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拓展阅读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参考答案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能力上有一个好的提升,也并非一日之功。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参考答案(1)朗读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再讲讲这个故事。

接受任务→引上绝路→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英勇跳崖(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在课文中画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A、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斩钉截铁”说明班长马宝玉不怕牺牲,毅然而然地选择死亡,也要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热血沸腾”一词很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在班长的感召和鼓舞下,也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他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B、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个句子是写班长马宝玉动作的,“抢前一步”、“猛地举起”写出了班长对敌人的憎恨,对革命的忠诚,具有勇往直前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出类似的词句: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从“屹立”一词中可感受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从“纵身”,可看出动作意志果断坚决,写出了班长的从容自若,毫不畏惧。

“昂首挺胸”,表现了战士和班长—样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3)课文第二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最后把敌人引向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理解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

(板书课题并齐读)2、质疑:课题为什么用“五壮士”而不用“五战士”?3、提出学习目标(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句要多读几遍。

(2)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完成课后习题2的填空。

(3)抓住重点词句段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

(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4)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一)基础知识展示。

(小组内完成)1、我会读、写生字词。

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等。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素材】《狼牙山五壮士》拓展阅读《抗日战争介绍》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素材】《狼牙山五壮士》拓展阅读《抗日战争介绍》

《抗日战争介绍》《狼牙山五壮士》课外拓展阅读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

在此之前,日本帝国主义已霸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为止,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中国的抗日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国民党和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合作。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中国共产党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开辟了敌后战场。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了日本侵略者。

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纠合一小撮民族败类,公开当了汉奸。

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

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

敌后逐渐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了大部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从1944年1月到1945年8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

在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转入局部反攻并取得节节胜利。

1945年8月,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宣战。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宣告结束。

八年抗战,中国抗日军民共消灭日军130余万人,消灭伪军118万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但是,中国人民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达2100万人。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PPT完整版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PPT完整版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 壮士》P PT完整 版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 壮士》P PT完整 版
2.懂“壮心”
(1)满腔怒火——“打”
作者是采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五壮士的?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①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
射击。
( BC )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 壮士》P PT完整 版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 壮士》P PT完整 版
(4)壮烈豪迈——“跳”
①用“√”选词。
五位壮士(屹立 耸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 看)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


的方向。
②五壮士完成任务后,带着______中__国__人__民_ 对_敌__人__的__仇,恨带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 壮士》P PT完整 版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 壮士》P PT完整 版
一、引“壮” 1.“风萧萧兮易水寒, ______壮__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2. 什么样的战士才算壮士?( B ) A.战士就是壮士。 B.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战士才是壮士。
________的山,也是一座_英__雄_____的山。
美丽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 壮士》P PT完整 版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 壮士》P PT完整 版
2.小小分析员。 (1)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承__上__启__下____的作用,因此 叫________过__渡。段 (2)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 壮士》P PT完整 版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 壮士》P PT完整 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3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1一、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壮士》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四、教学难点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还采用了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五、教学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2《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平.4、熟读成诵,能背诵课文第五段.二、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上节课,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非常可贵的.不知道同学们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指名说)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其实,学知识,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平时注意多读课外书籍,多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一)、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二)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1. 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读书方法:初读想象画面)2. 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3.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4. 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出示读书方法:品读体会感情)5. 指名读感动处.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出示: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指名回答,并再读)教师指导: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虐、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谁来试试.自由读(教师穿插: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 ,我很感动.)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齐读.6. 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出示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1) 还有哪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2) 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3) 指名上台做动作读.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 .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 ,现在明白了吧!(4) 齐读.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7. 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8、总结读法: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 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 )(三)回应目标,总结全课本节课1、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2 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将这篇课文再好好地读一读.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3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
扔、投、掷
顶峰歼敌:
文1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 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 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 常 密集 , 非常 迅猛 ,非常 有力 。 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 英勇杀敌 的决心和与 敌人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
顿时, 石头像雹子 一样,带着 五位壮士的 决心,带着 中国人民的 仇恨,向敌 人头上砸去。
作业 :
必:背诵课文6—9段。
选:搜集更多的革命故事
2、推荐网站:
中华抗日战争网 /Index.html 血铸中华网
:8090/xuez hu/
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 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 写?
阅读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6-9):跳下悬崖
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 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 对根据地人民的屠杀非常凶残。例如,1943年9 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北县区进行了三个月的" 秋季大扫荡",仅三个月的时间,日军残杀我人 民6674人,烧房54779间,抢掠与焚毁粮食2934 万斤,抢走耕畜19300余头,毁农具172600余件, 使北岳人民受到了严重损失。
引上绝路: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 队的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 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 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 在班长后面。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战士们热血沸腾,跟在班长后面。
我知道这一走意味着( ),但我还是热 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战士们都知道这一走意味着( ),但他 们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我知道这一走还意味着( ),所以我 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战士们都知道这一走还意味着( ), 所以他们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06课《狼牙山五壮士》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06课《狼牙山五壮士》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
⑪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⑫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⑬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走进了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这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一、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丰碑
①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冰坨子,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②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重伤员。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D.崎岖(qū)沸腾(fó) 使劲砸(zá)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奉命 浑身 悬崖绝璧 可歌可泣
B.瞄准 豪迈 热血沸滕 粉身碎骨
C.险要 掩护 英雄气概 满腔恕火
D.仇恨 绝路 昂首挺胸 气壮山河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你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好。
⑤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⑥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跳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 出了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拓展阅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学情分析:因为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在课前我已布置学生搜集相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并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协助学生理解课文,促动学生思考,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五壮士保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3、理解“狼牙山五壮士”中“壮”的含义。

4、结合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和片段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描写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观看影片、搜集背景资料、写读后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五壮士跳崖的英雄气概。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抗日故事,理解抗战英雄。

2、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你搜集到了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 2、今天,我们再来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狼牙山。

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指名读,齐读。

3、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事件的地点和主要人物)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文中的“五壮士”分别指谁?2、浏览全文,划分段落,用小标题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板书)事情发生:接受任务(第1自然段)诱敌上山(第2自然段)经过引上绝路(第3自然段)英勇杀敌(第4—6自然段)结果:壮烈跳崖(第7—10自然段)三、品读感悟1、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找出你感受深刻的词句,圈画批注,并有感情地朗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敌人的折服……
五位壮士英勇跳崖之后,爬上崖头的 日军,面对五勇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 口令整整齐齐地排成几列,恭恭敬敬地三 鞠躬。这群“皇军武士”,终于发现和他 们3000多人激战一天的八路军,仅仅只有 五人,他们震惊之余,完全被我中华续报道……
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之后。 其中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 免于难,其他3名战士壮烈牺牲。5名战士 与敌人激战一整天,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 歼灭500多敌人。他们的壮举,表现了崇高 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 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 五壮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