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水方式下干旱区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干旱区盐碱地滴灌灌水后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分析

干旱区盐碱地滴灌灌水后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分析

Ab t a t T e r s l h w d t a t e r tr a o fp s me g n e ,t e s tc n e ti i e e t ol a e s sr c : h e u t s o e h t h t ea d t n o o t s wi h i e r e c s h a o tn n df rn i l y r l s we e i c e s d t i e e t e r e ;t e a c mu a in o ati e t a i ci n w s g a u l n r a ey a e r n r a e o d f r n g e f d h c u l t fs l n v r c ld r t a d a y i c e s l tt o i e o r l h
AN ANALYS s OF W A1 I R AND S T AL TRA PO r UNEE D NS I R

Mamat y z i ii a iNue3 Z ni r HENG a Xi o—h i ,B mrB k IHo g , Ru i n Mu h u a a e ,L n 2 xa s a ,HE F n ’ a g ( .C l g f r s n dE vrn e t cec , ij gA cl r nvri ,Uu i 8 0 5 C ia 1 o eeo a l da n i m na Sine Xni  ̄i t a U iesy rmq, 3 02,hn ; l gsa n o l n a u ul t 2 ni gA ae yo o t , 3 03;B ma f tr osr c , t t i ,Sah 84 0 C n ) .Xi a cd m f  ̄sy 8 06 3 u uo e nev ywa rs t n hee4 7 0,h a j n F r Wa C n a e ao i

不同灌水方式对盐化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不同灌水方式对盐化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不同灌水方式对盐化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作者:刘嘉夫齐昕来源:《人民黄河》2020年第07期摘要:为研究不同灌水方式对宁夏盐化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及油葵生长的影响,开展了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漫灌、沟灌、滴灌和渗灌4种灌水方式,通过监测土壤水分、盐分含量及油葵生长和产量指标,分析土壤水盐分布状况。

结果表明:0~20 cm土层,渗灌方式土壤含水率最高,含盐量最低;沟灌方式土壤含水率最低,含盐量最高,水分生产率最低;滴灌和渗灌处理能促进油葵出苗和生长,滴灌处理油葵的水分生产率最高,为17.51 kg/m3。

滴灌是适宜于该地区盐化土壤种植油葵的灌水方式。

关键词:灌水方式;盐化土壤;含水率;盐分;水分生产率中图分类号:S156.4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0.07.033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methods on soil moisture, salin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growth of oil sunflower in saline soil in Ningxia, a field position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The four irrigation methods of flood irrigation, furrow irrigation, drip irrigation and seepage irrigation were set up to monitor the soil moisture, salt content, the growth of oil sunflower and yield indicators to analyze soil water and salt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eepage irrigation mode the soil moisture is the highest and the salinity is the lowest in the 0-20 cm soil layer.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is the lowest, the salt content is the highest and the productivity is the lowest under the furrow irrigation method. Drip irrigation and seepage irrigation can promote the emergence and growth of oil sunflower. The water productivity of drip irrigation is 17.51 kg/m3. Therefore, drip irrigation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oil sunflower in the region of salinized soil.Key words: irrigation way; salinesoil; soil moisture; salinity; water productivity盐渍化土壤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世界盐渍化土壤面积近9亿hm2,且呈每年递增趋势[1]。

不同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与运移规律

不同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与运移规律

文章编号:1007 4929(2010)07 0006 04不同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与运移规律陈佰鸿,曹建东,王利军,毛 娟(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 要:通过对相同规格的滴灌带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不同滴灌方式和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灌水,研究水分在土壤中的下渗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单管滴灌条件下,水分在不同含水量土壤中湿润体均呈坛状;双管滴灌条件下,水分在不同含水量土壤中湿润体依灌水量大小而异,灌水量较小时呈并放双碗状,随灌水量增大,湿润体逐渐呈坛状。

不同滴灌方式下灌水,满足植物根系需要的灌水量不同,单双管滴灌灌水量分别为300m 3/hm 2和450m 3/hm 2时即可满足植物根系对水分的需求。

单双滴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土壤表层湿润半径大小变化因土壤含水量不同而不同,土壤垂直湿润深度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加;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滴灌方式和初始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水分湿润圈大小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滴灌;水分分布;运移中图分类号:S152.7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Distribution and Movement Rules ofSoil Water under Different Drip Irrigation ConditionsC HEN Bi hong,CAO Jian dong,W ANG Li jun,MAO Juan(Colleg e of A gr onomy ,G ansu Ag r icultural U niversit y,Lanzho u 730070,China)Abstarct:T he infiltration and distributio n r ules of soil w ater ar e studied thr ough irr ig ation ex per iment w ith the same dr ip ir rigation ho se under different so il moisture,different dr ip ir rig atio n w ays and differ ent to tal irr ig ation quantity.T he r esult 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 n o f single tube drip ir rigation,all the wetted vo lume of w ater in differ ent moisture so ils show T an shape.W hile under do uble tubes drip ir rig atio n condition,the wetted v olume size var ies along w ith t he tota l irr ig atio n quant ity.When the to tal ir rigation quantity is lo w,the wetted v olume sho ws do uble bow l.Wit h the incr ease of the to tal ir rig atio n quantity ,the w etted vo lume g radual ly becomes T an shape.U nder different dr ip ir rig atio n w ays,the irr igat ion quant ity to suffice the requirement o f plant roo t is differ ent,w hich is 300m 3/hm 2and 450m 3/hm 2under single tube and double tubes drip ir rigation,r espectiv ely.U nder the same ir rig a t ion quant ity co ndition,the soil sur face w etted radius var ies alo ng w ith t he so il moistur e.T he v ertical w etted depth increases w ith the incr ease o f irr ig atio n w ater quantit y.A nd the drip irr igat ion wa ys and initial soil mo istur e gr eatly affect the w etted radius.Key words:dr ip irr ig atio n;water dist ribution;movement 收稿日期:2010 02 01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8B07 1)。

咸水结冰灌溉下盐碱地土壤水热盐动态迁移特征分析

咸水结冰灌溉下盐碱地土壤水热盐动态迁移特征分析

咸水结冰灌溉下盐碱地土壤水热盐动态迁移特征分析李俊杰;屈忠义;杨威;王丽萍;张如鑫【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年(卷),期】2023(37)2【摘要】为探究合理的咸水结冰灌溉水量及咸水结冰灌溉下冻融期土壤水热盐动态迁移规律,以重度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开展连续2年田间小区原位冻融试验,设置4组灌水梯度,灌水量分别为140 mm(S1),180 mm(S2),220 mm(S3)以及不进行灌溉对照(CK),灌溉水矿化度为8~10 g/L。

通过测定试验期内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以及盐分分布,分析咸水结冰灌溉下盐碱地土壤水热盐动态迁移特征。

结果表明:咸水结冰灌溉可显著提高春季消融后土壤含水率,减缓冻融期深层土壤温度变异程度,降低因土壤温度变化引起的返盐现象,灌溉水量越大,土壤含水率提升幅度越大、保温效果越显著。

经过反复冻融循环,适宜的咸水结冰灌溉处理下土壤盐分降低,当灌溉水量<180 mm时脱盐率与灌水量呈正相关,当灌水量>180 mm时春季消融后土壤含盐量增加。

2年试验期内相较于未进行灌溉的对照处理,咸水结冰灌溉处理下土壤含水率提高82%~93%;土壤消融指数提高28%~65%;土壤冻结指数降低24%~25%;灌水量<180 mm时0—40 cm土层脱盐率最高可达59%。

综合考虑,在不造成土壤积盐导致次生盐渍化的前提下,灌溉水量180 mm下土壤保温、保墒、脱盐效果最好,可为来年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总页数】8页(P377-384)【作者】李俊杰;屈忠义;杨威;王丽萍;张如鑫【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78【相关文献】1.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后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初步研究2.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后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初步研究3.冬季咸水结冰灌溉下滨海重盐碱地土壤水盐动态及对棉花出苗和产量的影响4.覆盖措施对咸水结冰灌溉后土壤水盐动态和棉花生产的影响5.不同矿化度咸水结冰灌溉对重度盐碱地土壤水分入渗和盐分运移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不同区域土壤盐碱化的特点及水盐运动的规律

我国不同区域土壤盐碱化的特点及水盐运动的规律

我国不同区域土壤盐碱化的特点及水盐运动的规律
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壤盐碱化特点和水盐运动规律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些主要区域的土壤盐碱化特点和水盐运动规律:
1.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的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

2.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使得土壤中的盐分容易积聚。

此外,由于蒸发作用,土壤中的盐分也会随着水分的迁移而向上移动,导致表层土壤的盐分增加。

3.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土壤盐碱化也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这些地区的蒸发量大,而降水量相对较小,这使得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此外,华北地区的河流和渠道两旁的土地也容易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土壤积盐。

4.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

这些地区的土壤经常受到海水的直接影响,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较高。

对于水盐运动规律来说,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而运动。

在蒸发过程中,盐分随水分输送到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分积聚在表层土壤中。

灌溉和降雨入渗的水分又将盐分带向深层。

长时间内,如果由于蒸发而带到表层的盐分多于入渗淋洗带到深层的盐分,则土壤处于积盐状态;反之,则处于脱盐状态。

总的来说,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壤盐碱化特点和水盐运动规律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土壤质地和地下水等因素密切相关。

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冶金明【摘要】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土壤水盐运移研究是认识并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后的土壤盐渍化问题的重要基础.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土壤水盐运移研究的历史,并系统阐述了在灌溉条件下不同潜水埋深、土壤质地、灌溉水质、灌溉制度及耕作措施等影响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由于受试验条件的局限,模拟土壤水盐运移的数学模型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影响了大田尺度下的土壤水盐动态的精确模拟与预报;同时,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采用系统论观点,以环境生物化学循环为背景,对流域尺度上多年土壤水盐平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Soil salinization is a major menace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es on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 can help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resolve the problem of soil salinization after irrigation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 and expounded how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 is influenced by the water table, soil texture,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irrigation regime and tillage metho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model about soil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 is restrained due to deficiencies of experimental methods that also hinders accurat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water-salt dynamics in the field scale.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future study should focus on water and salt balance in a long term under a watershed scale with systematic perspective being set in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ing.【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29【总页数】4页(P14246-14248,14258)【关键词】水盐运移;临界深度;土壤质地;灌溉水质【作者】冶金明【作者单位】甘肃省招标中心,甘肃兰州7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7+4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导致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弱,同时强烈的潜水蒸发促进可溶性盐分的向上迁移,造成盐分在地表的积聚。

《旱区棉田不同灌水施肥下土壤盐分离子运移与模拟研究》范文

《旱区棉田不同灌水施肥下土壤盐分离子运移与模拟研究》范文

《旱区棉田不同灌水施肥下土壤盐分离子运移与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日益紧张,对农业灌溉及施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棉花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的土壤盐分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灌水施肥过程中的盐分离子运移现象。

本文以旱区棉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灌水施肥条件下土壤盐分离子的运移规律及模拟研究,旨在为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选取了我国某旱区棉田作为研究对象,该区域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水资源匮乏,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

2. 研究方法(1)试验设计:设置不同灌水、施肥处理组,观察土壤盐分离子的运移情况。

(2)样品采集与分析:定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盐分离子的含量及分布情况。

(3)模拟研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灌水施肥条件下的土壤盐分离子运移进行模拟分析。

三、不同灌水施肥下土壤盐分离子运移规律1. 灌水对土壤盐分离子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灌水有助于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减少盐分离子的运移。

然而,过度灌水会导致土壤盐分含量升高,盐分离子运移加剧。

这主要是因为过度灌水会使土壤中的水分饱和,导致盐分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增加,进而加剧了盐分的运移。

2. 施肥对土壤盐分离子运移的影响施肥对土壤盐分离子运移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适量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然而,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盐分含量升高,尤其是氮肥的过量施用,会加速土壤中钠离子的运移。

这主要是因为氮肥中的钠离子在施入土壤后,会与土壤中的其他离子发生交换作用,导致土壤盐分的增加和离子运移的加剧。

四、模拟研究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灌水施肥条件下的土壤盐分离子运移进行了模拟分析。

模拟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灌水施肥条件下,可以通过优化灌溉和施肥策略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和减少盐分离子的运移。

其中,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合理匹配是关键因素之一。

《旱区棉田不同灌水施肥下土壤盐分离子运移与模拟研究》范文

《旱区棉田不同灌水施肥下土壤盐分离子运移与模拟研究》范文

《旱区棉田不同灌水施肥下土壤盐分离子运移与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旱区棉田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其生产效益的提高对于保障棉花供应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旱区棉田的生产过程中,灌水施肥等农业措施往往导致土壤盐分积累,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研究旱区棉田不同灌水施肥下土壤盐分离子的运移规律及其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选取了某旱区棉田为研究对象,该区域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主要依赖灌溉。

(二)研究方法1. 试验设计: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施肥处理组,观察土壤盐分离子的运移规律。

2. 样品采集与分析:在试验过程中,定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盐分含量及离子组成。

3. 模拟研究:运用数学模型对土壤盐分离子运移进行模拟,探讨不同灌水施肥条件下土壤盐分离子运移的规律和特点。

三、不同灌水施肥下土壤盐分离子运移规律(一)灌水对土壤盐分离子运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灌水量对土壤盐分离子的运移具有显著影响。

适量灌水可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但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盐分积累。

在灌水过程中,土壤盐分离子随水分运动而发生迁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

(二)施肥对土壤盐分离子运移的影响施肥措施也会影响土壤盐分的运移。

不同种类的肥料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存在差异。

例如,氮肥的施用会增加土壤中的阳离子浓度,而钾肥和磷肥的施用则会影响土壤中阴离子的含量。

此外,施肥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土壤盐分的运移和积累。

(三)土壤类型与质地的影响土壤类型和质地也是影响土壤盐分离子运移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分和盐分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影响盐分离子的运移规律。

例如,粘土对盐分的吸附能力较强,而砂土则相对较弱。

四、数学模型模拟研究本研究采用数学模型对土壤盐分离子运移进行模拟,探讨了不同灌水施肥条件下土壤盐分离子运移的规律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生盐 渍 化 面积达 l h O万 m ,约 占全 区灌溉 面积 的
1 t 据 统 计 ,新 疆 绿 洲 灌 溉 面 积 仅 为 58 / 3。 . 7×14 0 k , 占土 地 面 积 的 3 5 %,其 中 13的 耕 地 ( m .7 / 约 4 0 14 m ) 生着 不 同程 度 的土壤 次生 盐渍 0 x 0 h 发 】 。盐 碱 土所特 有 的反 复性 和不 稳 定性 特征 预示 着土 壤盐








第 4 卷 2
渍化 防治 的长期 性 和艰 巨性 ,土 壤 次 生盐 渍 化 已
点 ,在 小 区对 角线交 叉 处 。2 0 年 8 2日灌水 前 09 月 取 土 ,之 后 8 1 月 4日,8 l 和 8 2 月 71 3 月 3日所有 灌
水方 式均进 行取 土 。
ar u d p rp er o n e ih y wasf med un e uro ir a in; al h lar un er h y or d rf r w ri t g o s t s e l o d p i er wasf med un rdr y p or de i p ir a i ,i h u r w riat d ar a, ri t g on n t e f ro i g e e am a s d s twasf m e h o ft e f ro b c s ft e r s e al or d on t e t p o h u r w e au e o h
E f c fi ia in me h d n mo e f to r g t t o s o v men fs iwa e n al i r e r o to ol t ra d s t n a i d a e / H N i h i B tr a e L H n J i a, H O H i e (. oe eo G a s r a z E G Xa u, au B k1 I o g, I We u ’Z A a h n1 C lg f rs— o ’ , A h z l
量 使 用残 渣 烘 干法 测 定 方 法 :土样 自然 风 干 ,磨 碎 、过 2m m筛 后 备用 ,土样 按 15比例 加 入 蒸馏 :
水 ,取 2 0mL的滤清 液放 入 已知质 量 的干燥蒸 发皿 中 ,在 2 0o电热 板上 加 热至 干燥 ,若其 中蒸 发皿 0 C 中 出现 黄色 ,滴人 3 %的双氧水 ,氧化 至黄 色消失 0 为止 ,后 将 蒸 发皿 放 人 1 5o 的烘 箱 中烘 4h 0 C ,取 出蒸 发皿 放人 干燥器 中,冷却至 室温 ,使用 千分之
a d s l mo e ns i t n p c n ai ra o nin , ia h e ut h we h tte n at v me t n i a d s a e i r a e fXi a g Chn .T e rs l s o d ta h me d j s
v ra in fwat rc t ti u f c o la t i ria i a it o o e onen n s ra e s i f erdr i g t p r on was lr rt an t a ff d an uro a ge h h to l d f r w oo ir a i . h l c nial m i e o n r e y was f r e d rd i ria i ,a U h m i r a ri t g on A af o c - hu d ar a ar u d pe i ph r o m d un e rp ir t g on u d a e
Ke o d : t rs lmo e y w r s wae — at v me t d i r a in f ro i iain f o r a in n ; r i i t ;u r w r t ;l d i i t p rg o rg o o rg o
在 自然 条 件 下 ,强 烈 的蒸 发 条 件 促 使 土 壤 的 水 分 向上 运 移 ,并 且 被 蒸 发 ,而深 层 土 壤 得 到 浅 层 地 下 水 的补 充 ,这 就 导 致 了 盐 分 随 水 分 向表 层
dr r t n wa h e t ns vig wa e n e tani a t he mo em e t at i i i i st e b s a n t ra d r sr i ng p rl t v p r ga o i y n s l. of
土壤重 量含水 量采 用烘 干法测 定 。土壤 总盐 含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试 验 区概况 . 试 验 于 2 0 年 7 8 在 新 疆 昌吉 呼 图壁 县 国 09 -月 家生 态 园 ( 4 。 8,E 6 0 ’中进行 ,土壤 质 地 为 N 4 0 ’ 8 。7) 粘土 ,地 下水 埋 深 1 . m,0 10c 5 ~ 2 m土层 平 均 重量
郑晓辉 巴特 尔 ・ , 巴克 ,李 宏 ,贾伟华 ,赵 海珍
(1 新 疆 农 业 大 学 草 业 与 环 境 科 学 学 院 ,乌 鲁 木 齐 . 8 0 5 ;2 新 疆 林 业 科 学 院 ,乌 鲁 木 齐 302 . 8 06 3 0 3)

要 :采 用滴灌、漫灌和沟灌的灌溉方式 ,分析 了新 疆干旱区典型盐碱 地灌水前后土壤水分 、盐分 时间和
带。 12 试 验方 法 . 1 . 试验 小区设计 与灌水 方式 .1 2
试验 数 据 用 E cl xe软件进 行基 本 分析 统计 做 图 分 析 , 等 值 线 图 数 据 采 用 采 用 S r r软 件 uf e
( es n ., G le o w r Ic) 供 的 ki n 插 V ri 8 o 0 odnS f ae n .提 t r ig g 值功 能实现 土壤含 水量 和总盐 含量水 平 、垂直 网格 化 ,并 用该 软件绘 制等值 线 图。
s tr t n e f c .Do war o emen ft e s l wa h b s d l d ria i ,mea whi h al e ur fe t wn dm v to h at s t e e tun erf oo i g t r on n l te e
1 - 室 内分析 和数据 处理 .3 2
成 为 制 约 干 旱 地 区灌 区农 业 生 产 持 续发 展 的关 键 因子 。 因此 ,研 究滴灌 、沟灌和 漫灌 等干旱区常 用 的灌溉 方式下 水分 和盐分 的时 间和空 间运移及 其 耦合运移规 律对 干旱区盐碱地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
土 壤运 移 u 。土 壤 的 入 渗特 性 直 接影 响 着 灌 溉质 量
成 地 下 水 位 升 高 。又 由于 独 特 的 自然 气 候 条 件 , 在 灌 溉 水 的下 渗 和 强 烈 的蒸 发 、蒸 腾作 用 下 ,土 壤 中水 盐 运 移 活跃 , 上 排 水 系 统 不健 全 ,导 致 农 加
灌水前 对试验 地土壤 、水 分 、盐 分等状 况进行 了调 查并取 土化 验 。选 同质 地 2 0m 的地块 ,分成 0 。 4mx 4m的小 区共 9 ,小 区用 双层 加 厚 塑料 薄膜 个 垂 直 分 开 ,薄膜 垂 直 埋 深 1 . m。试 验设 计 滴灌 、 8 沟灌 和漫灌 三种 灌水 方式 ,每一种 灌水 方式 3 个小
第4卷 第5 2 期








4 f、9 ~ 2 5 : 5 98
2 1年 5 01 月
J ura fNote s Ag iu trl iest o n l rh a t rc lua v ri o Un y
M. 01 d 2 l v
不 同灌 水 方 式 下 干 旱 区 盐碱 地 土 壤 水 盐 运 移 特 征 分 析
ln n n i n na S in e Xnin gi l r l n esy U u i 3 0 2 C ia 2 Xni a d a d E vr me tl c c , i a gA r ut a U i ri, rmq 8 0 5 , hn ; . i — o e j c u v t j
在 农 业 生 产 中普 遍 采 用 大 水 漫 灌 的 灌 溉 方 式 ,造
收 稿 日期 :2 1 — 0 1 00 1— 9
基金项 目:国家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 划项 目(0 6 B 0 8 9 ;林业公 益行业科研专项 (0 0 4 8 ) 20C 750 ) 2 10 0 5 ;新 疆维吾尔 自治 区土壤学重点 学
田土 壤发 生 次生盐 渍 化 。新 疆 灌 区现有 不 同程度 的
和 灌 溉 效 率 ,进 而 影 响 作 物 的生 长 和 能 源 的 有 效 利 用 率 口1 论 是 哪 种 灌 溉 模 式 ,在 制 定 灌 溉 制 ~。无
度 时 ,都 必 须 将 土壤 的人 渗 特 性 作 为 一 个 主 要 的 考 虑 因素 。新 疆 干旱 内 陆河 灌 区 ,长 期 以来 由于
空 间运 移规律 。结果表 明 ,滴灌后表 层土壤 含水量水 平差异较 u型的 土壤 湿润 区 ;滴灌在 湿润层 外 围形 成盐壳 ,沟灌的沟顶部 分在返 盐的作 用下形成积
盐 ,漫 灌 总 体 压 盐 效 果较 滴 灌 和 沟 灌好 ;与 沟 灌 和 漫 灌相 比 , 滴灌 是 最 节水 的 ,局 部 压 盐 效 果 较 好 的 灌 水 方 式 。 关 键 词 :水 盐运 移 ;滴 灌 ;沟 灌 ; 漫 灌 中 图 分 类 号 :¥ 7 25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 3 9 2 1 ) 5 0 9 — 4 0 5 9 6 (0 1O — 0 5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