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品德与社会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学设计
XXX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

XXX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的交通在方便我们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
2、面对交通拥挤、交通事故这两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想办法使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秩序的重要性,明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进一步对交通事故带来的问题的思考,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通过探讨分析探寻人们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原因,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3、认识到汽车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教学难点:认识交通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勇于探索。
教师准备:有关交通问题的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良好的行为惯的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一段交通畅通宣传片)2、师:,交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和舒适。
但是,它在方便人们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你知道带来了哪些问题吗?(板书课题: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出示一组有关交通问题的图片)3、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板书:车祸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污染……)二、发现交通问题现象一:交通问题——堵车1、(课件出示堵车图片)师:看完图片,你认为堵车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不便?学生举例说明。
2、3、关于这个问题还有谁有补充?学生发言。
有没有哪位同砚切身履历过堵车?心境是怎样的?学生讲话。
现象二:交通问题——车祸1、(播放一段车祸视频)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发言。
2、请学生打开课本66页,指名朗读《车祸无情》文字资料。
3、请学生谈谈看完文字材料的感想。
4、小组合作,编写“交通安全”口号。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学设计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学设计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66-70页课时目标:1、观察本地交通,了解现代的交通在方便我们的同时,给我们带来车祸、交通污染问题,并引发思考。
2、培养学生面容生活、善于思考的习惯。
3、明白要珍爱生命,文明交通。
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对车祸、汽车污染带来的问题进行思考,受到珍爱生命、文明交通、环境保护教育。
难点:1、师生达到情感共鸣,学生能将环保、生命、文明交通的教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2、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从外化逐步过渡为内化,从内心深处体会出一些真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教后达到:1、学生做行人时,知道遵守交通规则。
2、学生可做宣传员,向亲朋、周围人宣传。
3、学生做驾驶员时,遵规守纪,深刻理解。
4、对“珍爱生命”“环保意识”有较深的认识。
课前热身:同学们,还没上课,咱聊会儿天。
今天是周六,我比较关心你们是怎么来到学校的。
(指生答)坐车来的一定克服了一些困难吧?小事认真对待,将会成就你未来的大事业。
看来,不断发展的交通为你的生活提供了舒适和方便。
接下来,你要和大家共同度过又一个40分钟。
你们还紧张吗?(可点名)你说了自己想说的话,很真实。
我喜欢大家都能做真实的自己。
这样吧,会抢答吗?咱们进行个抢答训练,让我们放松一下。
不过,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抢答活动也一样。
在克读完题后说“开始”方可答题。
否则就是违规,违规的你可要表演节目哟!请听题:1、如果给你三个选项:金钱、时间、生命,让你选一个,你会选哪个?开始。
2、如果让你三选一的话,下列选项你会选哪个?时间、金钱、健康。
开始。
每一个选项必定有你选择的理由,说说。
看出来了,就算换了新环境上课,同学们依然善于分析和思考。
本节课的内容,将会再次检验你的思考力和分析力,有信心上好课吗?好,上课!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交流了一些关于交通的话题。
品德与社会人教四年级下册《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3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现代交通带给我们生活便利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
2、面对交通拥挤、交通事故这两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3、让学生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秩序的重要性,明白要真珍爱自己的生命。
4、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能够发现交通事故的原因,小学生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媒体资源的使用:远程教育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交流:“交通带给我们了什么?”1、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城市中的交通也在迅速发展,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有那些常见的交通工具呢?生:自行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2、师: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交通带给我们那些便利?生:旅行很方便。
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生:可以吃到别的地方的食品。
……3、师:看来交通的发展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和舒适,但是,它在方便人们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你知道带来了那些问题吗?二、活动一:交通问题——交通拥挤出示课件图片1、师:堵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小组内讨论讨论。
2、学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生:会费很多时间。
生:赶时间的时候挺着急,急事办不了。
生:堵车的时候,心情很郁闷。
师:还有呢?生:比如医院急救的时候,会延误病人的时间。
生:在比如着火的时候,消防队抢险救火会延误时间,会造成更大的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
……3、师:看来,交通拥挤的确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不便,那么交通拥挤的原因你找到了吗?生1: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有钱了,买车的人多了。
生2:有个别开车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也会造成拥堵。
生3:交管部门管理不到位,也会造成拥堵。
师:你都上升到管理这个层次来考虑问题,真不简单。
师:还有吗?生:还有的人环保意识不强,走哪里都开车,车多了,就堵了。
……4、教师板书造成交通拥挤的原因。
5、你有什么好解决的办法吗?生:尽量不开车。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本地实际认识交通标志规定和标线。
2.通过对本区的观察,发现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3.通过会让学生知道汽车发展要建立在保护环境节约上。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师:随着交通的发展,交通在方便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出行的同时,也的确带来了不少问题。
课前同学们就交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谁愿意汇报你的调查结果。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二、活动一交通问题——堵车1、师:你说的问题是堵车。
(板书)(1.)堵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不方便呢?学生举例说明。
(课件出示图片)(2.)关于这个问题还有谁有补充?2、师:造成堵车的原因你找到了吗?师板书3、师:既然找到了原因,我们总可以解决了吧!学生讨论发言。
三、本课小结第二课时一、上节回顾二、组织教学三、活动二交通问题——车祸1.师:你们课前找的`资料真齐全,其他的同学你们还找到了什么交通问题呢?2.师:车祸(板书)多么可怕的交通问题。
在你的周围发生过什么车祸吗?3.学生举例讲述。
师:当时你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心理是什么感受?4.师出示图片及相关数据。
5、师:造成车祸的原因你找到了吗?师板书6、师:既然找到了原因,我们总可以解决了吧!学生讨论发言。
四、活动三交通问题——汽车污染1.师:你们还调查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噪声污染尾气污染汽车污染是交通的一大问题,其中噪声污染、尾气污染更是影响我们的生活。
说说它对你平时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面对带给你的影响你想如何解决?2.学生汇报,师出示数据(出示课件)3.小实验:我们来做个噪音实验好吗?谁来说说刚才的感受?4.全班汇报交流感受,找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五、活动四:交通督察员1、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了解到现在的交通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
说明大家课前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祝贺你们!面对交通出现的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要依靠我们的聪明才智一一解决,有没有信心!请做一回交通督察员,在小组内和你的伙伴交流,把出现的交通问题想办法解决,在纸上写出你的金点子吧!2、小组合作交流3、全班汇报。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设计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现状,认识到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交通现状及相关数据2.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3. 交通问题的解决途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现状,认识到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2. 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交通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我国交通现状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交通问题的关注。
2. 讲解:介绍我国交通现状,分析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3. 案例分析:呈现交通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通问题的解决途径,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关注交通问题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交通指挥中心、交通管理局等,加深对交通问题的理解。
2. 邀请交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交通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交通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提出的解决途径的可行性。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我国交通现状的图片,包括拥堵、交通事故等。
2. 数据素材:我国交通相关数据,如交通事故死亡率、交通拥堵指数等。
3.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交通问题案例,如城市交通规划、交通违法行为等。
4. 视频素材:关于交通问题的纪录片或宣传视频。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交通问题,避免片面观点。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设计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问题的背景和现状,认识到交通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交通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交通问题的背景和现状2. 交通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 分析交通问题的方法4. 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5. 学生实践操作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了解交通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交通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收集相关的交通问题案例和数据,制作教学PPT。
2. 准备实地考察的交通场所,如交通拥堵的路口、地铁站等。
3. 准备学生实践操作的材料和工具,如交通标志、交通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交通拥堵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交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 交通问题的背景和现状:介绍交通问题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了解交通问题的严重性。
3. 交通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交通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交通问题的严重性。
4. 分析交通问题的方法:教授学生分析交通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5. 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6. 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地考察的交通场所进行实践操作,体验交通问题的解决过程。
7.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反思自己在解决交通问题中的责任和行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年级下册《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教案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年级下册〔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和教学反思〔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的交通在方便我们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2.面对交通拥挤、交通事故这两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想方法使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程度。
3.通过论辩会,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开展,要建立在保护环境和节能的根底上。
4.结合本地区实际,认识交通标志、规定和标线;5.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秩序的重要性,明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文明交通。
感情目标:1、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从小遵守交通规则,争当文明市民。
行为目标:认真遵守交通规则;争当环保小卫士。
教学重难点:1.通过交流,引发他们进一步对交通事故带来的问题的思考,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秩序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通过探讨分析探寻人们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原因,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平安的现代交通意识。
教学方法:通过查找、搜集资料、商量、辨析等多种形式,采纳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悟道过程中。
以讲、读、议、辩等方法,层层深刻最后明理导行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市民和环保小卫士。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深刻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从外化逐渐过渡为内化,从内心深处体会出一些真理,掌握解决实际。
教学打算: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堂学习用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自从1886年第—辆汽车诞生以来,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已经进入很多平常百姓家,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出行带来了许多便利。
2、活动一:谈话交流“交通带给了我们什么〞〔谁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交通的开展给带来了哪些便利?〕3、但是,当今社会交通的高度开展,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还引发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你们了解每年的9月22日是个什么日子吗?〔出示图片〕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4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地区大街的观察,懂得交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2、让学生知道汽车的发展要建立在保护环境和节能的基础上。
教学过程: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下面我们来复习交通标志。
2、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交通的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的不少问题,那谁来说说都有哪些问题。
(板书课题)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1、我们先来看一看车祸给人们带来的危害(1)说一说你了解的车祸情况(2)看图片(3)读资料(4)师小结:这些车祸使大学生、花样少年、老弱妇孺和许许多多的驾驶员都走上了一条一去不归的生命单行线,交通事故,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在10万人左右,发达国家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在10万人以上。
在身后留下无数家破人亡的惨剧,血淋淋的事实和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发人深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车祸发生(板书)(不)超车(不)闯红灯怎样才能避免车祸(不)无证驾驶(及时)检修(及时)老旧破车(不)疲劳驾驶(5)学到这你想对司机们说些什么?(6)师小结:只有免去不必要的损失,才能即利国家,又利自己。
(7)怎样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公共交通系统建设,错时作息,避开高峰.提倡合理的步行与自行车空间2、再来看一看汽车污染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一)首先看一下汽车尾气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1、什么是汽车尾气呢,我们常看到汽车尾部喷出一股浅蓝色的烟气、就是通常所说的汽车尾气。
2、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1)学生说(2)师补充:损害人的呼吸道,损伤人的眼睛,呼吸尾气可令头通、全身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影响健康、学习和工作。
(二)下面看噪音(1)学生说(2)师补充:一是影响听力,二是影响学习、工作、干扰睡眠,三是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四是危害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头痛、耳鸣等,五是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有人作过调查,在噪声环境下,儿童的智力发展比在安静环境中低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品德与社会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学设计四年品德与社会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学设计课题《同一首歌》教学内容:聆听《大中国》表演《同一首歌》;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掌握歌曲并会演唱。
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激发儿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彩带第一课时1-1教学内容及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新学期寄语: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天每一个同学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踏着春的脚步,伴着春的歌声,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
同学们,新学期新任务,你有信心做好吗?好,老师忠心希望你们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在学习中一马当先,在生活中吉顺呈祥。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茁壮成长,像登鹳鹊楼一样步步高!复习上册教材歌曲。
第二课时1-2一、新课导语:说说我们的大中国:“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可以从多方面叙述)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
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三、感受、理解歌曲:1、欣赏歌曲一遍。
(仔细倾听)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理解歌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我为这首歌制作了一部非常美的MTV,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四、进一步激发情感小结:“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课题:《同一首歌》2-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
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二、基本部分:1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读歌词。
4学习歌曲。
5随音乐拍手。
6分段学唱。
7齐唱歌曲。
8指导不足之处。
9自评、互评。
三、聆听歌曲《我的祖国》;讨论四、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2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万马奔腾,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蒙古草原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复习。
5导言。
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
2介绍演奏家。
3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4复听全曲,同时随音乐打拍子。
5学唱主题音乐。
6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小黄鹂鸟》3-1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小黄鹂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鸟的美好感情。
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
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开始部分:1听音乐部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
4节奏训练。
5导言。
二、基本部分:1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习歌曲。
5演奏《筷子舞》随音乐边唱边打拍子。
6掌握音乐的强、弱。
7齐唱。
8自评、互评。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银杯》3—2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银杯》,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
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复唱时正确演唱。
教学难点:正确演里二声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导言。
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音乐打拍子。
4掌握音乐的强、弱。
5齐唱。
6指导不足之处。
7反复练唱。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多彩的美洲》4-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平原我的心、化妆舞会、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外国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导言。
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
2介绍音乐的作者。
3介绍音乐的风格。
4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5了解本曲。
6随音乐打拍子。
7学着哼唱本课主题音乐。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红河谷》4—2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河谷》。
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两首歌曲。
2能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
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
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
4、节奏训练。
5、导言。
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习本课歌曲。
5、随音乐打拍子。
6、掌握音乐的强、弱。
7、齐唱。
8、自评、互评。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红河谷5-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河谷.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这首歌曲.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范唱带.2、教师范唱.3、有节奏的读歌词.4、随音乐打拍子.5、掌握音乐的强.弱.6、齐唱.7、指导不足之外.8、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化妆舞会5-2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化妆舞会对阿根廷的音乐表出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为歌词配旋律时,应注意小乐句与大乐句的关系.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2、介绍音乐背景.3、感受音乐的意境.4、复听全曲.5、听想唱做.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拉库卡拉查6-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这首歌曲.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导言.5、基本部分:6、完整聆听全曲.7、教师范唱.8、有节奏的读歌词.9、学习歌词.10、随音乐打拍子、掌握音乐的强.弱.12、齐唱、分段演唱、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课题《茉莉花》6-2一、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们的音乐欣赏也即将开始。
二、导入新课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过程:教师导语:季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
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开始播放话剧片断)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
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
(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1.历史简介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
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
(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
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
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拉完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
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拉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
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