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泗洪机械零部件产业园总体规划图

合集下载

臻龙国际广场定位报告

臻龙国际广场定位报告
泗洪臻龙国际广场 定位报告
2013年6月 香港旺角百货
PART 1 城市洞察
1、区位泗洪 2、人文泗洪 3、经济泗洪 4、教育泗洪 5、交通泗洪
区位泗洪
泗洪地处宿迁市区南部,苏北平原过渡
地带;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731平方公里, 辖14个镇,9个乡;人口99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32.2万人,是全国生态示范县、 商品粮基地县、水产百强县、平原绿化 先进县,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 县,著名的中国螃蟹之乡、名酒之都。
老城区
到环城北路,处于青阳镇城区的东北面。 “新城区”原属青阳镇的城乡结合部,随着县政府、法院等众多政府机构计划搬迁到 环城北路北侧,该片区将逐步成为青阳镇的新城区,也是泗洪未来的政务商务发展中 心。
“新城区”区域范围东至环城东路,西以建设北路为界,南临濉河,北面目前发展
一道四区
“一道”是指泗洲大道,东起环城东路,西至泗洪汽车总站,全长4.5公里,是青阳镇交通主干道,泗 洲大道两侧分布着华润苏果、步行街、泗洲商城、虹洲宾馆、泗洪中学、育才中学(全县最好的两所中 学)、汽车总站、泗洪商贸中心等,集中了泗洪县的主要配套资源。
“一道”
目标消费者基本特征
婚姻状况
被访者的家庭结构、婚姻状况 (单选) 婚姻状况
未婚 23.2% 离异/丧偶 0.0%
孩子年龄
1-6岁
是否有小孩
37.02%
否 22.6% 7-18岁
46.15%
已婚 76.8%
19-22岁
12.50%
是 77.4%
76.8%的被访者目前已婚,77.4%的已婚被访者目前有小孩, 23岁以上 4.33% 且小孩的年龄主要在1-18岁,占比83.17%。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编制市、州、县(含县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 规划时的现行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工作。
市县空间规划评估范围主要基于《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的要求,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 规”)为主体,同时根据市县地方规划编制实际,可涵盖生态环 境保护、综合交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林地保护等各专项 类空间规划内容。
5.3.1 基础图件 ................................. 14 5.3.2 评估成果图件 ............................. 14 5.4 附件 ............................................ 16 6 附则 ................................................. 16 附件 1 市县空间规划实施评估资料收集清单 .................. 17 附件 2 市县专项类空间规划参考名录 ........................ 20 附件 3 现行空间类规划实施评估指标表 ...................... 21
26新增基础设施市域县域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对比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公共服务设施市域县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实施情况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的土地开发综合整治复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对比图底图为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道路及交通设施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对比图底图为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市政公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及用地中心城区住房建设对比图底图为中心城区总规居住用地规划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居住用地情况

江苏泗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最终定版)

江苏泗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最终定版)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南京林业大学泗洪县人民政府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二o o六年十二月《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王玉华张向明冯岩徐德成员:张金池王玉华赵崇胜马向东《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组项目组长:张金池赵崇胜马向东王玉华编制成员:纪涛林杰李爱民张现武李玥李江李琳琳陈三雄孙永涛董波张莉姜姜杨会南楠孙婵张晓勉李海东王颀目录规划背景 (4)第一章规划总则 (5)1.1规划由来 (5)1.2规划依据 (5)1.3规划指导思想 (5)1.4规划原则 (6)1.5规划范围与期限 (6)1.5.1规划范围 (6)1.5.2规划期限 (6)第二章现状概述 (7)2.1自然条件 (7)2.1.1地理位置 (7)2.1.2气候条件 (7)2.1.3水文地质 (7)2.1.4野生动植物 (7)2.2社会经济状况 (7)2.3保护区构成分析 (8)2.3.1用地构成 (8)2.3.2功能区划构成 (8)2.4对外交通 (8)第三章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 (9)3.1保护区的历史沿革 (9)3.2保护对象 (9)3.2.1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9)3.2.2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9)3.2.3下草湾地层剖面保护 (10)3.2.4生态功能保护 (10)3.3管理现状 (10)3.3.1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 (10)3.3.2基础设施与设备配置 (10)第四章规划目标与结构布局 (11)4.1规划目标 (11)4.1.1规划总体目标 (11)4.1.2分期目标 (11)4.2总体结构 (12)4.3规划布局 (12)第五章保护区资源管理规划 (13)5.1洪泽湖湿地资源现状 (13)5.1.1围湖垦植,周边陆域水土流失严重,湖面面积缩小 (13)5.1.2 过量捕捞,湖面围网养殖面积过大,生态系统退化 (13)5.1.3 上游客水污染,湿地自净化能力得不到发辉,水体质量降低 (13)5.1.4 人为干扰严重,湿地野生动物生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13)5.1.5 外来物种入侵,乡土植物种的生存空间面临严重威胁 (14)5.2资源保护管理工程规划 (14)5.2.1生态截污带建设工程 (14)5.2.2其他资源保护管理工程规划 (15)5.2.3科学高效管理机制规划 (15)第六章科研监测规划 (16)6.1 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内容 (16)6.1.1湿地小气候及大气监测 (16)6.1.2湿地水质监测 (16)6.1.3土壤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监测 (16)6.1.4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信息系统 (17)6.2生物多样性监测内容 (17)6.2.1湿地生物资源调查 (17)6.2.4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构建 (17)6.3湿地物种恢复实验研究 (18)6.3.1大鸨繁育、野化恢复研究基地 (18)6.3.2荷花恢复研究基地 (19)6.3.3芦苇恢复研究基地 (19)6.3.4鱼类生态养殖研究基地 (19)6.4湿地高层学术论坛 (19)6.4.1学术研讨 (19)6.4.2 科研信息平台搭建 (19)6.4.3刊物、网站和档案建设 (20)6.4.4创办洪泽湖湿地文化节 (20)第七章管护能力规划 (21)7.1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 (21)7.1.1机构设置 (21)7.1.2人员编制 (22)7.1.3队伍建设 (22)7.2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规划 (23)7.2.1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的特征 (23)7.2.2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 (23)7.3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24)7.3.1树立保护区形象 (24)7.3.2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 (24)7.3.3自然保护区网站建设 (25)第八章社区协调发展规划 (26)8.1生态林业建设规划 (26)8.1.1生态林布局 (26)8.1.2生态林树种配置 (26)8.2滨湖生态经济综合园区规划 (26)8.2.1园区规划布局 (26)8.2.2园区产业模式 (27)8.3 生态水景苑规划 (27)8.3.1核心前提 (27)8.3.2核心理念 (27)8.3.3景观结构 (27)第九章环境保护规划 (28)9.1现状环境质量 (28)9.1.1大气环境质量 (28)9.1.2水环境质量 (28)9.1.3声环境 (28)9.1.4固体废弃物环境 (28)9.2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28)9.3 环境保护规划 (29)9.3.1大气环境保护 (29)9.3.2水环境保护 (29)9.3.3土壤环境保护 (29)9.3.4声环境保护 (29)9.3.5 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 (30)9.4旅游污染防治规划 (30)9.4.1旅游区排水与生活污水处理 (30)9.4.2旅游区交通环境保护 (30)9.4.3旅游区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30)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31)10.1资源管护设施规划 (31)10.1.1管护办公中心 (31)10.1.4界标界桩界牌 (31)10.2科研监测设施规划 (31)10.2.1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站 (32)10.2.2濒危野生动物救护和繁育区 (32)10.2.3珍稀植物种源恢复繁育区 (32)10.2.4生境恢复实验研究区 (32)10.3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33)10.3.1管护道路系统 (33)10.3.2水上巡护系统 (33)10.4电力电信设施规划 (33)10.4.1用电负荷预测 (33)10.4.2电网规划 (34)10.4.3生态电能采集规划 (34)10.4.4电信工程规划 (34)10.5给排水工程设施规划 (34)10.5.1给排水现状概况 (34)10.5.2给水规划 (34)10.5.3给水管网规划 (34)10.5.4污水管网规划 (34)10.5.5污水处理与排放要求 (35)10.5.6雨水系统规划 (35)10.6消防设施规划 (35)10.6.1防火通道 (35)10.6.2防火隔离带 (35)10.6.3防火瞭望塔 (35)10.6.4防火车辆及器材 (35)10.7保护区接待服务中心规划 (35)10.8其他管护设备规划 (36)第十一章重点工程项目 (37)11.1近期重点工程项目 (37)11.2中期重点工程项目 (37)11.3远期重点工程项目 (37)第十二章投资概算和效益评估 (40)12.1投资概算数据 (40)12.1.1基本建设经费概算 (40)12.1.2管理事业经费概算 (41)12.1.3管护运行经费 (41)12.2资金筹集 (41)12.3效益评估 (41)12.3.1生态效益 (42)12.3.2 经济效益 (42)12.3.3 社会效益 (42)第十三章规划保障措施 (43)规划背景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西北隅,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特殊的湿地生物资源。

全国主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布局图

全国主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布局图

y j $%OPQ)*& WXYZZ,-
5 5 5 5
BC#
!!
6 6 6 6
1 g 23 5$%OPQ Z,-
’( R345 ) ! Z,$%OPQZ,-
G * $%Z,-
f * + r$%OPQ Z,-
OPQR $%OPQZ,-
OP,S Z,-
OP 8t ]^345
lm ]^345
D:#
$!
n m]^345
全国主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布局图常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武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西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天津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江东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全国产业园区排名叉车主要零部件材质表汽车主要零部件
!" $%&
9 XY # !"#$%&’()* + , - !% & . / 0 1 ( 2 3 ". / 01(456789:;<=$> ?@A # BC1(2DEF%&’( ),- ! GHIJ#$%&’()K LMNOPQRS $ TUHV ! =$ % & . / 0 1 ( 2 3 W X O !""" Y $ ZF[\X] ! ^_‘a./0 bcdefCgh)%&./01 (23ij? ! klmno $
=><
%!
?9<
6!
H rR ]^345
U z !" $%r OPQn V Z,- ! s W "
CD $%+, 345 EFG R ]^345 H fR ]^345
8 8 8
78#
9!
{ I R JK ]^345 $%Z,-5 {IRL{ ]^345

泛滥的清华幼儿园从哪来

泛滥的清华幼儿园从哪来

泗洪环保产业园总体规划(2018-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委托单位:江苏省泗洪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二O一九年五月目录1. 规划概述 (1)1.1规划背景 (1)1.2规划主要内容 (1)2. 区域环境及开发现状 (6)2.1开发现状 (6)2.2 区域环境质量 (6)2.3主要环境问题 (7)2.4制约因素 (7)3.规划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 (9)3.1规划协调性分析 (9)3.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10)3.3污染源强预测 (11)3.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3.5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5)4.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17)4.1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17)4.2规划优化发展建议 (21)5.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23)6. 清单式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24)6.1生态空间清单 (24)6.2环境质量底线清单 (24)6.3资源利用上线清单 (26)6.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6)6.5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的指导建议 (27)7. 结论 (29)1. 规划概述1.1规划背景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中游,是江苏省宿迁市所管辖的县级市。

泗洪环保产业园位于泗洪县西北部,四至范围为北至静脉中路、利废北路,南至静脉南路、重岗中学北侧,西至静脉西路、重岗山路,东至新扬高速隔离带,被泗宿高速分割为南北两部分,面积2.26km2。

园区依托江苏省泗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于2019年1月启动《泗洪环保产业园总体规划(2018-2030年)》。

1.2规划主要内容1.2.1规划范围泗洪环保产业园规划总用地面积2.26km2,位于泗洪县城北郊,新扬高速西侧,被泗许高速分割为南北两部分。

规划区北至静脉中路、利废北路,南至静脉南路、重岗中学北侧,西至静脉西路、重岗山路,东至新扬高速隔离带。

1.2.2发展定位苏北环保产业示范区、泗洪县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泗洪县固体废物处理基地。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16•【字号】宿政办发〔2021〕50号•【施行日期】2021.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宿迁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16日宿迁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推动全市进一步树牢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江苏省“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和《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三五”取得的成效“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各类事故防范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有效提升。

2020年较2015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77.41%,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78.64%,较大事故每年均不高于2起,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83.19%,保障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安全生产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认真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出台《中共宿迁市委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泗洪县总体规划文本

泗洪县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为了适应区域形势的变化,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县,加快城乡建设,推动县域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泗洪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9)4、《徐州都市圈规划(2002—2020)》5、《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1、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发挥后发优势,为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保障。

2、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加速工业化进程;壮大中心城市,择优培育重点镇,加快城市化进程。

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3、加强与区域周边城市的协调建设,促进共同发展。

4、构建城市长远发展框架,应对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加规划弹性。

5、协调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4条规划重点1、根据“两个率先”的战略发展要求,结合泗洪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重新研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确定各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

3、适应区域发展与宏观市场要求,优化城镇体系,确立泗洪的区域地位与城市性质。

4、对城市形态、发展方向、用地布局、交通体系等一系列城市组成部分进行战略布局。

5、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建立起符合中等城市地位的泗洪城市新形象。

6、加强城市安全研究。

第5条城市规划区包括原青阳镇、大楼乡、五里江农场及重岗乡行政范围全部,总面积283平方公里。

第6条规划期限近期:2004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X年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第7条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1、保持地区生产总值较快的增长速度,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2、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实施生态化战略,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趋于协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趋于合理,第三产业发达,基础设施配套完善;3、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基本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就业充分,人民生活逐步富裕;4、自然资源得到较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趋于良好,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地域特色鲜明、富有活力、和谐发展的新泗洪。

泗洪县迎宾大道规划

泗洪县迎宾大道规划

泗洪县迎宾大道规划一、规划范围规划区域位于泗洪县城中心区域,东至黄山北路、泰山南路,南至省道245、团结河路,西至宁宿徐高速、早陈河路、青阳北路,北至濉河西路、双沟东路、五里江东路,总面积约29.1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规划区域总体功能定位:泗洪县城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融合的滨水核心景观区。

以居住、商业、办公、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为主的综合功能片区。

苏皖边界区域性的商贸服务区。

三、发展规模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约为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750.42公顷。

四、规划布局结构规划根据用地功能组织,形成“一核双心,三河五轴四片”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核”:中部老城片区泗州大街两侧嵩山路、青阳路之间构建的老城商业、休闲服务核心区,是县城最具活力和特色的中心区。

“双心”:位于北部新城片区淮河路、长江路、建设路、青阳路之间,形成完善的行政、商务服务中心。

南部宁宿徐高速出入口迎宾大道与古徐大道周边商贸服务中心。

“三河”:以新、老濉河、汴河、早陈河为载体,构建休闲旅游、文化娱乐、慢行友好的滨水风光带。

“五轴”:依托体育路形成联系老城与新城的综合发展轴。

提升泗洲大街商贸功能,形成横向发展轴。

淮河路魅力人文景观轴,向西强化政务中心与工业园区联系。

青阳路生态康居轴,南北联系北部新城、中部老城、南部新城片区。

古徐大道生活轴,东西向联系南部新城商贸片区与南部新城核心区,是南部新城东西向重要的生活经济发展轴。

“四片”:以濉河、汴河为自然界线将规划范围划分为北部新城片区、中部老城片区、南部新城商贸片区、南部新城东片居住区。

五、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居住用地1019.73公顷,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77.42公顷,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12.11公顷,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502.33公顷,规划公用设施用地11.63公顷,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535.95公顷,规划工业用地81.11公顷,规划物流仓储用地10.14公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