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课件(共31张PPT)

巩固练习
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1800牛 的物体匀速提高2米,所用 的拉力是800牛.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F 2.有用功是多少? 3.拉力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G
巩固练习
关于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总小于1. B、单位时间里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以较快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 B、以较慢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 C、增加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D、把滑轮做得更轻巧,减小滑轮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
课前热身
6.用一个动滑轮把重100 N的砖块提到9 m高的脚手架上, 所用拉力为60 N,所用时间为20 s,那么有用功为____J, 总90功0 率为__ W,此54装置的机械效 率为____%. 83.3 7.如图6-2-3所示,重为500 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150 N,为了使物体匀速移动,必 须在绳端施加60 N的 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3 % ;若物体移动 速 度为0.2 m/s,则1 min内拉力所做的功为2_1_6_0_ J.
3米
3米
有关机械的三种功
1、有用功(W有用):对人们有用,人们 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 2、额外功(W额):对人们没用,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3、总功(W总):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叫 总功。
•1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2021年10月19日星期二2021/10/192021/10/192021/10/19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2021年10月 2021/10/192021/10/192021/10/1910/19/2021 •18、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021/10/192021/10/19October 19, 2021 •19、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192021/10/192021/10/192021/10/19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ppt课件

次 钩码 钩码上升 弹簧测力 弹簧测力计移 数 重/N 高度/cm 计示数/N 动距离/cm
12
10
0.8
40
25
5
1.5
20
3. 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800N的物体 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m,工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 则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和该滑轮组此时
的机械效率η分别是( D )
1.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缓___慢__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
大小为___2_.4___N,若钩码上升的 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2_4___cm,该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8__3_.3_%___。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6/30 2021/6/ 302021 /6/302 021/6/3 06/30/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6 月30日 星期三 2021/6 /30202 1/6/302 021/6/ 30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6月 2021/6 /30202 1/6/302 021/6/ 306/30/ 2021
F
实验2: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F
结论: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
1.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 为什么?
没有!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2.怎样才能提高机械的效率?
减少额外功 改进结构,使其合理、轻巧 经常保养、定时润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课件(共39张PPT)
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
12.3 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 总功。 (2)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 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 率。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 使用机械就要做额外功。 (2)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 率的主要方法。
No Image
1.有用功:W有=Gh 2.总功:W总=Fs=W有+W额
滑轮组总功W总=Fs=F•nh。
3.机械效率 W有 100%
W总
提高机械效率可充分发挥机械设 备的作用,对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 益有重要意义 。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结构, 使它更合理,更轻轻。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 程经常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对提 高机械效率也有重要作用。
做有用功。用W有 表示。若用滑轮组提升钩
码,我们还不得不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重力 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一些功,这
部分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 表示。有用功与 额外功之后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总
表示。W总=W有+W额
二、机械效率
二、机械效率
例题 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 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 10N/kg。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
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 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效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 课件 (共20张PPT)
.
解:(1)、有用功:
W有 fs 0.2Gvt 0.2500N 0.2m / s5s 100J (2)、总功:
W总 FS Fnvt 120N 30.2m/s5s 360J (3)、机械效率:


W有 W总

100J 360J

28
0 0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实:验原

W有 Gh W总 Fs
实验器 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铁架台、滑轮、细线、 钩码。
注意事 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

力计。
钩码重G/N
2
2
4
钩码上升高 0.1
0.1
0.1
度h/m
有用功W有/J
0.2
0.2
0.4
拉力F/N
0.8
0.6
1
绳端移动距 0.3
0.5
0.5
s/m
总功W总/J
0.24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想想议议
你 会 选 哪 种 方 法 呢 ?
一、有用功、额外功、
总功
有用
实现目的而做
我们要功做的,必须做的功的功,叫做有
额外功
用功。克服机械自身(如动
滑轮、绳子)的重力和
摩擦等而做的功
在做有用功的同时,人们不需
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
功。总 功 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
斜面 长 s/1m
1
有 用 功
W1 有 /J
2
总机
功械
W/3 J 总
效 3率3
4

50
较缓 10 3、斜面较的陡机械0效 率与 最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机械效率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机械效率课件
4、如图,是某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图形,钩码重
为1N,每个滑轮重为0.5N,不计绳重及摩擦,使用滑轮
组使钩码匀速直线上升10㎝,求
⑴人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⑵有用功?总功为?
⑶机械效率为?
解:F =


(G+G动)= (1N+0.5N)=0.5N


W有=Gh=1Nx0.1m=0.1J
W总=Fs=0.5Nx0.1mx3=0.15J
(1)下面是马峰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请你将表
中未完成的空格填写完整。
次数 坡度 粗糙度 G/N
① 30° 粗糙
η
高度 拉力 斜面长 有用功 总功
h/m F/N S/m
W有/J W总/J (%)
0.5 0.20 0.35
0.4
0.1
0.14
② 30° 稍光滑 0.5 0.20 0.30
0.4
0.1
0.12 83.3%
(1)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_个,其
2
中动滑轮有_____个。
(2)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2.5%
大于
_____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第
一次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次 钩码重 钩码上升
/N

高度/cm
弹簧测力 弹簧测力计移
计示数/N
实验1
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
F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3
结论:
动滑轮重一定时,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实验2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2.3 机械效 率八年级下

情境导入
上图的机械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从效率上说,他们 的效果如何呢?
本节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效率。 (3)通过探究进一步认识机械效率。
预习反馈
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 有用功(W有):__对__人__们___有__用__的__功___叫__有__用__功______________。 额外功(W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课小结
有用功
机械效率
额外功 总功
机械效率
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总=W额+W有 有用功跟总功之比
拓展练习
1、甲机械的机械效率比乙机械的机械效率高,表明 ( D ) A.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多 B.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少 C.甲的总功比乙的总功少 D.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多
W有 ×100%= 44%
W总
课堂探究
一些常见的机械
皮带传动的机械效率94%-98%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40%-50%
斜面的机械效率<95%
抽水机的械效率60%-80%
为什么机械效率都小于1呢?机械效率能达到100%吗?
课堂探究 分析与讨论
机械在做功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克服外界影响做额外功, 所以机械效率小于100%。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 机械效率(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 机械效率(课件)

公式(2) : W总=F动力·S动力
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4 合作探究
想一想;议一议: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 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额外 功。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 功。
5 自主学习
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实验原理】 W有 Gh
W总 Fs F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滑轮、 细线、钩码
【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绳端的拉力F、__物__体__重__G___、 __物__体__上__升__距__离__h___和___绳__自__由__端__移__动__距__离__s________。
注意事项:实验时拉力的方向 应尽量__竖__直___向__上____,且应在 钩码___匀__速__移__动___的过程中读 取拉力的大小。
实验1 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
F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3
结论: 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实.条验件2 :物重一定
三种方法供参考:第1种是人 直接提着沙子上楼;第2种是把 沙子放进桶里,人通过动滑轮 把沙子拉上楼;第3种是把沙子 放进质量较小的袋子里,人通 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
2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能利用 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 机械效率
1 情景导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3 机械效率 (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3 机械效率 (共24张PPT)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同一机械,其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 随所提重物重力的增大而增大。
例如,对滑轮组:
W W 有 总 G F h sG n G G 动 hnhG G G 动 11 G G 动
故当G增大时η增大;G减小时η减小
一般规律:在提升同一重物时,绳子的段数越多越 省力,但机械效率越低(因为n越多动滑轮的个数越 多,W额外越多)
W有=Gh
W总=FS
η=W有/W总
=Gh/FS
=700N× 1m/(200N ×5m)=70%
答:机械效率是70%
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 × )
2.物体做功越慢,机械效率越低 ( × )
3.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 × )
4.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请计算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分别是多少? 你希望额外功多些还是少些呢?
请算出刚才的三种办法中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
用 哪 种 方 法 好 ?
(1) (2) (3) (4)
(1)(2)(3)的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 W有用= Gh ,
(4)的目的是克服地面的摩擦力,所以 W有用=fs
额外功(W额外):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如向楼上提砂子,不得不把口袋、桶、滑轮、及人体 也提升上去。
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 W总=W有用+W额外
三、机械效率
复 习 功的原理是什么? :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