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

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四》是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根据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的培养目标,和测试考生对于“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等农业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
一、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管理变革理论
(四)组织文化与管理环境
(五)企业战略管理
(六)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
(七)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
二、农村社会学
(一)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概述
(二)农民、农业与农村问题
(三)中国农村土地关系的变革
(四)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五)村民自治与农村发展
(六)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
(七)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八)农村社会保障与城乡一体化
三、农村政策学
(一)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农业土地政策与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三)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政策
(四)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政策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保护政策
(六)农业的综合支持政策。
湖北大学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大纲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硕士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2)着重考察考生农业理论综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掌握农业农村政策,农村社会,农村公共管理的基本观点、方法、原理研究和分析农村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农业农村政策学》一、绪论1.习近平的三农思想2.农业农村政策概述、研究内容及其历史演变。
二、农业农村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及调整1.农业农村政策的制定。
农业农村政策的主体与客体、目标的确定,制定的程序。
2.农业农村政策的执行3.农业农村政策的评估及调整三、农村经营制度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内容。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目标、内容。
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标、内容。
四、农村产业发展政策1.农村产业结构政策。
农村产业结构政策目标、内容。
2.农村产业现代化政策。
农村产业现代化政策目标、内容。
3.农村产业融合政策。
农村产业融合政策目标、内容。
五、农产品与农村市场政策1.农产品加工贸易政策。
农产品加工政策、流通政策、价格政策、贸易政策。
2.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3.粮食政策。
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我国主要粮食政策。
六、农村土地政策1.农村土地政策概述。
农村土地及农村土地政策的概念、目标及演进、变迁。
2.农村土地物权政策。
农村土地所有权政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政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政策。
3.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家庭承包地、宅基地抵押流转的政策探索。
4.农村土地保护政策。
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土地用途管制及闲置管理政策。
七、农村人力资源政策1.农村人力资源政策概述。
人力资源的含义、特点,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的目标及内容。
2.农村就业政策。
农村就业形势及特点,农村就业政策的目标及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政策。
3.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政策。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考研知识点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考研知识点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考研主要考察农业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学的相关知
识点,具体包括:
1. 农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人类提供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其他经济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础。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包括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和增长贡献。
2. 农业的具体特征:农业的本质特点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有机交织。
具体特点包括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且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以及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3. 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不仅具有提供农产品的功能,还具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
农业的多功能性启示我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要注重农业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4. 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包括守住耕地红线、促进土地流转、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政府进行农业宏观调控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知识点可能根据不同学校的考试大纲有所差异,建议查看目标院校的考研大纲或相关教材,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342农业综合四之农业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汇编

重要知识点汇编(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经济学●农业现代化定义: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从内涵看——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从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综合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
(综合性: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协调的高效系统;世界性:应当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较;历史性:随时代发展,内涵和标志不断变化)内容:1.生产技术现代化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2.生产手段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机器设备替代人畜力的过程。
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
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
大地园林化:全面规划土地,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3.农业劳动者现代化树立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增加人力资本,提高科技和文化素质4.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意义:1、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2、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3、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业收入4、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消除二元结构最终目标: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良好的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社会效益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023年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自主命题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真题

河北工程大学
二○二三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正题)
考试科目代码342 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管理学》部分(共50 分,每题 10 分)
1、简述控制的基本原理。
2、简述管理的特点。
3、简述过程激励理论内涵。
4、公共伦理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5、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农村社会学》部分(共50 分,每题 10 分)
6、简述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7、简述城乡统筹含义。
8、简述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
9、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功能。
10、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必然性和实现的途径。
三、《发展经济学》部分(共50 分,每题 10 分)
11、谈谈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2、简述单项制度变迁与整体制度变迁的区别。
13、简述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4、结合实际谈谈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5、谈谈自主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2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考试大纲-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一)导论1、农业的概念、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农业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农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1、现代农业中的产权结构产权内涵与产权结构内容。
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中的家庭经营现代农业中家庭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
我国农户家庭经营的特点。
现阶段家庭承包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3、农业中的合作经济农业合作经济的含义及类型。
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
农业合作经济的功能。
(三)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1、农业的发展阶段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2、现代农业概述现代农业的特点。
现代农业的典型形式。
3、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四)农业市场化1、我国农业市场化的现状和障碍农业市场化的内涵。
农业市场化的评判标准。
测量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方法。
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农业市场化的内容推动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铲除农业市场化的瓶颈。
加强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中国的农业市场化提供支持。
3、农业市场化的动力发挥农业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推力作用。
发挥农业中介组织在农业市场化中的引力作用。
聚合政府和民间两方面力量,形成促进中国农业市场化的合力。
(五)农业国际化贫困的含义及测量。
我国农村贫苦的现状。
我国扶贫进展以及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扶贫政策及扶贫方式的选择。
4、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与政策选择。
(十四)“三农”方面的新政策1、当前一段时期内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保持农业政策学研究的时效性和前沿性。
(如:近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要战略规划、重要领导讲话)。
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的外向型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真题回忆版(甘农)

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代码:342(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发展经济学(50分)一、释义与比较1.出口鼓励与进口替代2.寻利活动与寻租活动二、简述题1.什么是“霍夫曼定理”?其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有何指导作用。
2.简述结构主义与新古典理论对增长认识的差异。
三、论述题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11月9日上午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作主旨演讲,提到:我们要践行开放、包容理念,共同开创亚太世纪……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要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
请运用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实际,探寻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驱动力,实现包容性增长。
(二)农村社会学(50分)一、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结合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论述“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义和途径。
三、请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论述完善农村纠纷化解机制的措施。
(三)农村政策学(50分)一、名词解释1、农业政策2、农业政策执行二、简答题1、简述政府出台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政策2、简述农业政策评估中存在什么困难?3、请分析我国目前科技支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三、论述题1、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出现农村空心化、农地非农化、农民兼业化和农业内卷化现象,请结合“三农”发展实际情况,分析这些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和“怎么种地”问题的有效办法。
专业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代码:342(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发展经济学(50分)一、名词解释1、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2、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二、简述题1、什么是“环境的库次涅茨曲线”?并简述经济学上解释这一曲线的理由。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题型:客观性试题占10%,为单选题;主观性试题占90%,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考试时间: 3 小时考试方式: 笔试考试范围:农业经济管理:50 分第一章绪论 1.考试知识点:农业的起源与演进、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农业经济管理的对象与内容。
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概念与内涵、农业管理思想、掌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经济管理的两重性。
b5E2RGbCAP第二章农产品市场1.考试知识点: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农产品供求平衡,市场的含义与职能,市场体系的构成及农产品市场特点,农产品市场的类型及各自功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p1EanqFDPw2.考核要求:了解农产品供给与农产品需求概念,掌握影响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不同因素,增加农产品供给、引导农产品需求的理论;了解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掌握恩格尔系数的概念、作用与局限性,深入理解均衡变动蛛网理论及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循环变动模式。
了解农产品市场等相关概念、作用与发展趋势,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作用机理,掌握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完善的对策建议。
DXDiTa9E3d 第三章农产品物流管理 1.考试知识点: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输与配送管理2.考核要求:了解物流与农产品概念与特点,物流系统构成要素,掌握农产品物流供需的特点、运输与配送。
第四章农业的宏观调控1.考核知识点:农业宏观调控地位与作用,农业宏观调控的对象、任务与原则,农业宏观调控手段体系。
2.考核要求:掌握农业宏观调控内涵、理论依据、地位与作用,了解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对象、特征、任务与原则,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职责、实施条件、手段体系及功能。
RTCrpUDGiT第五章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1.考核知识点: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共包括农村社会学(50分)、农业政策学(50分)和农业经济学(50分)三部分,这三部分的考试大纲分述如下:
一、农村社会学(部分)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村社会学》是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占《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李守经主编的《农村社会学》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试内容
1、乡村建设运动。
2、农民的社会化及其特征。
3、农村家庭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农村邻里关系及其特点。
5、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6、农村社区的类型与特点。
7、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及其分化。
8、农村社会流动。
9、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及现状。
10、农村社会控制的原则与机制。
(四)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说明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五)试卷结构
(农村社会学考试内容占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基础课试卷内容的三分之一,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村社会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 10分
简答题 25分
论述题 15分
(六)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七)主要参考书
[1]《农村社会学》,李守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二、农业政策学(部分)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业政策学》是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农业知识综合课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
为便于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了解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何忠伟主编的《中国农业政策与法规》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试内容
1.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农业政策实施的概念与特点;
2.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
农业政策与经济理论;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
3.农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政策问题内涵和特征;农业政策目标的特点和确定原则;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原则。
4.农业政策的执行
农业政策执行的涵义、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5.农业政策的评估与调整
农业政策的评估原则和基本内容。
6.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
(四)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农业政策的实质、基本特征,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了解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
能够运用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农业政策问题。
(五)试题结构
(农业政策学考试内容占《农业知识综合四》的三分之一,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业政策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题 15分;
简答题 20分;
分析与论述题 15分;
(六)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七)主要参考书
[1]《中国农业政策与法规》,何忠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1月。
三、农业经济学(部分)
(一) 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业经济学是报考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订出本考试大纲。
(二) 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李秉龙,薛兴利主编的《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三) 考试内容
1、绪论
农业的概念与根本特性、农业的地位、贡献与多功能性
2、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均衡、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弹性、农产品供求均衡理论应用
3、农业家庭经营
农业家庭经营的概念、家庭经营作为农业主要经营形式的理论分析、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4、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社的含义、原则、作用与运行特征
5、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
6、土地与水资源
土地概念与特征、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其流转、水资源概念及特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7、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概念、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8、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概念、内容、作用和特点、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9、农业保护政策
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理论依据与判别标准、农业保护政策的内容、发展与演变
10、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概念与特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1、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持续农业发展趋势(四) 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农业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并能够运用农业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类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五) 试题结构
(农业经济学考试内容是农村与区域发展综合试卷内容的30%,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业经济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农业经济学试题的基本结构为:
1. 名词解释(15分);
2. 辨析简答(20分);
3.综合论述(或案例分析)(15分);
综合论述题要求用农业经济理论结合当前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管理与农村发展问题进行回答。
案例分析要求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六) 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七) 主要参考书
《农业经济学(第2版)》,李秉龙,薛兴利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