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测量基本知识
热工测量及仪表基本知识 重点

热工测量●热工测量:是指压力、温度等热力状态参数的测量,通常还包括一些与热力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参数测量,如测量流量、液位、振动、位移、转速和烟气成分等。
●测量方法:按测量结果获取方式:直接、间接测量法;按被测量与测量单位的比较方式:偏差、微差、零差测量法;按被测量过程中状态分:静态、动态测量法。
●热工仪表组成:感受件,传送件,显示件。
●仪表的质量指标:准确度、线性度、回差、重复性误差、分辨率、灵敏度、漂移。
●热力学温标所确定的温度数值称为热力学温度也称绝对温度,用符号T表示。
单位为开尔文,用K表示。
●测量方法分类:接触式测温方法:膨胀式液体和固体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和热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温度计。
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光学高温计,光电高温计、辐射温度计和比色温度计。
温度测量部分接触式测温(1)热电偶温度计①标准化热电偶:工艺上比较成熟,能批量生产、性能稳定、应用广泛,具有统一分度表并已列入国际和国家标准文件中的热电偶。
②非标准化的热电偶:进一步扩展高温和低温的测量范围;但还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使用前需个别标定。
●热电偶温度计:由热电偶、电测仪表和连接导线组成。
标准化热电偶-200~1600℃;非标准化热电偶-270~2800℃。
①测温范围广,可以在1K至2800℃的范围内使用;②精度高;③性能稳定;④结构简单;⑤动态特性好;⑥由温度转换的电信号便于处理和远传。
·8种标准化热电偶:S型、R型、B型、K型、N型、E型、T型、J型·四类非标准化热电偶:贵金属、贵—廉金属混合式、难熔金属、非金属●热电偶测温原理:热电效应: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的两端分别焊接或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如果两个接点的温度不同,则回路中将产生一个电动势,称之为热电势,这种效应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均质导体定律、中间导体定律、连接温度(中间温度)定律。
①均质导体定律:由一种均质导体所组成的闭和回路,不论导体的截面积如何及导体各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能产生热电势。
热工测量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热工测量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A类1、热工仪表精确度为(A)的测量值最精确。
A.0.25B.0.5C.1.0D.1.62、表征仪表读数精密性的指标是(C)。
A.灵敏度B.线性度C.分辨率D.准确度3、一般指示式仪表希望在(C)刻度下工作。
A.任意B.大于10%满量程C.大于30%满量程D.大于50%满量程4、下列(B)是法定计量单位。
A.公尺B.米C.公分D.英尺5、选择描述性长度的正确写法是(B)。
A.425mm±5mmB.1.83mC.1M54D.2MM6、不属于SI基本单位的是(B)。
A.米B.欧(姆)C.安培D.伏特B类7、如果两物体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他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这一规律被称为(A)。
A.热力学第零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热力学第一定律D.热力学第三定律8、下列不属于按误差性质分类的是(B)。
A.随机误差B.相对误差C.系统误差D.绝对误差9、双积分式A/D转换器属于(B)测量法。
A.比较B.间接C.直接D.标准10、计量标准就是(C)。
A.计量基准B.计量器具C.计量标准器具D.工作标准器11、表证仪表的主要指标是(D)。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引用误差D.基本误差12、下列(B)是法定计量单位。
A.公尺B.米C.工分D.公厘13、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下面哪种误差表示的(C)。
A.系统误差B.绝对误差C.允许误差D.相对误差14、热工仪表的质量好坏通常用(B)等三项主要指标评定。
A.灵敏度、稳定性、时滞B.准确度、灵敏度、时滞C.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D.精确度、稳定性、时滞15、测量时环境温度的改变造成的误差属于(C)。
A.疏失误差B.随机误差C.系统误差D.基本误差16、测量系统和测量条件不变时,增加重复测量的次数,并不能减少(B)。
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疏忽误差D.基本误差17、对同一被测量点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的重复性程度称为(C)。
热工测量与实验技术 第一篇 第一章

折合形式的基本误差: ∆B = ±0.32/(6.0-0)*100%=±5.3%> 0.32/(6.0-0)*100%=±5.3%> ±1.5% 1.5% 无论相对形式、绝对形式基本误差均已超 过允许误差。
(3)仪表变差应在7组上下行程读数差中 )仪表变差应在7 选最大者,即 δh = 5.06-4.85=0.21MPa>±0.09MPa 5.06-4.85=0.21MPa> 或者有 ∆h = 0.21/(6.0-0)*100% 0.21/(6.0∆h =±3.5%>±1.5% =±3.5%> 1.5% 皆已超差。
解:n 15, 解:n=15,x1=20.00(最小值),x15= 20.00(最小值),x 20.59(最大值),x=1/15Σx 20.400, 20.59(最大值),x=1/15Σxi= 20.400, σn-1=0.1201 T1=3.330 T15=l.581 设取α 0.05,由表得T 15,0.05) 设取α=0.05,由表得T(15,0.05) =2.409,由于T =2.409,由于T1>T(15,0.05),故测量 15,0.05),故测量 值x1=20.00为坏值,剔除之。 20.00为坏值,剔除之。
(4)因仪表输出量为指针偏转角270°, )因仪表输出量为指针偏转角270° 最大输入量为6.0MPa故该表灵敏度取比值 最大输入量为6.0MPa故该表灵敏度取比值 270°/6.0MPa=45°/MPa。 270°/6.0MPa=45°/MPa。 (5)该表因超差不合格。
§1-2 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其处理 在测量中测量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所 采取的测量方法多么完善,仪表多么精确,操作 者多么细心和认真,由于人的认识水准及科学技 术水准的不足、不完善,人们只能将误差控制在 一定的限度之内而不能完全消除。 按照误差性质不同,可以把误差分成疏失误差、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三种。
02热工测试基础知识(热工测试技术)-修改版

热电偶测温系统框图形式
被测 温度T
热电偶温度 计 放大器 记录 仪器
热电偶测温系统框图
T 热电偶温 度计 E 热电势E (输出量)
被测温度 (输入量)
热电偶温度计环节 T
Te 1 Q 2 Te 3 E
热电偶测温系统框图
1环节:表示的是被测物体与热电偶热端之间,由于温差的原因,所引起的 热交换过程,其方程: 1 (2-6) Q (T T ) 式中:Q——被测物体与热电偶之间的热流量 R——被测物体与热电偶之间的传热热阻 2环节:被测物体向热电偶传送热流量Q,引起热端温度的变化
f ( ) A2 ( ) B 2 ( )
B( ) ( ) arctan A( )
3.随机信号
随机信号是连续信号,但又没有一定周 期,不能预测也不能用少数几个参数来 表现其特征。因此,随机函数既不能用 时间函数表示,也不能用有限的参数来 全面说明,随机信号只能用其统计特性 来描述它。
静态特性
(二)测量仪器的重复性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时测量 仪器示值的一致程度。 重复性可以用示值的分散性来定量表示。要求仪器 示值分散在允许的范围内。 重复性是测量仪器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仪器工作的 可信度和有效性。
静态特性
(三)灵敏度
系统输出信号的变化相对于输入信号变化的比值, 反映了仪器对输入量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一个基本参 数。 k =dy/dx=f’(x)
输入量 x(t) 系统或环节 H (t ) H (s ) 输出量 y(t)
测量就是把被测的物理量x(t) ,用仪器及装置组 成的测量系统,进行检出和变换,使之成为人们能感 知的量y(t)。 这里对测量系统而言,x(t) 为输入量,示值y(t) 为输出量。为保证测量结果是正确的,要求测量者对 所使用的测量系统,输入和输入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即测量系统的特性如何,要考察h(t)即系统的传输 或转换特性。
热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1.4 仪表的质量指标及校验
1.4.1 仪表质量指标
1.仪表的准确度(精确度)等 级及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去掉百分号后取绝对值,就是 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又称精确度等级。 它表示对测量仪表所允许的误差界限, 即出厂的仪表都要保证基本误差不超过 某一规定值,此规定值叫允许误行热效率试验, 需用0~16MPa压力表来测量10MPa左右 的主蒸汽压力,要求相对测量误差不超 过±0.5%,试选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解:仪表的允许绝对误差=10×(±0.5 %)=±0.05MPa 仪表的允许折合误差= 0.313% 所以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应选为0.2级。
2.传输变换部件(变换器、变 送器)
它是传感器和显示装置中间的部分,它 是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变换成显示装置 易于接收的部件。 对变换器的要求:性能稳定,精确度高, 使信息损失最小。
3.显示装置
它是测量系统直接与观测者发生联系的 部分 显示装置的基本形式:模拟式显示元件; 数字式显示元件;屏幕式显示元件
CRT显示
二、 热工测量系统概念
按被测参数分:压力、温度、流量、料 位、成分分析仪表 按显示功能分:指示仪、记录仪、积算 仪、数字式及屏幕式仪表
1.3 测量误差及处理
1.3.1 测量误差表示方法
测定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 或简称测量误差。
δ= x - x 0
式中, δ—— 测量误差;
(3)组合测量法:测量中使各个未知量 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或改变测量条 件以获得这种不同组合),根据直接测 量或间接测量所获得的数据,通过解联 立方程组以求得未知量的数值,这类测 量称为组合测量。 这种测量方式比较复杂,测量时间长, 但精度较高,一般适用于科学实验。
热工测量及仪表基础知识

常用工业热电阻包括:铠装热电阻、装配热电阻、防爆热电阻
热电运行部
Slide 9
2.2.1火电厂中热电阻测温的具体应用
Slide 6
2.1在火电厂中,温度测量对于保证生产的安全和经济性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电运行部
Slide 7
2.1在火电厂中,温度测量对于保证生产的安全和经济性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体现 1. 锅炉过热器的温度非常接近过热器钢管的极限耐热温度,如果温度控制不好,会烧坏过热器。 2. 在机组启、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汽轮机气缸和锅炉汽包壁的温度,如果温度变化太快,气缸和 汽包会由于热应力过大而损坏。 3.蒸汽温度、给水温度、锅炉排烟温度等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生产效率降低,导致多消耗燃料,而这些 都离不开对温度的测量。
产生了热电势,那么该导体一定是不均匀的,由此可检查热 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4)两种均质导体组成的热电偶,其电势只决定于两个接点 的温度,与中间温度的分布无关。
热电运行部
Slide 16
对热电极材料的基本要求:
(1)物理性质稳定,在测温范围内,热电特性不随时间变化; (2)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和腐蚀; (3)组成的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率大,热电势与被测温度成线
(1)电阻温度系数大,电阻和温度之间尽量接近线性关系: (2)电阻率高,以便把热电阻体积做得小些; (3)测温范围内物理、化学性质稳定; (4)工艺性好、易于复制、价格便宜。
综合上述要求,比较适合做热电阻丝的材料有铂、铜、铁、镍 等。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并且已经制 成标准化热电阻。
热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2.系统误差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 多次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或者保 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类误 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它确定的规律性
恒值误差a 变值误差: 累进性b、 周期性c、 按复杂规律变化d
(2)补偿法
补偿法更适宜在生产过程中加以应用, 以利于在线运行。
1.3.4 随机误差的处理
1.当重复测量的次数足够多时 许多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下面
通过对一组实测数据来研究一下服从正 态分布规律的随机误差的特点。
例如,用数字毫秒计测量一脉冲信号的周期,对 100次测量数据(列于表1中)按统计方法作统 计直方图。
热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1.1 热工测量概述
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 5月20日 有一句名言:“没有 “世界计量日” 测量,就没有科学。”
1.2 热工测量的重要意义
热工测量是指在热工过程中对各种热工 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的 测量。
热工测量仪表 保证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2 测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度的高低。但对于不同的被测量,则应采用相 对误差来评定。
3.折合误差(引用误差)
x x0 100%
A max A min
1.3.2 测量误差的分类
测量过程中存在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任何测量值只能近似反映被测量的真值。
三类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 误差。
1.疏忽误差(粗大误差)
1.2.1 测量的定义
利用测量工具 实验的方法 使测量结果有意义的要求:
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应该是国际上或国家 所公认的,且性能稳定。
热工基础知识讲解

电厂仪表知识文章出处:-本站会员发布时间:2006-02-15一、基础知识部分1、什么是测量?答:测量就是将已知的标准量和未知的被测物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测量如何分类?答:按形式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3、什么是测量误差?答:在进行任何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方法的不完善,测量设备、测量环境以及人的观察力等都不的出现一定的误差,而使测量结果受到歪曲,使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值,这个差值量误差。
4、仪表的检定方法有哪些?答:1、示值比较法2标准物质法5、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是哪些?答:传导、对流、辐射6、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区分为哪三个区域?答: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7、执行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答: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阀组成。
8、什么叫PID调节?答:PID调节就是指调节仪表具有比例(P)、积分(I)、微分(D)作用的功能。
9、动圈式温度仪表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指示调节型包括三部分:动圈测量机构、测量电路和电子调节电路。
指示型只有两部分:动圈测量机构和测量电路。
10、什么叫灵敏度?答:灵敏度是仪表对被测量物体的反应能力,它反映仪表对被测参数的变化的灵敏程度。
1的电动势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热电偶的材料和两接点的温度差。
12、热电偶产生电动势的条件是什么?答:两电极的材料不同和两接点的温度不同13、压力式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答:0~300℃14、为什么测量二极管好坏时,不能使用万用表的*1档?答:电流过大,容易损坏二极管。
15、差压变送器导压管漏会有什么结果?答:正压侧漏会使仪表指示值偏低,负压侧漏指示值偏高。
二、控制理论部分1、什么叫闭环控制?答:闭环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量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的系统。
2、闭环控制中,常用什么参数来衡量控制质量?答:分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的性能时,常用上升时间和过度过程时间来衡量系统的快速性,超调量和衰减度来代表系统的稳定性,静差大小来表示系统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1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1)
(由于保护套管或测温管的直径不大,可假定 由于保护套管或测温管的直径不大, 感受件和其外面的保护套管或测温管的温度一 t1 如管道中流过的介质是气 致的, 流过的介质是气( 致的,都是 。)如管道中流过的介质是气(汽) 测温管附近无低温的冷壁, 体,测温管附近无低温的冷壁,管道外又敷有 绝热层,即管道内壁温度较高, 绝热层,即管道内壁温度较高,且介质的温度 tg 不太高时, 不太高时,测温管对管子内壁的辐射散热影响 可以忽略。如果管道中介质为液体, 可以忽略。如果管道中介质为液体,则测温管 对管内壁不会有辐射散热。在以上情况下, 对管内壁不会有辐射散热。在以上情况下,根 据传热学的原理, 据传热学的原理,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2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2)
可以得到导热误差的关系式为: 可以得到导热误差的关系式为:
t1 − t g =
t g − t3
b1 ch ( b1 L1 ) 1 + th ( b1 L1 ) cth ( b2 L2 ) b2
..........(6 − 1)
热工测量仪表
——接触测温及误差讨论 ——接触测温及误差讨论
引言
接触式测温: 接触式测温:测温时仪表的感温元件必须与被 测介质直接接触, 测介质直接接触,此时仪表指示的温度是测温 元件本身的温度, 元件本身的温度,与被测介质的真实温度有差 别。 本章的任务: 本章的任务:研究这种差别的大小及其减小的 方法。 方法。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4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4)
5)增加 U / F 使1/ d 增加,可以 增加,
1 1
使误差减小。 使误差减小。因为
U1 = πd1Βιβλιοθήκη , F1 =π (d 0 + d1 )
2
δ
(式中 d 0 为测温管的内径, 为测温管的内径, δ 为测温管的外径, 为测温管的外径 , 为测温 管壁厚,如图6 所示) 管壁厚,如图6-3所示)。所 U1 以要想增加 / F1 ,就应该 δ 使测温管的壁厚 ,外径 d1 尽量减小 , 也就是应将 尽量减小, 测温管做成外形细长而壁厚 d1 很薄的形状。 很薄的形状。
2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6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6)
图6-4表示了感应件的几种 不同的安装方案。 不同的安装方案。管道中 流过压力为3M 流过压力为3M Pa ,温度 386摄氏度的过热蒸汽 摄氏度的过热蒸汽, 为386摄氏度的过热蒸汽, 管道内径为100mm, 管道内径为100mm,流速 30m/s,方案1 为30m/s,方案1采用铂电 阻温度计, 阻温度计,沿管道中心线 插的很深, 插的很深,安装部位的管 道有很厚的绝热层, 道有很厚的绝热层,测温 管露出部分很少, 管露出部分很少,这种方 案的测量误差接近于零; 案的测量误差接近于零; 方案2采用水银温度计,测温管外有绝热层,其测量误差为方案2采用水银温度计,测温管外有绝热层,其测量误差为1摄氏度;方案3与方案2的不同之处是测温管的直径和管壁 摄氏度;方案3与方案2 厚度都较大,因此误差也增大了,达到- 摄氏度; 厚度都较大,因此误差也增大了,达到-2摄氏度;
tg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
管道中流体温度的测量, 管道中流体温度的测量 , 是 热工测量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热工测量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 例如管道中的蒸汽温度或水 温度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 。 图 6 - 2 为测量装 置的示意。 置的示意 。 在管道中流过温 tg 度为 的流体,管周围介质的 的流体, t3,就有 < tg 温度为 ,t3 如果 热量沿感受件向外导出, 热量沿感受件向外导出 , 这 就是导热损失, 就是导热损失 , 由于存在着 导热损失, 导热损失,感受件的温度 比 流体温度 要低些,即产生了 要低些, tg t1 导热误差 t −t
二、壁面温度测量
壁面温度测量的问题在工业上遇到的比较多, 壁面温度测量的问题在工业上遇到的比较多, 例如, 例如,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过热器管壁温度的 监视,对大型锅炉的安全运行是不可缺少的。 监视,对大型锅炉的安全运行是不可缺少的。 目前较多的是采用热电偶来测量固体表面温度, 目前较多的是采用热电偶来测量固体表面温度, 这是由于热电偶有较宽的测量范围, 这是由于热电偶有较宽的测量范围,较小的测 量端,能测量“ 量端,能测量“点”的温度,而且测温的准确 的温度, 度也较高。但是, 度也较高。但是,用热电偶测量管壁温度和一 切接触测量方法一样, 切接触测量方法一样,由于被测表面沿热电偶 有热量导出,破坏了被测表面的温度场, 有热量导出,破坏了被测表面的温度场,热电 偶所测量的温度实际上是破坏温度场以后的表 面温度,因此就产生了测量误差, 面温度,因此就产生了测量误差,下面来分析 这些误差。 这些误差。
其中
b1 =
式中
αU ; b2 = λ1 F1
1 1
α 2U λ 2 F2
2
α 1 ,α 2 ——分别为管内外介质对测温管之间的放热系数; ——分别为管内外介质对测温管之间的放热系数; 分别为管内外介质对测温管之间的放热系数 λ1, λ 2 ——分别为管内外两段测温管的热导率,λ = λ ; ——分别为管内外两段测温管的热导率 1 分别为管内外两段测温管的热导率, 2 U 1 , U 2 ——分别为L 和 L 两段测温管的截面周长, = = d; ——分别为 1 两段测温管的截面周长, 1 U π 1 U 2 2 F1 , F2 ——分别为管内外两段测温管的截面积,1 = F2 ; ——分别为管内外两段测温管的截面积 F 分别为管内外两段测温管的截面积, ——分别为管内外测温管的长度 分别为管内外测温管的长度。 L , L ——分别为管内外测温管的长度。
二、壁面温度测量(续1) 壁面温度测量(
一.热电偶导热误差 进行表面温度测量的热 电偶与被测表面的接触 形式, 形式,基本上有以下四 如图6 所示,( ,(a 种。如图6-6所示,(a) 为点接触, 为点接触,即热电偶的 热端直接与被测表面相 接触;( ;(b 为面接触, 接触;(b)为面接触, 即先将热电偶的热端与 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片 如铜片)焊在一起, (如铜片)焊在一起, 然后使金属片与被测表 面紧密接触;( ;(c 面紧密接触;(c)为等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7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7)
方案4与方案2 方案4与方案2不同的地方是测温管没有 插到管道中心(L1较小),因此误差达 较小), 插到管道中心(L1较小),因此误差达 15摄氏度 摄氏度, 4%左右 左右; 到-15摄氏度,即-4%左右; 方案5也是用电子温度计测量, 方案5也是用电子温度计测量,安装地点 的管道没有绝热层, 的管道没有绝热层,而且温度计的露出 部分L2较长 L1又不象方案 中那样长, 较长, 又不象方案1 部分L2较长,L1又不象方案1中那样长, 因此测量误差达到-45摄氏度 摄氏度, 12%。 因此测量误差达到-45摄氏度,即-12%。 图6-4中的例子说明了,在测量管道中的 中的例子说明了, 流体温度时,如果遵循前面提出的原则 流体温度时, 来安装温度计, 来安装温度计,测量误差是可能减至极 小的。 小的。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5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5)
λ1 b1 6) 测温管材料的热导率 小,则 增加, 增加, 误差减小。 误差减小 。 因此测温管常用导热性质不 良的材料如陶瓷, 不锈钢等来制造( 良的材料如陶瓷 , 不锈钢等来制造 ( 应 该注意, 该注意 , 采用这类材料制造测温管使会 增加导热阻力, 使动态测量误差增加) 增加导热阻力 , 使动态测量误差增加 ) 。 至于减少b 的问题, 变小, 至于减少b2的问题,关键在于使 变小, α 方法是在测量管的露出部分加绝热层。 方法是在测量管的露出部分加绝热层。
1 2
这是双曲余弦ch=(e^-x+e^x)/2 双曲正弦是 双曲正弦是sh=(e^-x注:ch这是双曲余弦 这是双曲余弦 e^x)/2 th=sh/ch(双曲正切 cth=1/th (双曲余切 双曲正切), 双曲余切) 双曲正切 双曲余切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3 一、管道流体温度测量(续3)
从式(6-1)可见: 从式( )可见: 1) 在测温管向外散热的情况下,误差不可能等于零。 ) 在测温管向外散热的情况下,误差不可能等于零。 2) 管道中流体与管外介质的温度差t g − t3越大,测温误差越大。 越大,测温误差越大。 )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把露出在管道外的测温管用保温材料包起来,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把露出在管道外的测温管用保温材料包起来, 这样不仅使得露出部分温度提高,减小导热损失, 这样不仅使得露出部分温度提高,减小导热损失,而且也使露出 α2 部分和外面介质的热交换减少, 减小, 部分和外面介质的热交换减少,放热系数 减小,因此可以减小 测温误差。 测温误差。 3) 当 L1增加,即插到管道内介质部分测温管长度增加,双曲余 增加,即插到管道内介质部分测温管长度增加, ) 都增加,导热误差减小; ) 弦 ch(b1 L1 ,双曲正切 th(b1 L1 ) 都增加,导热误差减小;当 L2 减 增加,测温误差也减小。 小,双曲余切 cth(b2 L2 ) 增加,测温误差也减小。 b 4) 当放热系数 α1 增加, 1增加时,误差减小。因此应该把感受件 增加, 增加时,误差减小。 ) 放在流体速度最高的地方,即管道中心轴线上。 放在流体速度最高的地方,即管道中心轴线上。
引言(续) 引言(
如用热电偶测量锅炉过热器后的烟气 温度Tg(如右图所示 如右图所示) 温度Tg(如右图所示),热电偶热端温 度为T 由于Tg> 度为T,由于Tg>T,所以烟气就以对 辐射及传导方式将热量Q1传给热 流、辐射及传导方式将热量Q1传给热 电偶;热电偶冷端处于温度为T3的环 电偶;热电偶冷端处于温度为T3的环 境中,T3远低于 远低于T 因此就有热量Q 境中,T3远低于T,因此就有热量Q2 沿着热电偶套管传给周围环境; 沿着热电偶套管传给周围环境;过热器 管壁温度为T1,省煤器管壁温度为T2。 管壁温度为T1,省煤器管壁温度为T2。 T1和T2都低于T,故热电偶以辐射方 T1和T2都低于 都低于T 式将热量Q 传给过热器及省煤器。 式将热量Q3传给过热器及省煤器。热 电偶接受的热量为Q ;,散失的热量 电偶接受的热量为Q1;,散失的热量 +Q3 达到热平衡时Q1= 为Q2+Q3,达到热平衡时Q1= Q2+ Q3,即补充的热量等于散失的热量。 Q3,即补充的热量等于散失的热量。 然而只有∆T=Tg- 然而只有∆T=Tg-T>0时,才会有 Q1,也就是说T永远不可能等于Tg。 Q1,也就是说T永远不可能等于Tg。 ∆T就是测温误差 要减小∆T使感受件 ∆T就是测温误差。要减小∆T使感受件 就是测温误差。 的温度接近被测介质的温度, 的温度接近被测介质的温度,就必须 增大烟气对热电偶的传热和减小热电 偶对外的传导散热和辐射散热。 偶对外的传导散热和辐射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