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hd2与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 -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其中,第一方面更为根本。
(3)由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相反;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知论,可知论认为人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世界。
什么是哲学?它与世界观的关系怎样?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论述:试论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使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是指:(1)它是完备和彻底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2)它不仅以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为基础,随着的的科学的进步而发展,而且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自然、、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指:(1)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2)它以无产阶级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无产阶级是变革旧世界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目的,二者统一变革旧世界的实践。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答:(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性。
因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2017最新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形与神谁先谁后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 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走进哲学 思辩人生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 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 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走进哲学 思辩人生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 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
庄子梦蝶
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 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后, 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 “究竟是刚才庄子梦见 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 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 了庄子?” 在梦中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东西,证明我们 的感觉是很不可靠的. 那么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及周围世界也很可能是个 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走进哲学 思辩人生
走进哲学 思辩人生
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 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 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走进哲学 思辩人生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农民:耕 作收获计划 与耕作收获 实际之间的 关系
走进哲学 思辩人生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 的问题。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2.1哲学的基本问题(2017年)

C
11.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1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A
简答题
“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谁先谁后”、“谁决定 谁”、“何者为第一性、 何者为第二性”。
注意: ①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 ③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
④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谁为第一性)
问题探究:
你们觉得思维能否正确认识 存在呢?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 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注意:
①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 在) 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基本 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 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 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 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 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后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确认社会生活的在本质上市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的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省会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的进步。
4.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的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高二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1(1)

忽不定和潇洒……女裁缝契雯娃姑婆长着摇晃的褐黄色蘑菇形态的脑袋和变异的浓绿色木瓜般的脖子,最出奇的是一张破烂的天青色野猪样的脸,配着一只浮动的绿宝石色
贝壳一样的鼻子。鼻子上面是一对怪异的亮黄色软盘一样的眼睛,两边是很大的灰蓝色琵琶耳朵,鼻子下面是普通的鹅黄色轮胎似的嘴唇,说话时露出短粗的亮蓝色地痞样 的牙齿,一条花哨的亮紫色蜈蚣一样的舌头的确绝对的暴力飘忽不定。她如同亮黄色馄饨般的身材确实非常精妙却又透着一丝耀眼,很小的青远山色细小木头形态的胡须好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 大思想武器。
“比一比”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赫拉克利特:“火产生了一切,一切 都复归于火” 德谟克利特:“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五 行 说
“世界 上没有 不可认 识的事 物,只 有尚未 被认识 的事物”
――在于对物质和意识关系谁是第一性的回答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Why: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 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3.反对二元论的错误观点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 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B.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 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 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 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A.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 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哲学的基本问题(小面整理)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指导哲学研究
推动文明进步
哲学的基本问题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方 向和框架,是哲学家们思考和探讨的 重要课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 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人类社会 的和谐与发展。
深化人类思考
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助于人们深入思考 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信仰等根本 问题,促进人类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1 2
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物质具 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 事物的发展。
3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错误的意识会导致实践活动的失败,阻碍事物的 发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存
物质是意识存在的基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存在是本质的基础
01
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脱离存在的本质。
本质是存在的升华
02
本质是对存在的抽象和概括,是对存在的深化和提炼。
存在与本质相互依存
03
存在和本质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存在离不开本质,本质也
离不开存在。
04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自由的内涵与外延
自由的内涵
自由是指个体在认识和行动上摆脱了 外部强制和内在束缚的状态,表现为 自主选择、自主决策和自主行动的能 力。
认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的创造性。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 途。
2017hd2与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

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决定客观) 脱离实际,使客观符合主观
(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 究宇宙中的大问题,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 究人生问题,也有 人说哲学应该研究 人类认识的问题。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耕作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肚子饿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 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马克思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 1.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 •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可知论)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决定
物质
意识
反作用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 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 存在的问题。如:
梦(蝴蝶)----假的 变的 存在 醒着(世界)---存在的可能是假的,
无法知道世界是怎样的
休谟的不可知论: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 帝是否存在不可知,
另一个是普遍必然规律 是否存在不可知。
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 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 并认为客观世界是一切感觉 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 义态度。
思维不能 反映存在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简答: 1.有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 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陈述你的理由。
(1)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可见,提供划分唯物 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仅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 不能忽视其第二方面内容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是一样的吗?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 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 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谢谢!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这一问题的回答 C.对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问题的回答 D.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回答
4.下列说法中体现存在决定思维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谁是本原
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存在决定思维
然后
存 在 物 质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然后
思 维 意 识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谁是本原
何者为第一性
2013-8-7
19
5.“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 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 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 论的标准是 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A.怀疑论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B.可知论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 C.不可知论 在的问题 D.唯心主义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 7.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 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 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农民:耕作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肚子饿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 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决定客观) 脱离实际,使客观符合主观
人们的思 想如: 思 维 存 在 物 质
地球、 生 物、 环 境、 国 情、 磁场等
理论、 计 划、 思想、 意 识
可见或不可见的。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 维 和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1、思维和 存在何者为 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正确反映 存在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6.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 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 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
B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 案例探讨: •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一 寺庙方丈在讲授佛教经学时,忽然,一 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 尚就悄悄议论起来。 • 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 • 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 是风在动啊!” • 这是方丈平心静气说道:“不是幡动, 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正确 反映存在Fra bibliotek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2、思维和存 在有没有同 一性
思维不能 反映存在
庄周梦蝶
庄周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 思考: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 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 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 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 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假象。
8.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 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C
(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 究宇宙中的大问题,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 究人生问题,也有 人说哲学应该研究 人类认识的问题。
从哲学研究看:哲学基本问题首先遇 到且必须回答。
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 他问题的回答。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形成关于物质存在 的任何结论 。 不可知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 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 不可知论 3、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 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马克思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 1.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 •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可知论)
存在即被感知
贝克莱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上坚持谁为世界本源?属于什么主义?
英国哲学家
贝克莱
心外无物
王
守
王守仁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上坚持谁为世界本源?属于什么主义?
仁
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
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3.心态决定一切。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而是心动!
心动与幡/风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 系:
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 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们自 身、自然界、人类社会)。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是主观----客观的关系问题)
注意:
1.“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 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问题; 而不是:“意识和物质辩证关系的问题”
3、在实践生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 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某呆秀才下乡,被一条水沟挡住了 去路。他取出了书来,仔细翻看,却 怎么也找不到如何过沟的方法。一位 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过去就行 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 上一跳,竟落到水中。农夫说,不是 那么跳法。说罢,单脚起跳,一跃而 过。秀才看了埋怨道:“单脚起步为 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该说跃,不该 说跳……”
存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
1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2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3教学情况决定教学计划
4学习实际决定学习计划
从哲学角度讲,他们讨论的是哲学上的什么 问题?两个人 分别坚持什么观点?
惠子坚持的是-----不可知论
思 维 和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1、思维和 存在何者为 本原
2、思维和存 在有没有同 一性
思维不能 反映存在
学 科 网
这讨论的是哲学上的什么问题? 分别反映的是什么观点?
这讨论的是哲学上的什么问题? 分别反映的是什么观点?
一天,贝克莱和约翰 生博士散步,讨论“存 在就是被感知”的问题, 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 于是约翰生博士便 问道:“在碰到这块石 头、产生痛觉以前,它 是否存在?”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 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梦(蝴蝶)----假的 变的 存在 醒着(世界)---存在的可能是假的, 无法知道世界是怎样的
休谟的不可知论: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 帝是否存在不可知, 另一个是普遍必然规律 是否存在不可知。
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 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 并认为客观世界是一切感觉 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 义态度。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客 观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是作 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 或现象,这个感觉和现象却 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决定
物质
反作用
意识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 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 存在的问题。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