:医生是一个有博爱精神的职业,应该感情投入的职业,应该是有医德的职业。
不应该光看着钱。
白岩松:这一辈子开心吗?胡佩兰:开心啊!大家都对我非常认可,我非常开心。
我最开心的就是我能长寿。
白岩松:我们都祝您长寿,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