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公务员考试相关资料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混合增长率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混合增长率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混合增长率1、加法的混合增长率进口额为A,增长率为a;出口额为B,增长率为b。

那么求进出口额的增长率,就是进口和出口合到一起的增长率。

【例1】2018年,某省小麦出口额为2389.9万元,同比增长为22.5%;水果出口额为3869.75万元,同比增长为34.29%。

2018年,某省小麦和水果出口总额同比增长()A.23.6% B.26.8% C.29.5% D.34.2%【解析】混合增长率一定介于22.5%与34.29%之间,因此A、B、C、D 四项均符合。

(22.5%+34.29%)÷2=28.395%。

比较可知水果基数较大,所以混合增长率要比28.395%大一些,应该在C、D两项中选择,但是D项太靠近34.29%,所以排除。

因此C项当选。

2、减法的混合增长率有加就有减,可以求A+B的混合增长率,就可以求A-B的混合增长率。

它是加法的逆运算。

比如:求A-B=C的增长率,可以转化为A=B+C,把C的答案代回来,验证是否满足B+C=A。

【例2】2015年上半年全国水产品产量2700.09万吨,同比增长3.20%,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114.38万吨,同比增长4.13%。

2015年上半年,非养殖水产品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变化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字()A.-20% B.0% C.5% D.10%【解析】2015年上半年全国水产品产量2700.09万吨,同比增长3.20%,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114.38万吨,同比增长4.13%,所以非养殖水产品:养殖水产品=(2700.09-2114.38):2114.38≈1:3.5。

设非养殖水产品增长率为a%,则根据十字交叉法可得,化简为(3.2-a)=(4.13-3.2)×3.5,a≈0。

因此B项当选。

3、乘法的混合增长率假定两个变量甲和乙,其现期量分别为A和B,增长率分别为a 和b,那么其乘积的混合增长率为:【例3】2018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0670万公顷,增长1.00%;粮食单产为4.95吨/公顷,增长4.21%。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的成绩有着关键影响。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资料(如文字、图表、表格等)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见题型。

一、增长相关题型增长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一)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

计算增长量的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如果已知增长率和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

(二)增长率增长率则是描述增长速度的相对指标。

常见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如果已知增长量和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三)基期量在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或增长量)的情况下,求基期量。

公式为: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例如:某地区 2020 年 GDP 为 1000 亿元,2019 年为 800 亿元,则2020 年 GDP 比 2019 年增长了 1000 800 = 200 亿元,增长率为(1000 800)÷800×100% = 25%。

二、比重相关题型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一)现期比重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100%。

(二)基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基期量÷整体量的基期量)×100% ,计算时通常先计算 A÷B 的值,然后根据(1 + a%)÷(1 + b%)与 1 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和估算。

(三)比重变化比重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判断比重上升还是下降,只需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例如:某公司 2020 年总销售额为 5000 万元,其中 A 产品销售额为1000 万元,则 A 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为 1000÷5000×100% =20%。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引言概述:公务员是指在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中从事国家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

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以便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岗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析和解析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正文内容:一、政治理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剩余价值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的关系3.党的建设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建设制度4.党和国家机构党的领导核心和核心领导机构国家权力机构和国家行政机构党和国家监督机构5.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法律法规知识点1.宪法和行政法律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行政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2.行政管理法规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奖励3.行政诉讼法律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行政诉讼的审判程序和结果4.司法制度和司法解释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原则司法解释的作用和效力司法审判的程序和结果5.公共财政法律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公共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比例代表与总量代表的原则三、经济管理知识点1.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财务管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财务报告和财务管理的规范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选拔培训和发展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4.项目管理项目的立项和实施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项目的监督和验收5.经济法规与法律事物处理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制度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经济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的预防四、行政能力知识点1.决策分析信息收集和分析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决策的实施和评估2.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和权责清晰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组织文化和员工激励3.沟通协调沟通的目的和方式协调的原则和技巧沟通与协调的效果评估4.领导能力领导风格和能力评估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基于团队合作的领导方式5.创新与变革创新的动力和途径变革的目标和方法创新与变革的评估和绩效五、社会学知识点1.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过程社会结构和社会层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社会心理学个体内心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群体心理与社会互动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3.社会力量和社会问题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关系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维护4.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目标和方式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素质社会工作的机构和方法5.社会调查与研究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研究设计和报告撰写社会调查与研究的应用领域与意义总结:本文从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管理、行政能力和社会学等五个大点阐述了公务员资料分析的知识点。

公务员中的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

公务员中的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

公务员中的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选拔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的行测部分是考察考生智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在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并且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对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资料分析题进行详细解析。

一、概述行测资料分析题是指以某个具体问题为背景,给出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或推理,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结论。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统计学、数学、推理和逻辑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所给的数据,进行逻辑推理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解题步骤在解答行测资料分析题时,考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仔细阅读题目:读题要仔细,并理解题目的要求和背景。

同时,要注意审题,明确所要求解答的问题。

2. 分析所给数据:仔细阅读并分析所给的数据,了解其含义和关系。

可以将所给数据整理成表格、图表等形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3. 运用相关知识:根据问题的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的统计学、数学、推理和逻辑等知识,进行计算、推演和推理。

同时,要注重数据分析的方法和过程。

4. 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结论。

在得出结论时,要准确、简明地表达,并适当给出相关的数据支持。

5. 检查答案:在完成解答后,要仔细检查所写答案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确保答案的完整和合理。

三、解题技巧为了更好地解答行测资料分析题,考生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注重题目把握: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背景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

要仔细阅读题目,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并明确所要求解答的问题。

2. 数据整理和处理:将所给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据。

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图表等形式,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3. 分步解答: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采取分步解答的方式。

逐步分析数据,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推演和推理,逐步得出正确的答案。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的相关知识点。

一、资料分析的题型特点资料分析的材料通常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以及综合材料(即以上几种材料的组合)。

题目类型主要有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计算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得出相应的结果。

比较类题目则需要考生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大小、增减幅度等方面的比较。

综合分析类题目较为复杂,通常会要求考生对多个选项进行判断,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来得出正确答案。

二、重要的统计术语1、增长率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与基期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2、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

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3、比重比重是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值÷总体值 × 100% 。

4、平均数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5、倍数倍数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比值关系。

三、常用的计算方法1、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2、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选项的首位数字,结合计算得出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3、有效数字法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4、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四、数据的阅读与分析技巧1、快速浏览材料首先,要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表头、坐标轴的含义等,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和数据类型。

2、标记关键数据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重要的数据和关键词进行标记,以便在做题时能够快速定位。

3、分析数据关系弄清楚不同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是同比还是环比、是总体还是部分等。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析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析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析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题是考察考生对于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一考试环节。

一、题目背景在解析资料分析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题目背景。

资料分析题通常以一段或多段文本、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涵盖各个领域的数据和信息。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需要利用所给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解题思路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考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分析:1. 仔细阅读题目和资料:对于题目和所给资料,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理解。

明确题目中的要求,抓住关键词,理解资料中的信息。

2. 归纳总结:根据所给资料,归纳总结出相关的数据、信息和规律。

可以进行文字描述、图表绘制等方式进行归纳。

3. 分析推理:根据所给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推理。

可以比较不同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找出规律和趋势,进行逻辑推理。

4. 判断评价:根据分析推理的结果,进行判断评价。

判断所给数据和信息的可靠性、有效性,评价可能的结果和影响。

5. 确定答案:根据以上的分析和判断,确定最终的答案。

在回答问题时,要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推理过程。

三、注意事项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准确:对于所给的数据和信息,要确保理解准确。

注意理解数字和图表中的单位、比例,搞清楚各个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2. 推理合理:在进行推理和判断时,要保证推理过程合理、逻辑严密。

避免主观臆断,要依据所给的资料进行推理和判断。

3. 数据分析:对于表格、图表等形式的资料,要学会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如计算平均值、绘制趋势图等。

4. 时间管理:考生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根据题目的难度和所给的资料量,合理分配时间,避免过度花费时间在某一部分上。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的分析过程:(假设所给资料为一段文字描述)题目:某城市2019年1月至6月的气温变化情况。

申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执法)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申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执法)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行政执法)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题目一(归纳概括题型)【给定资料】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某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

以下为整治行动中的一些相关资料:资料一:1.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通秩序整治方案。

2.成立由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

3.加强对重点路段的监控,对违规停车、违章行驶等行为进行处罚。

资料二:1.市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交通秩序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

3.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资料三:1.公安机关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酒驾、毒驾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交通部门对重点路段进行优化调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城管部门加强对违规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行为的治理。

【问题】1.根据给定资料,分析某市政府在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2.针对交通秩序整治行动,提出一些建议。

二、题目二(综合分析题型)【背景材料】某市为了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决定在居民小区周边增设临时停车位。

此举得到了居民的普遍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1.部分居民认为新增停车位占用了绿地,影响小区环境;2.部分居民担心停车位不足,新增停车位会导致停车费用上涨;3.部分居民对停车位的管理和使用规则存在异议,认为管理不透明。

【问题】请根据上述背景材料,结合行政执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在增设临时停车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三、题目三(提出对策题型)给定材料:某地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当地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存在违规添加非食用物质的情况。

该局执法人员迅速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发现确实存在使用工业染料为产品着色的行为,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还使用了过期原料。

天津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解析

天津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解析

天津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解析天津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一)据海关统计,2011年1~9月,某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9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进口增速34.8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50.5亿美元,增长28.8%,高出全国出口增速85.8个百分点。

1~9月,全省超亿美元贸易伙伴达3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6个,其中,德国、印度等国后来居上,超过日本、韩国成为全省主要贸易伙伴。

对美国实现进出口30.3亿美元,增长93.1%,位居次席。

对韩国、马来西亚和日本分别实现进出口7.0亿美元、6.0亿美元和5.4亿美元,分别增长41.5%、2.9%和7.4%,分列五、六、七位。

受上年基数较大影响,全省对东盟双边贸易进出口呈现下降趋势。

1~9月,全省对东盟实现进出口15.1亿美元,下降24.9%。

1、2009年1~9月,该省进出口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A.100B.120C.150D.1802、2010年1~9月,该省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是对韩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多少倍?A.4.3B.3.8C.3.2D.2.53、2011年1~9月,该省进出口贸易状况为:A.顺差7.2亿美元B.逆差7.2亿美元C.顺差8.2亿美元D.逆差8.2亿美元4、将2011年1~9月间该省贸易伙伴按进出口总额从高到低排序不正确的是:A.韩国,日本B.美国,东盟C.东盟,韩国D.马来西亚,德国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1年1~9月,该省对日贸易占全省对外贸易比重同比上升B.2011年1~9月,该省进口额占同期全国进口额比重同比上升C.2011年1~9月,全国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速超过三成D.2010年1~9月,该省对东盟贸易额不足20亿美元天津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答案1.D。

【解析】从文字中可直接看出西部地区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29.36亿元。

2.C。

【解析】可直接看出是内蒙古的固定投资总量位居第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资料分析名词解释汇集1-2第二部分:资料分析例题分析3-42第三部分:资料分析练习84题43-61第一部分:资料分析名词解释汇集资料分析名词解释汇集◆百分数完成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成数÷总量×100%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去年量×100%◆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成数相当于十分之几◆倍数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

则人均收入为300×4.6 =一三80元。

◆翻番翻一番为2倍;翻两番为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2n倍。

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500×2×3=一五000亿元。

◆增长率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人,则增长率为400÷2000×100%=25%◆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期望值=基期值× (1+增长率)n,其中n为相差年数某公司1999年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6.912亿元。

◆增速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量◆增幅增长了百分之几=增长量÷基期量增长了几个百分点=增速-基期增速增幅和增速的关系,容易混淆,意义一样表达的含义不同,增速表达速度,增幅表达大和小增长了百分之几,相对;增长了几个百分点,绝对。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完成2.2万元,同比增长(2.2-2)÷2×100%=10%◆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增长(2.2-2)÷2×100%=10%◆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变化的,指标的相对量,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

某地区房地产价格指数,1998年平均价格4000元为基准指数100。

到2005年,平均价格为8400元,则当年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为8400÷4000×100=210。

◆基尼系数用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为1表示绝对不平等。

一般来说: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平均数:一组数的和,和它们的个数之间相除;即位数字总和¸数字个数。

◆最大、最小值◆中位数: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若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若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第二部分:资料分析例题分析按照10亩草场养1只羊的标准计算,锡林郭勒盟20世纪50年代有2.67亿可利用草场,20世纪60年代的合理载畜量是2500万个羊单位;现在,却减少到1040.2万个羊单位。

而且目前,草场的实际载畜已经达到2450.9万个羊单位。

据介绍,锡林郭勒草原每年以300万亩的速度在退化、沙化。

1.草场超载量是多少?a.一三6%b.236%c.127%d.83%2.以目前的退化速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计算,锡林郭勒草原多少年会消失?a.90b.83c. 65d.1033.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草场承载量减少了多少?a.58.4%b.41.6%c.127&d.59.4%4.如果每超载100万个羊单位,草原加速退化0.5%,那么在目前以这样的退化速度多少年后草原将退化消失?a.33b.92c.57d.865.目前实际承载量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多少?a.49.1万b.52.3万c.145938万d.一三78.3万答案依次是abaaa=============================1.草场超载量是多少?a.一三6%b.236%c.127%d.83%(2450.9-1040.2)/1040.2约为一三6%=============================2.以目前的退化速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计算,锡林郭勒草原多少年会消失?a.90b.83c. 65d.103每年300万亩=>每年30万个羊单位=>2500-n*30=0=>n=83.33...=>需要约为83年=============================3.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草场承载量减少了多少?a.58.4%b.41.6%c.127&d.59.4%(2500-1040.2)/2500约为58.4%,"与谁相比,分母就为谁"=============================4.如果每超载100万个羊单位,草原加速退化0.5%,那么在目前以这样的退化速度多少年后草原将退化消失?a.33b.92c.57d.86总共超载2450.9-1040.2=1410.7,1410.7/100=14.107,即草原加速退化的百分比为14.107*0.5%=7.0535%,即现在退化的速度为300*(1+7.0535%)=312.1605即每年退化312.1605万亩=>每年31.21605万个羊单位=>现在有1040.2万个羊单位=>1040.2-n*31.21605=0=>n约为33年=============================5.目前实际承载量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多少?a.49.1万b.52.3万c.145938万d.一三78.3万目前实际承载量为2450.9=>2500-2450.9=49.1(一)统计表例题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数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A 34%B 32%C 30%D 35%2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的营业额及占500强营业总额的百分比比上年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A 2 934 4573,32B 5 503 9068,20C 1 176 0020,2 2D 5 503 9068,223该表中属于欧洲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2000年比1999年减少了多少家?A7 B8 C 4 D54根据该表按营业额高低排序五国依次是:A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B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C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D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5根据该表按利润额高低排序五国依次是:A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B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C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D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二)统计表例题解析1 A2 D3 B4 B 5D1 题解析:本题需稍动一下脑筋,因为题中要求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数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而统计表中没有直接给出数据,但是分析一下便可知道,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数是一八5家,1999年为179家,很明显增加了6家。

所以求其增长率即:6除以179约为34%。

此题应注意要将计算结果至少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才可找到答案。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2 题解析:完成该题只需认真看表,结果就一目了然。

营业额中对应美国的一格就是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的营业额。

要求占500强企业营业总额的百分比比上年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

只要将2000年的391与1999年的369作一对比,答案就清楚了:391-369=22。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3 题解析:首先,观察该表中属于欧洲的有三个国家,分别是法国、德国、英国。

2000年三国上榜企业数为37+34+33=104(家),1999年三国上榜企业数为37+37+38=112(家),所以答案为112-104=8(家)。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4 题解析:该题只需认真观察营业额这一列,对五个国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营业额对号入座,进行比较排序,答案就出现了。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5 题解析:该题做题方法同上题,也是只需认真观察利润额这一列,对五个国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利润额对号入座,进行比较排序,答案就出现了。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比1957年增加了多少?A279亿元B669亿元C49亿元D39亿元2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医疗费为多少?A68777 6亿元B68747 4亿元C68777 5亿元D无法确定3在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医疗费B离休费C退休费D其他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95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占工资总额的一八%B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为3355亿元C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中,离退休费所占比重比1978年增加了19.7个百分点D以上说法均对51978年用于医疗费用支出的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比用于其他支出费用多多少?A203亿元B20 3 C203%D无法确定(二)统计图例题解析1 D2 C3 A4 D 5C1 题解析:从职工劳保福利费的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到,对应1957年的数值为279亿元(左边第一图的顶部所示数据),对应1978年为669亿元(左边第二图的顶部所示数据),则二者之差为39亿元,这便为所求1978年比1957年增加的值。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 题解析:本题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所给职工劳保福利费构成(%)的统计图为条形结构图,图中数据描述了1978年及1986年两个时间劳保福利费的三个组成部分(医疗费、离退费、其他费用)所占的百分比。

题目要求的是1986年职工的医疗费,因而首先在右图中找到1986年医疗费在劳保福利费中所占的百分比:205%(斜纹表示的部分),随后从左图中找到1986年劳保福利费的总额:3355亿元,二者的乘积为:3355×205%=68777 5(亿元)。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3 题解析:本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须细看1978年职工劳保福利费构成统计图,其中斜纹部分比例最大,而斜纹部分指医疗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 题解析:一般来说,这种题目需对四个答案进行分析筛选,A描述的是职工劳保福利费占工资总额的比率,从左图(条形图与圆形图组合)中找到1957年对应的图,与之组合的圆形图空白部分表示工资中劳保福利费相当于工资总额的百分率,恰为一八%,也即A的描述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