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_服务贸易导论

合集下载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参考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参考课件

2021/3/10
授课:XXX
10
(二)服务贸易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挑战 生产要素范围广泛化 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或国家间具有流动性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是服务贸易产生的现实动因 服务贸易的成本由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 各国的市场结构和国内管理环境对服务贸易产生影响 技术是影响服务贸易的内生变量 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依赖于关联产业 企业组织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
2021/3/10
授课:XXX
14
(二)迪尔多夫模型
在 1984年,迪尔多夫率先成功地利用传统的2-2-2 赫克谢尔-俄林模型探讨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2021/3/10
授课:XXX
11
(三)比较优势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1.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制约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2.比较优势决定了服务贸易的格局
3.比较优势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价格
4.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主要有自然禀赋、地理位置、文化 传统、公司策略与服务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政府管 理体制等。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要素禀赋理论) 技术差距论(模仿滞后假说)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的比较优势)
2021/3/10
授课:XXX
2
一、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 (一)代表人物 1981年,萨皮尔(A.Sapir)和卢茨(Lutz) 1986年,拉尔(Lall) 1991年 法尔维Falvey和格默尔Gemmell 理查德.库伯(Richard Kump)
2021/3/10
授课:XXX
9
总的说来,第三种观点得到了国外学术界较多的认可。国 际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 种形式,国际贸易理论是可以适用的。但是,由于服务贸 易具有许多货物贸易所不具备的特征,在运用以后者为实 践基础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前者时,必须对之进行 适当的修正。

国际贸易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

国际贸易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
当服务贸易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跨越国家界 限的时候,或是虽同处一国境内,但发生在不同 国籍的人之间,这种服务贸易活动就称为国际服 务贸易。
4
第3页/共21页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1.服务不可库存和不可输送 2.服务者与服务不同时转移 3.服务贸易价格不易确定 4.服务具有较高程度的垄断 5.服务贸易保护具有刚性和隐蔽性 6.服务贸易营销管理复杂 7.服务贸易统计数字低于实际数字
由序言和六个部分29个条款,以及八个附录组成。
11
第15页/共21页
第四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 》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例外) 由给惠国给予某国或该国有确定关系的人或
物以某种待遇,此种待遇与给惠国给予第三国或 与该第三国有确定关系的人或物的待遇相同。 2、国民待遇原则(例外)
12
第19页/共21页
第六章 国际服务贸易
【思考题】
• 与世界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有什么特 点?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 因是什么?
•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有哪些特点? • 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世界范围内,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如何进行的? • 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具体服务承诺中的比重为何最
别处未提及的政 府服务 0.73%
运输 18.19%
金融服务 0.34%
旅游 30.63%
建筑服务 7.30%
专有权利使用费
和特许费
通讯服务
0.33%
0.92%
10
第14页/共21页
第四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 》
1994年4月签署了服务贸易的规范性文件《服务 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 简称为GATS)。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框架

服务贸易知识讲义

服务贸易知识讲义

服务贸易知识讲义服务贸易是指国际上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包括旅游、金融、教育、咨询、传媒、运输等各个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服务贸易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优势和难点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服务贸易知识。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和特点1. 服务贸易的概念服务贸易是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活动。

它是商品贸易的延伸和补充,通过跨越国界的服务交换来实现国际间的贸易。

2. 服务贸易的特点(1)无形性:服务是无形的,无法具体形式化地进行交换。

(2)不可储存性:服务具有时效性,无法像商品一样进行储存。

(3)异质性:不同国家的服务产品在质量、成本、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4)生产消费一体化: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服务提供方需要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互动。

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1. 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例如在线咨询、远程医疗等。

2. 人员流动的增加:教育和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的人员流动增加,跨国公司的员工互派、外派也成为常态。

3. 服务外包的兴起:随着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服务流程外包到其他国家,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4.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跨国服务贸易更加方便快捷,例如跨境在线购物平台、跨境支付等。

三、服务贸易的优势和难点1. 优势(1)低成本:在很多情况下,跨国服务贸易能够减少成本,提高整体效率。

(2)提供就业机会:服务贸易可以为各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3)促进技术转移:通过服务贸易,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得到传播和应用。

(4)促进文化交流:服务贸易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 难点(1)质量和标准不一致:由于服务产品的异质性,不同国家的服务质量和标准存在差异,会导致贸易摩擦和困扰。

国际服务贸易完整版ch1 国际服务贸易导论PPT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完整版ch1 国际服务贸易导论PPT课件

❖ 随着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服务与货品的概念界限 越来越模糊了。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干脆认为, 服务与货品的界分没有任何理论意义。
❖ 马歇尔(1890)一语道破,认为,在某种意义 上,一切行业都是提供服务的,“人类不能创造 物质的东西。” (《经济学原理》第二篇第三章 第一节开头)
❖马克思(1861-186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1)卷(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第 一册附录):
❖ “这(劳务)是一种努力,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 付出的努力,对于乙来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 “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 也就不可能提供,而且劳务同样包含努力的意思, 但不去判断价值同努力是否成比例。”
❖ 巴斯夏还认为,服务也是资本,是物。劳动可以归 纳为人们彼此提供服务。因此,交换也就是服务的 交换。衡量服务有两个尺度:一是提供服务的人的 努力和紧张程度;二是获得服务的人摆脱的努力和 紧张程度。由此可见,巴斯夏比萨伊走得更远,他 “合乎逻辑”地抹杀了货品和服务的界分。
❖ 劳动生产的不是物品而是效用,此效用分为三种情况:其 一是固定和体现在外界物体中的效用即运用劳动使外物具 有能使它们对人有用的性质。其二是固定和体现在人身上 的效用即劳动用于使人具备能使他们对自己和别人有用的 品质。所有与教育沾边的人的劳动属此类。其三就是上面 界定的服务。
❖ 法国古典经济学家巴斯夏(1850)《和谐经济 论》:
行业
农业 工业
非物质生产活动 服务业
产品 提供有形的产品
提供非实物产品
传统服务
(经济学)满足 人类欲望的物品
自由物品 free goods
经济物品 economic goods
实物形态 商品或货物

服务、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完整版)

服务、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完整版)

浙江林学院国际贸易学科
有形元素与无形元素
浙江林学院国际贸易学科
营销学中的“整体产品”概念
浙江林学院国际贸易学科
(1)服务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社会的演进 农业社会
主导产业 农业
劳动手段 畜力、人力
生产特征 分散生产
工业社会
工业、矿业
机器设备
大规模,标准化
后工业社会

服务业
信息、智力
多样化,个性化
浙江林学院国际贸易学科
浙江林学院国际贸易学科
追加服务是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延伸,可分 为三个阶段: 上游阶段: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筹集、市场调研、产品 设计等; 中游阶段:质量控制和检验、设备租赁、产品养护、会计 、人员培训等; 下游阶段:商品运输、退货索赔等
追加服务是形成产品差异和增值的主要源泉,也 是厂商之间开展非价格竞争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分类并不完全一致。第三产业一 般是用“剩余法”界定的。
浙江林学院国际贸易学科
服务贸易总协定涉及的服务范围
商务服务
计算机、研发、租赁等
通讯
邮政、速递、电信、视听
建筑和相关工程
分销
批发、零售
教育
各级别的教育服务
环境
排污、废物处理、卫生、风景保护
浙江林学院国际贸易学科
金融服务
金融、保险、证券
(3)品质差异性。同样的服务也会有质量差别。
(4)不可储存性。飞机一旦起飞,空出的座位就再也卖不出去了。淡季与高峰期需求很
难调和。航空公司往往用低价来刺激淡季需求。
(5)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
浙江林学院国际贸易学科
3.服务的分类
照顾婴儿 教育 法律服务 航空 快餐 化妆品 软饮料 服装 糖

国际服务贸易(高教166页)

国际服务贸易(高教166页)

现代经济“服务化”的特点是对服务的需求并非主
要在物质产品生产体系外形成,也即服务的发展并不表 示主要由最终服务需求所推动,而由技术进步、管理方 式变革和社会分工深化所引致的对服务的中间性需求的 发展所推动。统计资料可以表明,这种中间性需求远大 于最终需求,所以,对服务的需求主要是在物质产品生 产体系内部展开的。
服务不像商品那样,一旦进入市场体系或流通过程便成为感性上独立的交 易对象,生产过程在时空上同它分割开来。相反,服务要么同其提供来源 不可分,要么同其消费者不可分。这种不可分性要求服务提供者或(和) 服务购买者不能与服务在时间或(和)空间上分割开来。
(3)服务 是难以贮存 的
服务一旦被生产出来,一般不能像商品那样长久搁置或处于库存状态。如 果服务不被使用,则既不会给购买者带来效用,也不会给提供者带来收益, 相反却可能造成一定损失。列车、飞机上的空位不会产生服务收入;银行、 医院若无顾客光顾,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1)实际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劳动力的行业和 职业的分布和人口分布的形态使现代经济增长 时代有别于以前的经济组织形态。
(2)实际人均收入增长的普遍加速提高以及 相应的生产资源在行业、职业和区域上的重新 配置的动因,在于技术革命。
(3)在有些发达国家,现代经济增长一直是 以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技术现代化尤其是交通 和通讯等服务业的革命为主要基础的。
分销服务(distributive services)
企业管理服务、金融服务、保 险与房地产
运输与贮藏、交通与邮电、批 发与零售
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s) 健康、教育、国防
第二章 服务产品特征和服务价格特征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1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

第1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

1.4国际服务贸易统计
❖ 1.4.1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类型
❖ 1.服务贸易的国际收支统计
❖ 国际收支统计以国际收支平衡表(BOP) 的编制为核心,是系统记录一国对外经济 关系的重要统计工具,也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统计体 系。
❖ 2.WTO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定义的服务 贸易统计
❖ (4)服务业这一概念比第三产业更严谨、更科学、更有规 定性。
❖ 1.1.3服务贸易 ❖ 1.服务贸易及分类 ❖ 服务贸易是指将服务作为商品进行交易或
等价交换的活动。服务贸易有三个基本类 型: ❖ (1)要素服务贸易。提供要素(劳动力、 技术、资本等)的服务贸易称为要素服务 贸易。 ❖ (2)人员和商品流动引起的服务贸易。这 是一种随着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而产生的一 种服务贸易,有人称之为追加性服务。 ❖ (3)物化服务贸易。物化服务贸易就是将 服务物质化。
❖ 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
❖ 1.2.2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服务贸易与经济 发展
❖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仍然 较低,目前,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服务业 产值约占GDP的45%~60%,低收入发展 中国家约为35%~45%,服务业就业人数 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与产值在GDP中的比 重基本相当,但稍低一些。
❖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 规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要小的多,但近 30年来,它们的服务贸易已经有了明显的 上升。
❖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 趋势要比发达国家明显得多,其劣势也明 显得多。服务贸易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 缓慢。
1.3 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 1.3.1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前的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

1.(选)90年代中期乌拉圭会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于1994年的最终签署,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全球化发展的标志。

2.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形式满足经济单位或个人需要,增加服务接受者的价值或效用。

服务的基本特征:一服务的无形性和不可感知性,二服务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三服务的不可贮存性,四服务的差异性,也称为服务的异质性。

3. 物化服务:是指在服务生产活动者改变了一些人或他们所拥有的商品状态以后,服务就被认为是“物化”了.4.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服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行为。

5.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贸易的商业行为。

6.国际服务贸易分类:①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是指“国境交付”②服务贸易一般是通过服务的消费者的过境移动来实现的,被称为“消费者移动”③服务贸易主要涉与市场准入和直接投资,被称为“商业存在”④服务贸易主要是缔约方的自然人提供过境移动,在其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而形成贸易,被称为“自然人移动”7.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①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物一般是无形的②国际服务贸易的生产,消费具有同步性和国际性③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更具有隐蔽性和灵活性④国际服务贸易管理具有复杂性8.. 分类:操作性统计分类和理论性逻辑分类9.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1)同国际收支账户中的资本项目相关,,即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相关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称作要素服务贸易流量。

2)只同国际贸易收支账户中的经常项目相关,而同国际间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无直接关联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称作非要素服务贸易流量。

10要素服务贸易的主要的实现方式有两种: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即国际信贷。

国际服务贸易的逻辑分类:一托马斯分类法,二蔡斯分类法,三施曼纳分类法,四洛伍劳克分类法。

对国际服务贸易按服务产品的性质作如下的分类:劳务型服务贸易,资本型,专业型,权益型,知识信息型。

根据服务处于再生产的环节,服务分为:消费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分配性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生产模型 (Servuction system model)
周围环境 不可见的组 织和系统 接待人员或 服务提供者 可见的 顾客 A
顾客 B
不可见的
顾客 A的一组服 务利益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比较
典型的制造业 生产过程 Closed 典型的服务业 Open
消费过程
Black box / closed

对服务过程进行全程的实时控制,并对服务过程进行标准 化的规范,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服务失误。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服务的不可储存性 商品可储存且不一定会给商品所有者造成损失。 相反,服务一旦被生产出来,一般不能长久搁置, 即不可能处于库存状态。若服务不被使用,则既不会 给购买者带来效用,也不会给提供者带来收益。如车 上的空位、酒店宾馆的空置等。


上海自贸区获批 克强经济学首次落地


虽然上海自贸区具体的执行细则还未公 布,但外界纷纷猜测,执行细则将涉及 :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开放、投资管 理改革、金融改革以及行政改革等几方 面。 其中涉及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和离岸金 融、离境退税等政策;对人民币资本项 目可兑换先行先试,探索面向国际的外 汇管理改革等。
购买商品所能得到的品质和效果是能够事先预期 的,是相对确定的,而购买服务可能得到的品质和效 果则难以事先预期。也就是说,与商品相比,服务具 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F.尼尔森(Nelson)将产品品质区分为两大类:寻
服务的空间形态是不确定的、无形的。服务提供者通 常无法向顾客介绍空间形态确定的服务样品;服务消 费者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感知服务,在购买后 也只能觉察到服务的结果而非服务本身。
由无形性所引起的问题

缺乏存储的能力

供应和需求平衡的问题

缺乏专利的保护

易被复制 差异化难以长期保持

展示或传达服务时的困难性 服务定价的困难性
服务是对其他法人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的 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和自然人、商品或 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 价值或效用。
服务的定义

Services can be defined as processes



that consist of a set of activities which take place in interactions between a customer and people, goods and other physical resources, systems and/or infrastructures representing the service provider and possibly involving other customers, which aim at solving customers’ problems.
基本内容

基本概念


服务 服务业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分类 服务贸易统计 服务贸易数据

服务贸易分类与统计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全球经济的“服务化” 衡量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重要指标 是其产出比重与就业比重。 在发达国家,服务业的比重已达70%,而发展 中国家总体上也已超过50%。由于发展中国家 服务业比重提升的后发性,它在发达国家服务 业比重上升趋缓的同时,表现出更快的上升趋 势。所以,从服务业比重尤其是产出比重上来 说,全球经济已经“服务化”了,而且将更加 “服务化”。

其他顾客参与生产过程

单个服务环境内如何有效管理具有不同需求的各个市场

服务大量生产的特殊挑战
对不可分离性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

选择和培训一线接待人员

角色、话术(语言脚本)

消费者现场管理,减少“问题顾客” 的影响

上门服务、订座系统、把企业的技术核心与消费者隔离、分区

使用多个服务点
Hale Waihona Puke 集中---分散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服务就在生产的一刹那间消失,它是消费 者在场参与的情况下提供的,它是不能运输、 积累和储存的,它缺少实质性。 ——Victor Fuchs
服务主要是不可捉摸的,往往在生产的同 时就被消费的消费品或生产品。 ——《企鹅经济学辞典》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我国学者对服务的一般定义: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服务经济”与“新工业经济” “服务经济”(或“后工业社会”)与“新工业 经济”两种观点争议的实质在于,当代及未来 社会生产的主导产品是服务产品还是物质商品? “新工业经济”论:服务业产出与就业比重大 幅提高并不等于整个经济进入以服务需求增长 为动力的“服务经济”模式,相反,当前经济 “服务化”仍然服从于以物质产品的需求增长 为动力的”工业经济”模式。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二篇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篇第十三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 卷第一编第三章 《和谐经济论》第四至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马克思的《剩余价值 理论》第一册附录 《服务经济学》
希尔(1977)
瑞德尔(1986) 佩蒂特(1987)
食盐
洗涤剂 汽车
化妆品
快餐店
无形成分 为主
有形成分 为主
快餐店
广告 公司
航空 公司
投资 咨询
教育

一次性咖啡和星巴克咖啡在市场实体排 列图中的哪个位置?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服务等同于劳务吗?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严格地说,服务与劳务是有区别的:

第一,服务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 的表现;劳务指人们将自己的劳动能力供他人 使用,是生产关系发展的表现。 第二,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服务生产必须备有 劳动者、生产资料,其劳动对象由消费者提供 (或指定);劳务生产仅备有劳动者,其劳动 对象和劳动资料由消费者来提供。


时间价值难以确定
对无形性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

使用有形的暗示(隐喻) 使用口碑(人员信息源) 创造强有力的组织形象(品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无形服务已变得 “有形化”了。为此,加拿大经济学家格鲁 伯和沃克在1989年提出了“物化服 务”(Embodied Service)的概念。例如,唱 片、软盘作为服务的载体,本身的价值相对 于其提供的整个价值可以忽略不计,其价值 主体是服务,这就是“无形”的“有形化”, 即服务的物质化。

由变异性/异质性所引起的问题

服务的标准化难 质量控制特别难


制造业把问题错误隔离花时间纠正,精细生产 中的自动停止,在制品库存 服务难以隔离、难以重来
对变异性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

顾客服务的定制化 服务过程的标准化 顾客投诉与抱怨反馈系统,修正质量较差 的服务
商品与服务的区别
商品 有形 服务 无形性 含义 服务不可储存 服务不能申请专利 服务不容易进行展示或沟通 难以定价 服务质量不容易评估 服务的提供与顾客的满意取决于许多不可 控因素 无法确知提供的服务是否与计划或宣传相 符 难以提供质量一致的服务
第一章 服务贸易导论
唐中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tangzhongjun@
教材

蔡宏波,《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学习资源

陈宪、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
Australian Government Productivity Commission,.au/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html/dec/Publicati ons/Workingpapers/home.html
Interactive / Open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看一场电影”和“购买一双鞋子” 之间的区别。

服务的特征

服务的无形性 服务的不可储存性 服务的不可分离性 服务的异质性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服务的无形性 商品的空间形态是确定的、有形的,其生产和消费伴 随它的空间形态而产生、转移和消失,人们通常还可 以根据商品的空间形态直接判断其价值或价格。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现代经济的“服务化”对服务的需求并非 在物质产品生产体系以外,即服务的发展不是 由最终服务需求所推动,而是技术进步、管理 方式变革和社会分工深化所引致的对服务的中
间性需求所推动的。
统计资料可以表明,这种中间性需求远远 大于最终需求。所以,对服务的需求主要是在 物质产品生产体系内部产生的。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服务的概念
自由物品
free goods
物 品
商品(货物)
goods
经济物品
economic goods
服务(劳务)
service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作者
斯密(1776) 萨伊(1803) 穆勒(1848) 巴斯夏(1850) 马克思(1861-1863) 富克斯(1968)
第一节 基本概念-服务
服务的不可分离性 商品一旦进入市场或流通过程,生产过程在时间和 空间上便与之独立开来。 相反,服务要么与其提供来源不可分,要么与其消 费者不可分。这种不可分离性要求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购 买者不能与服务在时间或(和)空间上分割开来。


当然,在物化服务的情况下,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可以不同时发生。
《论商品与服务》
《服务引致的增长——服务部门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之“四”中“服务”条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