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验

合集下载

计算机实训报告(集锦15篇)

计算机实训报告(集锦15篇)

计算机实训报告(集锦15篇)计算机实训报告(集锦1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实训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实训报告1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掌握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2. 通过实验,掌握硬盘格式化的方法3. 通过实验,掌握dos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关系二、实验内容1. 熟悉硬盘分区、fdisk界面2. 完成硬盘分区的建立与删除3. 完成逻辑盘的格式化三、实验准备:1. 了解fdisk的含义与功能2. 掌握fdisk分区的原则与步骤3. 掌握硬盘格式化的方法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开机进入bios设置程序,将开机顺序设置为:软驱→硬盘→光驱。

退出bios设置程序。

2、用dos启动系统。

① 将 dos启动盘插入软驱。

② 重新开机,等待启动系统。

③ 用dir命令查看dos系统盘中的文件。

3、启动fdisk,了解其功能。

① 输入fdisk并回车,启动fdisk。

② 仔细观察界面,了解各项目的功能。

③ 尝试选择项目和退出项目的方法。

4、观察硬盘的现有分区① 选择相应选项。

② 观察本机硬盘的分区情况,并作好记录。

5、删除现有硬盘分区① 选择相应选项。

② 逐一删除本机硬盘中的所有分区。

6、建立分区① 拟出分区方案。

② 按方案分区。

③ 设置活动分区。

7、重新启动计算机,使分区生效。

① 确认 dos系统盘仍在软驱中,仍然用该盘启动系统。

② 关机并重新开机,等待系统启动。

③ 再次启动 fdisk,并查看分区是否生效。

8、格式化硬盘① 在dos提示字符后输入:format c:,即用format命令格式化c区。

② 按提示输入 y并回车。

③等待格式化,并在格式化结束时认真阅读格式化信息。

④用同样的方法格式化其他分区。

9、为硬盘安装dos系统① 使用 sys:c命令,在硬盘的c区中安装dos系统。

② 用 dir c:∕a命令,查看c区中的文件。

计算机操作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操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3. 培养计算机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① 开启电源,等待计算机自检。

② 进入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关闭计算机① 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② 点击“开始”按钮,选择“关机”。

③ 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使用鼠标① 按下鼠标左键,进行选中、拖动等操作。

② 按下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③ 滚动鼠标滚轮,实现页面滚动。

(4)使用键盘① 按下字母键,输入文字。

② 使用功能键,如Ctrl、Alt、Shift等,实现特殊功能。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① 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等。

② 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

③ 保存、打开、关闭文档。

(2)电子表格① 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

② 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公式等。

③ 绘制图表,分析数据。

(3)演示文稿① 打开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WPS演示等。

② 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切换效果等。

③ 播放演示文稿,进行演示。

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打开电源,进入操作系统。

(2)使用鼠标:选中文件,拖动到指定位置。

(3)使用键盘: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格式。

(4)关闭计算机:关闭所有程序,点击“关机”。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打开Word,输入文字,设置格式。

(2)电子表格:打开Excel,输入数据,设置公式。

(3)演示文稿:打开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同时,我们还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2. 实验分析(1)计算机基本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以及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

计算机实训实验报告(通用3篇)

计算机实训实验报告(通用3篇)

计算机实训实验报告(通用3篇)计算机实训实验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18日到X月10日二、实习地点中-*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四、实习内容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提供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性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习体会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

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

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

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做好,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一、实验目的计算机基础实验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二则侧重于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每台计算机均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并配备了常用的办公软件、编程工具和网络浏览器等。

实验室还提供了稳定的网络环境,以便进行网络相关的实验操作。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一1、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观察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外观和接口。

了解各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2、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使用安装光盘或 U 盘启动盘,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

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如用户名、密码、日期时间等。

安装驱动程序,确保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3、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打开 Word 软件,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和保存。

使用 Excel 软件进行表格的制作、数据计算和图表绘制。

利用 PowerPoint 软件创建演示文稿,添加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

(二)实验二1、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和拓扑结构。

学习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的概念和设置方法。

通过命令提示符(CMD)窗口,使用 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2、网络服务与应用配置 Web 服务器和 FTP 服务器,实现网页的发布和文件的上传下载。

学会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搜索信息和下载文件。

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注册邮箱并进行邮件的收发。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一1、硬件认识方面,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并对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一些较新的硬件技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2、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过程较为顺利,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但在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中,少数学生遇到了兼容性问题,需要通过更新驱动或寻求技术支持解决。

计算机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综合实验报告》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综合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通过计算机综合实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计算机硬件组装与调试;2.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3.网络配置与测试;4.软件开发与调试。

实验过程:首先,学生需要组装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并对其进行调试,确保各个硬件部件能够正常工作。

接着,学生需要安装操作系统,并对其进行基本配置,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然后,学生需要进行网络配置与测试,确保计算机能够正常连接网络,并进行基本的网络通信。

最后,学生需要进行软件开发与调试,以检验自己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掌握程度。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计算机组装、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网络配置与测试以及软件开发与调试的基本技能。

同时,他们也在实践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结论:计算机综合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计算机综合实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实践中培养了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计算机科学实验一览表

高中计算机科学实验一览表

高中计算机科学实验一览表1. 实验名称:计算机硬件组装与调试- 实验目标: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掌握组装和调试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 实验内容:学生将自行组装一台计算机,并进行相关调试和测试。

-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对不同硬件设备的功能和安装方式有一定了解,注意安全操作。

2. 实验名称:软件安装与配置- 实验目标:学生了解常见软件的安装和配置过程,掌握软件安装与卸载的基本技能。

- 实验内容:学生将研究如何安装和配置常见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编程工具。

-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遵循正确的安装和配置步骤,注意软件的正版授权和合法使用。

3. 实验名称:编程基础实践- 实验目标:学生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初步掌握编程的基础概念和语法。

- 实验内容:学生将使用编程语言(如Python、C++等)完成一系列编程练,如计算器、猜数字游戏等。

- 实验要求: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完成编程任务,注意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4. 实验名称:网络安全实践- 实验目标: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研究常见的网络攻防技术。

- 实验内容:学生将研究如何识别和防范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如密码破解、钓鱼等,并实践常用的网络安全工具。

-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不得使用学到的知识从事非法活动。

5. 实验名称: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目标:学生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掌握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工具。

- 实验内容: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Excel、Python等工具进行数据的导入、清洗、分析和可视化。

-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基础,研究并熟练掌握相关数据处理技巧。

> 注:以上为高中计算机科学实验一览表,内容仅供参考。

具体实验安排需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共3篇)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共3篇)

篇一: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1)xx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项目名称操作系统与工具软件学院专业无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实验时间提交时间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windows或linux的基本操作;2.掌握文件管理、磁盘管理以及控制面板设置;3.熟悉汉字输入法以及金山打字软件的使用;4.了解windows注册表管理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内容与方法1.了解windows的启动和关闭,桌面的组成,窗口的组成和操作,鼠标及其操作,菜单与对话框,应用程序的切换,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2.了解?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懂得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会磁盘清理,格式化磁盘,会备份和系统还原以及虚拟内存的设置和控制面板的鼠标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桌面背景及屏幕保护的设置、会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多用户环境的设置、文件夹共享的设置、汉字输入法的设置。

3.了解安装汉字输入法,添加或删除汉字输入法,输入法的选择,输入法的快捷键设置以及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和了解金山打字软件的启动及其窗口,打字教程,英文打字,拼音打字,速度测试,个人管理。

4.了解注册表基本结构,使用注册表,备份与还原注册表信息和会使用压缩软件、adobe acrobat、虚拟光驱。

电子图书浏览与制作工具。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一.1.windows的启动与关闭⑴windows的启动连接计算机的电源,打开电源,安装了windows的计算机就会自动启动,计算机将显示欢迎的界面,之后将看到windows的桌面。

⑵windows的关闭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在其中选择?关闭计算机?,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选择?关闭?,系统将关闭。

2.桌面的组成:桌面上摆放了一些经常用到的或特别重要的文件夹和工具图标,使用鼠标双击想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可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

3.窗口的组成窗口的基本操作有打开与关闭窗口、调整窗口大小、移动窗口等操作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⑵⑶
实验十二基本运算电路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积分等运算电路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2、了解运算放大器(F007)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设备
模拟电子实验箱及3#实验板(见附录I.6-4),其它仪器仪表由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等常用设备中选用。
三、实验电路
接上负载(调RL=5K),重测输出电压uO,计算带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2)输出电阻RO
测量放大器输出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9-3所示,其戴维南等效电压源 即为空载时的输出电压,等效内阻RO即为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显然
(3)输入电阻Ri
测量放大器输入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9-4所示,由图可见
其中电阻RS=5K。本实验中可在实验板上C1之前串入RS(ui接B点),保持uS=5mV,并测量ui。
V(峰—峰)=V/cm×格数
注意:被测信号若经示波器10:1探头输入,测得的电压值再乘10,才是实际值。
4、观察人体感应电压的波形和频率
把“V/cm”置于5V,用手捏住Y输入的探针,调节有关旋钮,使在屏幕上显示出人体感应电压的波形。采用实验内容3中测量波形周期的方法,测得此波形的周期,取其倒数即得频率。
2、反相输入积分器:
测量电路如图12-6所示,输入信号 为1V和 为100~500Hz正弦、方波信号。输入和输出分别输送到示波器两个通道,看输出波形。
图12-6
五、预习要求
1、复习教材中“信号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
2、参照附录I.6-4实验板结构图及可选元件的标定数值,设计各实验电路接线方案,计算确定各电路元件参数。
5、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电压
开启直流稳压电源,调整输出电压VO为8V。
(1)将数字万用表置直流电压档,并接入稳压源输出端。选择适当量程,尽量使表针偏转接近满量程,读取数据并记录(注意:必须确保不超量程,否则易“打表”)。
(2)示波器Y1输入置“DC”方式,将探头接至稳压源输出端,选择Y1灵敏度,并观察自0V(接地)参考电平纵向偏转格数,从而换算出VO数值,并记录。
表8-1
(VS=4V、fS=1kHz)
注:输出衰减倍率K(dB)=20lg(VS/VX)
2、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将示波器“Y1轴输入”端接信号源输出端(两仪器仍必须“共地”),参照附录I.2中有关GOS620双踪示波器观察波形的方法,调节“Y1灵敏度”,“X灵敏度”及“触发方式,触发电平”等旋钮,使荧光屏上得到一稳定的正弦波。保持信号源VS=4V,依次改变fS为:100Hz、1kHz、10kHz、100kHz,并适当调整X轴扫描速度,观察所测波形。
2.熟悉常用中规模(MSI)组合逻辑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
*3.观察组合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了解消除冒险现象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双踪示波器:DS1062C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51
数字实验箱:THD-4数字万用表:MS8222D
实验器件:74LS00、74LS02、74LS20、74LS54、74LS83、
3、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周期和幅度
将频率为1kHz、幅度为3V左右的正弦信号送入示波器输入端。将示波器扫描开关“T/cm”上的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此时,“T/cm”的指示值即为屏幕上横向每格(1cm)代表的时间,再观察被测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水平轴上占据的格数,即可得信号周期T
T=T/cm×格数
调节示波器Y通道的灵敏度开关“V/cm”,使屏幕上的波形高度适中,此时,“V/cm”的指示值即为屏幕上纵向每格代表的电压值,再观察波形的高度(峰—峰)在屏幕纵轴上占据的格数,即可得信号幅度V(峰—峰):
说明:在输出信号中含有直流分量的应用场合下,必须考虑“调零”问题。此外,为了减小输入偏置电流引起的直流输出误差,要求配接平衡电阻,即RPRN。
注意:若Vo严重偏离零点且不可调,可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检查是否存在自激振荡,并作消振处理。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在X1接Vi按下表调节输入电压值,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并记录于表12-1。
(3)调节W1为最大和最小时,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
五、预习要求
1、观察1#实验板电路图(见附录I.6-1),设计图9.1实验电路接线方案。
2、预习单管放大电路原理,估算静态工作点及AV、Ri和RO。
3、估计实验电路中W1、RC和RL变化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波形的影响。
4、熟悉Ri、RO的测量原理。
六、实验报告
下面以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为例,说明电路功能的实现及调试中应注意的事项。
设计要求:AV=10,Ri≥10K且Vi=0V时,Vo=0V。
按反相要求,确定图12-2中X1为信号输入端,并令X2~Xn,Y1~Ym均开路;按Ri≥10K,选Z1=R1=10 K;又因AV=-Rf/R1=-10,故选FC=Rf=100K;
3、观察W1,RC,RL的变化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1)将ui重新接至A点,断开负载RL,增大输入信号ui的幅度,同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记录uO出现失真前的幅值。在电阻RC上并联一5.1K电阻,继续增大ui的幅度,测出新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2)将RL(5 K)接入,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减小ui的幅度,记录此时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电压:
将低频信号发生器(或称信号源)的输出端接至交流毫伏表输入端(注意:两仪器必须“共地”)。将信号源波形选择置“正弦”,频率调为“1kHz”,输出衰减先置于“0dB”,调节“输出幅度”旋钮,使LED数字表头指示值VS为11V左右(峰—峰值)。然后,将毫伏表量程由最大档位100V逐级切换为10V档,观察该表读数,使读数为4V。依次按下信号源“输出衰减”至20dB、40dB、60dB,并相应调整毫伏表量程。分别记录毫伏表读数,结果填入表8-1
2、并测量有关参数的方法。
2、会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学习使用半导体特性图示仪测试晶体管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双踪示波器:GOS620;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51;
交流毫伏表:SG2172;直流稳压电源:SS1792C;
数字万用表:MS8222D半导体特性图示仪:XJ4810或XJ4820
注:Vi1、Vi2用作直流或交流信号输出时等效内阻均大于500。
2、 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如图12-2所示)
F007(国外型号741)是一个高增益的直流放大器,属第二代通用型运放,其DIP封装的引脚分布如图12-2(b)所示。
对于图12-2(a)基本运算电路,当反馈元件FC接在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时,运放为闭环运用,并一般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当FC为电阻、电容等线性元件时,电路可以实现比例放大、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运算功能。当FC为导通的二极管、三极管发射结等非线性元件时,电路可实现对数运算(这是构成模拟乘法电路的基础)。
74LS86、74LS125、74LS138、74LS151
三.实验内容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1.分析图16-1所示“一位数值比较器”电路的逻辑功能,说明其逻辑关系与实际意义,并将验证测试结果填入表16-1。
表16-1
输入
输出
A B
F1
F2
F3
0 0
0 1
1 0
1 1
2.分析图16-3采用MSI芯片(3-8译码器)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正确连接各引脚并供电,然后测试电路功能,结果填入表16-2。
实验八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主要有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低频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等。这些仪器仪表的主要用途以及与实验电路的联系如图8.1所示。
观察周期性波形
波形参数测量测

提供正弦、交流电压测量
方波信号
直供仪
流电
直流偏置测量器
图8-1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掌握用示波器获取稳定波形
2、自拟实验步骤和各种数据记录表格,自选仪器设备、自定信号的有关参数。
六、实验报告
1、附入实验预习告。
2、整理实验数据,并与理论值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3、记录、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与故障排除方法。
实验十六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小规模(SSI)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四、预习要求
阅读附录I.1GOS620双踪示波器,附录I.2SG1651函数信号发生器以及附录I.3SG2172低频交流毫伏表的有关内容,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复习有关二极管,三极管特性及主要参数等内容;预习附录I.5中XJ4810半导体特性图示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五、实验报告
记录实验数据及波形,分析误差原因。定性绘制每种元件所测特性曲线,并标注所记录的重要参数。
交流毫伏表:SG2172;直流稳压源:SS1792C;
数字万用表:MS8222D
模拟实验箱及A1#实验板(见附录I.6-2)。
三、实验电路
.
实验电路如图9-1所示,接入可选件W1(2M)并调整,可使电路获得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实验电路输入端设置RO1、RO2构成的分压器,分压比为:
其作用是提高信噪比,减小外界干扰信号对电路的影响。
实验九单级晶体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模拟电路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并测定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3、掌握放大电路输出电阻RO和输入电阻Ri的测定方法。
4、观察W1、R3、RL的变化对放大倍数和输出波形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双踪示波器:GOS620;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51;
1、直流信号调节电路,如图12.1所示
图中,可获得5V ~ +5V范围内可调的两路直流信号Vi1、Vi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