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 於梨华》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父亲进城送梨》阅读及参考答案

《父亲进城送梨》阅读及参考答案

《父亲进城送梨》阅读及参考答案《父亲进城送梨》阅读及参考答案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

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

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

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

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

因而我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

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

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

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

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

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

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

我劝他别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

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

《亲情》阅读附答案

《亲情》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亲情於梨华十载旅居国外,淡忘了旧日做女儿、做学生时的逍遥自在。

也淡忘了旧时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能淡忘,更无法摆脱的是思亲之情。

不但不能摆脱,而且与日俱增。

但是千里迢迢,飞出去的鸟也有了自己的窝。

于是,思忆带了梦的色彩,省亲之念也似梦一般的遥远。

及至梦成了真,人也喜得有些痴呆,不知是梦还是真了。

倦鸟终于归巢,然而巢中景物皆非。

母亲两鬓已有白发,父亲亦无昔日的豪迈。

妹妹已嫁,属她自己的家,待我如客。

我还失落了童稚的弟弟。

因为他们皆已长大,在他们自己的天地中,找寻他们自己的爱情与梦,各自躲在他们与她们编织的网中。

我试着走近他们,他们忙忙的退缩,似乎在说:“请不要罗嗦,我们已不需你的照顾。

”他们怎能知道,我已对他们渴念10年。

现在只要他们抛开一切,与我共聚数天,接起断了的线,与我共忆10年前,我们都还依恋在巢中的那段息息相关的手足之情。

我想捉住的,只是现在,而他们则急于迎接未来。

一似当年的我,拍翅飞去,毫不留恋。

他们怎能知道,最温暖、最值留恋的生活,即是在双亲的身边?像两只知事的老鸟,双亲把家移到荒漠的乡下。

屋外是静寂的田径,屋内草地一片,没有孩童的嬉游,也没有年轻人的脚步。

草地中有一小池,池水轻泣,是唯一打破寂寥的声音。

屋内挂满了照片,照片中有父亲往日的事业,今日亦成夕阳余辉,无法照亮空屋里满满的落寞。

照片中有我们的童年,童年一去不返。

我放下行囊,停留下来,重拾被抛下了10载的女儿的梦。

白天,母亲为我劳碌,试着填满我在异国10年来被忽略的食欲;夜晚,我们对坐空屋,我带着伤感,描述旅居海外的生活,试着将它连到旧时的日子。

但是在静僻的乡下,听着门外的喷池轻溅,面对双亲的落寞与安详,那串充满了挣扎的日子显得遥远而陌生,以致我怀疑自己是否在陌生的世界里,消度过10年?怀疑自己曾否离开过双亲的羽翼?因为,重依膝下,我几乎恢复了当年的逍遥自在,我几乎可以将10年像一张日历似的断然撕去而完全忘却。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解(记叙文阅读)专题11情感类记叙文(二)(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解(记叙文阅读)专题11情感类记叙文(二)(含解析)

专题11 情感类类记叙文(二)一、(2019·湖北黄冈)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8—31题。

(14分)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韩逸萌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

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

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

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

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

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

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

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

“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

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

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

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

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

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

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

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

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亲情阅读题答案(最新版)

亲情阅读题答案(最新版)

亲情阅读题答案亲情阅读题答案亲情阅读题答案段中说这帮过于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时变得沉默了。

过于富有人情味的行为指什么?____一日清晨,一个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忧至极处,便丢下笤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

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小徒弟满腹疑惑地诉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

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着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埋没吗?”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

其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篇三:《初中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亲情的答案》【答案】17.仰望着父亲的身影;仰望父亲的孝行;仰望父亲的教行;仰望父亲的力行。

(答出任三点即可)18.(1)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一生影响之大(1分),(2)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怀念、景仰之情。

(2分)20.不同,因为(1)父亲粗糙的双脚折射出父亲艰难坎坷、勤苦力行的一生,这正是父亲值得仰望的伟大之处。

(2)同时父亲的双脚也使我愈加明白:“人生的路是走出来的,再好的梦想也需要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脚下功夫深,生活行程远;脚下行程远,人生境界高。

”的人生哲理。

(写全两点的3分,写出其中任意一点的2分) 21.准确写出仰望的人和所出名著(1分,对应得分)写仰望的原因时要能写出人物闪光的精神品质和相应的情节。

(2分)五、15.示例:①看景物②看儿孙(看家人)③盼儿孙归享受亲情(盼家人归享受亲情)④引发回忆享受快乐(共4分。

每空1分)16.示例:第一个“才明白”指五年里,母亲每天站在窗前是对我们的期盼和牵挂,让我感到珍贵和温馨。

“第二个“才明白”指母亲站在窗前,能引发母亲对农村生活的回忆;明白了窗前也有我们对母亲在世时那温馨画面的回忆。

《亲情》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

《亲情》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

《亲情》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亲情》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亲情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

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

”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

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

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

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

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

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

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

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

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

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

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

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

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

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

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2021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往年真题

2021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往年真题

2021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往年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基础1. 读拼音,写词语。

dì tăn shāo wēi căi hóng yī shangxĭ quèdiăn zhuìbèn zhuōdān bó2. 读拼音写词语。

pān dēnɡshāo wēi qí zhìjǔ sànɡpénɡ pài zāo ɡāo xuán yáshēn yín3. 读拼音,写词语。

zhǎn lǎn chù jìng chéng rèn yuán jiùdàn wàng chóu mèn huàng dòng yǐ xué4. 看拼音写词语。

pái huái xiào chuǎn chǒu lòu yáng yìxún mìkān cèxiū qièmiǎo shì形近字词5. 辨字组词。

揪(_________)废(_________)溅(_________)糟(_________)锹(_________)费(_________)贱(_________)遭(_________)6. 辨字组词。

陈(_________)崖(_________)榴(_________)阵(_________)涯(_________)溜(_________)抢(_________)橡(_________)谜(_________)轮(_________)像(_________)迷(_________)7. 比一比,再组词。

2020年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中心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中心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中心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题桐花满地雪小禅①起初,我是不喜欢桐花的。

②桐花命贱,粉不粉艳不艳的,大朵大朵地开着,形状也散。

因为大,觉得没了形似的。

更有那颜色,有灰败的暗在里面,所以,我初见桐花,便觉得不是我的花。

只因为它没有灵性,好像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

③后来喜欢了看电影,发现电影院里有几棵泡桐,高大健硕,足有几十年了吧?三四月间,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色的桐花开遍了天空。

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过去。

④那是故乡的老电影院,院子里因为有几棵泡桐,显得鬼魅而虚幻。

我常常和同学跑去看电影,当然是要逃课的。

电影票两毛钱一张,今天是粉的明天是蓝的,细细的长条,前面印了座位,多少排多少号,后面是日期。

我们偶尔也逃票,如果当天恰好是蓝色的票,而我们前几天恰好用过蓝色的票,于是混进去,感觉占了极大便宜。

无限的快乐,贼的快乐。

⑤那时玲是我的蜜友,她总是与我一起跳过一中的墙去看电影,有时去得早,就捡几朵桐花放到书里。

玲说,这花要是不败该多好啊。

这句话多傻啊!我笑话她总是说傻话,她又说,花无百日红。

⑥后来她转学走了,我一个人再去看电影时总是会想起她。

⑦我把桐花夹在信里寄给她。

我问她,你那里有桐花吗?问她的时候,她就哭了。

因为我发现,信纸是湿的。

⑧每天上学都要过电影院,我总是不经意地扭头看那些泡桐,春去春回,看了三年。

我离开了故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小城的桐花,已散落在记忆河岸上,桐花穿过两岸光阴,只是无比的凄美。

惨绿的少年就那样一挥而去。

⑨再回故乡,却不见了桐花。

⑩电影院早就黄了,于是拆掉,盖了商城,里面无限的热闹。

电影院不复存在,当然也没有桐花了。

正是人间四月天,我却惶惶然,好像失了什么,无限地惆怅。

⑪多年之后,我和玲再度联系上。

她没有考上大学,一个人在异乡奔波,不停地在路上奔波。

下岗失业,做生意赔本,失恋离婚,玲的命运一波三折,但她却没有抱怨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非连续文本阅读专题二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非连续文本阅读专题二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2. 请结合材料二,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 示例:爱子如命、坚强伟大、无私奉献。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石榴树上的石榴,跟一群胖娃娃似的,咧开了
嘴在傻乐着。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石榴人格化,形象生 动地写出了石榴熟透后裂开的情状。
4. 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说“秋”寄寓的情感。 示例:“秋”寄寓着人们的思乡、思念之情。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背过背诵片段。 2.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读课文。 3.记住生字词。练习本课生字词。 4.学了本课,你学会了记。
同学们,再见!
诗词欣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二)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
2
3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7页第1-4题。
1. 对于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材料一语言绚丽飘逸,意境惆怅凄凉。 B.材料二主要运用了记叙、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C.材料三中秋雨的特点是温柔又细密。 D.三则材料表明,“秋”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钟爱的话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情於梨华
十载旅居国外,淡忘了旧日做女儿、做学生时的逍遥自在。

也淡忘了旧时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能淡忘,更无法摆脱的是思亲之情。

不但不能摆脱,而且与日俱增。

但是千里迢迢,飞出去的鸟也有了自己的窝。

于是,思忆带了梦的色彩,省亲之念也似梦一般的遥远。

及至梦成了真,人也喜得有些痴呆,不知是梦还是真了。

倦鸟终于归巢,然而巢中景物皆非。

母亲两鬓已有白发,父亲亦无昔日的豪迈。

妹妹已嫁,属她自己的家,待我如客。

我还失落了童稚的弟弟。

因为他们皆已长大,在他们自己的天地中,找寻他们自己的爱情与梦,各自躲在他们与她们编织的网中。

我试着走近他们,他们忙忙的退缩,似乎在说:“请不要罗嗦,我们已不需你的照顾。

”他们怎能知道,我已对他们渴念10年。

现在只要他们抛开一切,与我共聚数天,接起断了的线,与我共忆10年前,我们都还依恋在巢中的那段息息相关的手足之情。

我想捉住的,只是现在,而他们则急于迎接未来。

一似当年的我,拍翅飞去,毫不留恋。

他们怎能知道,最温暖、最值留恋的生活,即是在双亲的身边?
像两只知事的老鸟,双亲把家移到荒漠的乡下。

屋外是静寂的田径,屋内草地一片,没有孩童的嬉游,也没有年轻人的脚步。

草地中有一小池,池水轻泣,是唯一打破寂寥的声音。

屋内挂满了照片,照片中有父亲往日的事业,今日亦成夕阳余辉,无法照亮空屋里满满的落寞。

照片中有我们的童年,童年一去不返。

我放下行囊,停留下来,重拾被抛下了10载的女儿的梦。

白天,母亲为我劳碌,试着填满我在异国10年来被忽略的食欲;夜晚,我们对坐空屋,我带着伤感,描述旅居海外的生活,试着将它连到旧时的日子。

但是在静僻的乡下,听着门外的喷池轻溅,面对双亲的落寞与安详,那串充满了挣扎的日子显得遥远而陌生,以致我怀疑自己是否在陌生的世界里,消度过10年?怀疑自己曾否离开过双亲的羽翼?因为,重依膝下,我几乎恢复了当年的逍遥自在,我几乎可以将10年像一张日历似的断然撕去而完全忘却。

但也仅是几乎而已。

重聚后,是狂欢;狂欢后,是细细的喜悦;喜悦后面则是黎明一般的宁静。

宁静中,我观察,并感受,一切都与以往不同。

母亲难免悬念在巢外飞翔的群鸟,父亲常忆昔日的豪情壮志而悒然,而我亦无法不缅怀未被携同的情慷。

因此,寂寞会骤然来到挂满了往时欢笑的空屋,我会骤然觉得,我仅是一个带着疲乏的远客,在此暂停行脚。

当秋风来时,我将重新负起行囊,再向寂寞的人生探索。

目前的亲情,已非往日,而仅是驿站里的甘露,瞬息即逝。

惶然,徘徊于无人的田径。

凝望田径外的空旷,空旷上的苍天,是什么改变了?是我失落了什么?苍天无语,白云悠悠而去。

见白云倏忽千变,我悟及人间岂有永驻的欢乐?或是不散的筵席?人间岂有永聚的伴侣?或是不逝的爱?聚散去留,何人不是客?带着迟来的恍悟,我穿过田径,奔回悄立的门庭,门庭内是殷殷亲情。

我对它曾企盼10年,我为它不远千里而来,无需疑问它为何容颜已改,而该庆幸它安然存在。

㈠合下文,分析“巢中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㈡、分别写出“我”、母亲、父亲落寞的原因。

㈢、“我”在田径徘徊时“恍悟”到了什么?
㈣、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有错的两项是
A.本文把人比作“鸟”,把家比作“窝”“巢”,写出了游子和家之间密切相关的关系。

B.“我”回家以后,寂寞多于喜悦,因为“我”渴望重温父母姐弟的亲情,可是物是人非,今日的亲情已非10年的亲情可比。

C.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10年前后不同的人生体验,在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中,唱出了亲情的赞歌。

D.本文的景物描写非常成功,用“夕阳余辉”衬出父亲悲凉的心境,用“喷池轻溅”、“秋风到来”、“白云离去”暗示时间的快速流逝。

E.本文的观察角度不时发生转换,由“我”照见父母,由父母照见儿女,三番交替,生发出百般无以言表的滋味。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父母把家移到了乡下,且年已老,都充满了寂寞;父亲的事业不再,已无昔日的豪迈(豪情壮志);姐弟已长大,且都有了自己的天地,对“我”产生了隔阂。

(注意:这里的“物非”指的应是“人”的变化。

)
㈡、“我”:没法重接10年前的情愫,到父母身边仅是暂停行脚,马上又将离去。

母亲:子女长大后相继离去。

父亲: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曾有过的辉煌事业和豪情壮志都成了过去。

㈢、不管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管变得如何物是人非,只要殷殷亲情还在,就是值得欣慰之事。

㈣、B(“寂寞多于喜悦”不当)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